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检测机构的设备管理相比制造型企业有其明显的特点,本文对此加以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检测机构 设备 设备管理
目前国内大多数检测机构主要以检测为主,兼顾研发,不论是检测还是研发实验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验设备往往决定检测数据的准确、效率的高低,从而测定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对于企业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选择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平时我们一谈起设备管理,多偏重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制度下的运行模式,对检测机构如何针对其特点开展设备管理工作考虑的不多,往往在应用中照搬生产企业的模式。检测机构因其性质所使,相比生产制造型企业,在设备管理观念、运行方式和工作方法等很多方面确有独特之处。下面就简单谈一谈检测机构在设备管理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什么是设备管理
为使设备寿命周期的费用达到最经济的程度,而将适用于机器设备的工程技术、设备和财务经营等其他职能综合起来考虑。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设备运动过程可分为两种状态,即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和资金运动形态。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是指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或从选购进厂验收投入生产领域开始,经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退出生产领域的全过程,对这个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的资金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运行费用、折旧、收益以及更新改造自己的措施和运用等,对这个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管理,既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又包括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的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是有机联系、相互统一的。
二、检测机构设备的特点
由于目前大多数检测机构主要以检测为主,其设备往往种类繁多且检测同一性能的设备有多台,这些同类设备的技术水平差异可能较大,其中相对比较落后的设备和一些非常规项目的检测设备的使用率很低,这些特点造成设备仪器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等)相对比较困难。
三、检测机构人员特点
检测机构人员不会像生产企业那么多,虽然设备管理是一个技术管理的范畴,但因人员受限,不可能专设机械电气等专业人员,这就对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工程技术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即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专多能,既能制订管理细则、拟订工作计划,又能解决一般技术问题。高学历的设备管理人员一般思维活跃,容易跳出传统设备管理的圈子,积极思考设备管理新思路,理论性强,从各单位设备管理经验介绍就可看出端倪,但实践经验比起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显不足。
四、管理体系的特点
从形式上,检测机构也有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有设备管理各级机构、有完整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但实质上,与生产制造型企业以设备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必须强调设备的管理不同,检测机构的领导者总是或多或少的忽视设备管理工作,对管理力量配置不足,对管理程序普遍不够重视。
另外,虽然检测机构根深蒂固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要向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转变不是那么容易。如现行的以原值计算设备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能反映设备资产的实际价值。
针对以上特点,要做好检测机构的设备管理工作,我们认为可以如下应对:
1、注重设备管理的技术进步工作,包含设备本身和管理方法与手段的进步。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顾客需求千变万化,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企业寿命越来越短,对企业管理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检测机构尤其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设备管理也需要重新定位,不单纯强调设备工作,而是要与经营管理融为一体,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一个检测机构,机电加工能力与大中型制造企业是没法比的,工作重点不在制造产品上,而是在应用技术上。在管理理念上,要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从主要关心投入、追求设备资产占用的最大化转变为更多地关心投入的回报率,在工作中有意识地把设备管理纳入企业的资源化管理中。
2、提高领导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
一是要主动出击,大力宣传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向全员灌输设备管理的新理念,不能被动地靠关键设备发生事故来引起领导关注;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设备配置、优化资产构成、优化开发和应用,以主动发挥设备的效益。通过设备创效来吸引领导关注,使其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工作的价值。
管理工作的关键在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制定工作程序,处理好工作效率和有效控制二者的关系。检测机构的设备管理也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同时考虑自身的特点,减少繁琐的环节,简化工作程序,在内部形成一个坚强有力、高效运转的设备管理体系,要制订辅助的奖惩制度,对越轨者能进行必要的惩罚,这是有利于制度贯彻的必要补充。
3、注重提高设备利用率,规范设备使用。
因检测机构性质使然,其设备仪器利用率低且极不均衡。提高设备利用率应是设备管理人员工作的一个重点。
同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使用规范,检测机构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要建立起台账,对于设备的基本信息如型号、生产厂、联系方式、精度、计量周期等进行登记,对于要计量到期的设备可以做到提前预知,避免出现超期使用的情况。要求对于常用的试验设备可以分配到人负责日常使用维护,要求试验之前必须进行运行检查,定期进行期间核查,对于自检超差的设备立即上报,始终保证检测设备符合检测要求;对于不常用的设备可采用集中管理,培养专业的仪器操作和维保人员,负责仪器仪表的维护。对于每一台设备编写操作指导书,规范设备使用操作。
4、做好全员设备管理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同样设备管理也需要高级人才,尤其是管理人员不但要懂现代设备,还要懂信息技术、现代市场机制、企业管理等方面,人不在多而在精,要把设备管理提高到综合管理的高度。管理人员应经常下到一线,直接接触检测及研发工作,掌握实验室设备现状,了解实验室设备需求。
现在有不少大学设有设备工程与管理专业,其课程设置主要面向大中型制造企业,偏重机械,兼顾电气,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检测机构设备固定资产价值不菲,设备管理有其独特之处,有条件的检测机构可考虑与大学联合,培训适应其自身需要的设备管理人才。同时,在检测机构内部也开展关于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方面的培训。
以上简单分析了检测机构设备管理的特点及应对措施,看法还较粗浅。设备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应落实到保障检测及研发、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以此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来开拓思路,更好地开展设备管理工作。■
[关键词] 检测机构 设备 设备管理
目前国内大多数检测机构主要以检测为主,兼顾研发,不论是检测还是研发实验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验设备往往决定检测数据的准确、效率的高低,从而测定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对于企业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选择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平时我们一谈起设备管理,多偏重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制度下的运行模式,对检测机构如何针对其特点开展设备管理工作考虑的不多,往往在应用中照搬生产企业的模式。检测机构因其性质所使,相比生产制造型企业,在设备管理观念、运行方式和工作方法等很多方面确有独特之处。下面就简单谈一谈检测机构在设备管理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什么是设备管理
为使设备寿命周期的费用达到最经济的程度,而将适用于机器设备的工程技术、设备和财务经营等其他职能综合起来考虑。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设备运动过程可分为两种状态,即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和资金运动形态。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是指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或从选购进厂验收投入生产领域开始,经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退出生产领域的全过程,对这个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的资金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运行费用、折旧、收益以及更新改造自己的措施和运用等,对这个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管理,既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又包括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的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是有机联系、相互统一的。
二、检测机构设备的特点
由于目前大多数检测机构主要以检测为主,其设备往往种类繁多且检测同一性能的设备有多台,这些同类设备的技术水平差异可能较大,其中相对比较落后的设备和一些非常规项目的检测设备的使用率很低,这些特点造成设备仪器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等)相对比较困难。
三、检测机构人员特点
检测机构人员不会像生产企业那么多,虽然设备管理是一个技术管理的范畴,但因人员受限,不可能专设机械电气等专业人员,这就对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工程技术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即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专多能,既能制订管理细则、拟订工作计划,又能解决一般技术问题。高学历的设备管理人员一般思维活跃,容易跳出传统设备管理的圈子,积极思考设备管理新思路,理论性强,从各单位设备管理经验介绍就可看出端倪,但实践经验比起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显不足。
四、管理体系的特点
从形式上,检测机构也有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有设备管理各级机构、有完整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但实质上,与生产制造型企业以设备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必须强调设备的管理不同,检测机构的领导者总是或多或少的忽视设备管理工作,对管理力量配置不足,对管理程序普遍不够重视。
另外,虽然检测机构根深蒂固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要向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转变不是那么容易。如现行的以原值计算设备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能反映设备资产的实际价值。
针对以上特点,要做好检测机构的设备管理工作,我们认为可以如下应对:
1、注重设备管理的技术进步工作,包含设备本身和管理方法与手段的进步。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顾客需求千变万化,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企业寿命越来越短,对企业管理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检测机构尤其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设备管理也需要重新定位,不单纯强调设备工作,而是要与经营管理融为一体,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一个检测机构,机电加工能力与大中型制造企业是没法比的,工作重点不在制造产品上,而是在应用技术上。在管理理念上,要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从主要关心投入、追求设备资产占用的最大化转变为更多地关心投入的回报率,在工作中有意识地把设备管理纳入企业的资源化管理中。
2、提高领导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
一是要主动出击,大力宣传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向全员灌输设备管理的新理念,不能被动地靠关键设备发生事故来引起领导关注;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设备配置、优化资产构成、优化开发和应用,以主动发挥设备的效益。通过设备创效来吸引领导关注,使其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工作的价值。
管理工作的关键在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制定工作程序,处理好工作效率和有效控制二者的关系。检测机构的设备管理也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同时考虑自身的特点,减少繁琐的环节,简化工作程序,在内部形成一个坚强有力、高效运转的设备管理体系,要制订辅助的奖惩制度,对越轨者能进行必要的惩罚,这是有利于制度贯彻的必要补充。
3、注重提高设备利用率,规范设备使用。
因检测机构性质使然,其设备仪器利用率低且极不均衡。提高设备利用率应是设备管理人员工作的一个重点。
同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使用规范,检测机构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要建立起台账,对于设备的基本信息如型号、生产厂、联系方式、精度、计量周期等进行登记,对于要计量到期的设备可以做到提前预知,避免出现超期使用的情况。要求对于常用的试验设备可以分配到人负责日常使用维护,要求试验之前必须进行运行检查,定期进行期间核查,对于自检超差的设备立即上报,始终保证检测设备符合检测要求;对于不常用的设备可采用集中管理,培养专业的仪器操作和维保人员,负责仪器仪表的维护。对于每一台设备编写操作指导书,规范设备使用操作。
4、做好全员设备管理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同样设备管理也需要高级人才,尤其是管理人员不但要懂现代设备,还要懂信息技术、现代市场机制、企业管理等方面,人不在多而在精,要把设备管理提高到综合管理的高度。管理人员应经常下到一线,直接接触检测及研发工作,掌握实验室设备现状,了解实验室设备需求。
现在有不少大学设有设备工程与管理专业,其课程设置主要面向大中型制造企业,偏重机械,兼顾电气,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检测机构设备固定资产价值不菲,设备管理有其独特之处,有条件的检测机构可考虑与大学联合,培训适应其自身需要的设备管理人才。同时,在检测机构内部也开展关于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方面的培训。
以上简单分析了检测机构设备管理的特点及应对措施,看法还较粗浅。设备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应落实到保障检测及研发、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以此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来开拓思路,更好地开展设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