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历史课程改革中,如何正确使用好教学史料已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问题。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培养学生一种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课改 史料 史料分析和运用
现在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历史新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无论在体例还是内容等方面,变化都很大。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史料的运用非常普遍。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好教学史料已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近年来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历史部分材料解析题在考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史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然而,学生对材料解析题是“胆战心惊”、“望而生畏”,无法全面、准确把握材料、获取信息而束手无策。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
一、把历史史料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历史教学知识分两种:一种是历史教材知识(课本),也称为显性知识;此外,历史教材知识以外的一切相关知识,包括非历史教材知识的众多学科知识,通常统称为“教学资料”,也可称为“教学资源”,它不仅包括一切书本知识,还包括计算机网络教学信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师生智力因素。当前,网络信息技术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非教材知识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历史教材未编入的大量历史知识以及最新史料和学术观点;其他一些教学资源,如教育网站上的历史教学新教案,相关各学科教材内的知识及社会现存的生产生活、科技新成果,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知识,等等。对于这些知识多在分析教材时使用,如在分析前因后果、评价、意义等时往往需要补充一些材料,并加以概括升华。如果在教学中仅讲清教材知识而没有用教学资料进行“史论结合”式分析论证,就发掘不出隐含在教材知识中的理性观点,这样的教学只能是片面的“单一”的知识教学。新课程观认为,教学是使本学科教材内容与教学资料有机融合,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论思维的认知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料参与才能实现,教材与资料在课堂上犹如“红花与绿叶”一样不可分。
二、课堂教学中选择史学资料的基本原则
1. 注重运用具有创新思维意义的史学资料
强调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要以多样性、多层次、多侧面、多视角和多形式为教学提供活动空间。这意味着要求历史教学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发展思维能力。历史教材已具备了这种创新教育框架,与这种创新教材体系相适应,史学资料的选择不仅要有利于教学知识的授受,更要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性资料参与论证,就不会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教学资料不仅是为理解概念和培养能力而用的,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结出新的知识成果,即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才是亟须引起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2. 教学资料的使用应紧扣教材的重要内容
如高中历史教材中已涉及“马歇尔计划”对“二战”以后欧洲经济恢复的巨大作用,但它却不是教学重点,因此就不适宜增加教学资料,以免徒增学生的负担。而“福利国家”是重点问题,在充分利用教材知识的同时,增加“从摇篮到坟墓”即西欧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具体内容,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也使学生理解了某些欧洲国家由于一味地倡导“福利政策”导致了“不堪重负”的后果。在这里应让学生大力探求发挥,使学生知晓为什么“不堪重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制度问题?还是执政者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主要是时代问题,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所创造的经济成果不能超越时代的供给,去满足一切人的需求。这样,既解决了教材难点,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唯物史观和创新思维教育。探讨在一定时代人们应怎样生活的问题,这又成为人生价值观教育,由此自然地实现课程目标。
三、历史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为了贯彻史料教学的理念,在英国,首先从低年级开始,历史教师就非常注重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的培养。如何进行培养呢?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历史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自己身边的历史,进而对历史进行解释和探究。正如英国学者所指出的:“学校历史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存在有历史的证据,并通过这些证据来刺激他的想象和对历史的评价。”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片等。教学经验表明,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尽可能地把目光放在学生耳熟能详或实际已在学生身边,只是未引起其注意,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就会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地方史,如果选择恰当,更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总之,学生只有真正认识了史料的价值和功能,才能正确地运用史料来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学生对证据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就可以尝试运用历史证据来处理有关的历史问题,也就是“从证据中重建过去”的工作。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大致有:(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要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要了解历史的过程,就必须认识到历史资料的作用。唯有理解了史料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理解了历史知识的本质,才是真正认识了历史,从而能展现学习历史对人们的真正价值。中学历史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它充分体现了21世纪基础教育强调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育理念。而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史料教学的真正价值是,让学生尝试运用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对史料进行探究,以在历史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聚焦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教师要直面“蜕变”.中国教育报,2002.
关键词:课改 史料 史料分析和运用
现在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历史新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无论在体例还是内容等方面,变化都很大。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史料的运用非常普遍。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好教学史料已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近年来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历史部分材料解析题在考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史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然而,学生对材料解析题是“胆战心惊”、“望而生畏”,无法全面、准确把握材料、获取信息而束手无策。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
一、把历史史料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历史教学知识分两种:一种是历史教材知识(课本),也称为显性知识;此外,历史教材知识以外的一切相关知识,包括非历史教材知识的众多学科知识,通常统称为“教学资料”,也可称为“教学资源”,它不仅包括一切书本知识,还包括计算机网络教学信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师生智力因素。当前,网络信息技术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非教材知识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历史教材未编入的大量历史知识以及最新史料和学术观点;其他一些教学资源,如教育网站上的历史教学新教案,相关各学科教材内的知识及社会现存的生产生活、科技新成果,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知识,等等。对于这些知识多在分析教材时使用,如在分析前因后果、评价、意义等时往往需要补充一些材料,并加以概括升华。如果在教学中仅讲清教材知识而没有用教学资料进行“史论结合”式分析论证,就发掘不出隐含在教材知识中的理性观点,这样的教学只能是片面的“单一”的知识教学。新课程观认为,教学是使本学科教材内容与教学资料有机融合,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论思维的认知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料参与才能实现,教材与资料在课堂上犹如“红花与绿叶”一样不可分。
二、课堂教学中选择史学资料的基本原则
1. 注重运用具有创新思维意义的史学资料
强调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要以多样性、多层次、多侧面、多视角和多形式为教学提供活动空间。这意味着要求历史教学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发展思维能力。历史教材已具备了这种创新教育框架,与这种创新教材体系相适应,史学资料的选择不仅要有利于教学知识的授受,更要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性资料参与论证,就不会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教学资料不仅是为理解概念和培养能力而用的,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结出新的知识成果,即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才是亟须引起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2. 教学资料的使用应紧扣教材的重要内容
如高中历史教材中已涉及“马歇尔计划”对“二战”以后欧洲经济恢复的巨大作用,但它却不是教学重点,因此就不适宜增加教学资料,以免徒增学生的负担。而“福利国家”是重点问题,在充分利用教材知识的同时,增加“从摇篮到坟墓”即西欧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具体内容,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也使学生理解了某些欧洲国家由于一味地倡导“福利政策”导致了“不堪重负”的后果。在这里应让学生大力探求发挥,使学生知晓为什么“不堪重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制度问题?还是执政者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主要是时代问题,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所创造的经济成果不能超越时代的供给,去满足一切人的需求。这样,既解决了教材难点,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唯物史观和创新思维教育。探讨在一定时代人们应怎样生活的问题,这又成为人生价值观教育,由此自然地实现课程目标。
三、历史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为了贯彻史料教学的理念,在英国,首先从低年级开始,历史教师就非常注重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的培养。如何进行培养呢?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历史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自己身边的历史,进而对历史进行解释和探究。正如英国学者所指出的:“学校历史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存在有历史的证据,并通过这些证据来刺激他的想象和对历史的评价。”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片等。教学经验表明,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尽可能地把目光放在学生耳熟能详或实际已在学生身边,只是未引起其注意,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就会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地方史,如果选择恰当,更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总之,学生只有真正认识了史料的价值和功能,才能正确地运用史料来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学生对证据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就可以尝试运用历史证据来处理有关的历史问题,也就是“从证据中重建过去”的工作。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大致有:(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要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要了解历史的过程,就必须认识到历史资料的作用。唯有理解了史料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理解了历史知识的本质,才是真正认识了历史,从而能展现学习历史对人们的真正价值。中学历史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它充分体现了21世纪基础教育强调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育理念。而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史料教学的真正价值是,让学生尝试运用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对史料进行探究,以在历史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聚焦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教师要直面“蜕变”.中国教育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