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拥有强大生命力和古老历史的生物,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蟑螂。这种认识是否准确暂且不谈,但蟑螂的确是一类化石记录非常丰富的生物。发现一块新的蟑螂化石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最新发现的一块约有一亿年历史的缅甸琥珀里包含的蟑螂化石新种有点特别:这只来自中生代的“小强”Manipulator modificaputis 是一位肉食者。
祖先是捕虫高手
现在的蟑螂大约有4 500种(不包括白蚁),均属于蜚蠊目,其中99%的种类不接近人类,是典型的枯枝落叶层分解者。虽然不招人待见,但是蟑螂既不捕食其他动物,也不爱吃活的植物(潜蠊属等少数除外),连传播人类疾病的确切记录都没有,是一类人畜无害、生性平和的小动物。大部分蟑螂的主食是落叶、朽木等植物死体和真菌,遇到动物尸体也不会放过补充额外蛋白质的机会,栖息在蝙蝠洞环境里的蟑螂则负责蝙蝠粪便的进一步分解。其实,城市里的德国小蠊、美洲大蠊等也是由人类丢弃的各种垃圾吸引而来的,因此消灭家中蟑螂的最好办法就是打扫卫生,别让这些大自然的清洁工代替自己来工作。
和这些现生的蟑螂不同,这个新发现的化石物种M. modificaputis,以及它所属的Manipulatoridae科,是白垩纪早期的一群肉食性蟑螂,和典型的卵圆形扁平身材的蟑螂不同,M. modificaputis 身材纤细,有着长长的腿和灵活的脖子,大而圆的复眼显示出它们良好的视力。此外,它头顶上还有一对极其发达的侧单眼,提供了额外的广阔视野。
M. modificaputis 个头很小,体长4.5毫米,是一个游荡在夜间丛林的小猎手,除了它们之外,中生代的森林中还有一些更大的肉食性蟑螂,隶属Raphidiomimidae 科的肉食“小强”可能是很多侏罗纪昆虫的梦魇,它们体型健硕,长满硬刺的前足行使着捕捉足的功能,和现生蜚蠊典型的后口式口器(嘴的方向朝向身体后方)不同,这类肉食蜚蠊的口器是前口式,嘴像步甲一样位于头部前端——这是很多肉食昆虫的共同特征,便于攻击和捕获前方的猎物。
恐龙时代却是小块头
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代,肉食性蜚蠊的数量和种类非常丰富。害怕蟑螂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已经在大脑中展开一幅充斥着巨型怪兽的地狱画卷,然而事实是,这些恐龙时代的蟑螂和今天的蟑螂比起来,只能算是小不点。地球上的确曾经出现过一些相当巨大的“类似蟑螂”的昆虫——古网翅类,但古网翅类早就随着环境的剧变销声匿迹了。现代的蜚蠊目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动物类群,一直到侏罗纪才迟迟登场,比哺乳动物的出场还要晚,而活跃在恐龙时代的蟑螂们个头也并不大,那些已知最大、最重的蜚蠊们,都生活在今天的地球上。如果地质史上有一段 “巨型蟑螂时代”,那么这个时代就在当前。
演化史上的“遗老遗少”
现在我们认为所有的蟑螂都从良吃素了,然而,事实并不一定如此。正如同我们在重新审视鸟类之前,一直以为恐龙已经彻底灭绝,在断言肉食性蟑螂已经消失之前,我们也需要重新认识一群熟悉的陌生虫:螳螂。
螳螂、蟑螂和白蚁曾经是网翅总目的“吉祥三宝”,分别代表着螳螂目、蜚蠊目和等翅目,但在今天的分类系统中,白蚁已经被毫无异议地并入蜚蠊目之中——也就是说,白蚁不过是社会性的蟑螂而已,是以分解死亡植物为任的蜚蠊目昆虫的一个演化分支,而螳螂目则暂时保留着独立的地位,被认为和蜚蠊目享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正如曾经的古鸟类研究领域一样,螳螂的化石信息极为匮乏。我们今天看到的螳螂已经具备了任何其他昆虫都没有的独特外形,然而这也可能是灭绝造成的假象。试想:如果灵长目在石器时代就只剩下人类和狐猴,我们今天可能就会认为自己是灵长类独一无二的成员。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螳螂可能起源于一个灭绝的蟑螂类群Liberiblattinidae。现生螳螂和蟑螂看起来如此不同,是由于具备中间特征的类群已经灭绝殆尽,但从少数已发掘的螳螂化石上,我们依然可以窥见某些原始螳螂和蟑螂高度相似的身姿。
就算化石资料缺乏,在今天的螳螂身上,我们依然能看到一些演化史上的“遗老遗少”,它们忠实地传承了祖先的蟑螂形态,例如广缘螳属、石纹螳属、金螳属等。它们不但与蟑螂外形相似,连行动的姿态都与它们受人误解的亲戚别无二致。
也许随着更多缺失的信息浮出水面,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肉食性的蟑螂并没有与鸟类以外的恐龙一起消失。它们可能和鸟儿一样,演化出了完全超乎祖先想象的全新外型,愚弄了一代又一代分类学者,并且在看脸的人类审美文化中获得了穷亲戚们所不具备的地位。它们远远超越了恐龙时代矮小的同胞,演化出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勇猛而又“仪态万千”的蟑螂。
祖先是捕虫高手
现在的蟑螂大约有4 500种(不包括白蚁),均属于蜚蠊目,其中99%的种类不接近人类,是典型的枯枝落叶层分解者。虽然不招人待见,但是蟑螂既不捕食其他动物,也不爱吃活的植物(潜蠊属等少数除外),连传播人类疾病的确切记录都没有,是一类人畜无害、生性平和的小动物。大部分蟑螂的主食是落叶、朽木等植物死体和真菌,遇到动物尸体也不会放过补充额外蛋白质的机会,栖息在蝙蝠洞环境里的蟑螂则负责蝙蝠粪便的进一步分解。其实,城市里的德国小蠊、美洲大蠊等也是由人类丢弃的各种垃圾吸引而来的,因此消灭家中蟑螂的最好办法就是打扫卫生,别让这些大自然的清洁工代替自己来工作。
和这些现生的蟑螂不同,这个新发现的化石物种M. modificaputis,以及它所属的Manipulatoridae科,是白垩纪早期的一群肉食性蟑螂,和典型的卵圆形扁平身材的蟑螂不同,M. modificaputis 身材纤细,有着长长的腿和灵活的脖子,大而圆的复眼显示出它们良好的视力。此外,它头顶上还有一对极其发达的侧单眼,提供了额外的广阔视野。
M. modificaputis 个头很小,体长4.5毫米,是一个游荡在夜间丛林的小猎手,除了它们之外,中生代的森林中还有一些更大的肉食性蟑螂,隶属Raphidiomimidae 科的肉食“小强”可能是很多侏罗纪昆虫的梦魇,它们体型健硕,长满硬刺的前足行使着捕捉足的功能,和现生蜚蠊典型的后口式口器(嘴的方向朝向身体后方)不同,这类肉食蜚蠊的口器是前口式,嘴像步甲一样位于头部前端——这是很多肉食昆虫的共同特征,便于攻击和捕获前方的猎物。
恐龙时代却是小块头
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代,肉食性蜚蠊的数量和种类非常丰富。害怕蟑螂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已经在大脑中展开一幅充斥着巨型怪兽的地狱画卷,然而事实是,这些恐龙时代的蟑螂和今天的蟑螂比起来,只能算是小不点。地球上的确曾经出现过一些相当巨大的“类似蟑螂”的昆虫——古网翅类,但古网翅类早就随着环境的剧变销声匿迹了。现代的蜚蠊目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动物类群,一直到侏罗纪才迟迟登场,比哺乳动物的出场还要晚,而活跃在恐龙时代的蟑螂们个头也并不大,那些已知最大、最重的蜚蠊们,都生活在今天的地球上。如果地质史上有一段 “巨型蟑螂时代”,那么这个时代就在当前。
演化史上的“遗老遗少”
现在我们认为所有的蟑螂都从良吃素了,然而,事实并不一定如此。正如同我们在重新审视鸟类之前,一直以为恐龙已经彻底灭绝,在断言肉食性蟑螂已经消失之前,我们也需要重新认识一群熟悉的陌生虫:螳螂。
螳螂、蟑螂和白蚁曾经是网翅总目的“吉祥三宝”,分别代表着螳螂目、蜚蠊目和等翅目,但在今天的分类系统中,白蚁已经被毫无异议地并入蜚蠊目之中——也就是说,白蚁不过是社会性的蟑螂而已,是以分解死亡植物为任的蜚蠊目昆虫的一个演化分支,而螳螂目则暂时保留着独立的地位,被认为和蜚蠊目享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正如曾经的古鸟类研究领域一样,螳螂的化石信息极为匮乏。我们今天看到的螳螂已经具备了任何其他昆虫都没有的独特外形,然而这也可能是灭绝造成的假象。试想:如果灵长目在石器时代就只剩下人类和狐猴,我们今天可能就会认为自己是灵长类独一无二的成员。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螳螂可能起源于一个灭绝的蟑螂类群Liberiblattinidae。现生螳螂和蟑螂看起来如此不同,是由于具备中间特征的类群已经灭绝殆尽,但从少数已发掘的螳螂化石上,我们依然可以窥见某些原始螳螂和蟑螂高度相似的身姿。
就算化石资料缺乏,在今天的螳螂身上,我们依然能看到一些演化史上的“遗老遗少”,它们忠实地传承了祖先的蟑螂形态,例如广缘螳属、石纹螳属、金螳属等。它们不但与蟑螂外形相似,连行动的姿态都与它们受人误解的亲戚别无二致。
也许随着更多缺失的信息浮出水面,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肉食性的蟑螂并没有与鸟类以外的恐龙一起消失。它们可能和鸟儿一样,演化出了完全超乎祖先想象的全新外型,愚弄了一代又一代分类学者,并且在看脸的人类审美文化中获得了穷亲戚们所不具备的地位。它们远远超越了恐龙时代矮小的同胞,演化出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勇猛而又“仪态万千”的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