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思考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cyat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和水平已有很大的提升和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需要和公众多样化的需求,分析其中原因并根据当前实际,指出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5个改进方案和途径,即提高预报准确率、综合应用各种服务手段、加强短时邻近预报服务、强化服务内容、体现地方特色,以期提高气象服务效果。
  【关键词】:气象服务;效果;提高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气象预报能力越来越强,进而开展的气象服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当预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提高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和缓慢,而人类的需求是不会受这些条件限制的,这也就是天气预报服务总是不能满足各方面需要的根本原因。而对于决策部门而言,必须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气象服务信息,才能保证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世界各地 自然 灾害频繁发生,而且灾害程度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这对提高预报能力和气象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
  1、提高预报准确率
  气象服务中,预报的准确率是预报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准确率低,做出的气象服务效果就会较差,不仅起到的作用不大,有时甚至起到反作用。这也是目前气象服务业务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当今的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基础,在高性能 计算 机平台上完成的 现代 气象数值预报。
  数值预报模式的研究和改进主要是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攻关的目标,而基层气象台站的任务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个人的经验,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修订和释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评估报告曾指出,优秀的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数值预报模式10~12年改进的效果。由此可看出,培养高素质的预报人员并在预报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于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综合应用各种服务手段
  随着气象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手段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优化,经历了由纸质材料和口头汇报到电话服务,再到短信服务、 网络 服务等。
  实际工作可以证明,综合应用各种服务手段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一般天气的服务,只需要电话或者传真服务信息即可,而当出现转折性或者灾害性天气时,就需要使用短信、电话、网络、电视等比较快捷且覆盖面广的手段,当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时,则应全面使用各种服务手段,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发送至最多的人手中。对一次重大的过程,要用电视、短信、电话、传真、网络等手段进行服务,以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最多的接收者能收到气象服务信息,为决策部门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2]。
  3、加強短时临近预报服务
  目前,很多省市尤其是中部及沿海地区都已安装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对监测突发性的、局地性的暴雨、冰雹、雷电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非常实用,同时也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一定范围的定点定量预报奠定了基础。以前各级气象台站发布的24 h天气预报在预测转折性、局地性或者突发性天气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普及应用,能准确监测较短时间内的天气系统变化,尤其是在确认暴雨中心、预测暴雨系统移动和强度变化时,显得既直观又准确。
  目前省市一级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应用较多,也较专业,县一级的预报员一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大都停留在监测降雨系统移动及变化方面,对雷达的基本速度、谱宽、风廓线等数据应用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基层预报员雷达方面的培训,进而提高其短时预报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作用,提升气象服务的效果[3-4]。
  4、强化服务内容
  4.1服务内容要突出重点
  一个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形势下有不同的重点服务内容,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突出服务重点、针对性强。要掌握不同季节的服务重点,需要在平时的服务中积累,不断思考和改进。
  4.2要加强临近预报服务
  随着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对突发性、转折性和灾害性天气可以进行跟踪监测,并及时通过手机短信提前预警服务,在服务中尽可能做到突出定点、定时、定量预报,从而取得显著的服务效果。
  4.3服务用语应注意通俗化
  尽量减少或避免专业化用语的作用,因为有些专业术语,地方领导和公众很难弄懂。比如在雨量预报中,可同时说明雨量量级和雨量范围。还有灾害性天气,最好也能预报量化的气象要素,让领导和群众对灾害强度有个定性的概念[5]。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含糊的词语,比如局部中雨,局部大雨之类的,这种词语表现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人们不能准确判断天气情况,久而久之会增加民众对气象服务的不满。
  4.4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
  气象观测的日界是20:00,与传统的日界24:00相差4 h,由于在预报服务中延用20:00的日界,20:00—24:00出现的降水算到哪一天就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也是导致公众甚至地方领导产生预报不准的误解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必要时可在服务内容中加以说明。
  5、体现地方特色
  地域不同、地理条件不同以及气候特点不同,气象服务的重点也就不同。因此,在气象服务中,基层气象台站不能只做上级的“二传手”,一定要体现地方特色。不同的地形地貌,往往同样的天气过程,各地却出现不一样的天气;农业结构不一样,同样的天气过程,结果有的地方无灾害,有的地方却出现灾害。因此,一定要掌握当地的各种要素,因地制宜地做出有针对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气象服务。
  【参考文献 】:
  [1] 蒋运志,曹久才,焦文红.提高基层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建议[j].广西农业 科学 ,2009,40(s2):463-464.
  [2] 糜建林.提升气象服务效益有关问题的思考[j].气象软科学,2009(3):124-127.
  [3] 周长江,薛新慧.关于基层台站气象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b08):198-199.
  [4] 朱宝文,张得元,张慧琴.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青海气象,2010(1):65-6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建设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进行生态保护共组,促进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公益林;建设;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经济的发展加重环境的污染问题,公益林的建設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符合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由此也导致整个社会的电力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甚至一度面临电力能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停断电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夏季用电高峰期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就加强对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的应用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将就这两方面的内容来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电气节能技术;电力新能源;应用  
期刊
【摘要】:能源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下又一新兴产物,其对于智慧城市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有很大促进作用。而智慧城市则是以人工智能化技术为主要工具来打造智慧化城市。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能源互联网技术得以应用于广大电力企业中,使得电力企业不断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文将主要探讨能源互联网实现路径及实践情况。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实现路径;实践  引言  在当今以化石能源为主的
期刊
【摘要】: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在历史和科研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保护。曲阜市的古树名木主要分布于孔庙、孔府、孔林等地,种类也较为丰富,主要有银杏、桧、楷等,这些古树的形态各异,却都展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也为我们掀开一幅幅历史画卷。而通过对曲阜市两次古树普查结果的分析,我们知道,曲阜市的古树名木资源,正因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原因,而一步步减少。以孔
期刊
【摘要】:在电力行业中,配电线路改造是其最基本的工程项目之一,而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给整个工程的改造进度和统筹发展带来不良影响。针对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各个电力公司也是束手无策。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比配电线路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比较与分析,引进实例进行验证,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望对实际的配电线路改造的过程能起到一定效果。  【关键词】:配电线路 ;改造措施; 优先级  【引言】:电
期刊
【摘要】: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越来越重要,对加快人们之间的通信效率和满足人们的通信要求有着一定得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对电力信息通信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信息通信应用思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通信技术;智能电网;应用与分析  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智能化电网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满足人们之间的电力需求与通信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
期刊
【摘要】:为了研究流域生态环境气候的影响,更好的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研究,流量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气象观测站历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空气湿度降低、蒸发量减少和日照时数减少。气候变化使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植物多样性退化,上游水源林破坏,径流减少,水质恶化,河流沙化加剧。只有充分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
期刊
【摘要】: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适当的位置接入合理容量的分布式电源,能够降低配电网的网损,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该文以配电网的损耗、节点电压偏差以及电压稳定指标为目标,建立了分布式电源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遗传算法,并结合小生境技术,来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合理位置和容量。采用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
期刊
【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以及人们对雾霾问题的关注,可再生能源逐渐步入人们视野,可将其作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可靠方法与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重的提升,也将给现有的电网系统带来挑战。使用储能技术能够作为解决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电力接入电网的有效方法。简要介绍了几种储能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分析了储能装置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作用及优点,最后总结
期刊
【摘要】:集约化管理是一种以现代化的技术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手腕,是供电企业完成高效率工作、低能源损耗、高经济效益的先进办法。制定集约化形式下的电费核算体制,并辅以科学合理的电费电价的管理政策,是我国电力产业长期开展的重要举措,对其进步业务质量,加强企业素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进步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集约化;电费核算;电费电价;管理  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