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吟诵是以人声作为媒介,透过音乐表达古诗词文内在情感的艺术形式。本文选择唐调吟诵作为研究对象,对唐调吟诵相关问题进行基础分析,并以此为根基,对唐调这一吟诵流派进行初步的认识研究,以期对唐调吟诵音乐有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唐调;吟诵;吟诵音乐
1 基础概念
吟诵,是一个合成概念,包括“吟”和“诵”。[1]对吟诵进行概念界定前,应先理解“吟”与“诵”两个单字的含义。
1.1 “吟”与“诵”
《字源(上)》一书中对“吟”与“诵”这两个单字的源流进行了解释。吟,形声字,从口,今声。其本意是呻吟及吟咏、吟诵。《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暝”即用本义。诵,形声字,从言,甬声。本义为朗诵,是带有腔调的一种读法。这一意义一直沿袭至今,如“诵诗会”“朗诵”“吟诵”中的“诵”依旧是本义。[2]
而《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中解释:吟,本义为呻吟、叹息,引申为啼叫、吟唱(声调抑扬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等。诵,本义为声音抑扬顿挫的朗读,引申为背诵、述说等。[3]
由此可见,“吟”与“诵”这两个单字的含义均与语言表达息息相关。“诵”作为朗读、朗诵的含义来理解,可被认为是“吟”的基础。因为“吟”的概念不仅包含了诵读,更包含了一定的音调与节奏。因此,可以说“吟”是在“诵”的产生、发展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1.2 “吟诵”
将“吟”与“诵”两个单字结合,便有了“吟诵”。因此,对“吟诵”的理解应该更注重整体性。
赵元任先生在《中国语言的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一文中为吟诵下的定义是:“中国的吟诵是大致根据字的声调来即兴创作一个曲调,而不是严格照着声调来产生一个丝毫不变的曲调”。[4]
陈炳铮先生认为,对于吟诵的定义具有狭义和广义的分别。广义的吟诵包括“朗吟”,接近于唱,是似唱而非唱的“半念半吟”;注重节奏和声调,但旋律性较差,接近于朗诵。狭义的吟诵则专指“吟唱”,不仅注重声调、节奏和旋律,更讲究腔调的优美,是一首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声乐作品。[5]
正如陈炳铮老师所指,对“吟诵”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于吟诵的理解,每个人通过其与实践结合后所下的结论都是不同的。目前社会大众对“吟诵”的理解趋于表面,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它的内在含义和文化艺术性。就笔者自身而言,笔者认为,将“吟”与“诵”二者概念结合,将“吟诵”解释为带有一定的高低错落的腔调以及节奏特点的读书方法,才是对其最简洁明了的解释。
2 唐调吟诵
2.1 唐调吟诵的源流
唐调吟诵是中国吟诵的代表流派,也是近现代吟诵史中最可体现诗词文赋内在音乐美的吟诵调。在吟诵诗词的体裁选择上,唐调不吟诵格律诗词和律诗绝句,只吟诵诗经、楚辞、五言、七言等。目前可查的唐文治老师吟诵的录音资料中,体裁为词的只有《满江红》和《水调歌头》两首。唐调吟诵创始人唐文治先生,曾担任无锡国学专修馆(后改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对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有着极为深厚的研究底蕴,师从桐城派①曾国藩先生和吴汝纶先生。唐调吟诵,按师承结构可表示为图1的关系。
由图1可以发现,唐调吟诵一定程度上是唐文治先生对桐城派读文方法的继承、延续、发扬。唐文治先生的吟诵为太仓方言吟诵,其读古文,疾徐高低、抑扬顿挫,时人称为“唐调”,并被录制成唱片,广为传播。[6]
2.2 唐调吟诵的语言
因本人非语言学研究方向,故目前只能就普通话与方言在吟诵时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以及节奏韵律进行基础的比较研究。
唐调吟诵分為普通话吟诵与方言吟诵。唐调的方言吟诵目前多使用吴语方言,它具有许多普通话不具备的语言特征,主要集中在苏州、上海等地区。魏嘉瓒老师曾说过:“普通话吟诵和方言吟诵有一个较大区别就是,只有方言才有入声字。”②在方言吟诵的过程中,凡遇入声字,便会短暂停顿,但没有绝对休止。这有些类似演唱音乐作品过程中,为了保持、延续歌词情感而做出的声音停止但气息不断的处理方法。
在吟诵过程中,吟诵者为尽量表现诗词文赋中的平仄声调、声调清浊、尾韵等文字特点,大多采用两字一停顿、一句一休止的节拍特征。但具体的节奏规律,还是要结合文学作品的结构来分析。
2.3 唐调吟诵的音乐
魏嘉瓒老师曾指出吟诵的特点为:口耳相传,师承有序;有规可依,回环而吟;旋律简单,甚至单调;一调多诗,可以套吟、复制;规矩之下,也有随意等。除了第一点为传承方式以外,其他几点都可看作与音乐相关的特点。
《诗经·关雎》为四言诗体裁,下列谱例是笔者根据唐调传承人魏嘉瓒老师的吟诵录音所记。
《诗经·关雎》每4句为一段,共5段,按照音乐作品分析的角度看,可类比为分节歌,即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多段歌词的歌曲形式。每段歌词在字数、字韵等方面大体相同,整体结构规整。
整部作品完全符合前文举出的吟诵特点,根据此例,也可认为唐调吟诵的调子具有一定的民间音乐特征,即采用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注释:①桐城派是我国清朝最具规模的散文流派,也称之为“桐城古文派”。
②入声字,古代汉语中的发音声调,现代汉语北方官话已经基本消失。汉语其他六大方言中均有保留。官话中西南官话的一部分,江淮官话也保留了入声字。但是北方的晋语(山西大部分和陕北内蒙古一部分)还有保留。
参考文献:
[1] 朱立侠.唐调吟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2.
[2] 李学勤.字源(上)[M].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3] 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
[4] 赵元任.中国语言的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J].中国音乐,1987(2).转载自:赵元任.赵元任音乐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5] 陈炳铮.谈古典诗歌的吟诵[J].中国音乐,1981(3).
[6] 魏家瓒.最美读书声——苏州吟诵采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王一景(1995—),女,江苏宿迁人,上海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关键词:唐调;吟诵;吟诵音乐
1 基础概念
吟诵,是一个合成概念,包括“吟”和“诵”。[1]对吟诵进行概念界定前,应先理解“吟”与“诵”两个单字的含义。
1.1 “吟”与“诵”
《字源(上)》一书中对“吟”与“诵”这两个单字的源流进行了解释。吟,形声字,从口,今声。其本意是呻吟及吟咏、吟诵。《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暝”即用本义。诵,形声字,从言,甬声。本义为朗诵,是带有腔调的一种读法。这一意义一直沿袭至今,如“诵诗会”“朗诵”“吟诵”中的“诵”依旧是本义。[2]
而《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中解释:吟,本义为呻吟、叹息,引申为啼叫、吟唱(声调抑扬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等。诵,本义为声音抑扬顿挫的朗读,引申为背诵、述说等。[3]
由此可见,“吟”与“诵”这两个单字的含义均与语言表达息息相关。“诵”作为朗读、朗诵的含义来理解,可被认为是“吟”的基础。因为“吟”的概念不仅包含了诵读,更包含了一定的音调与节奏。因此,可以说“吟”是在“诵”的产生、发展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1.2 “吟诵”
将“吟”与“诵”两个单字结合,便有了“吟诵”。因此,对“吟诵”的理解应该更注重整体性。
赵元任先生在《中国语言的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一文中为吟诵下的定义是:“中国的吟诵是大致根据字的声调来即兴创作一个曲调,而不是严格照着声调来产生一个丝毫不变的曲调”。[4]
陈炳铮先生认为,对于吟诵的定义具有狭义和广义的分别。广义的吟诵包括“朗吟”,接近于唱,是似唱而非唱的“半念半吟”;注重节奏和声调,但旋律性较差,接近于朗诵。狭义的吟诵则专指“吟唱”,不仅注重声调、节奏和旋律,更讲究腔调的优美,是一首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声乐作品。[5]
正如陈炳铮老师所指,对“吟诵”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于吟诵的理解,每个人通过其与实践结合后所下的结论都是不同的。目前社会大众对“吟诵”的理解趋于表面,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它的内在含义和文化艺术性。就笔者自身而言,笔者认为,将“吟”与“诵”二者概念结合,将“吟诵”解释为带有一定的高低错落的腔调以及节奏特点的读书方法,才是对其最简洁明了的解释。
2 唐调吟诵
2.1 唐调吟诵的源流
唐调吟诵是中国吟诵的代表流派,也是近现代吟诵史中最可体现诗词文赋内在音乐美的吟诵调。在吟诵诗词的体裁选择上,唐调不吟诵格律诗词和律诗绝句,只吟诵诗经、楚辞、五言、七言等。目前可查的唐文治老师吟诵的录音资料中,体裁为词的只有《满江红》和《水调歌头》两首。唐调吟诵创始人唐文治先生,曾担任无锡国学专修馆(后改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对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有着极为深厚的研究底蕴,师从桐城派①曾国藩先生和吴汝纶先生。唐调吟诵,按师承结构可表示为图1的关系。
由图1可以发现,唐调吟诵一定程度上是唐文治先生对桐城派读文方法的继承、延续、发扬。唐文治先生的吟诵为太仓方言吟诵,其读古文,疾徐高低、抑扬顿挫,时人称为“唐调”,并被录制成唱片,广为传播。[6]
2.2 唐调吟诵的语言
因本人非语言学研究方向,故目前只能就普通话与方言在吟诵时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以及节奏韵律进行基础的比较研究。
唐调吟诵分為普通话吟诵与方言吟诵。唐调的方言吟诵目前多使用吴语方言,它具有许多普通话不具备的语言特征,主要集中在苏州、上海等地区。魏嘉瓒老师曾说过:“普通话吟诵和方言吟诵有一个较大区别就是,只有方言才有入声字。”②在方言吟诵的过程中,凡遇入声字,便会短暂停顿,但没有绝对休止。这有些类似演唱音乐作品过程中,为了保持、延续歌词情感而做出的声音停止但气息不断的处理方法。
在吟诵过程中,吟诵者为尽量表现诗词文赋中的平仄声调、声调清浊、尾韵等文字特点,大多采用两字一停顿、一句一休止的节拍特征。但具体的节奏规律,还是要结合文学作品的结构来分析。
2.3 唐调吟诵的音乐
魏嘉瓒老师曾指出吟诵的特点为:口耳相传,师承有序;有规可依,回环而吟;旋律简单,甚至单调;一调多诗,可以套吟、复制;规矩之下,也有随意等。除了第一点为传承方式以外,其他几点都可看作与音乐相关的特点。
《诗经·关雎》为四言诗体裁,下列谱例是笔者根据唐调传承人魏嘉瓒老师的吟诵录音所记。
《诗经·关雎》每4句为一段,共5段,按照音乐作品分析的角度看,可类比为分节歌,即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多段歌词的歌曲形式。每段歌词在字数、字韵等方面大体相同,整体结构规整。
整部作品完全符合前文举出的吟诵特点,根据此例,也可认为唐调吟诵的调子具有一定的民间音乐特征,即采用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注释:①桐城派是我国清朝最具规模的散文流派,也称之为“桐城古文派”。
②入声字,古代汉语中的发音声调,现代汉语北方官话已经基本消失。汉语其他六大方言中均有保留。官话中西南官话的一部分,江淮官话也保留了入声字。但是北方的晋语(山西大部分和陕北内蒙古一部分)还有保留。
参考文献:
[1] 朱立侠.唐调吟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2.
[2] 李学勤.字源(上)[M].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3] 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
[4] 赵元任.中国语言的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J].中国音乐,1987(2).转载自:赵元任.赵元任音乐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5] 陈炳铮.谈古典诗歌的吟诵[J].中国音乐,1981(3).
[6] 魏家瓒.最美读书声——苏州吟诵采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王一景(1995—),女,江苏宿迁人,上海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