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女士平素身体都是很好的。20天前突然有点小感冒,出现发热、咽痛,体温在38℃徘徊。这边又是吃药,那边不停地挂抗生素,到后来还加了中药。结果病情不见好,一次量,体温,温度计显示40℃了。这下她慌了神,到省人民医院求治后被收住入院。
当天,医生检查发现童女士的体温39.5℃,但是除了轻度咽痛,其他没什么不舒服的,辅助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于是医生考虑“药物热”,暂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观察2天后,童女士的体温竟然下降到正常水平了。
其实临床不难碰到这样的病人,不明原因发热求诊,越是害怕越是吃药,越是吃药。体温越是不下来。
药物热一般是指患者因使用一种药物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临床上常见的致药物热的药物有青霉素类、抗组胺药、水杨酸类、甲状腺素、磺胺类等,较常见的有:头孢类、利福平、链霉素、西咪替丁、肝素等。一些胰岛素,中药等也可能引起药物热。
临床上碰到的药物热患者,多是原发病已有好转,但体温仍然很高,或体温一度下降后再度升高,却又找不到引起发热或加重的确切病因。
典型药物热出现在用药后第7~10天,若病人以前接触过这次所用的药物,则常常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发热,个别病人可短至1小时或长达25天。多数病人仅表现为发热。可高达40℃,持续几天不退,伴有寒颤、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少数患者症状较重,或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出现皮疹、剥脱性皮炎等。
那怎么辨别呢?如果停药后,体温在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再次用药后又再次发热,则强烈提示药物热。
别看这个药物热只是一种药物反应,患者盲目用药,身体出现高热,如果不停止使用药物,则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用药前,要详细与医生沟通自己是否有过敏史等病史,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有不良反应,要在医生指导下改变用药。
当天,医生检查发现童女士的体温39.5℃,但是除了轻度咽痛,其他没什么不舒服的,辅助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于是医生考虑“药物热”,暂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观察2天后,童女士的体温竟然下降到正常水平了。
其实临床不难碰到这样的病人,不明原因发热求诊,越是害怕越是吃药,越是吃药。体温越是不下来。
药物热一般是指患者因使用一种药物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临床上常见的致药物热的药物有青霉素类、抗组胺药、水杨酸类、甲状腺素、磺胺类等,较常见的有:头孢类、利福平、链霉素、西咪替丁、肝素等。一些胰岛素,中药等也可能引起药物热。
临床上碰到的药物热患者,多是原发病已有好转,但体温仍然很高,或体温一度下降后再度升高,却又找不到引起发热或加重的确切病因。
典型药物热出现在用药后第7~10天,若病人以前接触过这次所用的药物,则常常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发热,个别病人可短至1小时或长达25天。多数病人仅表现为发热。可高达40℃,持续几天不退,伴有寒颤、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少数患者症状较重,或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出现皮疹、剥脱性皮炎等。
那怎么辨别呢?如果停药后,体温在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再次用药后又再次发热,则强烈提示药物热。
别看这个药物热只是一种药物反应,患者盲目用药,身体出现高热,如果不停止使用药物,则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用药前,要详细与医生沟通自己是否有过敏史等病史,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有不良反应,要在医生指导下改变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