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已日益受教育界关注与重视。本论文旨在此背景下,从榜样作用、实践课、课外活动、评价机制五个角度出发,加以阐述小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劳动习惯;培养
习惯是指长时间习得而内化在身体里,短时间难以改变的某种行为、倾向或社会习俗,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由此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容忽视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学生从进入小学阶段开始,就开启了人生的社会课程,因而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培养中心将影响着里面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代,多数在家养尊处优,对劳动的光荣一无所知,甚至嗤之以鼻。基于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一线教育经验谈小学生劳动教学的有效实现途径。
一、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德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学生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可见,劳动教育实践能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劳动教育要从小就开始抓起,因为它关乎孩子未来的人生习惯走向,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德,让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视劳动为光荣,认识到爱劳动的人心灵是美的。
二、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学校的干净、整洁、美丽与小学生们分不开,尤其是清洁卫生,与小学生息息相关。老师要在校园内划定明确的清洁责任区给小学生打扫,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劳动课时,不少教师是指挥者、观看者,而不是参与者,因此造成负面影响,使小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与小学生同劳动,一边劳动一边与他们聊天、讲故事,拉近师生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是快乐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热爱劳动。
三、劳动实践课中渗透习惯培养
光说不做假把式。劳动的价值再大,不辅助实践便看不到成效。只有将劳动的说法带入到生活实践中,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笔者认为,在劳动实践中,一定要将思想教育置于其间,让学生在体力劳动之余,思想认识上也能有明显的变化,从而显出劳动实践的真正价值。
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避免出现类似强制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组织指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四、课外活动多样化
劳动实践课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劳动的魅力,而课外时间,亦不能忽视劳动意识的培养。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互为一体,课外的劳动形式更加多样化,比如手工编织、刺绣、烹饪、植树种花、科技小发明等兴趣小组的开展,都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我校围绕学校办学特色“绿萝文化”,每学期都举办一次绿萝养殖与插花比赛,看看谁养的绿萝最绿?谁用绿萝插花最美?体会绿萝特性和好处:绿萝遇水即活,因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生命之花”。蔓延下来的绿色枝叶,非常容易满足,就连喝水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绿萝的花语是“守望幸福”,大家可以在家中摆上一两盆绿萝,色彩明快、极富生机,既可以装点居室,又能够净化空气,给生活平添幸福的情趣!
五、考核评价促提升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效该如何体验,笔者认为考核评价体系必不能少,科学的考核评价,能为学校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提供有效的借鉴效用。而考核的手段也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考察学生在劳动中的态度、检验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劳动实践中,还有学生劳动的成果作品展示。学校甚至可以依据这些条件,制作评价表,通过教师写评语,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评等各种途径,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光荣所在,而且,劳动课成绩还应计入学生的成绩册中,这样是成就感的最终体现。
如果学校想进一步掌握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则可以从通过家务劳动的方式,让家庭这个大环境也成为学生劳动成长的場所。笔者观察发现,有部分学生在学校里非常积极参与各种劳动任务,如扫地、拖地、擦玻璃等,一付不怕脏不怕累的好形象,但通过跟其家人沟通,却发现部分这类学生一回到家又不参与劳动,视家务劳动为家人应该做的,而自己回家只需要享受长辈的服务即可。基于此,笔者认为,让学生在家参与家务劳动,也可以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列入家长评价项目中。
综上所述,小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是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应从多个维度思考出发,重视小学劳动教育,采用灵活多变的途径,真正激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热情,形成有意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劳技课程标准(实验稿).
[2] 金东权.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J]. 小学教学研究(7):55-55.
[3] 江潮. 当代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桂林市五所小学为例[D] 广西师范大学, 2017.
备注:
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区域培育中小学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11967)研究成果。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神山第三小学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劳动习惯;培养
习惯是指长时间习得而内化在身体里,短时间难以改变的某种行为、倾向或社会习俗,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由此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容忽视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学生从进入小学阶段开始,就开启了人生的社会课程,因而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培养中心将影响着里面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代,多数在家养尊处优,对劳动的光荣一无所知,甚至嗤之以鼻。基于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一线教育经验谈小学生劳动教学的有效实现途径。
一、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德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学生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可见,劳动教育实践能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劳动教育要从小就开始抓起,因为它关乎孩子未来的人生习惯走向,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德,让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视劳动为光荣,认识到爱劳动的人心灵是美的。
二、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学校的干净、整洁、美丽与小学生们分不开,尤其是清洁卫生,与小学生息息相关。老师要在校园内划定明确的清洁责任区给小学生打扫,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劳动课时,不少教师是指挥者、观看者,而不是参与者,因此造成负面影响,使小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与小学生同劳动,一边劳动一边与他们聊天、讲故事,拉近师生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是快乐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热爱劳动。
三、劳动实践课中渗透习惯培养
光说不做假把式。劳动的价值再大,不辅助实践便看不到成效。只有将劳动的说法带入到生活实践中,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笔者认为,在劳动实践中,一定要将思想教育置于其间,让学生在体力劳动之余,思想认识上也能有明显的变化,从而显出劳动实践的真正价值。
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避免出现类似强制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组织指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四、课外活动多样化
劳动实践课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劳动的魅力,而课外时间,亦不能忽视劳动意识的培养。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互为一体,课外的劳动形式更加多样化,比如手工编织、刺绣、烹饪、植树种花、科技小发明等兴趣小组的开展,都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我校围绕学校办学特色“绿萝文化”,每学期都举办一次绿萝养殖与插花比赛,看看谁养的绿萝最绿?谁用绿萝插花最美?体会绿萝特性和好处:绿萝遇水即活,因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生命之花”。蔓延下来的绿色枝叶,非常容易满足,就连喝水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绿萝的花语是“守望幸福”,大家可以在家中摆上一两盆绿萝,色彩明快、极富生机,既可以装点居室,又能够净化空气,给生活平添幸福的情趣!
五、考核评价促提升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效该如何体验,笔者认为考核评价体系必不能少,科学的考核评价,能为学校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提供有效的借鉴效用。而考核的手段也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考察学生在劳动中的态度、检验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劳动实践中,还有学生劳动的成果作品展示。学校甚至可以依据这些条件,制作评价表,通过教师写评语,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评等各种途径,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光荣所在,而且,劳动课成绩还应计入学生的成绩册中,这样是成就感的最终体现。
如果学校想进一步掌握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则可以从通过家务劳动的方式,让家庭这个大环境也成为学生劳动成长的場所。笔者观察发现,有部分学生在学校里非常积极参与各种劳动任务,如扫地、拖地、擦玻璃等,一付不怕脏不怕累的好形象,但通过跟其家人沟通,却发现部分这类学生一回到家又不参与劳动,视家务劳动为家人应该做的,而自己回家只需要享受长辈的服务即可。基于此,笔者认为,让学生在家参与家务劳动,也可以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列入家长评价项目中。
综上所述,小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是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应从多个维度思考出发,重视小学劳动教育,采用灵活多变的途径,真正激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热情,形成有意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劳技课程标准(实验稿).
[2] 金东权.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J]. 小学教学研究(7):55-55.
[3] 江潮. 当代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桂林市五所小学为例[D] 广西师范大学, 2017.
备注:
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区域培育中小学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11967)研究成果。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神山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