在理性和感性的两极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035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自述·
  我先后在南通师范学校、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中华中学从事语文教学20年,已为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在全国性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首批立项课题“普通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普教立项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研究”,参与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新时期南京教育发展的引领性战略研究”。
  我主张教育应当“抱朴求真、守正出新”,主张语文课应当基于文本呈现、基于学生提问、基于观点碰撞、基于理由充足、基于心灵开放。探索和实践“质疑—共解”教法多年。
  ·推荐理由·
  《诗人哲学家》由周国平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2005年再版。问世至今正好30年。
  在这本书中,国内的12名作者分别述评了国外的12位哲人(以下如无特殊限定或注明,作者就是指《诗人哲学家》的作者,哲人就是指该书介绍的哲学人物)的生平及思想。其立意和格局,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也是相当特别的。
  这12位哲人很特别。他们分别是:帕斯卡尔、诺瓦利斯、施莱格尔、克尔凯戈尔、叔本华、尼采、狄尔泰、瓦雷里、海德格尔、萨特、加缪、马尔库塞,他们中的大多数后来都成了国内学术圈内乃至圈外的“当红”人物。西哲何其多,名扬中国(辐射到大众文化层面)的只是一部分,不知道这本书的出版有没有在其中起到推动作用,至少作者们的眼力和远见值得钦佩。用编者的话说,这本书关注的哲学家都有“诗人气质”!
  这种气质自然而然也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体系中。这就涉及这本书的另一个特别之处——理性与感性兼具。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当然也不是加入了趣味元素的哲学普及读物。它是对心灵的分析,对存在的勘探;它是诗性与哲思的浑然综融,是理性与感性的奇妙统合,是论文、传记、随笔和赞美诗的和谐搭配。
  ·阅读体验·
  一
  哲学是高度抽象的,纯粹思辨的,恪守逻辑的,它和逻辑学、数学等代表着人类理性的一极。《诗人哲学家》全书始终保持着这一鲜明特质,在阐释本体、现象、认识等问题时,不管是哲人还是作者,都显得法度森严,一丝不苟。
  “自我”与“外部世界”真的存在吗?对这个问题,有人求诸常识,有人选择悬置,当然也有人不以为意,而哲学家信赖的是严格的逻辑论证。
  我感受我自身,感到一切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化
  我能感到变化必定以不变之物为参照
  既然我自身只能令我感到一刻不停的变化,那参照物必定在自身之外
  即,我之外有物存在。
  这个论证出自康德,作者王庆节在阐释的基础上又做了批判:
  “康德设定主观感觉的‘流动性’与‘内在性’时已经隐含着设定某种‘不动性’和‘外在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康德先设定了外部世界的存在,再去证明它的存在……‘流动’和‘不动’原来不过是时间和空间的另一种表述而已。按照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基本思想,‘时’‘空’是人类主观认识的纯直观形式,不能运用于‘自在之物’。所以,又是‘自在之物’,又具有‘不动性’‘外在性’,岂不自相矛盾?”
  以上论证和批判哪个更有道理我无法确定,我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哲人还是作者显然都坚持了一点——没有任何观点可以得到理性审判的豁免权。
  而诗歌(至少大多诗歌)是直观形象的,有时甚至是有违理性和无视逻辑的,它和音乐、绘画等艺术一样,代表着人类感性的一极。当话题一旦涉及生命、自我与价值,书中凝重的思想飞扬灵动起来,小心翼翼的文字变得洒脱不羁,客观中立的逻辑推理被复杂深沉的悲欢拉锯所代替。
  “欲求的主体就好比是永远躺在伊克希翁的风火轮上,好比永远是以妲娜伊德的穿底桶在汲水,好比是水深齐肩而永远喝不到一滴的坦达努斯。”(叔本华)
  “我像一颗孤独的枞树,兀然向上,孤身只影,只有鸟雀在枝杈上筑巢。”(克尔凯戈尔)
  “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悔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海德格尔)
  也许可以套用帕斯卡尔谈灵魂与肉体的那句话来点评这本书:哲学不可思议,诗歌不可思议,最不可思议的是哲学居然能与诗歌结合在一起。
  与理性和感性兼具相对应的是本书作者的专业性标准和个性化风格的统一。本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的作者。与12位国外哲人相对应的国内的作者是:何怀宏、赵勇、李伯杰、翁绍军、刘东、周国平、方鸣、陈力川、王庆节、陈宣良、杜小真、趙越胜。
  他们凭自己专业的眼光抓住哲人思想的核心,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做出解读。例如,何怀宏论帕斯卡尔时,用到了“悖论”和“无限”两个词,简洁而精准地呈现出帕斯卡尔思想的核心。
  他们又凭自己个性化的风格把握哲人的形象,尽可能展现一个活生生的人。例如,是何怀宏用“忧郁”“深思”两个词极为传神地勾勒出帕斯卡尔的形象。
  按照有些作家的观点,作者应当销匿在作品的背后。而本书的作者却唯恐自己在文本中的缺席,他们从不隐藏自己的判断,机警而睿智。
  哲学家像一个眼神敏锐的,且手指总是放在扳机上的猎手。(何怀宏论帕斯卡尔)
  存在,就像交出了国土的李尔王,一无所有,在空旷的野地上流浪……(王庆节论海德格尔)
  在谈到哲人本人时,他们的语调温暖,格调浪漫,字里行间饱含深情。周国平的“尼采情结”是每一个关注他的读者都熟知的。尽管如此,他在一些译著、论著中还是近乎情感无涉、价值中立地陈述和诠释,但在本书中可不是这样的。在部分标题“生命的醉与梦”“黎明的丧钟”“力的旋律”“漂泊的缪斯”中,他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有同情、忧伤,也有共鸣、振奋以及不遗余力的礼赞。   无论是喧闹的交往,还是学术的成就,都不是他真正要寻求的东西,都不能治愈他心灵的哀痛,不能接触他内心深处那个从未消失的疑问——对生命的疑问。
  正如在幻想中找到知己一样,他在疯狂中找到宁静的幸福。从此他沉入生命的梦与醉中,再也没有醒来。
  纵然我们现在认识到整个人生也仅是南柯一梦,我们还是应该热爱这梦,精神饱满地把这梦做下去,不要失去梦的情致与快乐……人生诚然是一出悲剧,那就把它当作悲剧来演吧,演得轰轰烈烈,威武雄壮。
  因为作者的真诚和投入,一部原本照例会高居象牙塔尖、拒人千里之外的哲学书,竟写得如此精力弥漫,元气淋漓,真切动人!
  二
  看似处于两极的理性与感性何以能融为一体?
  爱因斯坦的演讲《探索的动机》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各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里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我想,除了反映外部的“世界图像”外,还应当有指向内在的“生命意义”。前者需要“认知”,是对客观真理的探寻;后者关乎“价值”,是对内心世界的完善。这两者大致和“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分别对应,也大致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分别对应。
  如果说爱因斯坦认为宁静来自“画出世界图像”,那么老子则认为宁静来自“归根”。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老子的“根”和爱因斯坦的“世界图像”有着相似的意义,而寻“根”在“诗人哲学家”那里往往体现为诸如“世界怎样”“我是谁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之类的追问。
  理性与感性的两极何处衔接?哲学与诗何以会合?大概它们的天性中都有着对外部世界和生命意义的探寻,都在渴望找到安放自身的地方,从而找到绝对的慰藉与宁静。于是,在对宇宙和自我的深刻观照中,理性与感性、哲学与诗终于走到了一起,难分彼此。
  理性与感性不仅相通,而且互补。叔本华用以分析理性与意志的模型完全适用于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意志是强壮的瞎子,理性是明眼的瘸子。强壮的瞎子冲动、有力,却盲目;明眼的瘸子看得清楚,却举步维艰。健全的瞎子只有背负明眼的瘸子,才能健步如飞地走向正确的地方。
  当然,理性不纯然是一种工具,它本身总夹带着一种纯粹的探究冲动;感性也不能完全和意志画等号,它除了伴随着冲动和激情之外,还以直觉和体悟的方式把握自然的奥秘和自我的方向。但总之,感性离开了理性,就会成为“一堆无用的热情”;理性离开了感性,那将“没有任何意义”。
  当我再次抽出这本书时,AlphaGo战胜李世石已成为过去,Libratus击败4名世界顶尖的德州扑克手还没有引起国内大众的注意,“少女诗人小冰”刚刚发表了它的“诗歌”集……当我们讨论机器能否取代人时,首先要思考的不是机器“能怎样”,而是人类“是什么”。
  霍金关于机器智能的预言并非耸人听闻,但手中的书让我没来由地相信,人类即使最终无法控制机器智能,也不会被它同化或取代。机器智能大概不会去做思考“高更三问”或“生命意义”这样的“无用之事”吧。
  三
  虽说后来明白了哲学的“无用”,但最初读《诗人哲学家》的心态却是功利的,而且简直是“急功近利”。
  我那时刚刚初中毕业,考上城里的一所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那里弥漫着人文气息,更不乏风格各异的俊才老师和学长。带着对自己强烈的不满,我急于寻求自身的改变。和当时很多同学一样,我寄希望于阅读。
  我清楚地记得,在入学第一个国庆前夕一个雨天的下午,老师把我们带到图书馆,找来三五个推车,现场熟练地选出了几大堆的书。到我手上的就是这一本。当天,我读到了第36页(87版)的这段话:
  “我们是驾驶在辽阔无垠的区域里,永远在不定地飘移着。从一头被推到另一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为我们停留,这种状态对我们既是自然的,又是最违反我们的意志的;我们心中燃烧着想要寻求一块坚实的基地与一个持久的最后据点的愿望………”(帕斯卡尔)
  在十多岁的年龄读到了今天仍觉惊心动魄的文字,是一种什么感觉呢?真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大约一下子就被攥住了吧。
  就这样,在三个月里我一个不落地读完了所有的哲人,又借来了《悲剧的诞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里,陆陆续续收集了除了诺瓦利斯、瓦雷里、施莱格尔之外的每一位哲人的不止一套著作。有些读完了,有些没有读完(甚至只是开了个头),有些一知半解,有些基本不懂。但毫无疑问,这本书对我而言,是几十年阅读的一个索引、谱系、入口和向导。
  现在想起来,当时最热衷的还是叔本华,大概是因为王国维曾在我们学校任教,每提及他,老师先津津乐道的是他当年的薪水,等进入正题后就很难不说到叔本华了……叔本华的“意志—理性”模型支配了我的思想多年,“生命—钟摆”论已成为我理解人性的一种框架。
  大概每个个体也像整个人类一样,经历过雄心勃勃的年代,相信“人的尺度”,相信理性的无所不能。但因为叔本华等人,我虽也曾有过把理性绝对化的倾向,但不至于迷陷其中不能自拔。我曾一度佩服莱布尼兹的想法,他憧憬着将来有一天,人们不再争论哲学问题,而是说:“我们一起演算一下吧!”我竟然觉得卡尔纳普试图用“物理语言”来实现莱布尼兹的构想是多么的明智,甚至自学了一段时间的符号逻辑。但顺着这一条线路,很难不接触到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终于我还是相信人是“有限理性”的,或者说理性本来就是有局限的。归纳本身就值得怀疑,演绎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事实判断推不出价值命题,知识无法不留下余地……如果没有美感与诗意进入我们的生活,人的內心会出现真空,脚下会失去平衡。   莱昂纳德·科恩的《颂歌》有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这大概也是我相信机器智能可能战胜却不能取代人类的另一个原因,机器智能接受不了裂痕,机器智能无法直面悖论,机器智能领受不到由裂痕而入的“光”。
  大概是因为《诗人哲学家》给我带来的精神底色吧,我从来就没有真正彻底信赖过冷冰冰的计算。
  四
  我读过的书不多,还有些“偏”。很难说有什么书对我的影响最大或者或值得向别人推荐。我只是庆幸自己在精神渴求最强烈的时期读到这本书。这件事说得严肃一点,是个人的二次启蒙幸运地碰上了民族的二次启蒙。
  民族的“二次启蒙”的说法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国人再度“放眼看世界”,由此而催生的文化热,不少学者称其为“二次启蒙”。
  其实,启蒙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福柯曾不遗余力地批判制度、权力和人文主义,却始终没有怀疑过启蒙,他在20世纪80年代宣称:“我们所经历的许多事情向我们表明,启蒙仍是一件未竟的事业。”
  个体的“二次启蒙”又从何说起呢?和童年的幼稚天真相比,青少年的内心则是另一种混沌:丰富、延展的同时多少有些困惑、迷乱。这时,迫切需要(以思考生命的意义为标志的)人生的第二次启蒙。和第一次启蒙不同,这一次更多地依靠自己而不是别人,更多地依靠思考而不是知识。
  这种“幸运地碰上”,对个人而言,其影响难以简单估量。一方面,这本书影响了我此后看世界和自我的方式,另一方面,我此后的人生经历也在不断丰富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在书店里再次见到这本书时,又是“物欲压倒启蒙”的时代了,但它的再版仿佛证明了,无论怎样富足和忙碌,依然有人需要“诗人哲学家”。
  五
  如果不是听说过海德格尔,作为毫无哲学专业基础的语文教师的我,可能不会把《前方》中的“抛”辨认出来,更不会去感受它背后的战栗;如果不是听说过叔本华,我可能不会理解“前方”的含义,不会理解为什么“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不是听说过尼采,我可能不能强烈感受到《将进酒》的悲伤与酣畅;如果不是听说过叔本华和尼采,我可能不会看出《我与地坛》的结尾中“欲望”的含义及其和轮回的隐秘联系;如果没有读过《诗人哲学家》,我可能不会把“美是一种拯救”当作阅读的一个主题,也不会把“生命意义探寻和建构”当作是读写的一个母题……
  但我读这本书时,也有一点小小的不满。
  哲学的起点,往往是令人震惊甚至摄人魂魄的疑难、悖论、质问,让人觉得不思考下去简直不能正常生活;哲学的过程往往是艰难曲折又引人入胜的思辨之旅,恢宏如史诗;但哲学的结论——如果有结论的话——往往回到常识,有时竟是大家原来就熟知的。例如,海德格尔的哲学,从“存在”开始,立足“亲在”(也译作“此在”),引出“在世”“领会”“沉沦”“被抛”“操心”(也译作“烦”)“畏”“死”“本真”“良知”“时间”;其后期看似另起炉灶,实则是默默继续着这一概念链(至少以存在为开端未变),开始走向“语言”“诗歌”,最终弘扬的其实是一种诗意生活。
  真让人怅然若失,走了一大圈,最后要说的就是这个吗?相对于当初“存在被遗忘”的惊世骇俗的洞见,和紧接着的蔚为大观的概念接力,这样的结论真是“不能承受之轻”!追逐哲学家的思想,倒是应了叔本华的说法——“在痛苦与无聊之间徘徊”。但你原本就不该指望哲学“教会”你什么,你原本就不应该向书籍“索要”什么。
  直到前不久,我似乎突然明白了那些哲人“兜圈子”的奥秘所在。不知受了什么影响,如今的高中学生常有看破红尘之论。有一天我给一个“想做一根藤”,还要“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学生留了一段话:
  有些人最终是做到“运命唯所遇”的,但前提是他真正洞穿世事,这需要多少的阅历与多深的思考啊!
  而在年轻人眼里,世界时而鲜活多彩,时而寂灭无常,但背后的大道是什么其实不甚明了。因此所要做的是多看多想多行,去拼去搏去努力体验。我觉得人的一生比藤更有意思。其一,前者有更多的体验与领悟;其二,前者有更大范围的自由,被选择的同时也在选择着;其三,前者的四季与未来充满未知,只有自己,才能把未知变成已知。
  但也许有一天,前者忽而觉悟愿化为后者,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但那一定是在经历过很多很多以后。
  这段话写前毫无征兆,写后仍不明来由。我是何时有这种想法的?
  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讲述过一个牧羊少年的故事。少年在西班牙草原一座教堂的一棵埃及榕树下做了两个相同的梦,他依梦所示,穿越草原、森林和大海,来到了沙漠,但却没能像在梦中那样在金字塔下挖到财宝。有人看到少年在挖坑,嘲笑说:“曾经就在你挖坑的地方,我梦见从那出发,穿越沙漠大海和森林,来到西班牙草原,在一座教堂的一棵埃及榕树下,发现了一大堆财宝,但我还没有愚蠢到会去相信这个梦。”少年听完,回到他出发的地方,在那座教堂的那棵埃及榕树下发现了财宝。
  道不远人,但不经历一番“远”,怎能悟得出“近”处的道!
  (作者系南京市中华中学党委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
  ·拓展阅读·
  1.《人类理解研究》 〔英〕大卫·休谟
  一位哲学家提出问题,包括康德、罗素、卡尔纳普等人在内的一系列哲学家上下求索破解之道,从而连接成近现代哲学史的一条重要轨迹。这位提出问题的哲学家就是休谟,他的问题被称为“休谟问题”。“休谟问题”至少包含或衍生了3个难题:因果关系是否真正存在;归纳法是否可靠;从事实判断能不能推出价值判断。当然,“休谟问题”并非凭空出世,其背后有深厚的怀疑主义传统,休谟只是把这种传统更加精致化了。想要了解“休谟问题”的原貌,可以读他的《人类理解研究》或《人性论》。
  2.《形式逻辑》 金岳霖
  在“休谟问题”的众多试答者中,就有我国的逻辑学家、哲学家、传奇式人物金岳霖。他先后写了《论道》和《知识论》两部重要著作试图对“休谟问题”做出回答。
  和上述两部著作相比,他主编的《形式逻辑》要浅易得多,同时影响也更广泛。虽然至今还有很多研究者认为,逻辑知识不需要专门传授,但是懂一点这方面知识无疑有助于我们自觉地讲求逻辑。尤其在这个众说纷纭令人无所适从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迫切需要用逻辑来识别信息中的谬误,检省自己的思维,并通过“好好讲道理”來澄清真相、解决问题和克服分歧。
其他文献
针对湿式蒸发冷却塔蒸发量大、排污量大、冬季雾羽大等弊端,介绍了盘管型、填料型及复合型蒸发冷却塔气–水两相传热传质计算公式,阐明了气–水传热传质过程空气温度、湿度、焓值等参数精确计算方法。结合实时进塔空气温度、含湿量和质量流量,计算同一时间段的循环水蒸发量、排污量和补水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相对湿度下,干球温度34℃对应的循环水蒸发量、补水量比干球温度20℃对应的量减小15%;在相同湿球温度下,干球温度34℃对应的循环水蒸发量、补水量比干球温度20℃对应的量增大48.8%。因此,蒸发冷却过程中空气参数的精确计
期刊
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负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参与电网功率调节,从而可以达到削峰填谷及降低系统功率波动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含有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电动汽车入网还可以充当储能装置来提高风电利用率并降低风电出力功率波动对电网造成的冲击。研究了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建立了含有风电入网及电动汽车充放电的数学模型,使用粒子群算法对不同数量的电动汽车入网调节后的调节效果进行了对比,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节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影响我国电力供需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研判2021年电力供需形势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梳理了影响2021年我国电力需求、电力供应的主要因素,从国际经济、国内经济、重点行业、气候气温、电能替代等方面分析了对电力供需的影响;对2021年我国经济走势、电力需求、电力供应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研判全国及各区域电力供需形势。预计202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22万亿kW·h,增速显著反弹;2021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3.7亿kW,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有望超过1/4;
期刊
电解制氢能够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实现大规模、季节性储能,是助力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手段之一。对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介绍了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的工作原理;针对其实际运行特性,建立了电解过程电化学模型与热力学模型,并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地,分析了电流密度和操作温度对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极化损失的影响,研究了高温电解过程热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高温下对固体氧化物电解进行整体热集成与热管理,有利于减少电能消耗;若将高温电解过程与其他工业过程相结
为克服光储直流微网(DC microgrid with photovoltaic and storage system,DMPSS)易受功率波动和负载扰动影响的问题,提出VDCM+PBC策略,即在储能接口变换器的控制中电流内环采用无源控制(passivity-based control,PBC)策略,电压外环引入虚拟直流电机(virtual DC machine,VDCM)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外环为VDCM、内环为PI控制策略(VDCM+PI)相比,VDCM+PBC策略可减小负载以及光伏输出功率变化
为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的运行水平,通过分析现有SCR脱硝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发现,测试仪表的滞后性是影响脱硝喷氨控制准确性和实时性的直接因素。为此,提出了脱硝系统精准喷氨的优化控制技术,将喷氨总量控制、分区喷氨控制和NOx浓度场精准测量等技术有机结合,构建以总量控制、分区喷氨调整、NOx浓度场精准测量前馈为主要手段的精准喷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