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誓言诠释伟大工程——大型主题雕塑《信仰》创作谈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wj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时刻,受中宣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委托,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展现“伟大工程”以突出信仰为主题的雕塑创作任务。在我和张伟、陈科教授的领衔和主持下,历经三年,圆满地完成了光荣而艰巨的创作任务,创作团队用完美的呈现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神圣的贺礼。主题定位与思想内涵:面对如此重大的题材,以及如此重要的地点和如此重要的时间节点,创作上该如何表现才能把握到位?中央美院最初的探索方案是围绕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四个历史时期,依托主体建筑的四个角为展开雕塑设计,采用抽象浮雕和
其他文献
新世纪以来,托育服务作为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支撑,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话题。为进一步探究我国托育服务的研究热点,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1,对2000年至2020年间我国托育服务相关主题的500篇文献进行计量和分析。研究发现:研究随着国家政策的颁布而波动且相关研究数量不多;研究机构主要来自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地方高校合作性不强;对研究主体关注较多,对服务体系建设和政策价值建构性不强。未来的托育服务,不仅需要以公益—普惠为导向,继续探索多元供给主体的托育服务体系;还要以便利—多样为
“理解”是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其中的意义生成、视域融合、主体间性等理论阐释对我们反思当前校长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向。以“理解”为基础先后分析了校长评价的理解需求和理解现状之间的现实矛盾,并在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在评价中促进校长的自我筹划,在生成标准中提高评价认可度,在主客对话中实现视域融合,在阐释与反馈中推进创生发展等评价策略,重塑校长评价。
鲜红党旗,是朝霞点燃的一团火,令无数的目光,在凝聚的一刻奔腾。大型雕塑《旗帜》高高飘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广场上,五大主题雕塑雄伟矗立,震撼人心。《旗帜》气势如虹,深刻反映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国家发展的壮丽史诗与伟大征程,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树立起一面巍然的旗帜。《旗帜》雕塑通过深刻理解党的基本内涵,以雕塑艺术形式刻画党的光辉形象、彰显党的时代使命,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做到四个契合:第一,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中国共产党的
通过对《现代国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症候式解读,揭示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中跨界协同能力建设的原则及架构。当代治理体制,遭遇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挑战,各国在追求善政良序的发展之中,求解如何优化国家治理体系,提升跨界协同能力,增强治理效能。跨界治理要通过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流程、角色、责任和技能来实现其自身的治理架构能力建设,而这也是跨界协同能力建设的关键。运用系统思维,培育和建设跨界协同能力,要按照五个阶段来进行架构:跨界协同能力建设的愿景阶段、跨界协同能力的建设业务架构阶段、跨界协同能力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
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在东北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拥军优属运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拥护军队、优待军属的热潮。在解放战争时期,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群众同国民党斗争的同时,不断巩固和发展解放区,从上到下对人民军队、军烈家属进行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给予人民军队和军属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帮助,鼓舞了人民参军支前,推进了中国的解放事业。拥军优属运动成为优良传统,直到今天仍被不断地继承与发展,是军民融于一体的真实写照。
当前,“00后”正在成为高校学生主干群体,在“00后”群体中存在多种亚文化圈子。针对多元亚文化背景下“00后”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从亚文化的特点切入,分析亚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主动学习“00后”文化、抓住关键节点和重大活动、加强科技和思想政治的融合、重用“00后”干部等应对策略。
雕艺传奇仰神工斧凿,玉楼赴召留大匠精神。2021年6月30日凌晨2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雕刻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泉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第一、第二届会长,惠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惠安县工商联(总商会)第八届执委会会长,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首任会长、台商投资区雕艺协会终身名誉会长黄泉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在夏花绚烂之时打马西去,不再回头,享年62岁。
8月6日的北京,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洋溢着庄重而热烈的气氛.大型木雕作品《同心共筑中国梦》捐赠仪式在此隆重举行.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党史展览馆馆
期刊
1926年刘镇华率军围攻西安,西安被围困长达八月之久,围城期间西安城内大量难民涌入,情状极其悲惨,对于难民的慈善救助成为当时西安城内的重要任务,而这一时期的慈善救济措施被大量刊登于《新秦日报》。本文以《新秦日报》的慈善救济报道为中心,主要探讨围城期间社会各界的慈善救济举措以及在慈善救济中存在的不当之处,以期揭示慈善救济对于西安围城事件之重要意义。
中国的文化乡建已经历了近百年时间.梁漱溟在1936年出版的《乡村建设大意》中明确提出“救济乡村、创造新文化.”他指出“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要从中国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