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教学研究(之一)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_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织体为线索,将本科作曲教学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单声部织体(独奏人声或器乐曲)写作、钢琴伴奏织体写作、钢琴独奏织体写作、室内乐法、管弦乐法。分别论证各阶段的创作要领与教学重点,试图构建以织体为线索的完整教学体系。
  关键词:作曲 作曲教学 织体
  一、单声部织体(独奏人声或器乐曲)写作
  单声部织体写作即旋律写作,包括人声或器乐等种种不同的写作对象,它可以是歌曲写作,也可以是器乐化人声或器乐曲写作,它对音乐的调式风格、节奏节拍、发展手法、曲式结构等各种要素都会有所涉猎。
  摒弃人声或乐器的音域范围和技术特点不谈,仅从旋律角度来说,和旋律构成有着直接关系的因素是调式,它以“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性维持着旋律的风格,而调式的实质是音阶,那么音阶训练便成了旋律写作的第一课,一般的音阶都有一定的调式指向,除了常见的大小调式音阶、中古调式音阶、中国五声性民族调式音阶以外,还有世界各民族特有的调式音阶,有些是我们不能称谓的、由作曲家设计出来的,谓之“人工音阶”。在这一阶段的练习中,要将各种熟悉的和陌生的调式音阶反复练习。
  旋律的构成途径还可以是和弦分解,尤其体现为大小调体系的旋法特征,和弦由音程构成,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和三全音可以以其独立的或组合的形态将所有的音程关系表示出来,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各种音程的转位关系,在以和弦分解为基础的旋律训练中,旋律的主题既是由相对固定的音程关系构成,同时其音高结构也将属于一定指向内的调式音阶,因此这和音阶训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音列也可以构成旋律,特指一系列有固定排序的音高,“序列”是较为常见的体现形式。序列可以是无调性的设计,然而一个没有重复音的十二音音列,并不一定就是“无调性”的,按照“截断性”有调性的核心音调的方式也能结构其中的“调性中心性”。
  构建旋律的音高素材之后,将之置于与音高风格相符合的节奏、节拍中,根据其特征将其结构和发展为一个完整的作品。常见的旋律展开手法诸如重复、模进、减缩、扩展、逆行、倒影、拆分、衍展等。单声部织体(独奏人声或器乐曲)写作训练可以先以纯音乐的方式展开,之后再结合标题和文字,结合人声或乐器的音域范围和技术特点,写作独唱歌曲或独奏器乐曲。
  二、钢琴伴奏织体写作
  这一阶段的钢琴伴奏织体写作主要针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浪漫主义声乐体裁,侧重揭示人的内心情感,曲调富有艺术表现力,也可以针对近现代与当代的艺术歌曲,尤其侧重为中国艺术歌曲谱写伴奏,其钢琴伴奏作为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一般的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评判标准。这一训练要求笔者熟悉钢琴的器乐性能,能够合适、准确地使用恰当的织体来烘托特定气氛、表达特定内容。
  三、钢琴独奏织体写作
  这一阶段的创作是将第一阶段的单声部织体写作与第二阶段的钢琴伴奏织体写作相结合,有机地融于钢琴化器乐织体中,教学应突出“层次”的概念,层次不同于声部,一个声部是由一个单旋律构成,而一个层次则不一定由单旋律构成,有时只是单旋律,例如:单声部的主旋律、内声部副旋律、低音线条等,然而更多时候是由多声部构成,它们具有相同的作用,多半以同样的节奏型与音长,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例如附加和弦音的旋律、柱式和弦、内声部填充织体等。当然,不同风格作品的织体也是大不相同,了解和储备各种风格作品的常用织体形态是这一阶段训练的必经之路。
  四、室内乐法
  室内乐法首先基于器乐学的教学,须要提前了解管弦乐队各族群乐器的构造、发音原理、基本演奏法。单纯枯燥的器乐学教学很难让学生记住多如牛毛的条条框框,最好的方式是以室内乐法教学带动器乐学的学习,力图培养大家对每样乐器音响的兴趣和制造音响的相关技能,器乐学为乐队音响制造提供技术前提。如果我们把室内乐的音响趣味与乐器的音色、音区、特色指法与弓法结合起来,器乐学的学习就是一件不知不觉被完成的事情了。那么如何实现这一阶段与钢琴独奏织体写作的转换呢,最初的教学可引导学生将钢琴曲改编为指定类型的室内乐作品,然而钢琴音乐在音色表现、音响概念、织体写作等方面,与室内乐有着诸多本质上的不同,尽管历史上确有由钢琴名曲改编而成的室内乐或管弦乐经典作品,但这绝不意味着两种体裁可以随便转换,因此教师在选择被改变的钢琴作品时应当仔细斟酌,指导学生改编时,避免其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简单的声部分配和织体改写上,要结合着经典范例的现场演奏与实况录音,在大量的读谱中领悟室内乐语汇的实质和特征,养成室内乐创作思维。
  室内乐法的学习也可以认为是学习管弦乐法的必修课,它不仅针对经典室内乐组合的写作,更包括各种习作式的练习,例如:弦乐器的音色使用、为旋律编写木管乐谱、铜管乐的排列技术、织体错落技术等。被誉为“弦乐四重奏之父”的海顿创造了现代形式的室内乐,然而在他的三重奏中,小提琴与大提琴担任钢琴的配角,莫扎特的室内乐则赋予弦乐以重要地位,参与到与钢琴旋律的对话中。贝多芬则把室内乐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作品体现着摆脱已有模式、开辟新的途径,他历经了古典到浪漫风格的转变,最终超越浪漫主义,形成他独特的创作特征。舒伯特延续着浪漫主义风格,并建立了他自己的写作特色,门德尔松创立了利用循环结构形成整体的手法,舒曼沿袭了门德尔松的循环结构,并注重乐器之间对话式的对位处理,体现出对位段落的整体无缝交织。对上述作曲家的经典室内乐作品,教学中必须展开重点分析,强调不同作曲家、不同时代作品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对自身习作的指导意义。
  20世纪西方室内乐体现出作曲家“自成一家”的创新手法,不同的作曲家用自己的音乐语言来诠释室内乐中的音色,但仍然体现出一些共性特征。例如赋予音色以结构意义,将它作为单位材料运用在作品中,通过对它的控制来实现音乐的结构力和发展动力。又如在作品的局部或整体中单纯的使用某一种音高或特殊演奏法,这种将理念推向极端的作曲法使作品的局部或整体在音高或音色的控制上达成高度统一。另外,乐器常规音色中增大了特殊演奏法的比例,如泛音、滑奏等,乐器的非常规音色更是得到了近乎夸张的利用,如木管乐器的边吹边哼,如铜管乐器的拍打号嘴、对着乐器哼鸣等,如人声的叫咳嗽声、喘息声、笑声等等。音色的结构作用堪比音高、节奏等要素,被赋予“主题”含义,它的呈示、呼应、轮换等在作品中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意义。其组合形式更是不拘一格,早已跨越了弦乐、管乐、人声的界限,可以依据作曲家的构思来需要进行色彩搭配。   五、管弦乐法
  由于乐队演奏的困难,本科教学中的管弦乐法不便像第四阶段室内乐法那样开拓非传统演奏方式,应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为主。这里称为“管弦乐法”而非“配器法”,因为这一阶段仅针对西洋管弦乐队的配器技术,不包括中国民族管弦乐队配器法、小乐队配器法、电声乐队配器法等。管弦乐法不同于和声学和曲式学,它难以成为一种能够给出准确定义、并总结出按章操作的明确规则的理论系统,它是在管弦乐创作中不断生成的创造性思维,常识与经验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复杂的技术,更是一种精美的艺术。
  古典乐派成熟时期的管弦乐法体现出各部分的平衡,以五组弦乐作为乐队的底色,常以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同度或八度演奏旋律,大提琴与贝司八度演奏低音,小提琴与中提琴演奏和声填充织体等,织体层次清晰明确,通常以音区为其划分依据。为了达到力度的强化和渐变,多用音色叠置,例如小提琴演奏时,运用同度、三六度或八度的木管乐器叠置,为了加强木管与弦乐的融合,木管乐器一般不会使用极端音区与极端演奏法。主题旋律强调以弦乐音色为主的流畅连贯的、带有人声吟唱般感觉的表达,用以叠加的木管乐器仅作为弦乐音响的装饰。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情感宣泄,表达标题性的情节内容,热衷于诸如旋律、和声、调式、调性、节奏、音色、力度、演奏法、曲式结构等组成音乐的一切元素的夸张,其配器风格不同于古典时期,为了营造宏大的气势、渲染戏剧性效果,乐队编制得到广泛扩大,古典时期典型的双管制被三管、四管替代,弦乐器也多用一弓双音、三音,乐队底色由木管、铜管和弦乐队共同承担,管乐器和打击乐普遍得到更充分地运用。又由于多种变种乐器的使用,使得弦乐的规模也相应增加,并且得到了更加细致的内部划分,其写作复杂程度也随之大大提高。同一层次内部可以细分为不同织体形态的互补,异质音色的融合使其织体层次趋于复杂。半音化和声、远关系转调、变和弦、和弦外音与装饰和弦、不协和和弦、非功能或弱功能的和声进行等的运用强化了浪漫派音乐的抒情性、戏剧性与描绘性特征。
  基金项目:
  本文为长江大学2014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作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Y2014024。
  参考文献:
  [1]景徐.20世纪西方室内乐的音色开发及音色功能[J].音乐探索,2007,(01).
  [2]黄汛舫.配器课教学笔录[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03).
  [3]冯毅.管弦乐配器法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09).
其他文献
摘要:《升c小调波罗乃兹舞曲》Op.26是肖邦创作的波罗乃兹这一独特音乐体裁中旋律戏剧性丰富、情感表达既含蓄又饱满的一首。与肖邦成熟时期创作的庄严、优雅、贵族气息浓郁的波罗乃兹舞曲相比,本曲保留并延续了早期波罗乃兹中的舞曲节奏及性格特征,极富诗意。该乐曲在遵循着形式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中,运用了较高的钢琴演奏技巧性,节奏缓急交替,音乐在表现淳朴、自然的抒情性色彩的同时,并未掺杂过多华贵、庄重之感,但
期刊
摘要:同为活跃在舞台上的国际一流大师,钢琴家加夫里洛夫、阿什肯纳齐,还有女中音歌唱家巴托莉各自都具备了强烈辨识度的表演风格,其中不仅凸显了流派风格的不同还兼有强烈的个人创新风格。  关键词:安德烈·加夫里洛夫 阿什肯纳齐 巴托莉 风格 创新  2013年9月18日,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里有一场关于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展演,演奏者是俄罗斯钢琴家安德烈·加夫里洛夫。  加夫里洛夫在1974年获得国际柴科
期刊
摘要:经典京调声乐曲目《咏梅》蕴含中华民族艺术精华的传承与积淀,特别词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梅花大气唯美的特殊形象。本文强调分析诗词的文学内涵,准确把握歌曲塑造的艺术形象,从而较为准确地掌握歌唱和表演的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关键词:梅花形象 创作背景 艺术内涵  梅花一直是傲艳挺拔,花中豪杰的形象,它生长在寒冬时节,却不畏寒冷,傲寒怒放,历来被誉为品格高洁,志趣超然的花中君子和斗士。梅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教材中的合唱作品缺少梯度和趣味性、学生怕唱、教师怕教的现状,本文以具体曲目为例,从合理简化音乐作品,创设富有变化的练习内容入手,分析并探讨了初中普通学生多声部歌唱教学的编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初中 合唱 编创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把加强美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美
期刊
摘要:文章是笔者在大众合唱排练中的实践下笔,从排练前准备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出发,总结出在大众合唱排练前需做的准备工作,从而减少排练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助于提高大众合唱的排练效率,实现其排练的目标和预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大众合唱 合唱队员 指挥 排练  一、大众合唱曲目的选择  大众合唱曲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合唱队员自身的实际演唱水平和表现能力,又要充分挖掘合唱队员的潜力与
期刊
摘要: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根据画家哈尔德曼的遗作而创作的经典作品,创作于1874年。《侏儒》是这部音乐作品的第一首。本文试图从穆索尔斯基和《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入手,从曲式结构、音乐动机、节奏、节拍、速度以及力度等音乐要素对《侏儒》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画面中的音乐,以求获得对作品内在更深层面的认识。  关键词:穆索尔斯基 图画展览会 侏儒 音乐分析  穆捷斯特·彼得洛
期刊
摘要:闵慧芬老师是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大师,是博学多才的民族音乐家、教育家。她以“器乐演奏声腔化”为研究方向,构建了二胡极具魅力的音乐语言,为二胡的表现力开辟了新的领域。她在积极进行二度创作的同时,把创作优秀的二胡作品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成就出一首首经典的二胡乐曲。她在中国音乐舞台上放射出了夺目的光辉,将长久地留存在广大群众的记忆中。  关键词:闵慧芬 二胡演奏 器乐演奏声腔化 长城随想
期刊
摘要:近几年,加强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成为我国大力扶持和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音乐教学的作用,再指出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几点关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音乐教学 改革  音乐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人文素质以及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放
期刊
韩蓬,男高音歌唱家,上海歌剧院独唱演员。曾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先后师从于陈星教授、周小燕教授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先生。2009年1月,获意大利维罗纳《图兰朵》国际歌剧比赛第一名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颁发的“最佳音质奖”;2010年5月,获得意大利Riccardo Zandonai(理查德·赞道纳伊)国际青年歌唱家大赛第一名;2013
期刊
摘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审美文化的不同历来是体现各民族间差异性的依据之一,而审美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的具体呈现往往需要一些外在的载体。双簧管音乐作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音色而闻名。但是,在追求双簧管音色标准的同时,不同地域、民族在具体的表现上仍然有着些许的区别,而导致这种区别的本质正是各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差异性。哨片作为双簧管音色呈现的载体之一,对它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