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活性成分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其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 :食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fe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植物活性物质单体白藜芦醇和绿原酸作用于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采用MTS法、WST-1法、CCK-8法、XTT法和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将MTS法、WST-1法、CCK-8法、XTT法这4种方法与传统的MTT法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的检测方法;通过IC50值比较白藜芦醇和绿原酸毒性大小。结果显示:CCK-8法所得结果稳定,且与MTT法所测得的IC50值最接近,为最佳选择;WST-1法的实验可重复性较差,结果偏小;XTT法是4种方法中最不稳定的,作用时间、检测波长最难确定,且实验重复性差。CCK-8法、MTS法、WST-1法、XTT法和MTT法测定所得白藜芦醇的IC50值分别是116.86、124.68、64.90、162.86、86.30μmol/L;绿原酸的IC50值分别为2808.60、1119.96、1029.72、1325.43、2852.63μmol/L,同种方法下绿原酸的IC50值均高于白藜芦醇的IC50值。结论是测定植物活性成分对细胞存活率影响的方法以CCK-8为最好。白藜芦醇对CHO细胞的毒性比绿原酸大。
其他文献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化学课堂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呈现出一种简化、高效、实时的新教学模式.这种新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
<正>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向水体排入大量的含氮、磷污染物,使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蓝藻"水华"大面积频繁爆发。淡水中蓝绿藻属分泌产生
随着环境保护观念的深入,污泥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世界各国处理污泥的方法很多,根据上海市石洞口污水污泥干化焚烧炉的调试结果,认为污泥焚烧
缺失值(项目无回答)现象是问卷调查中的"元问题",不只涉及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方式、访员素质等因素,还有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通过分析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19城市进行的一次
利用ANA序列的Rosenthal-型矩不等式建立了ANA误差下非参数回归模型中加权估计量的完全相合性,所得结果改进和推广了已有文献的一些结果,具有更加宽泛的适用性.作为应用,得到
中国建材集团与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交通银行十分看好中国建材水泥整合业务;姜均露、雷前治出席签字仪式,宋志平、孙德顺致辞,曹江林、果志刚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