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员村站~车陂南站盾构区间】由两条圆形盾构隧道及相关附属工程组成,里程范围为:YDK20+195.200~YDK22+919.907。盾构施工安排四台盾构机在科韵路站始发,其中两台盾构机在车站的西端始发,向员村站方向掘进,到达员村站后吊出;另两台盾构机在科韵路东端始发,向车陂南站方向掘进,到达车陂南站后吊出。
该工程盾构隧道双线总长为5134.641单线延长米,左、右线线型基本一致。附属工程包括:联络通道4个,其中有两个联络通道含泵房,分别是【科~车区间】1#联络通道和【员~科区间】2#联络通道;洞门共有8个,其中科韵路站东、西端共4个洞门、员村站东端2个洞门、车陂南站西端2个洞门。区间路线示意图见下图。
图1区间路线概况示意图
2、地层分析
2.1、工程地质特征
该工程员~科区间隧道覆土在9.467m~23.219m之间,洞身主要在<7>、<8>、<9>岩层中通过,局部位置穿过<3-1>、<4-1>、<5-2>、<6>等土层,在靠近科韵路站一端约60m的范围内,隧道需穿过<3-1>粉细砂层、<4-1>可塑粉质粘土等较软弱的土层。
该工程科~车区间隧道覆土在9.683m~19.46791m之间,洞身主要在<8>、<9>岩层中通过,局部位置穿过<3-1>、<4-1>、<5-2>、<6>、<7>等土层,在此区间靠近科韵路站一端的约70m的范围内,隧道穿过<3-1>粉细砂层、<3-2>中粗砂层、<4-1>可塑粉质粘土等较软弱的土层。
2.2、砂层分布情况
员~科区间左线洞身为砂层的隧道,分布里程为ZDK21+451.81~531.51,长度为79.7米,洞身地层为〈3-1〉、〈5-2〉、〈7〉、〈8〉、〈9〉。右线砂层段分布里程为YDK21+484.16~510.31,长度为26.15米,洞身地层为<3-2>、〈5-2〉、〈6〉、〈7〉、〈8〉。左右线地面均为科韵路立交及附近绿化带。
科~车区间左线洞身为砂层的隧道,分布里程为ZDK21+686.81~709.58,长度为22.77米,洞身地层为〈3-2〉〈7〉〈8〉。右线砂层段分布里程为YDK21+686.81~690.91,长度为4.1米,洞身地层为〈3-2〉〈5-2〉〈7〉〈8〉。左右线地面均为项目部施工场地及棠下涌施工场地。
2.3、砂层段地质剖面图
科~员区间及科~车区间左右线始发段的地质纵断面图如下所示。
员~科区间左线始发段地质纵断面图
科~车区间左线始发段地质纵断面图
员~科区间右线始发段地质纵断面图
科~车区间右线始发段地质纵断面图
2.4、砂层土质特性
根据初勘、详勘钻孔揭露显示,该区间砂层情况为:
<3-1>粉细砂层
灰白、灰黄色,主要为粉细砂,松散~稍密状为主,局部中密状,含少量粘粒,局部含较多粘粒,标贯试验N=3~13击,平均8.8击;厚度1.0~4.0m,层面埋深3.0m~8.2m,层底埋深4.0m~10.5m。
〈3-2〉中粗砂层
灰白、灰黄色,主要为中粗砂,松散~稍密状为主,局部中密状,含少量粘粒,局部含粉细砂,为断续分布;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5~24击,平均11.2击;厚度0.6~10.1m,层面埋深2.5m~8.0m,层底埋深3.1m~13.0m。
〈3-1〉粉细砂、〈3-2〉层中粗砂均为孔隙性潜水含水层,局部转化为孔隙性承压含水层,砂层中富含地下水。
3、砂层中掘进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砂层具有渗透系数大、粉细砂层易液化、粘性砂层流动性好等特点,因此,盾构机通过该地层时,受到扰动后地层的土力学特性易发生变化,如桩基处于砂层中,砂层受扰动后,降低了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消弱了桩基的承载力,造成建筑物沉降。若盾构开挖面或其上方存在较厚的砂层,当这些砂层受到扰动时易产生液化,液化后的砂土体从切口环位置或刀盘开口处流入土仓,致使出土量很难得到控制,从而造成上部土体塌方和掘进中的喷涌现象。砂层喷涌之后,需用大量时间进行清理,严重影响盾构施工进度。
同时砂层中掘进时,泥砂喷出,较难控制出土量。大量泥砂喷出或砂遇水液化,均易引起地层沉降,从而最终导致地面建筑物建(构)筑物沉降。所以应采取控制措施,减小对砂层的扰动,确保盾构掘进顺利、安全通过砂层。
4、盾构掘进过砂层原则
针对上述,盾构掘进过砂层段施工时采取了“严格控制出土量,快速通过”的原则。
(1)盾构机在砂层中通过时,采取土压平衡模式掘进,增大盾构机的推进速度,降低刀盘转速,确保土仓压力以稳定开挖面。
(2)掘进前根据每环的总出土量推算每斗渣土对应的掘进距离。出土时通过调节螺旋输送机的转速或闸门开度控制出土量,采取逐斗控制出土量的方法控制。
(3)为控制出土量,首先向盾构机土仓中加入膨润土或聚合物等添加剂,改善土仓中砂、土、水混合物的流动性,使其成为一种塑性流动体,慢慢地通过盾构机螺旋输送器和输送带流出,避免无法控制的喷涌现象。
(4)改进盾尾注浆浆液配合比,加强盾尾注浆控制,进行管片背后二次注双液浆。
(5)喷涌出现后,在螺旋机尾部的法篮盘上接管,关闭螺旋机顶部出土口,利用螺旋机尾部接出的管路出土。
(6)严密监测和控制地表沉降。一旦发现有沉降出现,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地面加固。
(7)过砂层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换刀、更换尾刷等),减少地层的失水。
5、盾构通过之前的施工准备
5.1、人员准备
(1)安排熟练的盾构机操作手操作盾构机,保证盾构机掘进能合理控制掘进参数,特别是出土量的控制。
(2)安排熟练的机械设备维护人员,保证设备正常,确保盾构机正常运作。
(3)安排熟练的技术工人,如管片拼装手、注浆手等关键岗位。
5.2、物资准备
(1)机械设备准备
通过砂层前,应检查盾尾同步注浆的四条注浆管路、膨润土注入系统、发泡剂注入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检修。
由于盾构机刚更换了尾刷,尾刷应处于正常状态。
除必须检查以上系统外,还应准备以下材料:
1)每台盾构机需配备三台水泵(至少一台水泵功率为5.5KW),水泵抽水配套水管。
2)每台盾构机需准备2~3个小土斗。
(2)材料准备
过砂层前,准备好膨润土、聚合物、编织带等材料。
5.3、技术准备
(1)根据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提前编制盾构过砂层掘进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2)组织有关的施工管理人员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知道各项具体要求,并自觉地在施工中履行。
(3)对盾构机操作手、隧道领班工程师、作业班长、注浆操作手等特殊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6、过砂层段掘进控制措施
(1)掘进参数
盾构掘进过砂层段施工应采取:“严格控制出土量,快速通过”的原则。
盾构掘进过砂层段,因隧道埋深较小,上覆水产生的压力全部作用于开挖面,砂层全部作用于开挖面。土仓压力按以下计算方法确定。
水压力,一般取刀盘中心处的水土压力为准,土仓压力按下式计算:
P1=γ×g×h+γ砂×g×h砂
式中:
P1——土仓压力
γ——水的容重
h——隧道埋深
γ砂——砂的浮容重
h砂——砂层厚度
最后土仓实际控制压力应在计算出的P1基础上,上调0.01~0.02Mpa。
取以下数据为例:隧道埋深取10米,砂层厚度取2米,砂的浮容重取0.8克/L,进行计算。
P1=γ×g×h+γ砂×g×h砂
P1=1.27+0.16=1.43bar,再上调0.01~0.02Mpa。
实际掘进时土仓压力取1.6bar。
掘进时除控制好土仓压力外,刀盘转速应控制在1.5~1.8r/min。
(2)为了控制出土量,首先向盾构机土仓中加入膨润土或聚合物等添加剂,改善土仓中砂、土、水混合物的流动性,使其成为一种塑性流动体,满满地通过盾构机螺旋输送器和输送带流出,避免无法控制的喷涌现象。
(3)采取逐斗控制出土量的方法控制出土进度,按照盾构机推进千斤顶行程每掘进100~110mm出一斗(5m3)土,否则,就关闭螺旋输送机出土闸门。
(4)在这种地层中施工时,应严密监测地面沉降,一旦发现有沉降出现,须立即进行地面加固。
(5)施工時,少向土仓内打发泡剂,尽量少注水。
(6)砂层含水率高,过砂层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换刀),减少地层的失水。
(7)改进盾尾注浆浆液配合比,加强盾尾注浆控制,进行管片背后二次注双液浆。
(8)喷涌出现后,在螺旋机尾部的法篮盘上接管,关闭螺旋机顶部出土口,利用螺旋机尾部接出的管路出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1、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员村站~车陂南站盾构区间】由两条圆形盾构隧道及相关附属工程组成,里程范围为:YDK20+195.200~YDK22+919.907。盾构施工安排四台盾构机在科韵路站始发,其中两台盾构机在车站的西端始发,向员村站方向掘进,到达员村站后吊出;另两台盾构机在科韵路东端始发,向车陂南站方向掘进,到达车陂南站后吊出。
该工程盾构隧道双线总长为5134.641单线延长米,左、右线线型基本一致。附属工程包括:联络通道4个,其中有两个联络通道含泵房,分别是【科~车区间】1#联络通道和【员~科区间】2#联络通道;洞门共有8个,其中科韵路站东、西端共4个洞门、员村站东端2个洞门、车陂南站西端2个洞门。区间路线示意图见下图。
图1区间路线概况示意图
2、地层分析
2.1、工程地质特征
该工程员~科区间隧道覆土在9.467m~23.219m之间,洞身主要在<7>、<8>、<9>岩层中通过,局部位置穿过<3-1>、<4-1>、<5-2>、<6>等土层,在靠近科韵路站一端约60m的范围内,隧道需穿过<3-1>粉细砂层、<4-1>可塑粉质粘土等较软弱的土层。
该工程科~车区间隧道覆土在9.683m~19.46791m之间,洞身主要在<8>、<9>岩层中通过,局部位置穿过<3-1>、<4-1>、<5-2>、<6>、<7>等土层,在此区间靠近科韵路站一端的约70m的范围内,隧道穿过<3-1>粉细砂层、<3-2>中粗砂层、<4-1>可塑粉质粘土等较软弱的土层。
2.2、砂层分布情况
员~科区间左线洞身为砂层的隧道,分布里程为ZDK21+451.81~531.51,长度为79.7米,洞身地层为〈3-1〉、〈5-2〉、〈7〉、〈8〉、〈9〉。右线砂层段分布里程为YDK21+484.16~510.31,长度为26.15米,洞身地层为<3-2>、〈5-2〉、〈6〉、〈7〉、〈8〉。左右线地面均为科韵路立交及附近绿化带。
科~车区间左线洞身为砂层的隧道,分布里程为ZDK21+686.81~709.58,长度为22.77米,洞身地层为〈3-2〉〈7〉〈8〉。右线砂层段分布里程为YDK21+686.81~690.91,长度为4.1米,洞身地层为〈3-2〉〈5-2〉〈7〉〈8〉。左右线地面均为项目部施工场地及棠下涌施工场地。
2.3、砂层段地质剖面图
科~员区间及科~车区间左右线始发段的地质纵断面图如下所示。
员~科区间左线始发段地质纵断面图
科~车区间左线始发段地质纵断面图
员~科区间右线始发段地质纵断面图
科~车区间右线始发段地质纵断面图
2.4、砂层土质特性
根据初勘、详勘钻孔揭露显示,该区间砂层情况为:
<3-1>粉细砂层
灰白、灰黄色,主要为粉细砂,松散~稍密状为主,局部中密状,含少量粘粒,局部含较多粘粒,标贯试验N=3~13击,平均8.8击;厚度1.0~4.0m,层面埋深3.0m~8.2m,层底埋深4.0m~10.5m。
〈3-2〉中粗砂层
灰白、灰黄色,主要为中粗砂,松散~稍密状为主,局部中密状,含少量粘粒,局部含粉细砂,为断续分布;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5~24击,平均11.2击;厚度0.6~10.1m,层面埋深2.5m~8.0m,层底埋深3.1m~13.0m。
〈3-1〉粉细砂、〈3-2〉层中粗砂均为孔隙性潜水含水层,局部转化为孔隙性承压含水层,砂层中富含地下水。
3、砂层中掘进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砂层具有渗透系数大、粉细砂层易液化、粘性砂层流动性好等特点,因此,盾构机通过该地层时,受到扰动后地层的土力学特性易发生变化,如桩基处于砂层中,砂层受扰动后,降低了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消弱了桩基的承载力,造成建筑物沉降。若盾构开挖面或其上方存在较厚的砂层,当这些砂层受到扰动时易产生液化,液化后的砂土体从切口环位置或刀盘开口处流入土仓,致使出土量很难得到控制,从而造成上部土体塌方和掘进中的喷涌现象。砂层喷涌之后,需用大量时间进行清理,严重影响盾构施工进度。
同时砂层中掘进时,泥砂喷出,较难控制出土量。大量泥砂喷出或砂遇水液化,均易引起地层沉降,从而最终导致地面建筑物建(构)筑物沉降。所以应采取控制措施,减小对砂层的扰动,确保盾构掘进顺利、安全通过砂层。
4、盾构掘进过砂层原则
针对上述,盾构掘进过砂层段施工时采取了“严格控制出土量,快速通过”的原则。
(1)盾构机在砂层中通过时,采取土压平衡模式掘进,增大盾构机的推进速度,降低刀盘转速,确保土仓压力以稳定开挖面。
(2)掘进前根据每环的总出土量推算每斗渣土对应的掘进距离。出土时通过调节螺旋输送机的转速或闸门开度控制出土量,采取逐斗控制出土量的方法控制。
(3)为控制出土量,首先向盾构机土仓中加入膨润土或聚合物等添加剂,改善土仓中砂、土、水混合物的流动性,使其成为一种塑性流动体,慢慢地通过盾构机螺旋输送器和输送带流出,避免无法控制的喷涌现象。
(4)改进盾尾注浆浆液配合比,加强盾尾注浆控制,进行管片背后二次注双液浆。
(5)喷涌出现后,在螺旋机尾部的法篮盘上接管,关闭螺旋机顶部出土口,利用螺旋机尾部接出的管路出土。
(6)严密监测和控制地表沉降。一旦发现有沉降出现,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地面加固。
(7)过砂层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换刀、更换尾刷等),减少地层的失水。
5、盾构通过之前的施工准备
5.1、人员准备
(1)安排熟练的盾构机操作手操作盾构机,保证盾构机掘进能合理控制掘进参数,特别是出土量的控制。
(2)安排熟练的机械设备维护人员,保证设备正常,确保盾构机正常运作。
(3)安排熟练的技术工人,如管片拼装手、注浆手等关键岗位。
5.2、物资准备
(1)机械设备准备
通过砂层前,应检查盾尾同步注浆的四条注浆管路、膨润土注入系统、发泡剂注入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检修。
由于盾构机刚更换了尾刷,尾刷应处于正常状态。
除必须检查以上系统外,还应准备以下材料:
1)每台盾构机需配备三台水泵(至少一台水泵功率为5.5KW),水泵抽水配套水管。
2)每台盾构机需准备2~3个小土斗。
(2)材料准备
过砂层前,准备好膨润土、聚合物、编织带等材料。
5.3、技术准备
(1)根据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提前编制盾构过砂层掘进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2)组织有关的施工管理人员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知道各项具体要求,并自觉地在施工中履行。
(3)对盾构机操作手、隧道领班工程师、作业班长、注浆操作手等特殊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6、过砂层段掘进控制措施
(1)掘进参数
盾构掘进过砂层段施工应采取:“严格控制出土量,快速通过”的原则。
盾构掘进过砂层段,因隧道埋深较小,上覆水产生的压力全部作用于开挖面,砂层全部作用于开挖面。土仓压力按以下计算方法确定。
水压力,一般取刀盘中心处的水土压力为准,土仓压力按下式计算:
P1=γ×g×h+γ砂×g×h砂
式中:
P1——土仓压力
γ——水的容重
h——隧道埋深
γ砂——砂的浮容重
h砂——砂层厚度
最后土仓实际控制压力应在计算出的P1基础上,上调0.01~0.02Mpa。
取以下数据为例:隧道埋深取10米,砂层厚度取2米,砂的浮容重取0.8克/L,进行计算。
P1=γ×g×h+γ砂×g×h砂
P1=1.27+0.16=1.43bar,再上调0.01~0.02Mpa。
实际掘进时土仓压力取1.6bar。
掘进时除控制好土仓压力外,刀盘转速应控制在1.5~1.8r/min。
(2)为了控制出土量,首先向盾构机土仓中加入膨润土或聚合物等添加剂,改善土仓中砂、土、水混合物的流动性,使其成为一种塑性流动体,满满地通过盾构机螺旋输送器和输送带流出,避免无法控制的喷涌现象。
(3)采取逐斗控制出土量的方法控制出土进度,按照盾构机推进千斤顶行程每掘进100~110mm出一斗(5m3)土,否则,就关闭螺旋输送机出土闸门。
(4)在这种地层中施工时,应严密监测地面沉降,一旦发现有沉降出现,须立即进行地面加固。
(5)施工時,少向土仓内打发泡剂,尽量少注水。
(6)砂层含水率高,过砂层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换刀),减少地层的失水。
(7)改进盾尾注浆浆液配合比,加强盾尾注浆控制,进行管片背后二次注双液浆。
(8)喷涌出现后,在螺旋机尾部的法篮盘上接管,关闭螺旋机顶部出土口,利用螺旋机尾部接出的管路出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