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9月10日,教师节迎来了它的第三十岁诞辰。回顾3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与制度的突破,喜看其巨大成就,“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正在变为现实。这不但传承了自孔子等先师时代以来数千年薪火相传的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且教师的形象和精神已固化为恒久而稳定的印记,深得世人尊崇。
然而,在当今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之下,违反师德事件却屡屡发生,教师的形象和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价值拷问,师德缺位现象屡见不鲜,“收礼”“性侵”“有偿补课”“推销课外辅导资料”等违反师德事件不断将“教师”推向舆论口诛笔伐的巅峰。自1985年我国将9月10日确立为教师节30年来,我们的师德真的“病”了么?30年来,师德又在演绎着怎样的变奏?
尊崇之变奏:敬意变禁令
最开始送给教师的礼物代表的都是满满的敬意,发扬的是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今送礼却用了一道道禁令加以禁止,堵住送礼出口和入口,杜绝的是那些满载功利的礼物横飞。
罗立志是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东一中工作的,在第一个教师节,他收到的礼物非常有纪念意义,所在学校的时任学校党支部书记陈华民老师“秀”了一把特长,给每一个老师发了一块玻璃台板,用蜡纸刻印了“忠诚党的人民教育事业”,用奖状纸印刷出来后,镶嵌在台板里面,作为教师节礼物发给了全体教职工。
“我们那时刚有教师节,多数是准备几个节目表演,以示庆祝,没有现在隆重,但很温馨。后来慢慢地就有学生开始送老师卡片、杯子之类的礼物,再后来就有点变味了。”罗立志说,近些年,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教师节的礼物也与以往不同,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家长送奢侈礼品给老师,希望老师给予自家孩子以特殊的照顾,这样的送礼已不再是以尊重老师为出发点了。
据有关人士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亲手为老师制作礼物,送贺卡,到近几年送礼品、购物卡、化妆品、境外游等。这个旨在发扬“尊师重教”传统的节日,却在现实中变了味、走了调,让家长和学生遭遇着“尊师”就是“送礼”的尴尬。
一些家长在送礼后,甚至得到这样的体会:送与不送不一样,送前与送后老师的态度有天壤之别,送多与送少对孩子的反馈不一样,这一方面促使他们对教师颇有非议,另一方面促使他们在下一个教师节花更多的心思。
查阅近十年来有关教师节的公开报道资料发现,2005-2008年,家长普遍会借节日给老师送礼,有贺卡、鲜花等传统礼物,有谢师宴等“礼物”,也有送MP3、手机等高科技礼物,还有送车、送房的。
这些有意和无奈的送礼行为慢慢滋长了有些学校的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学校、教师身上,但严重损害人民教师形象,危害不可小视,必须坚决纠正。为此,“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出台,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985年9月10日我国第一个教师节的确立是为了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但近几年教师节前夕,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通过不同的方式,向老师发来一道道禁令,向学生和家长发来一个个善意的劝诫。
在今年,随着社会风气的好转,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严格要求,很多家长都主动选择不送礼。网络上一些推荐“今年教师节送啥礼”的文章已经悄然出现,点开一看,大多是教孩子怎么和家长一起制作精致小卡片、装饰一副创意画、亲手烘焙小饼干、挑选迷你植物送给老师的。
一位提前收到礼物的教师在微博上说:过了快十个年头的教师节,今年这一天的感觉很特别,孩子们制作平时教的手工小礼物送给我,然后腻在我怀里亲亲我的脸,感觉什么都值了,平时他们淘气,闯祸,但更多是古灵精怪地给我惊喜。谢谢我的孩子们!
确实,只要心意到了,一句问候、一张卡片,都会让老师们内心感动。其实,老师真心爱护孩子,教育孩子,便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真情相待,老师们心中“最珍贵”的礼物,又何尝不是学生和家长们发自内心的真情呢?这种真情,又怎是一张购物卡、一盒化妆品所能替代的?
价值之变奏:无偿成有偿
起初他们为了教育事业,甘愿奉献一生,“扎根几十年”“常青树”“退而不休”这些词语让我们深深地感动,现在的部分教师急功近利,不甘于平凡,“有偿补课”“强制补课”“第二职业”等词汇一次次将他们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让我们心情沉重。
1988年,已经退休的黄功伟不愿赋闲在家,再度执起教鞭,在校外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一干就是25年,他费尽心思免费为孩子们辅导书法、美术、音乐、篆刻等文化课。
二十多年来,他和很多普通的在职教师一样也有自己的上课时间和课表。不同的是,对很多在职的教师来说,寒暑假是轻松、休息的时间,但对黄功伟来说,却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有时他一个暑假就得同时为100多名学生义务辅导功课。在学生正常上课期间,他也没有放下教鞭,而是利用双休日和中午休息时间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以前我晚上也有辅导他们的,但是后来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就取消掉了,毕竟安全第一嘛!”黄功伟说,他希望学生健康成长,学好本领,时刻准备为祖国服务。
贵州的李兹喜做代课教师做了13年。他既是教师,又是校长,同时还是勤杂工,他不仅要给学生们上课,还要到山下背水给孩子们喝。他的“年薪”是学生家长凑份子的365斤包谷(玉米),按当地每斤8毛钱的市场价计算,这份年薪还不到300元。但有时候就连365斤包谷也收不齐。
正是像黄功伟、李兹喜等无数教师的奉献,谱写了那一首经典歌曲,为老师这个称呼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如今我们对那首歌曲仍然那么熟悉: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你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培育新一代辛勤的园丁,今天深夜啊灯光仍在亮,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 但是渐渐地,这熟悉的旋律,却有些走调了。
有关专家表示,今天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教师面临着很多的选择和诱惑。然而,个别教师经不住诱惑,不甘于平凡,眼睛里只有钱,他们为了创收不择手段,本来课堂能讲透的课,他们故意不认真去讲,要留到补课时再讲。也有教师在正常讲课,按照要求完成授课,但对待参加补习或请其做家教的学生态度不同。请其做家教或参加补习的,在学校都格外关照,否则学生有难题请教不是打击就是挖苦……
为了制止这些不良现象,1999年全国进行了严查补课,但还是屡禁不止,这样的行为导致无数次悲剧发生,苦了家长,苦了孩子,也苦了我们教师自己。
2011年10月24日下午放学后,安徽阜南二小六年级6班的女生平平和周周,当着其他两个同学的面,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喝农药之前,12岁的周周在黑板上写下了上述遗言: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原因是她的数学老师姜某不断地催要补课费。周周的父亲说:“本来是不想参加的,但新学期报名时,姜老师两次以孩子暑假作业没有完成为由不让报名。直到参加了她的补习班,第三次才报上名。”
2013年06月16日,网友“29079509”发帖称:江苏海陵区实验小学四年级3班数学老师祈某(男性)平时不好好上课,热衷于做生意,开办驾校和开饭店,最近因欠下高利贷仓皇出逃,留下一个班40多名小学生数学没人教。
2014年7月16日至8月16日,浙江宁波共查实在职教师有偿补课8件,对涉及的7所学校15名中学教师,已作出停课、通报处理。
……
刹那间,“有偿补课”“强制补课”“第二职业”等词汇层出不穷。有教师开店的、有教师兼职的……不少家长反映,有老师在正常工作期间,对教学极不负责,对待学生的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工作草草了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消极应对;也有兼职反而成了老师的“第一职业”,而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成了“第二职业”的,只顾为了自己“发家致富”,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做到授业解惑、为人师表呢?
道德之变奏:育人现“虐人”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当“猥亵”“奸淫”“性侵”“虐待”这些肮脏的词汇落在教师身上,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从教多年的云南省泸西县金马中学教师张学亮,在闲暇时分总喜欢闭上双眼,深深地陷入那段清纯如水的美好岁月里品味师爱的甘醇。
张学亮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96年发生在他与老师身上的故事。
那时候,放学了,他们仍不想离开,在学校花园大槐树下的草坪上,微风拂面,鲜花飘香,他们俯身托腮,与老师一起收听她收音机里播放的“小喇叭”节目,全班同学聚精会神地围在老师身边,宛若仙境、梦幻一般,心灵是那么的清澈、那样的单纯。
张学亮说:“至今仍记得老师那时脸上洋溢着甜甜的微笑,静静地坐在我们中间批改作业,不时,抿着嘴唇,间或,凝神沉思,天使一般,何等清丽,何其圣洁。”
一次,他扑在老师腿上居然不知不觉睡过去了,却不知同学们早已纷纷回家了,老师亲亲地摸着他的小手,对他那般亲切,就像妈妈一样。
张学亮读五年级时,老师调走了,或许是怕他们知道了会难受,老师悄悄地走了,得知此消息,全班同学流泪了。张学亮还记得:在某个星期六下午,他们约齐了,徒步走到泸西县城,寻找老师。
“流逝的是时光,铭刻的是深情,我知道,我的心永远走不出这份挂牵与眷恋,思怀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感念和老师相伴的朝朝暮暮。”张学亮说。
纵使回忆,也醉人。至今还让张学亮那般留念与不舍,我想是因为老师给了他们清纯的爱,让他们的成长不再荒凉。张学亮说:“这么多年来过去了,闭上眼睛,都是满心的牵挂,希望与老师再次重逢。”
其实,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让我们深深怀念的、可亲可敬的老师。但不知从何时开始,那些年从未听闻的“性侵”“虐待”现在已经成为了部分学子人生中的噩梦。
校长带女学生开房,11岁女生被老师强奸,多名女生被老师猥亵……近年来,各地教师性侵学生案件频发:
2012年6月至12月期间,余江县某小学语文教师熊某某以背书、补课为名,分别将其所任教班级学生何某某、倪某、郑某某等五名女学生带至家中,并在卧室内对其中三名女学生实施强奸、两名女学生实施猥亵。事后,熊某某均给被害人几元钱了事。
2014年,9月2日,广东省信宜市110接群众报警称,其侄女小苏被所在学校34岁教师苏某强奸。
……
“猥亵”“奸淫”“性侵”“虐待”这些肮脏的词汇落在教师身上,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尤其是这些词汇侵犯的对象是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更让人不由得怒从心生。
现在师德败坏案频频发生,从“吃苍蝇”到“划手心”,从“撕耳朵”到“打耳光”,再到前不久教师用熨斗烫伤幼儿,如今“性侵”“虐待”也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这说明什么?这种现象的发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导致师德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为教师戴上无尚光环的同时,也对教师这一职业特别是教师师德本身充满无尽的期待,或许,选择教师,就意味着选择平凡;选择教师,就意味着选择崇高,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准则与尺度。
“亲其师,信其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些至理名言,深刻道出了师德对于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作用。30年来,师德的无声变奏让我们悲痛,更令人深思。这,不得不让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目前师德缺位的归因,去探寻培育有德之师的良方,去寻找闪烁璀璨师德之光的良师,以及让教师共同遵守的价值本质——做一名真正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然而,在当今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之下,违反师德事件却屡屡发生,教师的形象和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价值拷问,师德缺位现象屡见不鲜,“收礼”“性侵”“有偿补课”“推销课外辅导资料”等违反师德事件不断将“教师”推向舆论口诛笔伐的巅峰。自1985年我国将9月10日确立为教师节30年来,我们的师德真的“病”了么?30年来,师德又在演绎着怎样的变奏?
尊崇之变奏:敬意变禁令
最开始送给教师的礼物代表的都是满满的敬意,发扬的是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今送礼却用了一道道禁令加以禁止,堵住送礼出口和入口,杜绝的是那些满载功利的礼物横飞。
罗立志是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东一中工作的,在第一个教师节,他收到的礼物非常有纪念意义,所在学校的时任学校党支部书记陈华民老师“秀”了一把特长,给每一个老师发了一块玻璃台板,用蜡纸刻印了“忠诚党的人民教育事业”,用奖状纸印刷出来后,镶嵌在台板里面,作为教师节礼物发给了全体教职工。
“我们那时刚有教师节,多数是准备几个节目表演,以示庆祝,没有现在隆重,但很温馨。后来慢慢地就有学生开始送老师卡片、杯子之类的礼物,再后来就有点变味了。”罗立志说,近些年,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教师节的礼物也与以往不同,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家长送奢侈礼品给老师,希望老师给予自家孩子以特殊的照顾,这样的送礼已不再是以尊重老师为出发点了。
据有关人士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亲手为老师制作礼物,送贺卡,到近几年送礼品、购物卡、化妆品、境外游等。这个旨在发扬“尊师重教”传统的节日,却在现实中变了味、走了调,让家长和学生遭遇着“尊师”就是“送礼”的尴尬。
一些家长在送礼后,甚至得到这样的体会:送与不送不一样,送前与送后老师的态度有天壤之别,送多与送少对孩子的反馈不一样,这一方面促使他们对教师颇有非议,另一方面促使他们在下一个教师节花更多的心思。
查阅近十年来有关教师节的公开报道资料发现,2005-2008年,家长普遍会借节日给老师送礼,有贺卡、鲜花等传统礼物,有谢师宴等“礼物”,也有送MP3、手机等高科技礼物,还有送车、送房的。
这些有意和无奈的送礼行为慢慢滋长了有些学校的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学校、教师身上,但严重损害人民教师形象,危害不可小视,必须坚决纠正。为此,“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出台,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985年9月10日我国第一个教师节的确立是为了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但近几年教师节前夕,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通过不同的方式,向老师发来一道道禁令,向学生和家长发来一个个善意的劝诫。
在今年,随着社会风气的好转,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严格要求,很多家长都主动选择不送礼。网络上一些推荐“今年教师节送啥礼”的文章已经悄然出现,点开一看,大多是教孩子怎么和家长一起制作精致小卡片、装饰一副创意画、亲手烘焙小饼干、挑选迷你植物送给老师的。
一位提前收到礼物的教师在微博上说:过了快十个年头的教师节,今年这一天的感觉很特别,孩子们制作平时教的手工小礼物送给我,然后腻在我怀里亲亲我的脸,感觉什么都值了,平时他们淘气,闯祸,但更多是古灵精怪地给我惊喜。谢谢我的孩子们!
确实,只要心意到了,一句问候、一张卡片,都会让老师们内心感动。其实,老师真心爱护孩子,教育孩子,便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真情相待,老师们心中“最珍贵”的礼物,又何尝不是学生和家长们发自内心的真情呢?这种真情,又怎是一张购物卡、一盒化妆品所能替代的?
价值之变奏:无偿成有偿
起初他们为了教育事业,甘愿奉献一生,“扎根几十年”“常青树”“退而不休”这些词语让我们深深地感动,现在的部分教师急功近利,不甘于平凡,“有偿补课”“强制补课”“第二职业”等词汇一次次将他们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让我们心情沉重。
1988年,已经退休的黄功伟不愿赋闲在家,再度执起教鞭,在校外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一干就是25年,他费尽心思免费为孩子们辅导书法、美术、音乐、篆刻等文化课。
二十多年来,他和很多普通的在职教师一样也有自己的上课时间和课表。不同的是,对很多在职的教师来说,寒暑假是轻松、休息的时间,但对黄功伟来说,却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有时他一个暑假就得同时为100多名学生义务辅导功课。在学生正常上课期间,他也没有放下教鞭,而是利用双休日和中午休息时间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以前我晚上也有辅导他们的,但是后来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就取消掉了,毕竟安全第一嘛!”黄功伟说,他希望学生健康成长,学好本领,时刻准备为祖国服务。
贵州的李兹喜做代课教师做了13年。他既是教师,又是校长,同时还是勤杂工,他不仅要给学生们上课,还要到山下背水给孩子们喝。他的“年薪”是学生家长凑份子的365斤包谷(玉米),按当地每斤8毛钱的市场价计算,这份年薪还不到300元。但有时候就连365斤包谷也收不齐。
正是像黄功伟、李兹喜等无数教师的奉献,谱写了那一首经典歌曲,为老师这个称呼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如今我们对那首歌曲仍然那么熟悉: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你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培育新一代辛勤的园丁,今天深夜啊灯光仍在亮,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 但是渐渐地,这熟悉的旋律,却有些走调了。
有关专家表示,今天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教师面临着很多的选择和诱惑。然而,个别教师经不住诱惑,不甘于平凡,眼睛里只有钱,他们为了创收不择手段,本来课堂能讲透的课,他们故意不认真去讲,要留到补课时再讲。也有教师在正常讲课,按照要求完成授课,但对待参加补习或请其做家教的学生态度不同。请其做家教或参加补习的,在学校都格外关照,否则学生有难题请教不是打击就是挖苦……
为了制止这些不良现象,1999年全国进行了严查补课,但还是屡禁不止,这样的行为导致无数次悲剧发生,苦了家长,苦了孩子,也苦了我们教师自己。
2011年10月24日下午放学后,安徽阜南二小六年级6班的女生平平和周周,当着其他两个同学的面,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喝农药之前,12岁的周周在黑板上写下了上述遗言: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原因是她的数学老师姜某不断地催要补课费。周周的父亲说:“本来是不想参加的,但新学期报名时,姜老师两次以孩子暑假作业没有完成为由不让报名。直到参加了她的补习班,第三次才报上名。”
2013年06月16日,网友“29079509”发帖称:江苏海陵区实验小学四年级3班数学老师祈某(男性)平时不好好上课,热衷于做生意,开办驾校和开饭店,最近因欠下高利贷仓皇出逃,留下一个班40多名小学生数学没人教。
2014年7月16日至8月16日,浙江宁波共查实在职教师有偿补课8件,对涉及的7所学校15名中学教师,已作出停课、通报处理。
……
刹那间,“有偿补课”“强制补课”“第二职业”等词汇层出不穷。有教师开店的、有教师兼职的……不少家长反映,有老师在正常工作期间,对教学极不负责,对待学生的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工作草草了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消极应对;也有兼职反而成了老师的“第一职业”,而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成了“第二职业”的,只顾为了自己“发家致富”,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做到授业解惑、为人师表呢?
道德之变奏:育人现“虐人”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当“猥亵”“奸淫”“性侵”“虐待”这些肮脏的词汇落在教师身上,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从教多年的云南省泸西县金马中学教师张学亮,在闲暇时分总喜欢闭上双眼,深深地陷入那段清纯如水的美好岁月里品味师爱的甘醇。
张学亮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96年发生在他与老师身上的故事。
那时候,放学了,他们仍不想离开,在学校花园大槐树下的草坪上,微风拂面,鲜花飘香,他们俯身托腮,与老师一起收听她收音机里播放的“小喇叭”节目,全班同学聚精会神地围在老师身边,宛若仙境、梦幻一般,心灵是那么的清澈、那样的单纯。
张学亮说:“至今仍记得老师那时脸上洋溢着甜甜的微笑,静静地坐在我们中间批改作业,不时,抿着嘴唇,间或,凝神沉思,天使一般,何等清丽,何其圣洁。”
一次,他扑在老师腿上居然不知不觉睡过去了,却不知同学们早已纷纷回家了,老师亲亲地摸着他的小手,对他那般亲切,就像妈妈一样。
张学亮读五年级时,老师调走了,或许是怕他们知道了会难受,老师悄悄地走了,得知此消息,全班同学流泪了。张学亮还记得:在某个星期六下午,他们约齐了,徒步走到泸西县城,寻找老师。
“流逝的是时光,铭刻的是深情,我知道,我的心永远走不出这份挂牵与眷恋,思怀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感念和老师相伴的朝朝暮暮。”张学亮说。
纵使回忆,也醉人。至今还让张学亮那般留念与不舍,我想是因为老师给了他们清纯的爱,让他们的成长不再荒凉。张学亮说:“这么多年来过去了,闭上眼睛,都是满心的牵挂,希望与老师再次重逢。”
其实,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让我们深深怀念的、可亲可敬的老师。但不知从何时开始,那些年从未听闻的“性侵”“虐待”现在已经成为了部分学子人生中的噩梦。
校长带女学生开房,11岁女生被老师强奸,多名女生被老师猥亵……近年来,各地教师性侵学生案件频发:
2012年6月至12月期间,余江县某小学语文教师熊某某以背书、补课为名,分别将其所任教班级学生何某某、倪某、郑某某等五名女学生带至家中,并在卧室内对其中三名女学生实施强奸、两名女学生实施猥亵。事后,熊某某均给被害人几元钱了事。
2014年,9月2日,广东省信宜市110接群众报警称,其侄女小苏被所在学校34岁教师苏某强奸。
……
“猥亵”“奸淫”“性侵”“虐待”这些肮脏的词汇落在教师身上,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尤其是这些词汇侵犯的对象是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更让人不由得怒从心生。
现在师德败坏案频频发生,从“吃苍蝇”到“划手心”,从“撕耳朵”到“打耳光”,再到前不久教师用熨斗烫伤幼儿,如今“性侵”“虐待”也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这说明什么?这种现象的发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导致师德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为教师戴上无尚光环的同时,也对教师这一职业特别是教师师德本身充满无尽的期待,或许,选择教师,就意味着选择平凡;选择教师,就意味着选择崇高,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准则与尺度。
“亲其师,信其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些至理名言,深刻道出了师德对于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作用。30年来,师德的无声变奏让我们悲痛,更令人深思。这,不得不让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目前师德缺位的归因,去探寻培育有德之师的良方,去寻找闪烁璀璨师德之光的良师,以及让教师共同遵守的价值本质——做一名真正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