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既有系统性又有分散性,以往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是根据课程进度进行教学,导致数学知识点较为分散,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就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就小学数学复习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程中应用策略与应用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课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会面临非常多的基础知识概念。表面来看,小学数学的教学结构较为分散,但实际上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之间也有众多联系。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加强小学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利于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更好地建构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
一、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复习的意义
(一)复杂知识简单化
由于思维导图是借助某些關键词精简、准确地概括复杂的概念,这样就让冗长、复杂的理论知识精简化,学生更容易把握重点,在某种程度下削减了学生课业量,减轻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期末复习负担。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轻学习压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学习。
(二)抽象概念形象化
思维导图由于运用了形象的图形、简单的主题和关键词,为学习者带来更加清晰、形象的视觉感受,能够让复杂的关系简单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相对适合思维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清晰、明朗的知识结构、理论框架,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轻松的状态吸收知识、把握重点、理清思路。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一)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方向,并在遵循教学方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就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引导学生更好地树立数学知识,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明确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
水平。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列举与梳理,以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就“三角形”以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自行绘制思维导图,并选出几位学生,就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的思路进行讲述,通过表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进一步梳理与验证。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与教师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比对,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思维导图中的不足,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对思维导图及相关知识点加以整理,弥补思维导图的不足。
(二)思维导图梳理,优化板块教学
小学阶段概念较多,教师仍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掌握这些概念,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出基本知识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一级思维导图,然后利用一级思维导图各知识点的相关性引导学生进行二级分支、三级分支……,一边画思维导图,一边讲解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各自推导过程,通过逐级梳理思维导图,较好地优化了板块知识点结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阶段,教学“图形和几何”这节课时,由于涉及的概念较多,首先,教师先引出点、线、面的形成,再把线进行二级分支,根据线段的特征引出各种平面图形,再进行三级分支引出体,这样可以根据内容的分布和学生掌握的情况继续分支……因为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的棱长公式、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思维导图的逐级分支串联,化繁为简,触类旁通,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发展
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复习学过的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如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否理解所学重点概念等,从而及时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主性学习,提高自我批判能力。例如,让学生在学习课后,通过整理反思,总结了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复习,对学生来说非常实用。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用思维导图复习数学知识,他们不仅能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训练发散思维。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复习课对于小学生对知识网络的构造和对知识点的归纳、梳理与总结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程中的应用,可以促使小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同时充分掌握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区别,从而使复习效果实现提升。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对知识点的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提升,为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博文.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8.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课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会面临非常多的基础知识概念。表面来看,小学数学的教学结构较为分散,但实际上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之间也有众多联系。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加强小学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利于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更好地建构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
一、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复习的意义
(一)复杂知识简单化
由于思维导图是借助某些關键词精简、准确地概括复杂的概念,这样就让冗长、复杂的理论知识精简化,学生更容易把握重点,在某种程度下削减了学生课业量,减轻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期末复习负担。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轻学习压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学习。
(二)抽象概念形象化
思维导图由于运用了形象的图形、简单的主题和关键词,为学习者带来更加清晰、形象的视觉感受,能够让复杂的关系简单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相对适合思维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清晰、明朗的知识结构、理论框架,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轻松的状态吸收知识、把握重点、理清思路。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一)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方向,并在遵循教学方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就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引导学生更好地树立数学知识,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明确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
水平。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列举与梳理,以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就“三角形”以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自行绘制思维导图,并选出几位学生,就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的思路进行讲述,通过表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进一步梳理与验证。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与教师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比对,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思维导图中的不足,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对思维导图及相关知识点加以整理,弥补思维导图的不足。
(二)思维导图梳理,优化板块教学
小学阶段概念较多,教师仍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掌握这些概念,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出基本知识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一级思维导图,然后利用一级思维导图各知识点的相关性引导学生进行二级分支、三级分支……,一边画思维导图,一边讲解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各自推导过程,通过逐级梳理思维导图,较好地优化了板块知识点结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总复习阶段,教学“图形和几何”这节课时,由于涉及的概念较多,首先,教师先引出点、线、面的形成,再把线进行二级分支,根据线段的特征引出各种平面图形,再进行三级分支引出体,这样可以根据内容的分布和学生掌握的情况继续分支……因为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的棱长公式、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思维导图的逐级分支串联,化繁为简,触类旁通,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发展
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复习学过的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如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否理解所学重点概念等,从而及时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主性学习,提高自我批判能力。例如,让学生在学习课后,通过整理反思,总结了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复习,对学生来说非常实用。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用思维导图复习数学知识,他们不仅能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训练发散思维。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复习课对于小学生对知识网络的构造和对知识点的归纳、梳理与总结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程中的应用,可以促使小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同时充分掌握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区别,从而使复习效果实现提升。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对知识点的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提升,为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博文.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