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于丽水市农家乐产业发展面临的“功能偏离”和“瓶颈突显”等问题,文章分析在进入“十三五”时期后,丽水农家乐将进入“提升和品牌”与“扩面和转型”并存期,由此提出“种子工程”的概念、意义及价值,认为播“种子”并形成工程的策略有归口管理、乡镇主导、项目整合、分批推进等。
关键词 农家乐产业;种子工程;价值;策略;丽水市
中图分类号 S1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9-200-03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内陆山区,近年来以农家乐旅游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丽水农家乐在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后,其发展面临着“功能偏离”和“瓶颈突显”等问题,接下来将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丽水市农家乐产业发展历程
丽水农家乐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些旅游景区附近的村庄农户利用自家庭院或果园开办农家餐馆,与旅游业紧密关联又有别于旅游业形态的农家乐新业态逐渐形成,其特点是自发性的,且规模小、档次低。从2006年年初开始,这种自发性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被逐步纳入丽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范畴,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建立了引导这一产业发展的协调小组,各县(市、区)也出台政策,建立领导小组,使这一产业由自发无序状态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在2011年率先编制了《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空间布局与重点项目、提升措施与保障措施等内容。农家乐旅游作为丽水一个重要业态得到了确认,丽水农家乐产业发展从此更加
重视质的提升及品牌建设[1]。丽水市各县(区)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都有一定基础,但却发展不平衡,先发区域已趋于快速发
展与成熟阶段,而后发区域处于起步与快速成长阶段。如何解决好“功能偏离”和“瓶颈突显”等问题,成为丽水市进一步推动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2 丽水市农家乐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2.1 农家乐产业对服务“三农”的功能有偏离
近年来,丽水农家乐产业在取得较好较快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农家乐产业对服务“三农”功能的减弱问题,甚至是有些偏离了服务“三农”的中心。特别是在进入“提升和品牌”阶段后,农家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旅游业“锦上添花”的产业,从而造成农村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公平。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工作办公室有关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资金和政策,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少数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农村和农户,而忽视了大多数农村和农户。这从丽水市云和县农家乐空间分布情况的调查数据(表1、2)可以得到说明。
表1中的数据说明,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和综合体项目全部集中到了云和湖景区、云和梯田景区2个4A景区所在的3个乡镇区域。
57个行政村中,而全县共有161个行政村,有星级农家乐的村庄仅占36.6%,因云和县有“小县大城”特征,偏远乡村的比重相对低,这个比例在丽水市已处于上等水平(丽水市的平均数低于30%)。
表1和表2数据都显示,不管是“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和综合体项目分布”,还是“各乡镇星级农家乐及所在村庄的分布”数据,都表现出“一湖一田”的农家乐分布特征(“一湖”指地处紧水滩镇的云和湖4A景区,“一田”指地处崇头镇的云和梯田4A景区),而云和县的绝大多数农村(占63.4%)分享不到农家乐旅游业所带来的成果。所以,实现由“一湖一田农家乐”向“云和全域农家乐”转变才是云和县农家乐产业发展该追求的正确方向。
注:括号内为所在村庄数,石塘镇和赤石乡2个乡镇的星级农家乐及所在村庄也主要集中在云和湖景区内;合计中的村庄数已经减去重叠数24(因同一村庄有不同星级农家乐户的数目)。
2.2 农家乐产业对未来发展的瓶颈突显
部分处于农家乐较发达的旅游区域,存在农村工作办公室对“提升和品牌”所做的工作与旅游部门工作重叠的问题,造成管理部门(农办)与技术指导部门(旅游)工作的重复和不相一致,导致政策扶持不合理,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率明显降低。
所谓“扩面和转型”[2],一是要“扩面”,扩大农家乐的数量和受益面;二是要“转型”,将农家乐单一旅游功能的业态转型到更多的服务“三农”功能的业态,也就是要做好项目整合的文章。显然,占多数的处于农家乐旅游落后区域或尚未启动区域,“扩面和转型”工作进展缓慢。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农村工作办公室将相当大的精力、资金和政策都集中到了农家乐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去做“锦上添花”的“点”上工作,而忽视了服务“三农”的“面”上工作;另一方面,大多数偏远乡村还不具备或不允许发展以游客为中心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如生态移民等原因),如果仍发展单一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就很难实现农家乐产业的“扩面和转型”战略。
例如,云和县崇头镇因偏远乡村比例较高,在丽水市更有代表性。崇头镇是2011年9月由原来的梅源片“四乡一镇”(原崇头镇、黄源乡、云丰乡、沙铺乡、大湾乡)扩并而成。区域面积占全县的近1/4,共有37个行政村、138个自然村。崇头镇近年依托梅田梯田景区建设,农家乐旅游得以较快发展,已有9个行政村开办农家乐旅游项目。但有28个行政村却因地处偏远山区,还不具备或不允许发展以游客为中心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只有通过发展特殊农家乐项目,才能较好地实现农家乐产业的“扩面和转型”战略。
3 农家乐“种子工程”的内涵
3.1 “种子工程”的概念
通过对丽水农家乐旅游业问题的分析,认为在进入“十三五”后,丽水农家乐将进入“提升和品牌”与“扩面和转型”的并存期,在这一期间,“种子工程”的实施将会使丽水农家乐产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所谓“种子工程”,是指在农家乐旅游后发区域或尚未启动区域(乡村),需要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发展特殊农家乐项目,即所做的是“扩面和转型”工作,这项工作被称为“种子工程”。开展“种子工程”是实施“扩面和转型”战略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通过发展农家乐项目这种形式实现更广泛的服务“三农”目的,使农村工作办公室工作重心回归到服务“三农”上来。 例如,云和县已形成的“一湖一田”农家乐旅游品牌尚处于初级阶段,今后必须在旅游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实施“提升和品牌”战略,整合提升一批农家乐综合体、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和高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打造2~3条农家乐旅游精品线路,完成农家乐旅游品牌建设。与此同时,在农村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实施“扩面和转型”战略,创造从“一湖一田农家乐” 向“云和全域农家乐”战略转变的条件,使“种子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3.2 “种子工程”的意义
3.2.1 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丽水市“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的建设应该面向所有乡村。偏远乡村的发展需要有以满足当地人需要为主的农家乐业态的存在,而不仅是以满足游客为主的农家乐业态。农家乐“种子工程”的实施既能满足更广泛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也能满足提高更广泛农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对推动丽水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建设美丽浙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2 是缓解城乡生活条件落差的重要载体。地处偏远的乡村,留守老人和孩子让千万家庭所牵挂,虽然随着交通现代化和信息现代化的到来,制约“常回家看看”的时空条件正在不断改善,但制约“常回家看看”的城乡生活条件落差却在长期内难以缩小,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所以,实施农家乐“种子工程”是缓解城乡生活条件落差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破解“常回家看看”和“农村养老”等难题的民心工程。
3.2.3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偏远乡村往往有50%以上人口是长期在外务工或求学,回家消费潜力大,也是回家投资创业的主力军,实施农家乐“种子工程”可以促进农村消费,吸引资金留住人才,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3 “种子工程”的价值
3.3.1
示范带动价值。就丽水市而言,目前多数农村(尤其是偏远乡村)都缺少能满足村民美好生活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文化娱乐场所、餐饮和商业网点等,与城市生活形成巨大反差。用发展农家乐项目的理念和标准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发展“种子工程”项目,对广大偏远乡村来说无疑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最终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目的。
3.3.2 规模集聚价值。农村扶贫项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项目、文化礼堂项目、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项目等,在广大偏远乡村之所以难以推进,就是由于没有规模集聚优势,而具有农家乐特色的“种子工程”项目,能较好整合上述的政策、资金等资源,集聚起一个乡村美好生活的中心,形成良性循环。
3.3.3 集团化价值。农家乐特色的“种子工程”项目的普及,必然会吸引大量民间投资,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管理,最终走上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道路,体现集团化价值。
3.3.4 主题化价值。农家乐特色的“种子工程”项目,是一项因地之宜的主题项目,扎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中,必然会彰显当地乡村文化的主题化价值。
3.3.5 特色化价值。农家乐特色的“种子工程”项目,形式多样,别具一格,能彰显和丰富农家乐产业特色、乡村特色,体现出特色化价值。
4 “种子工程”实施策略
针对丽水市农家乐产业发展面临的“功能偏离”和“瓶颈突显”问题,笔者认为归口管理、乡镇主导、项目整合、分批推进等策略是播“种子”并形成工程的关键。
4.1
归口管理。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农家乐业态分为 “幸福农家乐”和“旅游农家乐”2种。“幸福农家乐”是指在占多数的处于农家乐落后区域或尚未启动区域,针对当地村民而形成的农家乐业态,未来该农家乐业态发展的重点是做“扩面和转型”工作,将农家乐经营户(含村、点)归口到农村工作办公室管理较为合理。“旅游农家乐”是指在占少数的处于农家乐较发达的旅游区域,针对旅游者而形成的农家乐业态,未来该农家乐业态发展的重点是做“提升和品牌”工作,将农家乐经营户(含村、点)归口到旅游部门管理较为合理。因为,农家乐“旅游品牌”建设工作做的是“旅游农家乐”的事,需要打破行政边界,做好“做点连线”工作,这就适合以县级旅游或农办部门主导,乡镇配合。
4.2 乡镇主导。农家乐“种子工程”建设工作做的是“幸福农家乐”的事,需要强化行政边界,做的是“扩面和转型”工作,适合以乡镇部门主导,县农办等部门指导。随着“扩面和转型”工作的推进,农家乐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县级农办部门现有的人力和精力将会不够。所以,变县级农办部门对农家乐产业的管理部门为服务部门,主要做些调研、政策制定和技术指导工作,将部分管理职能下放到乡镇部门是必然趋势。今后农家乐“种子工程”建设要列入乡镇部门工作计划中,以便能更好得以实施。
4.3 项目整合。由于“种子工程”农家乐项目主要满足的是当地村民需要,而不是游客需要,所以其经营方式与现有的多数农家乐也有所不同。项目整合的方式:①可以与农村工作办公室自身的农村扶贫项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结合;②可以与农业部门实施的“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项目结合;③可以与民政局实施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项目结合;④可以与宣传部门实施的农村“文化礼堂”项目结合;⑤此外,还有与农村已有的“老年活动中心”、“经销店”、“医疗站”、“文化站”等项目结合,以便形成农村服务中心。
4.4 分批推进。“种子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周密规划、分批推进,不宜搞“运动式”一哄而上。县级农办部门要做好五年一期的农家乐产业规划,乡镇部门要做好年度项目的实施计划。不管是规划,还是计划都要有一定的弹性,需要因地制宜,分类分批实施,确保“发展一个、成功一个、服务一村、带动一村”。
参考文献
[1] 麻益军,刘宏日,陈桂良,等.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Z].2011.
[2] 麻益军,刘宏日,陈桂良,等.缙云县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2012-2020)[Z].2012.
关键词 农家乐产业;种子工程;价值;策略;丽水市
中图分类号 S1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9-200-03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内陆山区,近年来以农家乐旅游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丽水农家乐在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后,其发展面临着“功能偏离”和“瓶颈突显”等问题,接下来将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丽水市农家乐产业发展历程
丽水农家乐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些旅游景区附近的村庄农户利用自家庭院或果园开办农家餐馆,与旅游业紧密关联又有别于旅游业形态的农家乐新业态逐渐形成,其特点是自发性的,且规模小、档次低。从2006年年初开始,这种自发性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被逐步纳入丽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范畴,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建立了引导这一产业发展的协调小组,各县(市、区)也出台政策,建立领导小组,使这一产业由自发无序状态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在2011年率先编制了《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空间布局与重点项目、提升措施与保障措施等内容。农家乐旅游作为丽水一个重要业态得到了确认,丽水农家乐产业发展从此更加
重视质的提升及品牌建设[1]。丽水市各县(区)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都有一定基础,但却发展不平衡,先发区域已趋于快速发
展与成熟阶段,而后发区域处于起步与快速成长阶段。如何解决好“功能偏离”和“瓶颈突显”等问题,成为丽水市进一步推动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2 丽水市农家乐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2.1 农家乐产业对服务“三农”的功能有偏离
近年来,丽水农家乐产业在取得较好较快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农家乐产业对服务“三农”功能的减弱问题,甚至是有些偏离了服务“三农”的中心。特别是在进入“提升和品牌”阶段后,农家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旅游业“锦上添花”的产业,从而造成农村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公平。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工作办公室有关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资金和政策,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少数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农村和农户,而忽视了大多数农村和农户。这从丽水市云和县农家乐空间分布情况的调查数据(表1、2)可以得到说明。
表1中的数据说明,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和综合体项目全部集中到了云和湖景区、云和梯田景区2个4A景区所在的3个乡镇区域。
57个行政村中,而全县共有161个行政村,有星级农家乐的村庄仅占36.6%,因云和县有“小县大城”特征,偏远乡村的比重相对低,这个比例在丽水市已处于上等水平(丽水市的平均数低于30%)。
表1和表2数据都显示,不管是“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和综合体项目分布”,还是“各乡镇星级农家乐及所在村庄的分布”数据,都表现出“一湖一田”的农家乐分布特征(“一湖”指地处紧水滩镇的云和湖4A景区,“一田”指地处崇头镇的云和梯田4A景区),而云和县的绝大多数农村(占63.4%)分享不到农家乐旅游业所带来的成果。所以,实现由“一湖一田农家乐”向“云和全域农家乐”转变才是云和县农家乐产业发展该追求的正确方向。
注:括号内为所在村庄数,石塘镇和赤石乡2个乡镇的星级农家乐及所在村庄也主要集中在云和湖景区内;合计中的村庄数已经减去重叠数24(因同一村庄有不同星级农家乐户的数目)。
2.2 农家乐产业对未来发展的瓶颈突显
部分处于农家乐较发达的旅游区域,存在农村工作办公室对“提升和品牌”所做的工作与旅游部门工作重叠的问题,造成管理部门(农办)与技术指导部门(旅游)工作的重复和不相一致,导致政策扶持不合理,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率明显降低。
所谓“扩面和转型”[2],一是要“扩面”,扩大农家乐的数量和受益面;二是要“转型”,将农家乐单一旅游功能的业态转型到更多的服务“三农”功能的业态,也就是要做好项目整合的文章。显然,占多数的处于农家乐旅游落后区域或尚未启动区域,“扩面和转型”工作进展缓慢。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农村工作办公室将相当大的精力、资金和政策都集中到了农家乐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去做“锦上添花”的“点”上工作,而忽视了服务“三农”的“面”上工作;另一方面,大多数偏远乡村还不具备或不允许发展以游客为中心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如生态移民等原因),如果仍发展单一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就很难实现农家乐产业的“扩面和转型”战略。
例如,云和县崇头镇因偏远乡村比例较高,在丽水市更有代表性。崇头镇是2011年9月由原来的梅源片“四乡一镇”(原崇头镇、黄源乡、云丰乡、沙铺乡、大湾乡)扩并而成。区域面积占全县的近1/4,共有37个行政村、138个自然村。崇头镇近年依托梅田梯田景区建设,农家乐旅游得以较快发展,已有9个行政村开办农家乐旅游项目。但有28个行政村却因地处偏远山区,还不具备或不允许发展以游客为中心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只有通过发展特殊农家乐项目,才能较好地实现农家乐产业的“扩面和转型”战略。
3 农家乐“种子工程”的内涵
3.1 “种子工程”的概念
通过对丽水农家乐旅游业问题的分析,认为在进入“十三五”后,丽水农家乐将进入“提升和品牌”与“扩面和转型”的并存期,在这一期间,“种子工程”的实施将会使丽水农家乐产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所谓“种子工程”,是指在农家乐旅游后发区域或尚未启动区域(乡村),需要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发展特殊农家乐项目,即所做的是“扩面和转型”工作,这项工作被称为“种子工程”。开展“种子工程”是实施“扩面和转型”战略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通过发展农家乐项目这种形式实现更广泛的服务“三农”目的,使农村工作办公室工作重心回归到服务“三农”上来。 例如,云和县已形成的“一湖一田”农家乐旅游品牌尚处于初级阶段,今后必须在旅游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实施“提升和品牌”战略,整合提升一批农家乐综合体、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和高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打造2~3条农家乐旅游精品线路,完成农家乐旅游品牌建设。与此同时,在农村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实施“扩面和转型”战略,创造从“一湖一田农家乐” 向“云和全域农家乐”战略转变的条件,使“种子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3.2 “种子工程”的意义
3.2.1 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丽水市“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的建设应该面向所有乡村。偏远乡村的发展需要有以满足当地人需要为主的农家乐业态的存在,而不仅是以满足游客为主的农家乐业态。农家乐“种子工程”的实施既能满足更广泛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也能满足提高更广泛农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对推动丽水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建设美丽浙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2 是缓解城乡生活条件落差的重要载体。地处偏远的乡村,留守老人和孩子让千万家庭所牵挂,虽然随着交通现代化和信息现代化的到来,制约“常回家看看”的时空条件正在不断改善,但制约“常回家看看”的城乡生活条件落差却在长期内难以缩小,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所以,实施农家乐“种子工程”是缓解城乡生活条件落差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破解“常回家看看”和“农村养老”等难题的民心工程。
3.2.3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偏远乡村往往有50%以上人口是长期在外务工或求学,回家消费潜力大,也是回家投资创业的主力军,实施农家乐“种子工程”可以促进农村消费,吸引资金留住人才,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3 “种子工程”的价值
3.3.1
示范带动价值。就丽水市而言,目前多数农村(尤其是偏远乡村)都缺少能满足村民美好生活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文化娱乐场所、餐饮和商业网点等,与城市生活形成巨大反差。用发展农家乐项目的理念和标准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发展“种子工程”项目,对广大偏远乡村来说无疑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最终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目的。
3.3.2 规模集聚价值。农村扶贫项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项目、文化礼堂项目、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项目等,在广大偏远乡村之所以难以推进,就是由于没有规模集聚优势,而具有农家乐特色的“种子工程”项目,能较好整合上述的政策、资金等资源,集聚起一个乡村美好生活的中心,形成良性循环。
3.3.3 集团化价值。农家乐特色的“种子工程”项目的普及,必然会吸引大量民间投资,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管理,最终走上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道路,体现集团化价值。
3.3.4 主题化价值。农家乐特色的“种子工程”项目,是一项因地之宜的主题项目,扎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中,必然会彰显当地乡村文化的主题化价值。
3.3.5 特色化价值。农家乐特色的“种子工程”项目,形式多样,别具一格,能彰显和丰富农家乐产业特色、乡村特色,体现出特色化价值。
4 “种子工程”实施策略
针对丽水市农家乐产业发展面临的“功能偏离”和“瓶颈突显”问题,笔者认为归口管理、乡镇主导、项目整合、分批推进等策略是播“种子”并形成工程的关键。
4.1
归口管理。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农家乐业态分为 “幸福农家乐”和“旅游农家乐”2种。“幸福农家乐”是指在占多数的处于农家乐落后区域或尚未启动区域,针对当地村民而形成的农家乐业态,未来该农家乐业态发展的重点是做“扩面和转型”工作,将农家乐经营户(含村、点)归口到农村工作办公室管理较为合理。“旅游农家乐”是指在占少数的处于农家乐较发达的旅游区域,针对旅游者而形成的农家乐业态,未来该农家乐业态发展的重点是做“提升和品牌”工作,将农家乐经营户(含村、点)归口到旅游部门管理较为合理。因为,农家乐“旅游品牌”建设工作做的是“旅游农家乐”的事,需要打破行政边界,做好“做点连线”工作,这就适合以县级旅游或农办部门主导,乡镇配合。
4.2 乡镇主导。农家乐“种子工程”建设工作做的是“幸福农家乐”的事,需要强化行政边界,做的是“扩面和转型”工作,适合以乡镇部门主导,县农办等部门指导。随着“扩面和转型”工作的推进,农家乐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县级农办部门现有的人力和精力将会不够。所以,变县级农办部门对农家乐产业的管理部门为服务部门,主要做些调研、政策制定和技术指导工作,将部分管理职能下放到乡镇部门是必然趋势。今后农家乐“种子工程”建设要列入乡镇部门工作计划中,以便能更好得以实施。
4.3 项目整合。由于“种子工程”农家乐项目主要满足的是当地村民需要,而不是游客需要,所以其经营方式与现有的多数农家乐也有所不同。项目整合的方式:①可以与农村工作办公室自身的农村扶贫项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结合;②可以与农业部门实施的“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项目结合;③可以与民政局实施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项目结合;④可以与宣传部门实施的农村“文化礼堂”项目结合;⑤此外,还有与农村已有的“老年活动中心”、“经销店”、“医疗站”、“文化站”等项目结合,以便形成农村服务中心。
4.4 分批推进。“种子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周密规划、分批推进,不宜搞“运动式”一哄而上。县级农办部门要做好五年一期的农家乐产业规划,乡镇部门要做好年度项目的实施计划。不管是规划,还是计划都要有一定的弹性,需要因地制宜,分类分批实施,确保“发展一个、成功一个、服务一村、带动一村”。
参考文献
[1] 麻益军,刘宏日,陈桂良,等.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Z].2011.
[2] 麻益军,刘宏日,陈桂良,等.缙云县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2012-2020)[Z].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