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创新和美国的创新、德国的创新、日本的创新,有什么不一样的差异性?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无法预测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为什么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和任何国家都不一样?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果不从搞运动的形式的创新,回归到科学创新的本原,创新驱动就会进入误区,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就走不远。
创新存在差异性
中国发展到如今,从经济市场来看,可能和其他任何国家的市场不一样。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有一批经济学家预测,中国价格双轨制,会使中国经济崩盘。谁知,中国经济不但没有崩盘,而且发展很快。国外经济学家无法预测中国的发展,因为中国的经济模式和西方完全不一样: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任何数据乘13亿,就是非常惊人的数据。第二、发达国家经济学趋势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学趋势不一样。第三、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实体经济,现在是实体加虚拟发展,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和任何国家都不一样。
中国的创新体系,比较美国创新体系,有什么样的差异性?中国经济发展30年,它的创新滞后是自然的,有它的必然性。人们首先要解决温饱和基本生存问题,当这些问题解决以后,慢慢走向生活乐趣。为此,中国的发展,更多是模仿、借鉴,并处于产业链下端。另外,由于体制的问题,如何让创新商品化和产业化,更是一个法治齐全的问题。如果突不破这些瓶颈,创新就会流于空洞口号和标语,成为官员的一句套话。这就是将创新,变成了一场变相的群众运动。
今日中国,所有的企业完全走在创新层面上和国外竞争,时机仍然不够成熟。我国还没有完全退出制造业和基础工业化的时代。绝大部分的企业,还是在跟随和模仿,在解决温饱的阶段当中。但是,中国的一些高端企业,恐怕需要有眼光来做引领层的创新。
更重要的一点,政府在整个创新过程当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中国和美国的一个很大差别。中国完全走美国自由市场的道路,可能会有大问题。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走到现在这个程度,说明市场万能的理论不完全正确。但完全由政府主导完成创新,经济发展也会遭遇种种问题。政府更多的应当是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创新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社会包容失败,包容个性化,包容多元存在,包容多种文化价值观取向存在,这是给创新引领非常好的文化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基础。
中国在这些方面,无论是媒体、院校还是政府,恐怕要有一个平台意识。中国人是非常聪明,而且极其聪明,中国人是这个世界唯一兼具聪明和勤劳的两大要素,犹如一头睡醒的雄狮,运程发轫,挡也挡不住。只要气氛合适,中国创新一定大有前途。
中国模式非独特
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模式没有独特之处,它的奇迹类似东亚四小龙爬升的阶段。如果一定要说独特,中国的创新,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新也应该是中国特色。中国有没有可能诞生出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能够和美国区分的创新模式呢?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方面解决创新,一个方面解决就业。从低端产业价值链和劳动密集型的角度来看,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中国需要发展。中国要在世界产业链一体化背景下生存,需要不断的提高,提高的任务非常迫切。
为什么说非常迫切?现在的创新方式,没有办法长久维持。硬件投入那么多了,投的越多报酬越减。减到什么程度?说出两个数据,令人觉得震惊。第一,“十一五”期间,全上海除了崇明岛以外,每平方公里投入4.9亿,完全是一种投资型而不是创新型的发展模式;第二个数据,198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5亿,去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将近3万亿,这种白相钱的模式导致了人民币的贬值。现在,投入的资源和货币越来越紧缺了,你再拿货币投入,就是稀释老百姓手里的现钱。国家印的货币多了,老百姓手里的钱就不值钱了,导致通货膨胀。
怎么看待中国经济奇迹?奇迹一说,不切实际。华尔街不相信眼泪,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是投入带来的。奇迹分两种,一种是创造制度和技术,这是奇迹。现在拿GDP当奇迹,谁都会做,投进去就出来了。其实所谓“奇迹”,应是原来没有的,创造出来叫做奇迹。帝国大厦在1937年建造时是奇迹,为什么是奇迹?那个时候,诞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层建筑技术。现在,浦东再高的楼也不算奇迹,只要有钱就能造出来。奇迹是指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不是投入性的产出。
中国创新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奥巴马号召美国人民向中国学习?说中国的创新很厉害,超过美国了,美国感到受不了了。奥巴马公开说:中国的创新,把美国逼得没退路了。国人切莫将别人的故意夸奖当做自己炫耀的资本。其实只是创新和思维方式差异罢了。中国的思维方式是柔性的,是系统的,主要由政府自上而下大力推动的;而现在西方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个性自觉的,强调科学的,要远远超过中国的柔性思维。
运动式创新走不远
中国的创新驱动,需要改变由政府主导的运动式创新,需要回归到创新的本原,回归到以个性的自觉张扬,回归到企业发展作为原动力。如果不能这样回归,中国创新的路将走不远。
运动式创新,将创新驱动成为一个口号,成为一个运动,创新就进入误区了。这与政府的政绩有关,和形式主义有关,很多都是数字,包括多少专利。因为是运动式的,就会带来很多数字的,炫耀的,形式的,乃至逐利的。逐利性做出来的东西,在任期内创新,任期后的创新和我没关系,这都是运动式创新造成的。
为什么出现运动式创新,又如何来改变这种状态呢?
第一、时代在进步,创新理论没进步。第三次工业革命,无线互联网,全球化的进程,这是时代进步。但是,创新理论还停留在熊彼特,停留在奈斯比特。中国的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应该站出来,在理论上创新和突破。究竟有没有中国式创新?既然有一个民族,有这种文化、生活习惯和评价标准,就一定有特色,这是肯定的。这需要全民族奋起铸就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理念。
第二、改革深化,必须靠改革推动创新。现在的问题,在于运动式创新是政府主导的。政府主导并非不好,但停留于此,缺乏个性化的激化,不仅难有成效,反会造成负反应。大家看到五年来,中国的官本位愈演愈烈,行政化越来越重,形式化越搞越僵。需要建立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的评价标准,包括对于组织形态,这些都需要靠改革深化来解决。
第三、改变价值观。中国的价值在扭曲。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往往唯领导是从。领导要听的就做,领导不听的不做。媒体宣传的也是这样,要讲给市委书记听,讲给国务院总理听。创新价值导向是什么?乔布斯就是有价值的创新,而我们为什么很多创新走不下去了。人们往往在怀疑,走下去有什么好处,个人的名利在哪里和成就在哪里,这是价值扭曲。创新是科学思维之灵感的爆发。人们心灵如被名利束缚,创新灵感怎会有效闪现?所以改变价值观,才能将创新思维彻底解放出来。不能怀着功利目的搞创新,而是创新成就必然造福社会,产生功利价值。
第四、谨防创新泛化。什么都是创新,连杯子加一个托也叫创新。真正的创新是带有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推动力的,如果一种创新的东西看不见,看到的数字是多少专利,多少所谓的新产品,其实是创新泛化。真正创新需要聚焦,能够张扬个性,让那些创新的人获得创新的机会和平台。非常重要的一条,政府需要做什么?应该创造一个平台,让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各样的组织,在这个平台获得创新的源泉。
创新,不应该搞成群众运动,而应为全民族的自觉意识和积极持续的行动,是人们激发自我价值的奉献,也是经济市场发展的驱动力。
创新存在差异性
中国发展到如今,从经济市场来看,可能和其他任何国家的市场不一样。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有一批经济学家预测,中国价格双轨制,会使中国经济崩盘。谁知,中国经济不但没有崩盘,而且发展很快。国外经济学家无法预测中国的发展,因为中国的经济模式和西方完全不一样: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任何数据乘13亿,就是非常惊人的数据。第二、发达国家经济学趋势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学趋势不一样。第三、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实体经济,现在是实体加虚拟发展,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和任何国家都不一样。
中国的创新体系,比较美国创新体系,有什么样的差异性?中国经济发展30年,它的创新滞后是自然的,有它的必然性。人们首先要解决温饱和基本生存问题,当这些问题解决以后,慢慢走向生活乐趣。为此,中国的发展,更多是模仿、借鉴,并处于产业链下端。另外,由于体制的问题,如何让创新商品化和产业化,更是一个法治齐全的问题。如果突不破这些瓶颈,创新就会流于空洞口号和标语,成为官员的一句套话。这就是将创新,变成了一场变相的群众运动。
今日中国,所有的企业完全走在创新层面上和国外竞争,时机仍然不够成熟。我国还没有完全退出制造业和基础工业化的时代。绝大部分的企业,还是在跟随和模仿,在解决温饱的阶段当中。但是,中国的一些高端企业,恐怕需要有眼光来做引领层的创新。
更重要的一点,政府在整个创新过程当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中国和美国的一个很大差别。中国完全走美国自由市场的道路,可能会有大问题。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走到现在这个程度,说明市场万能的理论不完全正确。但完全由政府主导完成创新,经济发展也会遭遇种种问题。政府更多的应当是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创新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社会包容失败,包容个性化,包容多元存在,包容多种文化价值观取向存在,这是给创新引领非常好的文化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基础。
中国在这些方面,无论是媒体、院校还是政府,恐怕要有一个平台意识。中国人是非常聪明,而且极其聪明,中国人是这个世界唯一兼具聪明和勤劳的两大要素,犹如一头睡醒的雄狮,运程发轫,挡也挡不住。只要气氛合适,中国创新一定大有前途。
中国模式非独特
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模式没有独特之处,它的奇迹类似东亚四小龙爬升的阶段。如果一定要说独特,中国的创新,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新也应该是中国特色。中国有没有可能诞生出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能够和美国区分的创新模式呢?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方面解决创新,一个方面解决就业。从低端产业价值链和劳动密集型的角度来看,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中国需要发展。中国要在世界产业链一体化背景下生存,需要不断的提高,提高的任务非常迫切。
为什么说非常迫切?现在的创新方式,没有办法长久维持。硬件投入那么多了,投的越多报酬越减。减到什么程度?说出两个数据,令人觉得震惊。第一,“十一五”期间,全上海除了崇明岛以外,每平方公里投入4.9亿,完全是一种投资型而不是创新型的发展模式;第二个数据,198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5亿,去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将近3万亿,这种白相钱的模式导致了人民币的贬值。现在,投入的资源和货币越来越紧缺了,你再拿货币投入,就是稀释老百姓手里的现钱。国家印的货币多了,老百姓手里的钱就不值钱了,导致通货膨胀。
怎么看待中国经济奇迹?奇迹一说,不切实际。华尔街不相信眼泪,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是投入带来的。奇迹分两种,一种是创造制度和技术,这是奇迹。现在拿GDP当奇迹,谁都会做,投进去就出来了。其实所谓“奇迹”,应是原来没有的,创造出来叫做奇迹。帝国大厦在1937年建造时是奇迹,为什么是奇迹?那个时候,诞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层建筑技术。现在,浦东再高的楼也不算奇迹,只要有钱就能造出来。奇迹是指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不是投入性的产出。
中国创新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奥巴马号召美国人民向中国学习?说中国的创新很厉害,超过美国了,美国感到受不了了。奥巴马公开说:中国的创新,把美国逼得没退路了。国人切莫将别人的故意夸奖当做自己炫耀的资本。其实只是创新和思维方式差异罢了。中国的思维方式是柔性的,是系统的,主要由政府自上而下大力推动的;而现在西方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个性自觉的,强调科学的,要远远超过中国的柔性思维。
运动式创新走不远
中国的创新驱动,需要改变由政府主导的运动式创新,需要回归到创新的本原,回归到以个性的自觉张扬,回归到企业发展作为原动力。如果不能这样回归,中国创新的路将走不远。
运动式创新,将创新驱动成为一个口号,成为一个运动,创新就进入误区了。这与政府的政绩有关,和形式主义有关,很多都是数字,包括多少专利。因为是运动式的,就会带来很多数字的,炫耀的,形式的,乃至逐利的。逐利性做出来的东西,在任期内创新,任期后的创新和我没关系,这都是运动式创新造成的。
为什么出现运动式创新,又如何来改变这种状态呢?
第一、时代在进步,创新理论没进步。第三次工业革命,无线互联网,全球化的进程,这是时代进步。但是,创新理论还停留在熊彼特,停留在奈斯比特。中国的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应该站出来,在理论上创新和突破。究竟有没有中国式创新?既然有一个民族,有这种文化、生活习惯和评价标准,就一定有特色,这是肯定的。这需要全民族奋起铸就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理念。
第二、改革深化,必须靠改革推动创新。现在的问题,在于运动式创新是政府主导的。政府主导并非不好,但停留于此,缺乏个性化的激化,不仅难有成效,反会造成负反应。大家看到五年来,中国的官本位愈演愈烈,行政化越来越重,形式化越搞越僵。需要建立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的评价标准,包括对于组织形态,这些都需要靠改革深化来解决。
第三、改变价值观。中国的价值在扭曲。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往往唯领导是从。领导要听的就做,领导不听的不做。媒体宣传的也是这样,要讲给市委书记听,讲给国务院总理听。创新价值导向是什么?乔布斯就是有价值的创新,而我们为什么很多创新走不下去了。人们往往在怀疑,走下去有什么好处,个人的名利在哪里和成就在哪里,这是价值扭曲。创新是科学思维之灵感的爆发。人们心灵如被名利束缚,创新灵感怎会有效闪现?所以改变价值观,才能将创新思维彻底解放出来。不能怀着功利目的搞创新,而是创新成就必然造福社会,产生功利价值。
第四、谨防创新泛化。什么都是创新,连杯子加一个托也叫创新。真正的创新是带有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推动力的,如果一种创新的东西看不见,看到的数字是多少专利,多少所谓的新产品,其实是创新泛化。真正创新需要聚焦,能够张扬个性,让那些创新的人获得创新的机会和平台。非常重要的一条,政府需要做什么?应该创造一个平台,让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各样的组织,在这个平台获得创新的源泉。
创新,不应该搞成群众运动,而应为全民族的自觉意识和积极持续的行动,是人们激发自我价值的奉献,也是经济市场发展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