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走过十四年风雨,新课改前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形态、机能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是生物观和竞技价值观,而新课改后注重的是运动参与、运动体验、运动快乐,是一种情感的发展,追求身心协调发展,注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培养完整健全的公民。本文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对体育教学的新认识,从体育学科属性到培育学生“心智”,从体育学科学理分析到教材教法的解析,希望对一线体育教师在思想上有所启示,在教学上有所启发,更好的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的发展。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的追问,初步清晰和构建一线体育老师在课程改革环境下对本学科知识的专业发展,为推进体育课堂教学提供指导。
【关键词】身体教育 运动文化 课程 教学
一、清晰“为何学”——体育自身在教育中的功能
2001年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开始改革,至今改革十余年,现实实践中存在许多的困难,各种思想认识上的碰撞,进一步推进了我们对体育学科的深入探究。虽说传统陈旧的理论因逻辑混乱而成负数,但它对滚滚向前推进的新理论自有无可代替的认知功能。课改道路虽然艰难而漫长,但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在课程开发与管理方面,以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性基础纲要,建立了三级课程开发与管理体系;在体育课程认识方面,走出单一的以技术教技术,以训练代课堂的教学场面,形成了学生与教师的教学双主体;在学法与教法方面,以体育学科固有的技术学习为载体,运用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课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这些探索虽然在专家学者身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我国从清末学校课程设置体操科到今天的体育课,已经存在二百多年,要想明白学生为何学习体育,体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有什么属性,做为培养人的一种手段又有何种功效。笔者认为从教育哲学层面上讲体育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培养人的一种教育手段。
1、身体教育是身与心的统一
身体是认识世界的媒介,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这个圈子里面,对体育教学中的“身体”这个概念还没这么理解。通常所理解的“身体”是一般意义上的,指的是生理学意义上的“身体”。哲学意义上的“身体”,是“身”和“心”的统一体,这才是“身体”。换种方式说,它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的见的,而不同与到解剖室里面看见的“身体”。在现实生活中会看到大量的“身体”,并非是生理学、解剖学意义上的身体,它是“身”与“心”的统一体。西方学者在体育教学中抓住了现实生活当中根本性的东西。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身体”,这个活生生的“身体”明明是一个“身”和“心”的统一体,我们在教学中却看成是生物学概念上的“身体”。
2、身体教育是通过“躯体”的体验发展学生的“心智”
笔者认为教育实际上是通过“教”达到“育”,但是体育表面是在教育那个“体”,而背后是在教育那个“心”,体育是通过“身体”这个载体来教育内在的“心智”,只不过在其他学科里面偏重于知识性的东西。既然是知识性的,那就是已经被抽象了的。被抽象了的知识就偏向于“心”的东西,表面看来它跟“体”没有直接关系。像数学、理化这此知识类极强的学科它偏重于“心”,但是体育、音乐、美术不是这样。尤其是技能性外显明显的体育,它跟“身”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不通过这个“身”,就没法育那个“心”,体育教育同其他学科教育的区别仅此而已。体育必须要通过“身”的体验才能去发展个体“心智”。
3、身体教育在教育中突显社会属性
公平、合作,交流、竞争等社会属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呈隐性。一位未来合格的公民必须在社会交往中具有合作、交流、竞争的能力,而一个小小的体育比赛赛前必须有分工、合作、准备,赛中必须遵守规则,努力拼搏、争取击败对手,赛后接受输赢现实,承载包容与鼓励。這就是体育学科在学科本位中突显的社会性功能,通过身体在开放环境下的运动参与和体验进行喜、怒、哀、乐的外显,达到心理的调节、情智的内化与启发。
二、确定“学什么”——体育课程建设促进课堂教学底蕴
1、体育课程文化价值
从课程的共性来讲体育课程的价值同其他课程的价值是一样的,学校教育是以课程教育为主,它还有课程外的教育。学校教育有课程教育和非课程教育组成,课程教育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课程教育和非课程教育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属于学校教育里面的课程内容,学校教育通过课程教育和非课程教育来体现,课程教育通过体育课程、美术课程等等来体现,做为教育的内容既有共性又富有特殊性,特殊性在于它们所属具体的文化不一样,体育是体育的文化,数学是数学的文化,不同课程就是不同文化,学校课程的集合也就是不同文化的汇集。
知识和技能以显性的方式存在,但文化以非显性的方式存在,课程教育都是在教文化,学科文化就是本学科特有的特性。笔者认为共性的的价值就是人性,而课程价值就是人性的延续。身体教育就是通过体育技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练习,在比赛和展示的运用中展现人性。
在课程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人性不一样,天资不一样,高、低乃常事。但是,这个不重要,无论水平多高的老师去教授,仍然是此种情况,教育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发展”,这就行了,就完成教育的使命了。
2、让每位孩子在运动文化中熏陶
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是支撑点,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运动来获得技能,而运动教学和人的认识能力是有关系的。认识能力是一个哲学概念,运动学习就是跑、跳、投等很常态化的事情,表面感觉这跟哲学没什么关系,但再去思考认识能力的时候,才觉得运动教学确实是和认识能力是有关系。
比如,在教学中学习一个新技术时,一个动作没做好,为什么没做好,是因为速度、耐力、柔韧等这此身体素质不好造成的吗?不是。身体条件很好,但是做不出来。这就要分析运动教学怎么会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有关呢,因为认识能力是所有课程共同的东西,学生在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力不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生活中认识能力的通俗说法。学生的认识能力,学习力如何去培养?学校有责任去承担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在运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身体条件不错,但动作做不出来,老师实际上应该提供认识能力这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通过交流性指导或通过设置外在条件让他找到感觉。最初,学生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但是时间长了,略加回忆,他们就会明白学习的时候得注意到这些事情,而这个方法性的东西在他们的将来就能够用上,这就是在运动文化的熏陶下养成分析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素养。 当然了,学生能够达到的程度尽管不同,但是在这种教育过程中会受到熏陶。不是因为这个运动技能有用,重点在于这种认识方式对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都是有用的。有了感觉了就好办了,从这种感觉里再去说这些道理就好理解了。同样的,涉及教学的时候也是一切围绕形成学生的感觉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即便是最好的学生仍然可以学到新东西,即便是最差的学生也一定能够在原来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这才是体育教学。
三、明确“如何学”——展现教师教学艺术
1、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在这里举个例子:教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老师做投篮示范,老师把学生排在篮筐的旁边。今天我们学这个原地投篮的动作,现在我给你们示范,你们看一下,啪,投进去了!学生鼓掌,再看一遍,我再做一遍示范,你们就要练习。啪,又进去了,学生再次鼓掌。
一线体育老师一般都这样示范教学,虽然方法很好但手段有问题,教师示范就是为了让学生看动作是怎么做,那么学生看教师的动作了吗?显然学生关注的是球投进了没有,并没有关注动作。表面看老师在“教”学生也坐在边上“看”,压根没看你的动作,这叫示范啥呀,显然这种教学存在示范性问题。
我们可以先投篮在学生面前显摆一下树立形象,让学生觉得我们有水平,这完全可以理解。但做完投篮后,转身换个没有篮筐的方向投,学生关注点就不在球投没投进去,而是观察示范的动作。显然那个篮筐是阻碍教师示范的一个因素,当选择没有篮筐再做示范时,并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动作的细节时,效果就不一样了。
2、以教促学,以理施教
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是从夸美纽斯那儿传过来的教学原则,也是教育学教学原则。从教以来少有看到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教学原则的课,而看到的是大家都是按照一个模式去教,也已習以为常。这跟老师个人教学水平高低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跟教学严谨程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大方向有关,只有大的方向对了才好办。而现实状况是一刀切,基本的教学原则都违背了,再说其他的还有什么意义?
现在我们讲面向全体学生,既然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位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进步”不是课程改革的口号,我们要把理念实施到课堂,不区别对待就是无视他们的学习权利。如何区别对待?这就要我们去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手段使学生去获得和达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例如:上立定跳远课,利用小垫子来让学生有意识的去练习,领悟起跳角度、腾空高度和落地缓冲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巩固动作技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使学生能在练习中挑战自我,获得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心。在此,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任务,当他们完成任时也就获得了发展,这种教学就是以学定教,按照学习技能的学理来开展教学,同时也充分体现“让每一位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进步”理念。
四、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创新要为教学实践服务
我们的教育需要创新,这东西很新颖,就是创新吗?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如果我们几千年前老祖宗的东西能解决的问题,拿过来就是了,不需要什么创新。但是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存在的合理性都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那么我们的借鉴,我们的舶来品就需要我们去革新,因为我们的问题跟别人的不一样,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去创新。
前面笔者已经讨论了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那么,再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再优化的课程内容,再先进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落实就毫无价值,如同一颗饱满的种子,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壤去孕育,何谈硕果!如何落实到教学实践一线就成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的神圣使命;同时,做有关育人规律的探讨并在体育学科上付诸于实践也是唤回体育教师尊严的王道。笔者的浅薄之见是:握紧体育学科新课程发展方向盘,承载育人、教育教学知识、体育术科知识,开足马力,在新课程改革的高速大道上迎难而进,成就每位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吴芸瑞 袁敦礼.体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3]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4]熊晓正.体育概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身体教育 运动文化 课程 教学
一、清晰“为何学”——体育自身在教育中的功能
2001年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开始改革,至今改革十余年,现实实践中存在许多的困难,各种思想认识上的碰撞,进一步推进了我们对体育学科的深入探究。虽说传统陈旧的理论因逻辑混乱而成负数,但它对滚滚向前推进的新理论自有无可代替的认知功能。课改道路虽然艰难而漫长,但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在课程开发与管理方面,以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性基础纲要,建立了三级课程开发与管理体系;在体育课程认识方面,走出单一的以技术教技术,以训练代课堂的教学场面,形成了学生与教师的教学双主体;在学法与教法方面,以体育学科固有的技术学习为载体,运用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课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这些探索虽然在专家学者身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我国从清末学校课程设置体操科到今天的体育课,已经存在二百多年,要想明白学生为何学习体育,体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有什么属性,做为培养人的一种手段又有何种功效。笔者认为从教育哲学层面上讲体育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培养人的一种教育手段。
1、身体教育是身与心的统一
身体是认识世界的媒介,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这个圈子里面,对体育教学中的“身体”这个概念还没这么理解。通常所理解的“身体”是一般意义上的,指的是生理学意义上的“身体”。哲学意义上的“身体”,是“身”和“心”的统一体,这才是“身体”。换种方式说,它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的见的,而不同与到解剖室里面看见的“身体”。在现实生活中会看到大量的“身体”,并非是生理学、解剖学意义上的身体,它是“身”与“心”的统一体。西方学者在体育教学中抓住了现实生活当中根本性的东西。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身体”,这个活生生的“身体”明明是一个“身”和“心”的统一体,我们在教学中却看成是生物学概念上的“身体”。
2、身体教育是通过“躯体”的体验发展学生的“心智”
笔者认为教育实际上是通过“教”达到“育”,但是体育表面是在教育那个“体”,而背后是在教育那个“心”,体育是通过“身体”这个载体来教育内在的“心智”,只不过在其他学科里面偏重于知识性的东西。既然是知识性的,那就是已经被抽象了的。被抽象了的知识就偏向于“心”的东西,表面看来它跟“体”没有直接关系。像数学、理化这此知识类极强的学科它偏重于“心”,但是体育、音乐、美术不是这样。尤其是技能性外显明显的体育,它跟“身”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不通过这个“身”,就没法育那个“心”,体育教育同其他学科教育的区别仅此而已。体育必须要通过“身”的体验才能去发展个体“心智”。
3、身体教育在教育中突显社会属性
公平、合作,交流、竞争等社会属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呈隐性。一位未来合格的公民必须在社会交往中具有合作、交流、竞争的能力,而一个小小的体育比赛赛前必须有分工、合作、准备,赛中必须遵守规则,努力拼搏、争取击败对手,赛后接受输赢现实,承载包容与鼓励。這就是体育学科在学科本位中突显的社会性功能,通过身体在开放环境下的运动参与和体验进行喜、怒、哀、乐的外显,达到心理的调节、情智的内化与启发。
二、确定“学什么”——体育课程建设促进课堂教学底蕴
1、体育课程文化价值
从课程的共性来讲体育课程的价值同其他课程的价值是一样的,学校教育是以课程教育为主,它还有课程外的教育。学校教育有课程教育和非课程教育组成,课程教育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课程教育和非课程教育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属于学校教育里面的课程内容,学校教育通过课程教育和非课程教育来体现,课程教育通过体育课程、美术课程等等来体现,做为教育的内容既有共性又富有特殊性,特殊性在于它们所属具体的文化不一样,体育是体育的文化,数学是数学的文化,不同课程就是不同文化,学校课程的集合也就是不同文化的汇集。
知识和技能以显性的方式存在,但文化以非显性的方式存在,课程教育都是在教文化,学科文化就是本学科特有的特性。笔者认为共性的的价值就是人性,而课程价值就是人性的延续。身体教育就是通过体育技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练习,在比赛和展示的运用中展现人性。
在课程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人性不一样,天资不一样,高、低乃常事。但是,这个不重要,无论水平多高的老师去教授,仍然是此种情况,教育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发展”,这就行了,就完成教育的使命了。
2、让每位孩子在运动文化中熏陶
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是支撑点,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运动来获得技能,而运动教学和人的认识能力是有关系的。认识能力是一个哲学概念,运动学习就是跑、跳、投等很常态化的事情,表面感觉这跟哲学没什么关系,但再去思考认识能力的时候,才觉得运动教学确实是和认识能力是有关系。
比如,在教学中学习一个新技术时,一个动作没做好,为什么没做好,是因为速度、耐力、柔韧等这此身体素质不好造成的吗?不是。身体条件很好,但是做不出来。这就要分析运动教学怎么会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有关呢,因为认识能力是所有课程共同的东西,学生在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力不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生活中认识能力的通俗说法。学生的认识能力,学习力如何去培养?学校有责任去承担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在运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身体条件不错,但动作做不出来,老师实际上应该提供认识能力这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通过交流性指导或通过设置外在条件让他找到感觉。最初,学生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但是时间长了,略加回忆,他们就会明白学习的时候得注意到这些事情,而这个方法性的东西在他们的将来就能够用上,这就是在运动文化的熏陶下养成分析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素养。 当然了,学生能够达到的程度尽管不同,但是在这种教育过程中会受到熏陶。不是因为这个运动技能有用,重点在于这种认识方式对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都是有用的。有了感觉了就好办了,从这种感觉里再去说这些道理就好理解了。同样的,涉及教学的时候也是一切围绕形成学生的感觉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即便是最好的学生仍然可以学到新东西,即便是最差的学生也一定能够在原来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这才是体育教学。
三、明确“如何学”——展现教师教学艺术
1、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在这里举个例子:教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老师做投篮示范,老师把学生排在篮筐的旁边。今天我们学这个原地投篮的动作,现在我给你们示范,你们看一下,啪,投进去了!学生鼓掌,再看一遍,我再做一遍示范,你们就要练习。啪,又进去了,学生再次鼓掌。
一线体育老师一般都这样示范教学,虽然方法很好但手段有问题,教师示范就是为了让学生看动作是怎么做,那么学生看教师的动作了吗?显然学生关注的是球投进了没有,并没有关注动作。表面看老师在“教”学生也坐在边上“看”,压根没看你的动作,这叫示范啥呀,显然这种教学存在示范性问题。
我们可以先投篮在学生面前显摆一下树立形象,让学生觉得我们有水平,这完全可以理解。但做完投篮后,转身换个没有篮筐的方向投,学生关注点就不在球投没投进去,而是观察示范的动作。显然那个篮筐是阻碍教师示范的一个因素,当选择没有篮筐再做示范时,并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动作的细节时,效果就不一样了。
2、以教促学,以理施教
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是从夸美纽斯那儿传过来的教学原则,也是教育学教学原则。从教以来少有看到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教学原则的课,而看到的是大家都是按照一个模式去教,也已習以为常。这跟老师个人教学水平高低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跟教学严谨程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大方向有关,只有大的方向对了才好办。而现实状况是一刀切,基本的教学原则都违背了,再说其他的还有什么意义?
现在我们讲面向全体学生,既然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位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进步”不是课程改革的口号,我们要把理念实施到课堂,不区别对待就是无视他们的学习权利。如何区别对待?这就要我们去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手段使学生去获得和达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例如:上立定跳远课,利用小垫子来让学生有意识的去练习,领悟起跳角度、腾空高度和落地缓冲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巩固动作技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使学生能在练习中挑战自我,获得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心。在此,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任务,当他们完成任时也就获得了发展,这种教学就是以学定教,按照学习技能的学理来开展教学,同时也充分体现“让每一位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进步”理念。
四、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创新要为教学实践服务
我们的教育需要创新,这东西很新颖,就是创新吗?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如果我们几千年前老祖宗的东西能解决的问题,拿过来就是了,不需要什么创新。但是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存在的合理性都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那么我们的借鉴,我们的舶来品就需要我们去革新,因为我们的问题跟别人的不一样,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去创新。
前面笔者已经讨论了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那么,再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再优化的课程内容,再先进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落实就毫无价值,如同一颗饱满的种子,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壤去孕育,何谈硕果!如何落实到教学实践一线就成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的神圣使命;同时,做有关育人规律的探讨并在体育学科上付诸于实践也是唤回体育教师尊严的王道。笔者的浅薄之见是:握紧体育学科新课程发展方向盘,承载育人、教育教学知识、体育术科知识,开足马力,在新课程改革的高速大道上迎难而进,成就每位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吴芸瑞 袁敦礼.体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3]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4]熊晓正.体育概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