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为了满足用户对供电质量的高要求,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改善传统变电站管理方式,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从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概念出发,对电力企业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难点和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电力企业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前景,旨在提高电力企业变电站运行管理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电力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
一、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原则
(一)安全第一,逐步推进原则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不能贸然实施,必须要在确保电力系统正常工作并满足广大群众用电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考虑到变电运维一体化对电力设备和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电力企业应当尽量选择比较符合该模式实施的部分变电站进行试点,对试点网络进行分析和总结,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推广实施奠定基础。
(二)合理引导,激励保障原则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对相关运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强度,为了消除职工的不良情绪,电力企业必须提高运维人员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增加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变电运维一体化对职工提高了新的技能要求,企业需要对相关的运维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让员工能够快速胜任目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并利用有效的激励制度,促进专业技术和能力比较强的职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效率优先、科学管理原则
对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改革,推行新型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收益。因此,在推行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当中,应当尽量优化生产工作流程,利用科学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的优势,促进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
二、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一)优化资源配置
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方式。精简夜间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推出了“3+1”运维模式,即从运维站原先的甲、乙、丙三个运行班组中各抽调1人组成维护检修班,更名为“丁班”。丁班作为运行班的储备力量,上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17:30。运行班组值班方式为“上一休二”,即当值1天,休息2天。丁班人员定期轮换一次,每28天为一个周期。调整之后,白天开展运维工作的人员职责也由单一的设备维护扩展到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为一体,运维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3+1”运维模式下,运维人员可分组全天候待命,确保夜间及节假日充足运维力量,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配置,进而释放大量的劳动力,即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始终坚持资源最优化配置原则。因此,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应该加强对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技能水平的专业化培训,特别是运维一体化108项项目的培训,以此实现直流、自动化、保护、试验、检修以及变电运行等专业的融合。
(二)提高工作效率
变电管理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优化变电运行管理。简化变电站操作形式、步骤,优化操作规程、操作顺序,优化工作票、安措票、作业卡、巡检记录,優化许可终结手续办理流程,优化停送电流程,优化状态检修及巡视工作,剔除冗余环节,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另外,管理人员承担巡检、发现以及消除维护类问题、缺陷的职责,这就要求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日常巡视、维护工作计划,尽可能的多算消除缺陷的时间。而检修试验工区的管理人员,不仅仅应该从事简单、传统的维护类检修工作,还需要从事专业化检修工作,以此降低变电运行故障发生率,进而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三)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责任意识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在很多地方仍然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不断磨合,而每一个工作人员基本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将会影响到整体的变电运维效果。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培训、考核,让每一个参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有效理解工作范围,合理处理突发事件,严格控制安全隐患,从而提升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此外,要对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正确引导,让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严肃性与重要性,认识到一旦自身工作失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此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获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三、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应用前提
变电运维一体化在增强了整个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前提条件对运维一体化起到保障作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基本原则,是对电力系统运行和检修工作进行重新整合和统筹管理,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修工作形成一个整体,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检修效果。从实践经验来看,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应用前提涵盖三点主要内容。①要有专业的人才支撑,变电运维一体化需要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多个工作、管理部门,在各项工作高度整合、综合统筹的情况下,对开展一线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只有具备充分的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素质的人员,才能真正胜任,人员技术不达标,将对变电运维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安全问题。②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一线的变电运维工作人员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多,相关的安全部门一方面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必须将安全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尤其对于带电的机械设备,务必要做好隔离和防护,严格确保工作安全。③严格划定工作人员个人责任范围,相对较高的工作安全风险以及工作误差导致的问题隐患都需要用明确个人责任的方式来进行改善,在保持工作人员较高的工作热情的同时,责任心也非常重要,高质量完成工作内容,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是电力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之举,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变电设备以及运维人员等多个方面,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并严格按照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原则,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涂洪骏.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67.
[2]周淑芸.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8(35):47+49.
关键词:电力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
一、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原则
(一)安全第一,逐步推进原则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不能贸然实施,必须要在确保电力系统正常工作并满足广大群众用电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考虑到变电运维一体化对电力设备和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电力企业应当尽量选择比较符合该模式实施的部分变电站进行试点,对试点网络进行分析和总结,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推广实施奠定基础。
(二)合理引导,激励保障原则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对相关运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强度,为了消除职工的不良情绪,电力企业必须提高运维人员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增加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变电运维一体化对职工提高了新的技能要求,企业需要对相关的运维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让员工能够快速胜任目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并利用有效的激励制度,促进专业技术和能力比较强的职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效率优先、科学管理原则
对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改革,推行新型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收益。因此,在推行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当中,应当尽量优化生产工作流程,利用科学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的优势,促进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
二、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一)优化资源配置
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方式。精简夜间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推出了“3+1”运维模式,即从运维站原先的甲、乙、丙三个运行班组中各抽调1人组成维护检修班,更名为“丁班”。丁班作为运行班的储备力量,上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17:30。运行班组值班方式为“上一休二”,即当值1天,休息2天。丁班人员定期轮换一次,每28天为一个周期。调整之后,白天开展运维工作的人员职责也由单一的设备维护扩展到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为一体,运维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3+1”运维模式下,运维人员可分组全天候待命,确保夜间及节假日充足运维力量,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配置,进而释放大量的劳动力,即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始终坚持资源最优化配置原则。因此,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应该加强对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技能水平的专业化培训,特别是运维一体化108项项目的培训,以此实现直流、自动化、保护、试验、检修以及变电运行等专业的融合。
(二)提高工作效率
变电管理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优化变电运行管理。简化变电站操作形式、步骤,优化操作规程、操作顺序,优化工作票、安措票、作业卡、巡检记录,優化许可终结手续办理流程,优化停送电流程,优化状态检修及巡视工作,剔除冗余环节,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另外,管理人员承担巡检、发现以及消除维护类问题、缺陷的职责,这就要求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日常巡视、维护工作计划,尽可能的多算消除缺陷的时间。而检修试验工区的管理人员,不仅仅应该从事简单、传统的维护类检修工作,还需要从事专业化检修工作,以此降低变电运行故障发生率,进而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三)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责任意识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在很多地方仍然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不断磨合,而每一个工作人员基本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将会影响到整体的变电运维效果。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培训、考核,让每一个参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有效理解工作范围,合理处理突发事件,严格控制安全隐患,从而提升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此外,要对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正确引导,让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严肃性与重要性,认识到一旦自身工作失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此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获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三、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应用前提
变电运维一体化在增强了整个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前提条件对运维一体化起到保障作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基本原则,是对电力系统运行和检修工作进行重新整合和统筹管理,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修工作形成一个整体,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检修效果。从实践经验来看,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应用前提涵盖三点主要内容。①要有专业的人才支撑,变电运维一体化需要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多个工作、管理部门,在各项工作高度整合、综合统筹的情况下,对开展一线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只有具备充分的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素质的人员,才能真正胜任,人员技术不达标,将对变电运维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安全问题。②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一线的变电运维工作人员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多,相关的安全部门一方面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必须将安全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尤其对于带电的机械设备,务必要做好隔离和防护,严格确保工作安全。③严格划定工作人员个人责任范围,相对较高的工作安全风险以及工作误差导致的问题隐患都需要用明确个人责任的方式来进行改善,在保持工作人员较高的工作热情的同时,责任心也非常重要,高质量完成工作内容,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是电力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之举,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变电设备以及运维人员等多个方面,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并严格按照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原则,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涂洪骏.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67.
[2]周淑芸.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8(3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