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班会课目的在于纠偏和建构,无论是纠正学生思想行为的偏差,还是给学生建构一个正确、健康的思想体系、行为习惯,都是要花较长时间的“觉生”过程。班级的主题班会应该是有目的、长期的系列化的“谋划”,大到三年整体计划、一年部分计划,小到一个月阶段性计划,甚至一次主题班会的策划,都应“蓄谋已久”,这些谋划包括:班会主题的确立,形式的选择,材料的准备。
上学期笔者曾进行过一次比较成功的主题班会,深有感触“蓄谋”的重要性。此次班会的主题是“感恩父母”,标题是《父母的爱有多少斤》。
【案例描述】
一、班会的缘起
感恩教育应该是所有班主任都做过的,而促使我在高一第二学期做一次这样的班会是因为我们班的很多家长和孩子相处有问题,几个家长多次诉苦,亲子关系非常紧张,甚至感觉心力交瘁。这个现实问题促使我策划这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
二、班会前的准备
(一)情况调查研究
我们班80%学生为住校生,只能周末回家,没想到学生和家长竟有如此多的矛盾。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谈话,我了解到以下问题:A生,女,班干,平时学习认真,工作主动负责,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子,但周末回家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她觉得妈妈偏心,只爱读幼儿园的弟弟,对她只是批评和否定。B生,女,文静,学习认真,其母亲反映,她周末一回到家就关着自己的房门,对家长冷漠以待,拒绝和妈妈交流。经了解她很小父母就离异,小学时由母亲带到新的家庭。C生,女,较有个性,家庭生活相对优越,但和母亲势同水火,只愿意和父亲沟通,家里也有一个读小学的弟弟,主要问题是觉得妈妈偏心、罗嗦、无理取闹。D生,男,独子,一个阳光的男孩,但不爱学习,觉得家长是为了面子,逼他上学,没考虑他的感受,他想去打工,不想继续学业,与父亲矛盾比较大。
调查总体情况如下:女生往往和母亲矛盾比较多,男生多与父亲不和;有矛盾的多认为家长忽视、不理解、不爱他们;有弟妹的学生多认为父母偏心。相处情况有两种:一是吵架;二是拒绝交流,冷漠对待。
(二)班会形式的策划
我班的班会课常规形式是: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课前素材的收集,活动过程的策划,活动中的主持等大都是学生自主完成。但这次,我想改变以往的活动形式,我要给他们“当头棒喝”。根据调查发现,学生是因为没有发现父母的爱,所以才有误解和矛盾,我想给学生指出他们没有发现的爱,让他们突然醒悟:原來爱一直都在。所以这次活动的准备不让学生参与,但我认为这完全没有脱离学生是班会活动的主体这个原则,因为我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问题,课堂中的活动设计依然没有脱离学生,只不过我要在课前瞒着学生准备素材。
(三)班会课素材的准备
这节班会课,绝大部分素材是利用家长微信群收集的。
第一,我让每个学生的家长给我提供3-5张学生从小到大的照片。当时不少家长给了我惊喜和感动,不但提供了很多照片,还跟我讲了照片相关的故事,更有家长发信息说,感谢我叫他们提供照片,让他们回忆了不少快乐的往事。这是意外的收获,这和我一贯主张的“班会课之前的准备已经是教育的开始”的理念相符,想不到家长准备素材的过程中也得到收获。
第二,我让每个家长都给自己的小孩写一封信,并把信装进信封。
第三,意外的素材。我发现学生喜欢在班微信群里晒周末家里吃的东西,例如有晒妈妈做的寿司,有晒妈妈熬的汤。我把他们的聊天记录截屏保存。
第四,煽情的视频。我用《我想更懂你》的MV做课前导入材料,这首歌是歌手潘玮柏和苏芮跨世代对唱,内容是一对母子间的对话、矛盾和冲突,描写的是两代之间亲情的挣扎和代沟。我要用这个MV还原学生和家长吵架的情景。
我还根据我们是美术班的特点,课堂中间用了漫画视频《来一斤母爱》。《来一斤母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大二男生孙宇的一辑漫画作品,这是献给他已经离世两年母亲的,漫画呈现的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据说他因为过度悲伤而几度画不下去。王家文老师把漫画配上音乐制成视频,非常感人。我想用它来告诉学生:母爱是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最伟大的爱,从开始生命这趟历经坎坷的旅途时候起,母爱便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即便每一个孩子都曾对母亲这般依赖、叛逆、疏离到最终回归,母亲对孩子的爱却从未改变。也是这个原因,我最终把班会题目定成《父母的爱有多少斤》。
三、班会过程
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班会如期举行了。
第一个环节情景导入:播放《我想更懂你》的MV,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母子吵架的情形。
第二个环节:漫画视频共情,把母子日常生活场景漫画配上感人的音乐制成视频,感染学生。
第三个环节感实情:展示照片和读家长的书信。
第四个环节总结:点醒学生懂得发现爱。
第五个环节课后作业:与家长书信互动。
【案例反思】
这次班会课,没有教师长篇大论的说教,不用学生激烈的思考讨论,甚至整个过程都在学生的意料之外,但我知道,所有学生都感动了,他们被这些“蓄意”找来的素材所感动。视频让他们感同身受,照片唤醒他们儿时的记忆,书信消解了与父母的误会和矛盾。他们找到了父母爱自己的证据,明白了生活的道理:父母爱儿女虽不是轰轰烈烈,却是真诚而持久的。
回想这次班会的缘起、准备过程和活动的效果,我倍感班会课“谋划”的重要性,平常的一节班会课准备的时间都远比任何学科的一节课都要久,何况一节要真正解决问题的班会课?这节班会课,我准备了两周,包括情况调查和素材收集筛选。我几乎电话联系了所有家长,了解了他们亲子关系,把脉他们的问题,找出问题的规律,最终才决定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举行这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我的“蓄谋”下“顿悟”。
此外,课后的跟踪和反馈也很重要,“顿悟”固然重要,更要巩固课堂效果,要思考后续的教育。这次班会后,我还进行几个相关的班会,例如“回忆你的小时候”“给爸爸妈妈一个速写”……最终形成了一个感恩主题的系列班会。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上学期笔者曾进行过一次比较成功的主题班会,深有感触“蓄谋”的重要性。此次班会的主题是“感恩父母”,标题是《父母的爱有多少斤》。
【案例描述】
一、班会的缘起
感恩教育应该是所有班主任都做过的,而促使我在高一第二学期做一次这样的班会是因为我们班的很多家长和孩子相处有问题,几个家长多次诉苦,亲子关系非常紧张,甚至感觉心力交瘁。这个现实问题促使我策划这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
二、班会前的准备
(一)情况调查研究
我们班80%学生为住校生,只能周末回家,没想到学生和家长竟有如此多的矛盾。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谈话,我了解到以下问题:A生,女,班干,平时学习认真,工作主动负责,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子,但周末回家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她觉得妈妈偏心,只爱读幼儿园的弟弟,对她只是批评和否定。B生,女,文静,学习认真,其母亲反映,她周末一回到家就关着自己的房门,对家长冷漠以待,拒绝和妈妈交流。经了解她很小父母就离异,小学时由母亲带到新的家庭。C生,女,较有个性,家庭生活相对优越,但和母亲势同水火,只愿意和父亲沟通,家里也有一个读小学的弟弟,主要问题是觉得妈妈偏心、罗嗦、无理取闹。D生,男,独子,一个阳光的男孩,但不爱学习,觉得家长是为了面子,逼他上学,没考虑他的感受,他想去打工,不想继续学业,与父亲矛盾比较大。
调查总体情况如下:女生往往和母亲矛盾比较多,男生多与父亲不和;有矛盾的多认为家长忽视、不理解、不爱他们;有弟妹的学生多认为父母偏心。相处情况有两种:一是吵架;二是拒绝交流,冷漠对待。
(二)班会形式的策划
我班的班会课常规形式是: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课前素材的收集,活动过程的策划,活动中的主持等大都是学生自主完成。但这次,我想改变以往的活动形式,我要给他们“当头棒喝”。根据调查发现,学生是因为没有发现父母的爱,所以才有误解和矛盾,我想给学生指出他们没有发现的爱,让他们突然醒悟:原來爱一直都在。所以这次活动的准备不让学生参与,但我认为这完全没有脱离学生是班会活动的主体这个原则,因为我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问题,课堂中的活动设计依然没有脱离学生,只不过我要在课前瞒着学生准备素材。
(三)班会课素材的准备
这节班会课,绝大部分素材是利用家长微信群收集的。
第一,我让每个学生的家长给我提供3-5张学生从小到大的照片。当时不少家长给了我惊喜和感动,不但提供了很多照片,还跟我讲了照片相关的故事,更有家长发信息说,感谢我叫他们提供照片,让他们回忆了不少快乐的往事。这是意外的收获,这和我一贯主张的“班会课之前的准备已经是教育的开始”的理念相符,想不到家长准备素材的过程中也得到收获。
第二,我让每个家长都给自己的小孩写一封信,并把信装进信封。
第三,意外的素材。我发现学生喜欢在班微信群里晒周末家里吃的东西,例如有晒妈妈做的寿司,有晒妈妈熬的汤。我把他们的聊天记录截屏保存。
第四,煽情的视频。我用《我想更懂你》的MV做课前导入材料,这首歌是歌手潘玮柏和苏芮跨世代对唱,内容是一对母子间的对话、矛盾和冲突,描写的是两代之间亲情的挣扎和代沟。我要用这个MV还原学生和家长吵架的情景。
我还根据我们是美术班的特点,课堂中间用了漫画视频《来一斤母爱》。《来一斤母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大二男生孙宇的一辑漫画作品,这是献给他已经离世两年母亲的,漫画呈现的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据说他因为过度悲伤而几度画不下去。王家文老师把漫画配上音乐制成视频,非常感人。我想用它来告诉学生:母爱是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最伟大的爱,从开始生命这趟历经坎坷的旅途时候起,母爱便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即便每一个孩子都曾对母亲这般依赖、叛逆、疏离到最终回归,母亲对孩子的爱却从未改变。也是这个原因,我最终把班会题目定成《父母的爱有多少斤》。
三、班会过程
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班会如期举行了。
第一个环节情景导入:播放《我想更懂你》的MV,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母子吵架的情形。
第二个环节:漫画视频共情,把母子日常生活场景漫画配上感人的音乐制成视频,感染学生。
第三个环节感实情:展示照片和读家长的书信。
第四个环节总结:点醒学生懂得发现爱。
第五个环节课后作业:与家长书信互动。
【案例反思】
这次班会课,没有教师长篇大论的说教,不用学生激烈的思考讨论,甚至整个过程都在学生的意料之外,但我知道,所有学生都感动了,他们被这些“蓄意”找来的素材所感动。视频让他们感同身受,照片唤醒他们儿时的记忆,书信消解了与父母的误会和矛盾。他们找到了父母爱自己的证据,明白了生活的道理:父母爱儿女虽不是轰轰烈烈,却是真诚而持久的。
回想这次班会的缘起、准备过程和活动的效果,我倍感班会课“谋划”的重要性,平常的一节班会课准备的时间都远比任何学科的一节课都要久,何况一节要真正解决问题的班会课?这节班会课,我准备了两周,包括情况调查和素材收集筛选。我几乎电话联系了所有家长,了解了他们亲子关系,把脉他们的问题,找出问题的规律,最终才决定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举行这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我的“蓄谋”下“顿悟”。
此外,课后的跟踪和反馈也很重要,“顿悟”固然重要,更要巩固课堂效果,要思考后续的教育。这次班会后,我还进行几个相关的班会,例如“回忆你的小时候”“给爸爸妈妈一个速写”……最终形成了一个感恩主题的系列班会。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