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后全球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物流管理已成为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制造业物流管理现状,指出物流管理对于制造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制造业物流管理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管理;建议与对策
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使物流功能达到最佳,在保证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最低化。它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环节,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对制造业而言,企业物流可区分为以下不同的具体物流活动:企业物流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
一、我国制造业物流管理的现状
1.物流观念落后
从观念上讲,大部分企业对物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运输加仓储的阶段,忽视了物流管理最重要的职能即高水平地满足顾客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模式下,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因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和兼容性差,缺乏系统功能。
3.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企业过去常常由于过分注重生产制造过程中价值的增长,忽视了由于物流运输的高效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从而致使国内有关物流方面的研究和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短缺,尤其是最缺的不是具体从事物流运输操作的人员,而是具有比较扎实的物流、运输理论基础,又懂得管理和经营的高素质人才。
4.物流成本偏高
首先制造业物流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正确把握物流成本的特性,在经营中主要将精力集中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上,只要能生产出_产品,产品又能销售出去,较少重视物流成本的核算。其次成本管理方法落后,物流成本核算混乱。由于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科目,因而较难对企业的物流费用做出正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二、物流管理对制造业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与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物流管理的管理职能不断突显,与传统的物流管理的三大缺点库存量大、反应慢、业务处理滞后相比,现代物流成本低、反应灵敏度高、物流效益较高,大大加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提高企业物流管理运行职能,显得十分的必要。
1.物流是制造业的“第三利润源”
随着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对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一物流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物流服务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个企业仅利用先进技术时取得核心能力时,其他企业也会很快效仿,依靠这种技术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只有改进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企业才能拥有长期的超额利润。
2.加强物流管理是制造业节约成本的途径之一
企业无论是采取低成本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最主要是提高企业价值、增加股东收入。由于现在的制造业对于物流这块大多采取的是粗放式管理,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因此通过加强物流管理能够相对其它方面比较容易的节约企业成本。因此物流配送已成为扩大市场,降低成本取得企业优势的关键因素。
3.加强物流管理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经营国际化、生产销售全球化,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交货期都在缩短,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比重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日趋复杂,产品功能日益完善;传统的物料采购供应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全球生产经营的需要,物流管理进而实行供应链管理,形成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零售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由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这条链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能使链上所有企业都受益。因此制造业的物流系统也更加复杂,必须通过现代物流管理手段来加强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来满足物流量的增大、流速的提高的要求,达到流程的更加有效。
4.物流管理能够高效的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
加强物流管理能够实现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等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创造新的整体竞争优势,使企业在整条供应链中起主导作用。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计划对整条供应链进行长期设计,有效的整合供应链各方的信息资源,并实现信息资源为我所用,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物流发展起步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赶不上经济的发展。政府要鼓励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设施建设;要扶持、引导制造业、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并逐步健全物流网络,因为物流是一种网络经济,网络不完善或不健全,业务开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2.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迅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为此,制造业必须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政府也应重视物流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加大对物流运输人才培养的支持和投入,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扩大该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的招生规模,此外制造业应积极谋求与高校的合作,加强内部相关人员的培训,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
3.正确树立物流管理观念,加强现代物流意识
制造业必须真正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把物流管理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经营优势的战略内容进行研究和决策,彻底改变过去只重市场占有率而忽视物流管理的状况,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管理者站在战略高度把物流战略加入到企业总体战略里,接受第三方物流思想,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
4.选择合适的物流管理模式
我国的制造业长久以来都非常重视对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工序的改进、加工或组装技术以及加工设备的更新,而与此相关的物料的存储及流动、对订单的反应、库存控制等方面,却很少受到关注,因而车间在原材料的存量往往会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对设备的利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多的连锁反应,造成了不良影响。
企业的物流状况直接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也就是企业的生产运作体系。制造业一般规模较大,大部分采取总厂和分厂这种模式的事业部管理模式,重加工轻库存。企业为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选择合适自己的物流管理模式,不论是选择JIT物流管理模式、ERP物流管理模式、BPR物流管理模式或是TOC物流管理模式,只要能让客户满意,最终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价值就行。
5.制造业应组建供应物流中心,开展库存一体化管理
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制造企业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一体化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比较完整的供应链。供需双方和睦相处、实现共赢。双方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库存一体化管理,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库存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库存和重复搬运,通过协调的购销计划,形成经济生产批量和采购批量,尽最大可能使供需双方在合作中降低成本,获利最大,使其从源头上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管理;建议与对策
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使物流功能达到最佳,在保证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最低化。它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环节,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对制造业而言,企业物流可区分为以下不同的具体物流活动:企业物流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
一、我国制造业物流管理的现状
1.物流观念落后
从观念上讲,大部分企业对物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运输加仓储的阶段,忽视了物流管理最重要的职能即高水平地满足顾客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模式下,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因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和兼容性差,缺乏系统功能。
3.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企业过去常常由于过分注重生产制造过程中价值的增长,忽视了由于物流运输的高效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从而致使国内有关物流方面的研究和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短缺,尤其是最缺的不是具体从事物流运输操作的人员,而是具有比较扎实的物流、运输理论基础,又懂得管理和经营的高素质人才。
4.物流成本偏高
首先制造业物流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正确把握物流成本的特性,在经营中主要将精力集中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上,只要能生产出_产品,产品又能销售出去,较少重视物流成本的核算。其次成本管理方法落后,物流成本核算混乱。由于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科目,因而较难对企业的物流费用做出正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二、物流管理对制造业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与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物流管理的管理职能不断突显,与传统的物流管理的三大缺点库存量大、反应慢、业务处理滞后相比,现代物流成本低、反应灵敏度高、物流效益较高,大大加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提高企业物流管理运行职能,显得十分的必要。
1.物流是制造业的“第三利润源”
随着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对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一物流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物流服务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个企业仅利用先进技术时取得核心能力时,其他企业也会很快效仿,依靠这种技术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只有改进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企业才能拥有长期的超额利润。
2.加强物流管理是制造业节约成本的途径之一
企业无论是采取低成本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最主要是提高企业价值、增加股东收入。由于现在的制造业对于物流这块大多采取的是粗放式管理,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因此通过加强物流管理能够相对其它方面比较容易的节约企业成本。因此物流配送已成为扩大市场,降低成本取得企业优势的关键因素。
3.加强物流管理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经营国际化、生产销售全球化,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交货期都在缩短,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比重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日趋复杂,产品功能日益完善;传统的物料采购供应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全球生产经营的需要,物流管理进而实行供应链管理,形成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零售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由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这条链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能使链上所有企业都受益。因此制造业的物流系统也更加复杂,必须通过现代物流管理手段来加强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来满足物流量的增大、流速的提高的要求,达到流程的更加有效。
4.物流管理能够高效的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
加强物流管理能够实现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等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创造新的整体竞争优势,使企业在整条供应链中起主导作用。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计划对整条供应链进行长期设计,有效的整合供应链各方的信息资源,并实现信息资源为我所用,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物流发展起步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赶不上经济的发展。政府要鼓励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设施建设;要扶持、引导制造业、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并逐步健全物流网络,因为物流是一种网络经济,网络不完善或不健全,业务开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2.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迅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为此,制造业必须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政府也应重视物流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加大对物流运输人才培养的支持和投入,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扩大该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的招生规模,此外制造业应积极谋求与高校的合作,加强内部相关人员的培训,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
3.正确树立物流管理观念,加强现代物流意识
制造业必须真正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把物流管理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经营优势的战略内容进行研究和决策,彻底改变过去只重市场占有率而忽视物流管理的状况,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管理者站在战略高度把物流战略加入到企业总体战略里,接受第三方物流思想,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
4.选择合适的物流管理模式
我国的制造业长久以来都非常重视对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工序的改进、加工或组装技术以及加工设备的更新,而与此相关的物料的存储及流动、对订单的反应、库存控制等方面,却很少受到关注,因而车间在原材料的存量往往会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对设备的利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多的连锁反应,造成了不良影响。
企业的物流状况直接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也就是企业的生产运作体系。制造业一般规模较大,大部分采取总厂和分厂这种模式的事业部管理模式,重加工轻库存。企业为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选择合适自己的物流管理模式,不论是选择JIT物流管理模式、ERP物流管理模式、BPR物流管理模式或是TOC物流管理模式,只要能让客户满意,最终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价值就行。
5.制造业应组建供应物流中心,开展库存一体化管理
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制造企业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一体化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比较完整的供应链。供需双方和睦相处、实现共赢。双方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库存一体化管理,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库存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库存和重复搬运,通过协调的购销计划,形成经济生产批量和采购批量,尽最大可能使供需双方在合作中降低成本,获利最大,使其从源头上维护企业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