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梁启超自幼聪明好学,天赋过人,6岁始读《四书》、《五经》、《诗经》、《史记》、《中国略史》等古代经典名作,8岁习作,9岁能文,12岁中秀才,表现出少年早慧之端倪,因而得到祖父辈的厚爱。
粱启超从1895年开始涉足报业,到1922年离开报界。前后历时达27年。在涉足报业的近三十年里,梁任公虽然因政治观念和政治追求等原因而数度“变节”,但其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固有的良知却始终未变。同时,报刊活动并非他最主要的专攻,仅仅作为“副业”。却也成绩斐然,其报刊思想及理论对近代乃至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愧为“杰出的一代报人、政治改革家和启蒙宣传思想家,并充当了沟通中西方文化以开风气的时代主角。”
从本质上说,粱启超是政治人物。纵观其一生,政治属性为第一性,学术降为第二,报刊活动作为学术活动之分支,又次之。纵观其27年的报刊活动。他又不失为一代杰出报人。
19世纪后半期,正值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向外扩张的疯狂时期,而清政府的统治又岌岌可危。处在内忧外患、国家破败的危难时期,作为一个自小接受“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述及其思想的知识分子,梁启超自然不能置身其外,必然不忘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不忘匹夫职责。必然作振臂高呼,以一己之力警醒国人。
梁启超自1895年起。先后主持或创办多份报纸,不遗余力地鼓与呼,目的是办报以开启民智,做舆论宣传的工具。在戊戌政变遭遇挫折后。“梁启超并没有像他的老师康有为那样仍然迷信于自上而下的渐进改良道路,而是将思考的向度转到探寻失败的缘由上来,从而意识到从根本上改变国民素质对于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梁启超已注意到中国社会的改变迫切需要在民众中间普及西方文化思想观念……梁启超的活动开始从实际的政治运动转向文化建设方面,创办报刊即为其中的主要手段”。
自此,梁启超走向设报达聪的道路,于1896年8月到1898年8月创办《时务报》,使之成为“戊戌变法”的主要舆论宣传阵地,成为维新派的重要机关报,并聚集大批维新派骨干分子和洋务派激进人员。著名的《变法通议》正是在该报连载2l期,宣扬维新变法和维新思想,该文使“启超名重一时,士大夫爱其语言笔札之妙,争礼下之。自通邑大都,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举国趋之,若饮狂泉”。同期,发表于《时务报》第一册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成为近代中国新闻学的经典名作,文中作者反复论述报馆的“耳目喉舌”功能与理论。“中国受辱数十年”,都因为社会信息“上下不通”,“内外不通”,一个国家的国民只有了解外部世界,才能强大,才富于知识理想,“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粱启超在阐述的维新思想和新闻理论里,一直宣扬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强国主张,最终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表现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处世情怀与儒家思想的爱国传统。
1898年1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宣称“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该报通过邮寄回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和西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受当时“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也是清末开明人士向欧美学习的“师夷制夷”,“师夷自强”思想。1901年12月,《清议报》出到第一百期之时,梁启超写下《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文中再次阐述“报馆乃国家之耳目喉舌”,“报馆为政本之本,教师之师”,文章充满“设报达聪”、“报刊强国”的爱国情怀。
此外,梁启超1902年2月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1902年11月创办《新小说》;1907年10月创办《政论》;1910年2月创办《庸言》;1915年1月创办《大中华》杂志;1919年9月创办《解放与改造》等。在其办报的27年里,发表了多篇颇有见地的新闻理论文章,直到今天。近百年过去,其精辟论述和至理名言仍然成为学界推崇的典范,成为学人撰述的依据和材料,为后学之楷模。正如周兴操所说,梁启超在报业工作中表现出超人精力与超人才智;其办报活动时常与组党事业或政党活动紧密相联,表现出其强烈的政治激情与责任心;梁氏为文论政,始终坚持鼓动群众、服务政治改革,表现出执著的使命感和救国心……总之,梁氏不愧为清末民初的一代杰出报人和爱国的社会改革家,其政治生涯与办报活动相始终。
梁启超本质是政治人物,其涉足新闻其实也是为政治服务,在其新闻思想中所强调的新闻思想。无不为其政治理想服务。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论著为数不多,但多为经典,如《敬告我同业诸君》,留下了他著名的“报刊监督”理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日对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也。”将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相结合,可见梁氏的远见。梁启超还说:“报馆者非政府之臣属,而与政府平等之地位者也。”他认为政府不能干涉、领导报馆,报馆享有高度自由,是“第四种族”,相当于西方的“第四权力”。
当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为了监督政府,启民富国,在致力于政治运动和学术活动的同时,不断发表文章,批评弊政,揭露黑暗,仗义执言,为民请命,体现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价值。即使看着同伴(如“戊戌六君子”)抛尸菜市亦不改初衷。即使流亡海外,其爱国报国之心却历久而弥坚。
梁氏认为只有拥有新闻自由,才是国家的文明之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实惟一切文明之母,而近世世界种种现象皆其子孙也。而报馆荟萃全国人之思想言论……故报馆者,能纳一切,能吐一切,能生一切,能灭一切”。为了阐释新闻自由的重要性,以及对新闻自由的不懈追求。梁启超进一步说:“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为一切自由之保障。”可见“新闻自由”的地位和作用。
梁启超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清朝末期,国家破败不堪,人民流离失所,而他作为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学士,自然爱国之心未泯。报国爱民之思想贯穿始终。从其开始认为报纸是政府的耳目喉舌,为帝王和平民“宣上德,通下情”,到后来的报馆独立于政府,平等于政府,报纸不仅监督政府,还具有保障民主自由的作用,都表现出他的赤子爱国情怀。
粱启超曾经流亡日本和美国,后来还去过欧洲,在生活及体验中自然受到西方自由思想的浸染,其后期思想自然不同于“公车上书”时期的狭隘。在西方期间,他接受自由、博爱、平等的思想学说,并试图将之运用于中国。他的思想对推动国民的觉悟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毛泽东、陈独秀、郭沫若、胡适等都对他表达了仰慕。
梁启超在其办报过程中曾经和革命党人有过论争,也有部分分歧,但是在争取自由平等、建立民主政治、抵御外来侵略等。还是有很多的共同点。或许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对祖国前途命运的一种深切关怀,都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种选择,在论争上,双方都是关心祖国命运的爱国者。
在晚年,梁启超回忆起自己走过的道路,也有过悔意:“……以为我从前始终脱不掉‘贤人政治’的旧观念,始终想凭借一种固有的旧势力来改良这个国家,所以和那些不该共事或不愿共事的人共过几回事。虽然我自信没有做坏事,多少总不免被人利用我做坏事,我良心上无限苦痛。觉得简直是我间接的罪恶。”任公是诚恳的,这是一个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任公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和国家富强,数度“变节”——先后投靠过袁世凯等权贵,又数度与之反目,但其为国为民的理想和行动,却是无可否认,其学术成就亦少有人及。任公一生复杂多变,其爱国之情始终不变,他对中国新闻学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粱启超从1895年开始涉足报业,到1922年离开报界。前后历时达27年。在涉足报业的近三十年里,梁任公虽然因政治观念和政治追求等原因而数度“变节”,但其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固有的良知却始终未变。同时,报刊活动并非他最主要的专攻,仅仅作为“副业”。却也成绩斐然,其报刊思想及理论对近代乃至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愧为“杰出的一代报人、政治改革家和启蒙宣传思想家,并充当了沟通中西方文化以开风气的时代主角。”
从本质上说,粱启超是政治人物。纵观其一生,政治属性为第一性,学术降为第二,报刊活动作为学术活动之分支,又次之。纵观其27年的报刊活动。他又不失为一代杰出报人。
19世纪后半期,正值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向外扩张的疯狂时期,而清政府的统治又岌岌可危。处在内忧外患、国家破败的危难时期,作为一个自小接受“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述及其思想的知识分子,梁启超自然不能置身其外,必然不忘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不忘匹夫职责。必然作振臂高呼,以一己之力警醒国人。
梁启超自1895年起。先后主持或创办多份报纸,不遗余力地鼓与呼,目的是办报以开启民智,做舆论宣传的工具。在戊戌政变遭遇挫折后。“梁启超并没有像他的老师康有为那样仍然迷信于自上而下的渐进改良道路,而是将思考的向度转到探寻失败的缘由上来,从而意识到从根本上改变国民素质对于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梁启超已注意到中国社会的改变迫切需要在民众中间普及西方文化思想观念……梁启超的活动开始从实际的政治运动转向文化建设方面,创办报刊即为其中的主要手段”。
自此,梁启超走向设报达聪的道路,于1896年8月到1898年8月创办《时务报》,使之成为“戊戌变法”的主要舆论宣传阵地,成为维新派的重要机关报,并聚集大批维新派骨干分子和洋务派激进人员。著名的《变法通议》正是在该报连载2l期,宣扬维新变法和维新思想,该文使“启超名重一时,士大夫爱其语言笔札之妙,争礼下之。自通邑大都,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举国趋之,若饮狂泉”。同期,发表于《时务报》第一册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成为近代中国新闻学的经典名作,文中作者反复论述报馆的“耳目喉舌”功能与理论。“中国受辱数十年”,都因为社会信息“上下不通”,“内外不通”,一个国家的国民只有了解外部世界,才能强大,才富于知识理想,“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粱启超在阐述的维新思想和新闻理论里,一直宣扬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强国主张,最终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表现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处世情怀与儒家思想的爱国传统。
1898年1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宣称“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该报通过邮寄回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和西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受当时“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也是清末开明人士向欧美学习的“师夷制夷”,“师夷自强”思想。1901年12月,《清议报》出到第一百期之时,梁启超写下《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文中再次阐述“报馆乃国家之耳目喉舌”,“报馆为政本之本,教师之师”,文章充满“设报达聪”、“报刊强国”的爱国情怀。
此外,梁启超1902年2月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1902年11月创办《新小说》;1907年10月创办《政论》;1910年2月创办《庸言》;1915年1月创办《大中华》杂志;1919年9月创办《解放与改造》等。在其办报的27年里,发表了多篇颇有见地的新闻理论文章,直到今天。近百年过去,其精辟论述和至理名言仍然成为学界推崇的典范,成为学人撰述的依据和材料,为后学之楷模。正如周兴操所说,梁启超在报业工作中表现出超人精力与超人才智;其办报活动时常与组党事业或政党活动紧密相联,表现出其强烈的政治激情与责任心;梁氏为文论政,始终坚持鼓动群众、服务政治改革,表现出执著的使命感和救国心……总之,梁氏不愧为清末民初的一代杰出报人和爱国的社会改革家,其政治生涯与办报活动相始终。
梁启超本质是政治人物,其涉足新闻其实也是为政治服务,在其新闻思想中所强调的新闻思想。无不为其政治理想服务。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论著为数不多,但多为经典,如《敬告我同业诸君》,留下了他著名的“报刊监督”理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日对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也。”将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相结合,可见梁氏的远见。梁启超还说:“报馆者非政府之臣属,而与政府平等之地位者也。”他认为政府不能干涉、领导报馆,报馆享有高度自由,是“第四种族”,相当于西方的“第四权力”。
当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为了监督政府,启民富国,在致力于政治运动和学术活动的同时,不断发表文章,批评弊政,揭露黑暗,仗义执言,为民请命,体现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价值。即使看着同伴(如“戊戌六君子”)抛尸菜市亦不改初衷。即使流亡海外,其爱国报国之心却历久而弥坚。
梁氏认为只有拥有新闻自由,才是国家的文明之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实惟一切文明之母,而近世世界种种现象皆其子孙也。而报馆荟萃全国人之思想言论……故报馆者,能纳一切,能吐一切,能生一切,能灭一切”。为了阐释新闻自由的重要性,以及对新闻自由的不懈追求。梁启超进一步说:“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为一切自由之保障。”可见“新闻自由”的地位和作用。
梁启超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清朝末期,国家破败不堪,人民流离失所,而他作为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学士,自然爱国之心未泯。报国爱民之思想贯穿始终。从其开始认为报纸是政府的耳目喉舌,为帝王和平民“宣上德,通下情”,到后来的报馆独立于政府,平等于政府,报纸不仅监督政府,还具有保障民主自由的作用,都表现出他的赤子爱国情怀。
粱启超曾经流亡日本和美国,后来还去过欧洲,在生活及体验中自然受到西方自由思想的浸染,其后期思想自然不同于“公车上书”时期的狭隘。在西方期间,他接受自由、博爱、平等的思想学说,并试图将之运用于中国。他的思想对推动国民的觉悟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毛泽东、陈独秀、郭沫若、胡适等都对他表达了仰慕。
梁启超在其办报过程中曾经和革命党人有过论争,也有部分分歧,但是在争取自由平等、建立民主政治、抵御外来侵略等。还是有很多的共同点。或许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对祖国前途命运的一种深切关怀,都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种选择,在论争上,双方都是关心祖国命运的爱国者。
在晚年,梁启超回忆起自己走过的道路,也有过悔意:“……以为我从前始终脱不掉‘贤人政治’的旧观念,始终想凭借一种固有的旧势力来改良这个国家,所以和那些不该共事或不愿共事的人共过几回事。虽然我自信没有做坏事,多少总不免被人利用我做坏事,我良心上无限苦痛。觉得简直是我间接的罪恶。”任公是诚恳的,这是一个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任公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和国家富强,数度“变节”——先后投靠过袁世凯等权贵,又数度与之反目,但其为国为民的理想和行动,却是无可否认,其学术成就亦少有人及。任公一生复杂多变,其爱国之情始终不变,他对中国新闻学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