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如何突围“能力本位”教学设计中的瓶颈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正在各地的高职院校深入开展,但由于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在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如何从教学设计的瓶颈中成功突围,成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能否成功开展“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项目化教学设计瓶颈产生的原因,以及有效突破的对策。
  关键词: 能力本位;教学设计;瓶颈;对策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的战略主题。当前,全国的高职院校为了深化落实《纲要》精神,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不少院校从教学理念到人才培养模式乃至具体的教学设计都进行了不少颠覆性的改革,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笔者亲临教学一线三十年,历经了高职院校不同的发展阶段及教学理念,参加了多种国内外关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但从来没有遇到目前在围绕“能力本位”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时的困难与瓶颈。身边很多从事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老师,在围绕“能力本位”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开发与设计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觉得这种“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在管理类课程中普适性不强,它较适合工科类课程中采用,而不太适合管理类课程。
  客观地讲,“能力本位”的教学开发与设计,经济管理类课程相比工科类课程难度是要大一些,教师在进行“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使得老师们在教学设计时迷茫、困惑,不知从何处着手,从而丧失积极性,甚至放弃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开发。
  一、教师在项目设计时的瓶颈
  笔者经过广泛的了解,发现老师们在进行“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时遇到了不少问题,一时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对“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的概念理解不准确,使得设计不符合要求近几年各地的高职院校都在强调“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但由于广大教师没有专门系统地学习这一理论,更没有机会得到专业的培训,使广大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的概念理解不够准确,反映在设计中,有的把案例当作项目,有的把模块当作项目,有的把课堂活动当作项目,甚至把原来的章节简单地改成项目两字。凡此种种,都是因为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项目而造成的。所谓项目,它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要求改造过的一项具体工作。这项工作的情境要尽可能真实、涉及到的数据要尽可能具体,它应是实用的、复杂的、典型的一项具体的工作。但由于老师个体对项目化教学的理解不够精准,不够一致,造成在项目化教学设计时五花八门,差别较大,实际效果欠佳。
  2、教师对“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流程了解不全面,造成项目化教学结构不完整。由于广大教师比较熟悉与擅长传统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构,在尝试项目化教学时,往往只注重设计让学生动手做和练的项目与任务,而对学生动手做和练之前、之后的环节就不太注重,出现学生在做和练的时候很迷茫,不知应该怎么做。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不懂得如何地引导学生去做,而是简单地又回到以前的知识讲授的老路上,使项目化教学不能按原定的设计思路实施,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在精心设计项目后,确实在教学中实施了项目化教学,但只停留在学生做这一环节,至于学生做的怎样没有给学生一个展示结果的环节,更没有评价的环节,使得教师对学生做的情况缺乏精确的了解,在教学结构上也显得不够完整,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一个课堂练习活动,还缺少项目化教学流程的一些该有的元素与环节,还不算真正的项目化教学。
  3、教学资源的匮乏,使得项目化教学设计无法真正深入实施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数也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一直居高不下。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资源一时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一方面是校内师资队伍的不足和实训场地的缺乏。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每年的专业开设与招生计划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动,再加上近几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也逐年减少,高职院校在引进师资时也有所顾虑,不可能全部满额引进,所以造成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师都要承担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即使按大家熟悉的传统的教法去上课工作量就已经超负荷了,更不用说另辟溪径,去进行“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设计了。即使有些老师有心想尝试项目化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遇到校内教室、场地条件的限制,无法真正实施项目化教学,从而放弃或部分放弃项目化教学。另一方面是能够深度合作的社会企业匮乏。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在校内没有真实的企业环境,无法得到真正的岗位实践机会。很多企业只接受能长期顶岗实习的学生,不愿意提供短期的实训机会。因为对企业来讲,经济、管理类的部门一般都是相对重要的部门,它可能涉及到单位内部的信息与机密,所以这样的部门通常不愿接受学生实训,只肯接受已经毕业的学生。另外,经济、管理部门不是劳动密集型部门,无法同时提供那么多的岗位给学生来锻炼,只有少数大型超市、酒店服务、连锁经营类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去实习实训,而像财务会计、报关货运、国际贸易类企业就不太可能给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从而使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师在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时缺乏企业的支持,无法深入实施项目化教学,有时还因企业的中途变卦造成项目化教学的搁浅。
  4、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不配合,使项目化设计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由于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自觉性确实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加上他们比较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新型的教学模式往往不适应、不配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更愿意做可以抄袭的作业,而不太乐意做完全要自己独立完成的训练。对于老师布置的项目化任务,有少数学生不闻不问,主动学习性差,根本不按要求去完成,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又不能简单地用不及格相胁迫,使项目化教学的总体效果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老师进行项目化设计的积极性。   5、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的经历,使项目化教学无法向纵深设计。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来自于非师范性院校,对如何设计教学、如何实施教学、如何评价教学没有受到严格的培训,完全是自由发挥。而且年轻一代的老师研究生居多,他们以前主要是在学校做科研,做学问,没有企业服务的实践经历,对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缺乏感性的了解,对如何根据本专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是没有把握。即使能设计出一些项目任务,又因为只考虑方便教学,没有把企业因素(成本、效益等)设计进项目,使设计的项目常常又不切合企业实际。这种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造成的教学设计的先天性不足,使项目化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无法向纵深设计,经不起企业的实际检验。
  6、缺乏适用的项目化教材,增大了设计的难度目前,虽然各地的高职院校都在强调“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相比还显得很稚嫩,反映在教材上,它不像传统学科那样有很多经典的教材可以选用。到目前为止,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化教材还很少,很多老师原本对项目化教学理解就不够透彻,加上没有适用的项目化教材可供借鉴参考,在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时就觉得不知所措,困难重重,某种程度上挫伤了老师的信心。
  上述种种原因的不断累积,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师进行“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设计的瓶颈,束缚住了老师的手脚,一时找不到出路与突围的方向,于是干脆就放弃项目化教学。
  二、突围“能力本位”项目化设计瓶颈的对策
  其实只要高职院校的老师沉下心来,仔细地研究课程的特点,并从学生未来发展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是大有可为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老师突出重围,有的放矢地进行项目化设计与项目化教学。
  1、学校层面上,领导要统一思想,形成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教师进行项目化教学。以“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设计与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全然不同,无论是老师设计项目,还是实施项目,都与以往的传统教学不同,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而这种协同只有通过学校层面才能得以解决。如果光凭老师一腔热情,一厢情愿,这种项目化教学是无法真正实施下去的。譬如,一些项目化设计的工作任务需要在空间较大的,课桌可自由搬移的教室,这就需要后勤部门给予协助;有的因场地的限制需要分批进行,这就需要教务部门在课务安排方面给予协助;有的需要几位老师共同指导才能完成,这就涉及到老师课时计算的问题,需要学校工作量政策上的支持。项目不是凭空能设计出来的,需要老师先下企业实践,全面了解企业岗位工作要求,才能设计出与企业真实环境相符合的项目来,这样的项目才有价值,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做事能力,而这就涉及到老师下企业的工作量如何计算的问题。老师们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学校层面上的支持,老师们往往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容易在碰到困难时打退堂鼓,坚持不下去。只有学校上下统一,领导重视,政策支持,才能形成一股合力,确保老师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能从政策、精神层面上得到支撑,感觉到来自学校的推力,才能把项目化教学工作进行下去。
  2、对教师进行专门的项目化教学的培训,提高教师的项目化设计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中70后、80后是主力军,他们愿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但是由于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院校开展的时间还不长,绝大多数老师虽听说过项目化教学,但是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项目化教学,什么样的项目才符合岗位实际,如何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设计项目,如何实施项目,如何评价与考核等一系列问题没有进行专门的学习与培训,在设计项目时更多的是从教材、从知识理论体系出发来设计项目。这样设计出来的项目,有的脱离企业岗位实际情况,有的项目无法在学校环境中真正实施,有的项目完全脱离学生能力。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老师发现种种问题后不能用项目任务的要求去指导解决,还是用常规的方法去教,使教学又脱离了项目化的轨道,回到了原来的基点。有的老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评价与检测环节,使得学生对完成项目的主动性受到影响,甚至对项目实施的结果缺乏显性的判断,老师对不去完成项目的学生也没有特别的警戒,使得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去完成项目任务。此外老师在设计项目时,还不能完全理解项目与任务的关系,项目与模块的关系,还不理解课堂活动与项目的区别。有的只是把“章节”改成“项目”两字,对什么是真正的项目,理解比较模糊,在这样情况下设计的项目难免不伦不类。这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源于老师对项目化教学还处于一知半解,对项目化教学的实质精神掌握得不到位造成的。要让老师设计的项目真正符合企业环境,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完成项目任务,对全体老师进行专门的项目化教学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应当请项目化教学的专家和有经验的老师来校进行全员培训和公开示范,并让一部分老师在专家的指导下先进行项目设计和项目教学,这样以点带面,使老师们渐渐地理解项目化教学,进而全面提高老师对项目化教学的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
  3、让老师深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工作实况,使项目设计更贴近企业。经济、管理类的职业岗位与一般的工科类行业岗位不同,老师在下企业时,企业认为老师来企业短期实习,不是真正来帮企业做事的,只是搞搞形式而已,不好意思安排具体的工作,一些繁重的工作也就不会安排实习老师做,这样老师对企业的了解往往就浮在表面,不够深入。况且在这个过程中,少数老师名义上是下企业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按时去企业上班,企业以为老师回单位了,学校以为老师在企业,造成单位与企业对老师的双向失控,一段时间下来,老师还是对企业情况不够了解。事实上,要想让老师真正了解企业,必须要让下企业的老师按工作流程在不同的部门轮流实习,让老师知道每个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这样,老师设计出来的项目任务才会贴近企业实况。如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一个个项目,那么当他们走向企业,就能较好地在实际岗位上做好相关的工作。所以学校对老师下企业要有明确的要求,并要求企业在安排老师岗位工作时,要按工作流程安排老师在不同部门工作,并要按企业要求考核老师的工作表现。学校要定期对下企业的老师进行跟踪,要求老师定期汇报在企业实习的情况。在实习结束时,老师要拿出具体的项目设计,要对实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学校和企业都要对老师下企业的表现进行鉴定。对不认真对待实习的老师,学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惩戒,这样,老师在企业实习才会有动力,才会去钻研、设计切合岗位实际的项目。   4、聘请企业行家来校讲学,挖掘利用企业资源,使老师的项目设计更有针对性。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化教学,学校应广泛地挖掘校外资源,把来自企业的行家、专家请进校园,充实教学队伍。因为在企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的行家,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资源与工作案例,他们在处理各类岗位事务时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案例与经验正是学校老师最缺乏的。所以,有条件的可以让他们定期给学生上课,至少可以让他们先给学校老师讲讲,如何才能使项目教学与企业岗位相结合,这样老师在设计项目时就能少走弯路,不做无用功,避免盲目性和无序性,使设计的项目更有针对性,从而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还可以把课堂搬到企业,让学生在企业的行家、师傅的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做到校企无缝对接。譬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门店管理、门店销售,酒店管理专业的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市场营销专业的广告策划等课程,就完全可以和企业合作,把学生安排到这类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通过在企业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训练学生的相关能力。这样,一方面充分利用了企业资源,节约了学校投建实训室的费用,另一方面企业获得了一定的人力资源,学校充实了教学资源,真正实现了双赢。
  5、精心设计与学情相匹配的项目,使学生在项目中获得成功感与愉悦感。由于高职的学生大部分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习惯不太好,他们的主动学习性较差,加上经济、管理类课程不像工科类课程那样容易设计项目,要从一大堆理论中设计出可操作的项目,确实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老师在设计项目时还不能太过到理想化,不要急于一步到位。在设计项目时,在充分考虑企业要素的同时,必须考虑高职学生的学情与实际能力。如果设计的项目只能让少数学生完成,大部分学生都感到难以完成,那么这样的项目即使很符合企业要求,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项目大都不切合学生实际,就会使一部分学生成为项目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久而久之,学生对完成项目就没有动力,提不起精神,这样的项目就没有作用与价值,因为学生无法品尝到完成项目的成功感与愉悦感。
  所以,在设计项目时,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如果能经常让学生在做事中成功,在成功中做事,这样的良性循环,学生就会乐于去完成各个项目任务,学生的做事能力就会逐渐地得到培养。
  6、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沙龙活动,营造良好的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的教研氛围。俗话说,“三人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老师们在进行项目化设计时,到一定阶段往往会感到自己黔驴技穷,陷入困境。这种时候,如果有旁人指点,得到启发,就会茅塞顿开。在学校最好的途径就是开展教研活动,倾听其他老师的高见,获得解决问题的妙招。如果能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教学沙龙活动,让不同学科的老师有机会坐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在项目化设计与项目化教学时遇到的情况,互相出出主意,起到触类旁通、互相借鉴的作用,避免老师个人单打独斗,孤军奋战。这样,来自不同学科的思路往往使老师受益匪浅,学科间的相互参考、相互渗透使设计出来的项目更符合企业实际,更切合学生实际,这样的项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所以学校要竭力为老师创设各种教学沙龙等平台,鼓励老师把问题带到教学沙龙活动中来,提倡老师把项目化教学的经验拿出来分享,供大家学习参考。之后老师们对设计的项目不断地修正、完善,这样的项目就会越来越符合学生与企业实际。
  7、在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同时着手项目化教材的编著。目前,项目化教学正在全国高职院校深入进行,但是,真正符合项目化教学的教材还不多,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项目化教材也少有所见。一些写着“项目”两字的教材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化教材。所以,老师们在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项目化教材的编写,使教材真正突破原本知识体系的框架,以职业活动过程为导向,用项目、任务引领来编写教材,使所有相关课程的老师能依托一定的教材来设计项目,实施项目。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师在开展“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与项目化教学时,虽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领导重视、政策支持,充分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深入分析学情与企业实际情况,有效利用各种教学、科研平台,支持教师融入企业实地学习与考察,就一定能突破瓶颈,走出项目设计的死胡同,“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设计与项目教学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其他文献
通过对大同煤田煌斑岩侵入类型及其在煤田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响应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利用大同煤田煌斑岩侵入煤层的物性特征来划定其影响范围的方法,为今后煤田的资源评价和
本文在分析传统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从评价原则、评价目的、评价步骤等方面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构建评价分析模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企业在不
阐述了图书馆学生社团的产生和发展,对南通大学图书馆学生协作委员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图书馆与学生社团必须加强良性互动,并提出了如何加强良性互动的策略。
[摘要] 服务性消费的均衡增长,可有效刺激第三产业发展,但我国服务性消费在区域、城乡和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论文通过大量数据的对比分析,准确定量地揭示了这种差异的特性,从而为我国制订扩大和促进服务性消费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服务消费比重区域结构差异性  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服务消费的均衡增长。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达75%左右,而我
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和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完善在不断地要求教师能展示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生动课堂。课堂教学设计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寻找教学问题求解的决策过程。毋庸置疑,一堂生动的课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设计。下面就对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对教学步骤的设计  教学设计时每位老师都要根据教材对整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使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杜牧《阿房官赋》中有句曰:“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于此二语,论者颇多。特别是“暖”、“冷”二字,有谓指听者感受.
项目教学法能够促进中职语文课与专业的融合,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吏加有效的学习环境,既能让学生真正习得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
阐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图书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中职学生的素质却有待提高,面对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文章结合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各个方面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