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日新月异。早在10-20年前,一个社会人如果不经常接触社会,走出家门,就会和社会脱节,可能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而如今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日渐产业化,对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随处可见。一个自然人在家里就能通过移动互联了解天下大事,完成走亲访友,还能解决各种生活所需。所以一种新型的“宅在家里的文化”逐渐兴盛起来。
时间进入2017年9月,开始有“00后”的孩子通过高考跨入大学,中国的高等教育即将进入“00后”的学生时代。“00后”大学生的父母基本上是“70-75后”,他们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和孩子一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见证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即使是在一个普通家庭,大多数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都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能熟练操作各种APP,并通过各种APP来为自己寻求生活的便利和精神上的补充。他们深受“宅在家里的文化”影响,对家的依赖性很强,日常活动范围也较小。
高校即将全面进入“00后”的学生时代,这对于高校管理,特别是对高校公寓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服务好、引导好新时代大学生,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家园式”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推行策略来探索高校公寓管理模式。
一、“家园式”大学生公寓的定义、管理模式的原因及重要性
笔者认为“家园式”大学生公寓,就是如家般舒适的居住环境,宾至如归的服务以及学生发自内心认同感。高校公寓管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公寓服务的主要对象。所以我们要转变工作思路,迎合时代的发展。要变之前将大学生“请出寝室”的传统思路,到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在发展、教育、服务和其他正向诉求上出现新的需求后,将“活动、服务引进来”。通过在传统的学生公寓内打造学生休闲活动、课堂延伸、能力培养的新场所,营造“家园式”学生公寓环境,来满足学生活动、学习、锻炼等多样服务。同时,还要通过组织活动在学生公寓内营造寝室“家”文化,“邻里”文化。引导室友之间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二、目前,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高校扩招引起的公寓增建,导致宿舍资源的不均衡。
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招生人数的增加第一受影响的就是住宿资源的问题。所以各大高校均有计划的进行学生公寓建设工程。而不同时期建造的公寓风格均受到当下学生公寓定位的影响,所以不可避免的导致在同一学校内存在住宿条件差异较大的情况。近期建造的学生公寓大多参照新的建设思路,吸收了欧美、香港等地区先进学生公寓建设理念,基本上能为学生提供非常舒心的生活环境。而旧式学生公寓,在建造当时只考虑到学生居住的基本需求,在活动用房和管理用房方面及其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的生活和公寓的优质服务造成不便。
2.传统式公寓管理模式,与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国内高校公寓管理模式有很多种,但相对都比较传统。比如由后勤部门管理、由学生管理部门管理或者共管,再比如完全托管第三方物业公司。很多高校一直在探索一种合理的有效的管理模式,往往会出现当一种模式不能很好运行了,就换一种模式。经常导致管理经验累积不足,服务同学的过程中有时不能有效或针对性的解决发生的问题。管理僵化和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3.传统的公寓学生管理模式,导致无法解决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传统的公寓学生管理模式,强调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和学生的服从,往往容易形成“对立面”,双方丧失彼此信任。老师无法通过融入学生,来有效的引导学生,起到自己的工作职责。学生对公寓认同感低,在找不到能够提供帮助的渠道时,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或激烈应对或完全不管。
三、如何推行“家园式”公寓管理模式的浅见
1.合理規划,整合资源,打造学生自助服务室满足学生“家园式”需求。
旧式的学生公寓改造难度尤为巨大,硬件条件的缺失,往往是限制“家园式”公寓建设的第一个大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内整体资源整合,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旧式学生公寓进行适当改造。在现今某些大学都有较为成功的案例,比如: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整幢公寓楼内在低楼层腾出2-3间学生寝室,打通整体改造成学生自助服务室,集洗衣、休闲、交流、消费、烹煮等为一体。目前在社会上有较成熟的公司提供打包服务,且学生对此也较为欢迎,经常会在服务室里进行休闲社交、讨论学习,举办文化沙龙、烹煮活动等。
2.专业物业托管与辅导员驻楼制相结合,打造高品质服务团队提供“家园式”服务。
大学生公寓有普通住宅公寓的特点,但又有不同。主要是因为是对象特殊。他们是新时代大学生,他们既需要享受到高质量的物业服务,又需要精神的引导和个人的发展。因此,专业物业托管与辅导员驻楼制相结合,既能让物业公司提供如现代化小区一样的高质量物业服务,辅导员又能起到引导学生发展的作用。
3.辅导员引导、学生组织自治,师生共建“家园式”公寓。
在公寓内建立集思想教育、学风引导、行为指导、文化建设、生活服务、安全防范六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驻楼辅导员从服务学生、引导学生角度出发将“家”文化、“邻里”文化结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活、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管理服务中来。同时让学生组织积极的参与到公寓管理中,这样能让他们认可“主人翁”身份,“公寓是我家,人人都为它”。坚持以生为本,解决学生问题为宗旨,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解决学生们日常遇到的问题,监督同学们的作息时间以及宿舍内部的卫生,维持学生之间的关系等来实现自治。师生共同营造美好的“家园式”公寓。
作者简介:余家宁,助理研究员,硕士,籍贯:浙江台州,现住杭州,邮编:310015。
时间进入2017年9月,开始有“00后”的孩子通过高考跨入大学,中国的高等教育即将进入“00后”的学生时代。“00后”大学生的父母基本上是“70-75后”,他们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和孩子一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见证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即使是在一个普通家庭,大多数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都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能熟练操作各种APP,并通过各种APP来为自己寻求生活的便利和精神上的补充。他们深受“宅在家里的文化”影响,对家的依赖性很强,日常活动范围也较小。
高校即将全面进入“00后”的学生时代,这对于高校管理,特别是对高校公寓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服务好、引导好新时代大学生,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家园式”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推行策略来探索高校公寓管理模式。
一、“家园式”大学生公寓的定义、管理模式的原因及重要性
笔者认为“家园式”大学生公寓,就是如家般舒适的居住环境,宾至如归的服务以及学生发自内心认同感。高校公寓管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公寓服务的主要对象。所以我们要转变工作思路,迎合时代的发展。要变之前将大学生“请出寝室”的传统思路,到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在发展、教育、服务和其他正向诉求上出现新的需求后,将“活动、服务引进来”。通过在传统的学生公寓内打造学生休闲活动、课堂延伸、能力培养的新场所,营造“家园式”学生公寓环境,来满足学生活动、学习、锻炼等多样服务。同时,还要通过组织活动在学生公寓内营造寝室“家”文化,“邻里”文化。引导室友之间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二、目前,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高校扩招引起的公寓增建,导致宿舍资源的不均衡。
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招生人数的增加第一受影响的就是住宿资源的问题。所以各大高校均有计划的进行学生公寓建设工程。而不同时期建造的公寓风格均受到当下学生公寓定位的影响,所以不可避免的导致在同一学校内存在住宿条件差异较大的情况。近期建造的学生公寓大多参照新的建设思路,吸收了欧美、香港等地区先进学生公寓建设理念,基本上能为学生提供非常舒心的生活环境。而旧式学生公寓,在建造当时只考虑到学生居住的基本需求,在活动用房和管理用房方面及其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的生活和公寓的优质服务造成不便。
2.传统式公寓管理模式,与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国内高校公寓管理模式有很多种,但相对都比较传统。比如由后勤部门管理、由学生管理部门管理或者共管,再比如完全托管第三方物业公司。很多高校一直在探索一种合理的有效的管理模式,往往会出现当一种模式不能很好运行了,就换一种模式。经常导致管理经验累积不足,服务同学的过程中有时不能有效或针对性的解决发生的问题。管理僵化和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3.传统的公寓学生管理模式,导致无法解决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传统的公寓学生管理模式,强调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和学生的服从,往往容易形成“对立面”,双方丧失彼此信任。老师无法通过融入学生,来有效的引导学生,起到自己的工作职责。学生对公寓认同感低,在找不到能够提供帮助的渠道时,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或激烈应对或完全不管。
三、如何推行“家园式”公寓管理模式的浅见
1.合理規划,整合资源,打造学生自助服务室满足学生“家园式”需求。
旧式的学生公寓改造难度尤为巨大,硬件条件的缺失,往往是限制“家园式”公寓建设的第一个大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内整体资源整合,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旧式学生公寓进行适当改造。在现今某些大学都有较为成功的案例,比如: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整幢公寓楼内在低楼层腾出2-3间学生寝室,打通整体改造成学生自助服务室,集洗衣、休闲、交流、消费、烹煮等为一体。目前在社会上有较成熟的公司提供打包服务,且学生对此也较为欢迎,经常会在服务室里进行休闲社交、讨论学习,举办文化沙龙、烹煮活动等。
2.专业物业托管与辅导员驻楼制相结合,打造高品质服务团队提供“家园式”服务。
大学生公寓有普通住宅公寓的特点,但又有不同。主要是因为是对象特殊。他们是新时代大学生,他们既需要享受到高质量的物业服务,又需要精神的引导和个人的发展。因此,专业物业托管与辅导员驻楼制相结合,既能让物业公司提供如现代化小区一样的高质量物业服务,辅导员又能起到引导学生发展的作用。
3.辅导员引导、学生组织自治,师生共建“家园式”公寓。
在公寓内建立集思想教育、学风引导、行为指导、文化建设、生活服务、安全防范六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驻楼辅导员从服务学生、引导学生角度出发将“家”文化、“邻里”文化结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活、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管理服务中来。同时让学生组织积极的参与到公寓管理中,这样能让他们认可“主人翁”身份,“公寓是我家,人人都为它”。坚持以生为本,解决学生问题为宗旨,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解决学生们日常遇到的问题,监督同学们的作息时间以及宿舍内部的卫生,维持学生之间的关系等来实现自治。师生共同营造美好的“家园式”公寓。
作者简介:余家宁,助理研究员,硕士,籍贯:浙江台州,现住杭州,邮编:3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