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张苏丽;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本科生。
韩庆万,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讲师。
摘 要:拉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抑制了整体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根据历年统计数据,详细地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对GDP拉动作用的差异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差异,研究了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并且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缩小延边地区城乡消费差异,改善消费结构,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城乡居民消费;朝鲜族
一、引言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在投资、出口主导的经济模式的拉动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并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国外需求市场明显恶化。加之,近年世界市场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汇率面临不够稳定的国际压力重重,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多年“高投资、高消耗、高增长”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投资过热造成的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低下等弊端也逐渐暴露。从现阶段看,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必须向消费需求拉动转变,而居民消费又是消费需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启动居民消费成为新经济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辖区面积43474平方公里,人口约215万人,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因此,在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背景下,结合延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于扩大少数民族地区消费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乡居民消费对GDP拉动作用的差异
(一)城乡居民消费率的对比分析
图1 根据2014年《延边统计年鉴》绘制
居民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占GDP的比例。在居民消费中:如(图2)所示,从整体上看,城镇居民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表现出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农村居民消费率自1985年以来持续下滑,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率仅为9.96%,与1980年相比跌幅近16个百分比。然而,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已由1980年的60.18%上升到2013年的77.9%,而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却由1980年的39.82%下跌至2013年的22.1%,下降了17.72%。
从图2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地区的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减小,在居民消费率下降的过程中,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持续下滑,相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则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两者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消费的快速下降使得总体居民消费率也处于下降趋势。2013年延边地区农村居民占全州人口的比重是32.1%,这一巨大的群体消费水平较低,可见延边地区消费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促进延边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增加居民整体消费支出。
(二)城乡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的效用分析
根据1980年至2013年的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延边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与延边地区GDP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
(czxf: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ncxf: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
LnGDP=0.565540+1.028688Lnczxf
经过初步的回归分析得出: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回归方程的R^2=0.990494,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t=58.64609,P=0参数显著不为零,可知延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对GDP有显著影响。即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每增加1单位,GDP上升1.028688个单位。
LnGDP=-1.605416+1.289527 Lnncxf
回归方程的R^2=0.995695,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很高。t=86.032819,P=0参数显著不为零,得出结论:延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和GDP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每增加1单位,GDP提高1.289527个单位。由此说明,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有更强的拉动作用。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差异
(一)消费水平的绝对差异
图2 根据2014年《延边统计年鉴》绘制
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延边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逐年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对差值也在增大。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由1980年的467元,增长到2013年的20252元,消除价格因素,三十年来实际增长约8.83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1980年的265元,增加到2013年的12187元,实际增长9.1倍。1980-2013年,延边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距实际值从202元扩大到8056元。虽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速相差不大,但是农民消费数额起点低,城镇居民处于高水平起点,所以两者间的绝对差距仍然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二)消费结构的差异
图3 根据2013年《延边统计年鉴》绘制
从食品支出占消费总额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来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高出7.25%,在各类消费支出中相差最大。其次是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比例为15.11%,是除食品支出外最大的消费支出项目;而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仅为8.22%,仅仅高于家庭设备的支出比例。农村居民用于食品和医疗保健的支出总和占消费总额的比例高达52.53%,这严重抑制了农村居民在其他发展型和享受型方面的消费能力。可见,农村居民在食品和医疗保健消费方面的高负担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障碍。由此导致了农村居民在衣着、居住、家庭设备、文教娱乐、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综上所述,延边地区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差距显著,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显著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有待于逐步從保障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四、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和建议分析
目前,延边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下,消费结构不不合理,城乡消费差异大制约着延边地区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下文在分析影响延边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建议和对策。
(一)经济方面
1、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虽然均有大幅的增长,但农村居民的收入依旧远远低于城镇居民。2013年延边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35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811元。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的4倍,城乡居民收入巨大的差距直接影响了延边地区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悬殊。现阶段,延边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承包大面积土地种植农产品和外来务工。因此,提高延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有以下途径:(1)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深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生产力水平;(2)鼓励农民开展类型多样的农业经营模式,例如“农家乐”、“旅游观光”等现代服务的发展模式,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3)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
2、收入分配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着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是递减的。由此可知,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2013年,延边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8351元,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36712元,农民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4。在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延边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的态势。由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比农村居民低,如果大部分收入都集中于城镇居民手中,则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降低,消费需求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政府应该合理运用收入分配政策,转移支付工具等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具体措施如:(1)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广大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的补贴力度;(2)加大利民惠民工程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各种福利待遇;(3)提高税收起征点,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占城乡居民的比重,努力使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朝着橄榄形分配格局转变;(4)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制约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2013年延边地区居民存款余额771727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8490003万元,储蓄率达到90.9%,由于延边地区的医疗卫生、养老保险机制不够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导致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不够乐观,由此产生的“不愿、不敢花钱”的心态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预期消费。与城镇相比,农村居民在没有固定的工作,缺乏稳定的收入,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完善的情况下,更加倾于保持高储蓄率,以储蓄自保来代替社会保障,这进一步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
面对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保障水平过低导致的延边地区居民储蓄率超高的现象,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扭转这种不良局面。首先,国家和政府要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特别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投资水平。其次,逐步完善相应的医疗卫生、养老保险机制,真正意义上解决广大居民担心的看病、养老等问题。进而逐步消除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虑,让居民能够大胆消费,放心消费,不断提高预期型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地位,进而使延边地区的整体消费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消费信贷发展落后制约着农村地区的消费层次
这里的消费信贷主是指个人消费信贷,个人消费贷款主要用于个人住房、汽车、一般助学贷款等消费项目,是一种超前的消费方式。目前,延边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结构和质量的差异也很大程度上受消费信贷的影响。当城镇居民根据自己的收入申请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于享受型消费品的贷款时,除了少数的生产性贷款外,农民以个人身份向银行、信用社贷款几乎不可能。一方面,农村居民“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观念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体系的滞后,导致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面对消费信贷在延边地区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应采取积极的对策。首先,要逐步建立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个人消费信贷种类,开发适合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产品。其次,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引导农村居民对传统消费观念的转变,培养农民的消费信贷意识;建立和完善个人资信评估制度和信用担保制度。最后,要借鉴国外消费信贷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防止不良信贷造成的金融风暴。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合理的发展延边地区的消费信贷,优化信贷结构;提高即期消费水平,而且还可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层次。
(二)消费环境
在消费环境方面,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相差甚远。与城镇相比,延边农村地区的电力、供水、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也非常不便,文化与娱乐场所和设施更加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商品销售网络的完善和服务体系的提升,影响了农村居民享受网络消费、送货上门、等现代化的消费方式。其次,滞销淘汰和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着农村市场,大大损害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权益。不如人意的消费环境压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1)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电力和通讯设施(2)完善农村市场的监管,搞好城乡零售市场的规划布局,保障消费环节顺畅。(3)建设顺畅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
(三)社会因素
延边地区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集地,与韩国有着相通的语言和相似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偏好,进而对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韩国的生活文化、消费习惯迅速在延边地区蔓延,并快速融入到当地居民的日常消费生活中。由此产生了与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的过分追逐“韩流”的现象。相对于农村居民,延边地区的城镇居民盲目地追逐韩流,过度追求享受,忽视了自身的经济状况。消费过程中求同和攀比心理突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手段是:通过加大教育投资,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引导城乡居民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从而逐渐改善延边地区不良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风气。(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国臣.延边地区消费问题研究.延边大学学报.APr.2008Vol.41No.2
[2] 吴瑾.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性研究.河北工业科技.Vol.32.No.1.Jan.2015
[3] 张帆.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比较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管理.Sep.2012.Vol.34 No.9
[4] 孙富玲.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F061.5
[5] 譚延超.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
韩庆万,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讲师。
摘 要:拉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抑制了整体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根据历年统计数据,详细地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对GDP拉动作用的差异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差异,研究了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并且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缩小延边地区城乡消费差异,改善消费结构,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城乡居民消费;朝鲜族
一、引言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在投资、出口主导的经济模式的拉动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并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国外需求市场明显恶化。加之,近年世界市场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汇率面临不够稳定的国际压力重重,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多年“高投资、高消耗、高增长”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投资过热造成的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低下等弊端也逐渐暴露。从现阶段看,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必须向消费需求拉动转变,而居民消费又是消费需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启动居民消费成为新经济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辖区面积43474平方公里,人口约215万人,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因此,在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背景下,结合延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于扩大少数民族地区消费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乡居民消费对GDP拉动作用的差异
(一)城乡居民消费率的对比分析
图1 根据2014年《延边统计年鉴》绘制
居民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占GDP的比例。在居民消费中:如(图2)所示,从整体上看,城镇居民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表现出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农村居民消费率自1985年以来持续下滑,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率仅为9.96%,与1980年相比跌幅近16个百分比。然而,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已由1980年的60.18%上升到2013年的77.9%,而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却由1980年的39.82%下跌至2013年的22.1%,下降了17.72%。
从图2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地区的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减小,在居民消费率下降的过程中,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持续下滑,相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则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两者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消费的快速下降使得总体居民消费率也处于下降趋势。2013年延边地区农村居民占全州人口的比重是32.1%,这一巨大的群体消费水平较低,可见延边地区消费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促进延边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增加居民整体消费支出。
(二)城乡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的效用分析
根据1980年至2013年的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延边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与延边地区GDP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
(czxf: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ncxf: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
LnGDP=0.565540+1.028688Lnczxf
经过初步的回归分析得出: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回归方程的R^2=0.990494,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t=58.64609,P=0参数显著不为零,可知延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对GDP有显著影响。即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每增加1单位,GDP上升1.028688个单位。
LnGDP=-1.605416+1.289527 Lnncxf
回归方程的R^2=0.995695,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很高。t=86.032819,P=0参数显著不为零,得出结论:延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和GDP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每增加1单位,GDP提高1.289527个单位。由此说明,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有更强的拉动作用。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差异
(一)消费水平的绝对差异
图2 根据2014年《延边统计年鉴》绘制
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延边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逐年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对差值也在增大。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由1980年的467元,增长到2013年的20252元,消除价格因素,三十年来实际增长约8.83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1980年的265元,增加到2013年的12187元,实际增长9.1倍。1980-2013年,延边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距实际值从202元扩大到8056元。虽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速相差不大,但是农民消费数额起点低,城镇居民处于高水平起点,所以两者间的绝对差距仍然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二)消费结构的差异
图3 根据2013年《延边统计年鉴》绘制
从食品支出占消费总额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来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高出7.25%,在各类消费支出中相差最大。其次是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比例为15.11%,是除食品支出外最大的消费支出项目;而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仅为8.22%,仅仅高于家庭设备的支出比例。农村居民用于食品和医疗保健的支出总和占消费总额的比例高达52.53%,这严重抑制了农村居民在其他发展型和享受型方面的消费能力。可见,农村居民在食品和医疗保健消费方面的高负担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障碍。由此导致了农村居民在衣着、居住、家庭设备、文教娱乐、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综上所述,延边地区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差距显著,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显著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有待于逐步從保障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四、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和建议分析
目前,延边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下,消费结构不不合理,城乡消费差异大制约着延边地区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下文在分析影响延边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建议和对策。
(一)经济方面
1、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虽然均有大幅的增长,但农村居民的收入依旧远远低于城镇居民。2013年延边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35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811元。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的4倍,城乡居民收入巨大的差距直接影响了延边地区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悬殊。现阶段,延边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承包大面积土地种植农产品和外来务工。因此,提高延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有以下途径:(1)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深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生产力水平;(2)鼓励农民开展类型多样的农业经营模式,例如“农家乐”、“旅游观光”等现代服务的发展模式,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3)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
2、收入分配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着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是递减的。由此可知,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2013年,延边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8351元,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36712元,农民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4。在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延边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的态势。由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比农村居民低,如果大部分收入都集中于城镇居民手中,则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降低,消费需求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政府应该合理运用收入分配政策,转移支付工具等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具体措施如:(1)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广大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的补贴力度;(2)加大利民惠民工程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各种福利待遇;(3)提高税收起征点,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占城乡居民的比重,努力使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朝着橄榄形分配格局转变;(4)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制约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2013年延边地区居民存款余额771727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8490003万元,储蓄率达到90.9%,由于延边地区的医疗卫生、养老保险机制不够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导致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不够乐观,由此产生的“不愿、不敢花钱”的心态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预期消费。与城镇相比,农村居民在没有固定的工作,缺乏稳定的收入,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完善的情况下,更加倾于保持高储蓄率,以储蓄自保来代替社会保障,这进一步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
面对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保障水平过低导致的延边地区居民储蓄率超高的现象,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扭转这种不良局面。首先,国家和政府要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特别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投资水平。其次,逐步完善相应的医疗卫生、养老保险机制,真正意义上解决广大居民担心的看病、养老等问题。进而逐步消除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虑,让居民能够大胆消费,放心消费,不断提高预期型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地位,进而使延边地区的整体消费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消费信贷发展落后制约着农村地区的消费层次
这里的消费信贷主是指个人消费信贷,个人消费贷款主要用于个人住房、汽车、一般助学贷款等消费项目,是一种超前的消费方式。目前,延边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结构和质量的差异也很大程度上受消费信贷的影响。当城镇居民根据自己的收入申请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于享受型消费品的贷款时,除了少数的生产性贷款外,农民以个人身份向银行、信用社贷款几乎不可能。一方面,农村居民“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观念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体系的滞后,导致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面对消费信贷在延边地区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应采取积极的对策。首先,要逐步建立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个人消费信贷种类,开发适合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产品。其次,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引导农村居民对传统消费观念的转变,培养农民的消费信贷意识;建立和完善个人资信评估制度和信用担保制度。最后,要借鉴国外消费信贷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防止不良信贷造成的金融风暴。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合理的发展延边地区的消费信贷,优化信贷结构;提高即期消费水平,而且还可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层次。
(二)消费环境
在消费环境方面,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相差甚远。与城镇相比,延边农村地区的电力、供水、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也非常不便,文化与娱乐场所和设施更加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商品销售网络的完善和服务体系的提升,影响了农村居民享受网络消费、送货上门、等现代化的消费方式。其次,滞销淘汰和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着农村市场,大大损害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权益。不如人意的消费环境压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1)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电力和通讯设施(2)完善农村市场的监管,搞好城乡零售市场的规划布局,保障消费环节顺畅。(3)建设顺畅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
(三)社会因素
延边地区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集地,与韩国有着相通的语言和相似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偏好,进而对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韩国的生活文化、消费习惯迅速在延边地区蔓延,并快速融入到当地居民的日常消费生活中。由此产生了与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的过分追逐“韩流”的现象。相对于农村居民,延边地区的城镇居民盲目地追逐韩流,过度追求享受,忽视了自身的经济状况。消费过程中求同和攀比心理突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手段是:通过加大教育投资,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引导城乡居民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从而逐渐改善延边地区不良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风气。(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国臣.延边地区消费问题研究.延边大学学报.APr.2008Vol.41No.2
[2] 吴瑾.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性研究.河北工业科技.Vol.32.No.1.Jan.2015
[3] 张帆.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比较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管理.Sep.2012.Vol.34 No.9
[4] 孙富玲.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F061.5
[5] 譚延超.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