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3月1日,是我正式
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日子。在
我的军旅生涯中,1958年5月25
日是我最难忘的一天。
参军那天,我穿上军装,坐上
了北去的火车。就在到达营房后
的当天晚上,我们就出发,执行支
援修建十三陵水库的任务。因此,
我这个新兵未接受新兵连的集
训,就上了建设水库的战场。当时
机械化程度很低,我们全凭着浑
身的力气,不是担就是推,用愚公
移山的精神修筑拦河大坝。十三
陵水库在北京的昌平区,所以有
不少驻京国际友人经常到工地参
观访问,他们看到我们那种“愚公
移山”的精神,十分赞叹。当然,也
有一部分国际友人对我们提出
“七一”建成大坝的时间表示质
疑,他们认为,在这样落后的条件
之下,要如期完成,真好比“天方
夜谭”!当时指导员给我们讲述以
上情况后,我们倍受鼓舞,干劲倍
增,正如总路线所讲的“鼓足干
劲,力争上游”,甩开膀子大干,扑
下身来建设社会主义。为了如期
建成大坝,为中国人民争气,多苦
多累也没有说落后话,并且伸着
脖子高唱“社会主义好”,要不就
唱电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九
九艳阳天”。总而言之,我们的生
活被美好的理想所鼓舞着,虽是
艰苦的,但也是欢乐的。我们和全
国人民的心态都是如此,要不,作
家田汉怎么能写出“十三陵水库
畅想曲”呢?
作为一名新战士,我每天战
斗在工地上,虽然晒得很黑,肩
上、手上、脚板上常常打着血泡,
但是心情是愉快的,因此,经常写
几句民歌体类的诗歌,怡情言志:
拦河大坝齐天高,
朵朵白云绕在腰。
冒着大雨修水库,
骑着巨龙天上跑。
当时,作为一名新战士,其吃
苦精神、乐观精神,不仅仅是因为
部队首长的教育,而主要是首长
身先士卒和老战士的带动,还有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毛主席发出
“我们的干部,无论大小都是一个
普通劳动者”的伟大号召所产生
的感召力。
“毛主席”这三个字,在我的
心中,是非同寻常的,每当我们提
起毛主席时,无不感到一种热乎
乎的力量,一种无限崇敬的心情
油然而生。这种心情是真真切切
的,没有掺一点水分。就是在这种
心态之下,我们听指导员说,中央
领导最近要来水库工地,并且要
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亲自参加劳
动。指导员说这话时,是1958年5
月24日。我一听到指导员发布,
就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竟然不
假思索地张口就喊:“毛主席要来
工地啦,我们要见到毛主席啦!”
我的声音可能是太大了,立
即遭到班长的反对:“段培武,胡
喊什么,谁给你说毛主席要来工
地?”
“指导员说的嘛!”我理直气
壮。
“指导员说,中央领导干部
来,没有说毛主席来工地,懂吧?”
“毛主席不是中央领导干部
嘛!”我进一步辩解,没有半点服
输的味道。
“毛主席的确是中央领导干
部,但中央领导干部不是指毛主
席一个人,懂不懂,真幼稚!”班长
的话虽然说得也对,但我还是不
服,说“幼稚就幼稚,反正我认为
就是毛主席要来工地,不信咱俩
打个赌!”
“段培武,你和你们班长打的
什么赌呀?”指导员是个高个儿,
说话很和气,从来不像班长那么
“冲”。
“我说段培武同志,你总是不
虚心,这是打赌的问题吗?”班长
当着指导员的面,态度不那么
“冲”了,继续发表他的意见:“就
算是你赢了,毛主席真的来到工
地,可是你能认识哪一个是毛主
席吗?我给你说,毛主席的替身多
得很,最少有一个连,你能分得
清,就是高级特务也分不清,要
不,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安全出了
问题咋整!”
班长说得神乎其神,有板有
眼,不仅十分严肃,而且十分认
真。指导员在一边没有发表意见,
只是抿嘴一笑,不知是同意班长
的观点还是觉得班长比我还好
笑。
我呢,觉得班长说的也不是
没有一点道理,但不是心服口服。
想不到,就在第二天,5月25日下
午3点钟,我们正在大坝西头开
展“铁肩膀”比赛,这时候,突然从
我们身边出现了三五个部队首
长,簇拥着一个魁梧高大、身穿白
衬衣、灰裤子、布底鞋的大人物,
好像就是毛主席,战友们惊喜的
眼光“刷”地投射过来,各自作出
自己判断。此时,这个人操着湖南
口音说:“同志们,辛苦了!”说着,
伸过手就拿了一把铁锹对着我
说:“我来铲土,你来担,好不好?”
我正挑着一担空筐子走来,
那个像毛主席的人铲了满满一锹
土就给我装在筐子里,接着其它
相跟着的部队首长也开始挥锹铲
土,想不到我这担筐子刚装满,阵
地上忽然从四面八方拥来无数战
士,口里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
席万岁!”
啊,毛主席真的以一个普通
劳动者的身份来到工地,并且没
有毛主席的替身,我们也能认得
准,毛主席很魁梧、很高大、很伟
岸,并且是穿着白衬衣、灰裤子、
布底鞋,说话是湖南口音,不打官
腔。可惜,太可惜了,当时的环境,
不允许我们和毛主席拉拉心里
话,只是被一片山呼海啸的“毛主
席万岁”声震荡着,毛主席也被工
地上的战士们(也有部分民工),
围了个水泄不通,热得毛主席的
衬衣都湿透了,但他总是笑容可
掬地向着来看望他的战士们频频
招手,而这时陪同他的几个部队
首长着了急,其中一个首长高喊
着:“同志们,我是杨成武,听我的
指挥,统统后退三步!”
啊,陪同毛主席的是杨成武
将军,一个大将这时成了一个维
持秩序的“治安人员”,想起来,真
有意思。当然,我们工地上的全体
官兵,都会是严格服从命令,毛主
席的安全是比天还大的事呀!
1958年5月25日过去了,并
且是过去快要半个世纪了,但是
每当我想起那短暂而神往的时
光,就感到一种极大的幸福感和
优越感。现在每当我想起班长说
的那“一个连的替身”,就觉得好
笑,原来班长也很幼稚。后来我们
曾写诗、写文章、编小演唱的情
景,同样使我记忆犹新,历历在
目。在“毛主席铲土我来担”一诗
中写到:
五月二十五那一天,
毛主席铲土我来担。
浑身上下有力量,
甩开膀子一溜烟。
当时,我们编的节目虽然不
算是有多高的艺术水平,但是“毛
主席铲土我来担”后来成了一幅
油画作品的题目,在“十三陵水库
画展”之中展出,好评如潮。这幅
油画真切、生动、感人,像烙印似
的打在我的心中,一辈子不会忘
记,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同时作
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与一个普普
通通的新战士在1958年5月25
日共同劳动,我这一辈子同样不
会忘记,并且终生鼓舞着我,做一
个永不脱离群众的普通劳动者。
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日子。在
我的军旅生涯中,1958年5月25
日是我最难忘的一天。
参军那天,我穿上军装,坐上
了北去的火车。就在到达营房后
的当天晚上,我们就出发,执行支
援修建十三陵水库的任务。因此,
我这个新兵未接受新兵连的集
训,就上了建设水库的战场。当时
机械化程度很低,我们全凭着浑
身的力气,不是担就是推,用愚公
移山的精神修筑拦河大坝。十三
陵水库在北京的昌平区,所以有
不少驻京国际友人经常到工地参
观访问,他们看到我们那种“愚公
移山”的精神,十分赞叹。当然,也
有一部分国际友人对我们提出
“七一”建成大坝的时间表示质
疑,他们认为,在这样落后的条件
之下,要如期完成,真好比“天方
夜谭”!当时指导员给我们讲述以
上情况后,我们倍受鼓舞,干劲倍
增,正如总路线所讲的“鼓足干
劲,力争上游”,甩开膀子大干,扑
下身来建设社会主义。为了如期
建成大坝,为中国人民争气,多苦
多累也没有说落后话,并且伸着
脖子高唱“社会主义好”,要不就
唱电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九
九艳阳天”。总而言之,我们的生
活被美好的理想所鼓舞着,虽是
艰苦的,但也是欢乐的。我们和全
国人民的心态都是如此,要不,作
家田汉怎么能写出“十三陵水库
畅想曲”呢?
作为一名新战士,我每天战
斗在工地上,虽然晒得很黑,肩
上、手上、脚板上常常打着血泡,
但是心情是愉快的,因此,经常写
几句民歌体类的诗歌,怡情言志:
拦河大坝齐天高,
朵朵白云绕在腰。
冒着大雨修水库,
骑着巨龙天上跑。
当时,作为一名新战士,其吃
苦精神、乐观精神,不仅仅是因为
部队首长的教育,而主要是首长
身先士卒和老战士的带动,还有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毛主席发出
“我们的干部,无论大小都是一个
普通劳动者”的伟大号召所产生
的感召力。
“毛主席”这三个字,在我的
心中,是非同寻常的,每当我们提
起毛主席时,无不感到一种热乎
乎的力量,一种无限崇敬的心情
油然而生。这种心情是真真切切
的,没有掺一点水分。就是在这种
心态之下,我们听指导员说,中央
领导最近要来水库工地,并且要
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亲自参加劳
动。指导员说这话时,是1958年5
月24日。我一听到指导员发布,
就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竟然不
假思索地张口就喊:“毛主席要来
工地啦,我们要见到毛主席啦!”
我的声音可能是太大了,立
即遭到班长的反对:“段培武,胡
喊什么,谁给你说毛主席要来工
地?”
“指导员说的嘛!”我理直气
壮。
“指导员说,中央领导干部
来,没有说毛主席来工地,懂吧?”
“毛主席不是中央领导干部
嘛!”我进一步辩解,没有半点服
输的味道。
“毛主席的确是中央领导干
部,但中央领导干部不是指毛主
席一个人,懂不懂,真幼稚!”班长
的话虽然说得也对,但我还是不
服,说“幼稚就幼稚,反正我认为
就是毛主席要来工地,不信咱俩
打个赌!”
“段培武,你和你们班长打的
什么赌呀?”指导员是个高个儿,
说话很和气,从来不像班长那么
“冲”。
“我说段培武同志,你总是不
虚心,这是打赌的问题吗?”班长
当着指导员的面,态度不那么
“冲”了,继续发表他的意见:“就
算是你赢了,毛主席真的来到工
地,可是你能认识哪一个是毛主
席吗?我给你说,毛主席的替身多
得很,最少有一个连,你能分得
清,就是高级特务也分不清,要
不,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安全出了
问题咋整!”
班长说得神乎其神,有板有
眼,不仅十分严肃,而且十分认
真。指导员在一边没有发表意见,
只是抿嘴一笑,不知是同意班长
的观点还是觉得班长比我还好
笑。
我呢,觉得班长说的也不是
没有一点道理,但不是心服口服。
想不到,就在第二天,5月25日下
午3点钟,我们正在大坝西头开
展“铁肩膀”比赛,这时候,突然从
我们身边出现了三五个部队首
长,簇拥着一个魁梧高大、身穿白
衬衣、灰裤子、布底鞋的大人物,
好像就是毛主席,战友们惊喜的
眼光“刷”地投射过来,各自作出
自己判断。此时,这个人操着湖南
口音说:“同志们,辛苦了!”说着,
伸过手就拿了一把铁锹对着我
说:“我来铲土,你来担,好不好?”
我正挑着一担空筐子走来,
那个像毛主席的人铲了满满一锹
土就给我装在筐子里,接着其它
相跟着的部队首长也开始挥锹铲
土,想不到我这担筐子刚装满,阵
地上忽然从四面八方拥来无数战
士,口里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
席万岁!”
啊,毛主席真的以一个普通
劳动者的身份来到工地,并且没
有毛主席的替身,我们也能认得
准,毛主席很魁梧、很高大、很伟
岸,并且是穿着白衬衣、灰裤子、
布底鞋,说话是湖南口音,不打官
腔。可惜,太可惜了,当时的环境,
不允许我们和毛主席拉拉心里
话,只是被一片山呼海啸的“毛主
席万岁”声震荡着,毛主席也被工
地上的战士们(也有部分民工),
围了个水泄不通,热得毛主席的
衬衣都湿透了,但他总是笑容可
掬地向着来看望他的战士们频频
招手,而这时陪同他的几个部队
首长着了急,其中一个首长高喊
着:“同志们,我是杨成武,听我的
指挥,统统后退三步!”
啊,陪同毛主席的是杨成武
将军,一个大将这时成了一个维
持秩序的“治安人员”,想起来,真
有意思。当然,我们工地上的全体
官兵,都会是严格服从命令,毛主
席的安全是比天还大的事呀!
1958年5月25日过去了,并
且是过去快要半个世纪了,但是
每当我想起那短暂而神往的时
光,就感到一种极大的幸福感和
优越感。现在每当我想起班长说
的那“一个连的替身”,就觉得好
笑,原来班长也很幼稚。后来我们
曾写诗、写文章、编小演唱的情
景,同样使我记忆犹新,历历在
目。在“毛主席铲土我来担”一诗
中写到:
五月二十五那一天,
毛主席铲土我来担。
浑身上下有力量,
甩开膀子一溜烟。
当时,我们编的节目虽然不
算是有多高的艺术水平,但是“毛
主席铲土我来担”后来成了一幅
油画作品的题目,在“十三陵水库
画展”之中展出,好评如潮。这幅
油画真切、生动、感人,像烙印似
的打在我的心中,一辈子不会忘
记,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同时作
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与一个普普
通通的新战士在1958年5月25
日共同劳动,我这一辈子同样不
会忘记,并且终生鼓舞着我,做一
个永不脱离群众的普通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