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鲁克靴匠人世家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什地区叶城县,人们曾世代穿一种叫乔鲁克的皮靴。在南疆发掘的许多古墓葬里都发现过其身影,称得上是现代靴子的鼻祖。如今,当地人脚上再也难见乔鲁克靴了,2006年,乔鲁克靴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路在哪里?它淡出人们的视线是趋势,可是,有用并非是事物存在的唯一评判标准。或许,乔鲁克靴如今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已经成为了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者。
  家传宝贝多
  乔鲁克是古突厥语,意为用皮子做的靴子。它历史悠久,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都有穿乔鲁克靴的历史。20年前,叶城人还是习惯穿乔鲁克靴的,以此为生计的匠人曾有很多,手艺也传承了世世代代。如今,当地人脚上再也难见乔鲁克靴了,而那些匠人后裔们生活处境又如何呢?在距县城不远的喀格勒克镇,我们打听到有一家乔鲁克靴匠人,算是个维吾尔族匠人世家,到最新一辈已是第四代传人。至今,这个家庭仍在坚持制作乔鲁克靴。青白玉籽料是他们的父亲留下的,在做靴子时起软化抛光作用,连核桃木工作台,也是他们的父辈传下来的……
  小巷中,推开一扇铁门,这是座绿意盎然的小院儿,墙角金黄的无花果熟了,藏在硕大的叶片下。在木雕廊庭大炕上,三个人组成一幅温馨画面,各自做着手中的活计,中间长者拿着两张裁好的皮子缝合,看得出是靴子雏形。
  三人组成了一条制作乔鲁克靴的流水线,他们是50多岁的男主人阿木冬·阿不都热合曼,50岁的女主人美日古丽·吐尔地以及他们32岁的儿子阿不来提·阿木冬。他们正在赶制100双袖珍乔鲁克靴,这是喀什专程来人订制的,当旅游纪念品出售。
  阿木冬手中拿着两扇靴帮子,正在用钩针缝合,一翻过来正面是美丽的花纹,将缝隙处化腐朽为神奇。鞋帮料多是牛皮或骆驼皮,而鞋底是厚实的牦牛皮。
  “别看他硬实,一上脚穿几天就软了,冬天也不打滑。放羊人喜欢在里面穿毡袜子,一穿好几年。由于是全皮质,延展性好,不管脚型肥瘦,穿几天就能贴脚了。”
  为了更好说明乔鲁克靴的优点,阿木冬从里屋拿出几双成品,“你瞧,它最大特点是鞋子不分左右,穿惯了它再穿其他鞋子准会搞错呢。”
  “自古乔鲁克靴就是全手工制作,不用一根钉子,不用胶粘,全靠手工缝合和捶打。”说话间,美日古丽用一块手掌长的青白玉籽料,打磨着即将完工的鞋底。
  “这是我父亲留下的,当年他就这么用,主要起软化抛光作用,它也是我小时候的玩具。”美日古丽停止做活,看着那块圆润的玉石,浸润着某种光泽,似在回想幸福的童年时光。“普通石头可不行,太硬太干,没有玉石润,而且这块玉石用久了有灵性,特别顺手。”
  祖传的工具不止这一个呢,美日古丽利落地搬出好几样,那一头圆的锥状物叫“库瓦”,熟皮子用的;顶端带扁钩的长铁条是“凯盖”,可以将鞋内部翻过来;连那核桃木的工作台,也是他们父辈传下来的。
  制作乔鲁克靴全套需八道工序,老两口一天不停地忙活可以做两双。有儿子当帮手,三四双也能做。此时,阿木冬神色有些黯然,“以前做多少都不愁销,现在要计划着做,有人订了才敢做。”
  叶城县地处昆仑山北麓,平均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乔鲁克靴似乎就是为农牧民量身定做的。那时,男女老少、农牧民都喜欢穿它,而且一年四季穿,夏季光脚穿,冬季配双羊毛毡袜。它保暖性好,轻巧又实惠,靴筒还能护住脚踝,牧人把它比作脚上的“保暖炉”。
  依靠做乔鲁克靴,阿木冬一家20年前的收入还不错,全家在巴扎上最多一次卖了100多双。那时,很多人穿乔鲁克靴,颜色基本只有黑色、白色和棕色三种,小女孩的还装饰着皮穗子。而塔吉克族妇女心灵手巧,买回靴子后,喜欢在靴子侧面用硬币装饰,或绣上自己喜欢的花卉图案,跟她们的发辫银饰与红裙相得益彰。
  姻缘手艺牵
  有趣的是,阿木冬和美日古丽的父亲都曾是乔鲁克靴匠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叶城县二轻局成立手工合作社,全县拥有好手艺的匠人都成了拿工资的师傅。阿木冬和美日古丽经常到合作社玩,在美日古丽18岁时两人认识了,因家族有相同手艺,有了共同语言,乔鲁克靴成就了两人的姻缘。如今,他们已结婚30多年,育有5个孩子,不过只有阿不来提这个儿子学习家传手艺。
  起初,儿子阿不来提对做靴子并未表现出多大兴趣。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开始穿时髦的皮鞋,款式很多。年轻人嫌弃乔鲁克靴是老气的“古董”。而在巴扎上,阿木冬一家制作的乔鲁克靴也不再畅销。
  但阿不来提十分懂事,每天放学后,看父母辛勤地做靴子,便常常搭把手帮忙。周末时,母亲美日古丽对他说:“你自己做好靴子,到巴扎上卖的钱都是你的!”这可让阿不来提起了兴致,干劲儿十足。
  “那时,多一些零花钱,对一个小男孩诱惑很大。”阿不来提摸着头不好意思地笑着。做着做着,他开始对做靴子感兴趣了,16岁时,正式跟父母学艺。尽管有这么好的激励政策,其余4个子女仍不愿意学这门手艺。
  手艺传到儿子阿不来提手上时,也正是乔鲁克靴正在被人们淡忘之时。为了生计,三人学习了制作皮鞋的手艺,但款式很难比得上那些成品鞋,销量一般,仅仅维持生计。
  时光转到21世纪,喀什地区的游客多了起来,游人喜欢购买具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乔鲁克靴的独特性备受青睐。阿木冬家又有生意了,只是乔鲁克靴的用途变了,旅游用品商店订做的是手掌大小,色彩艳丽的微型乔鲁克靴,每双150元。
  现在手艺纯熟的他,一天顶多做一双乔鲁克靴,人们购买乔鲁克靴多半是当工艺品摆设或旅游纪念品。只有少部分销往山区,以老人和儿童穿的居多。为了迎合目前多数的买家,乔鲁克靴渐渐失去了原有实用性,颜色更靓丽,鞋型更精巧。
  “以前是人人穿,现在却成了纯粹的工艺品。”这令阿木冬心里不是滋味,“过去,商店里买不到鞋子的人,找我准没错。我做过最大50码的乔鲁克靴呢。”现在,只有山区牧羊人订他家的乔鲁克靴,因为山里冷,皮鞋在山里成了“样子货”,只有乔鲁克靴可以四季穿,保护小腿不受寒。
  目前,阿木冬一家以制作乔鲁克靴工艺品为主,一年的纯收入还可以,而七八年前,这个数字还会更高。乔鲁克靴技艺已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木冬被认定为唯一的传承人,每年有3600元的传承基金补助。
  手艺是祖传的,主顾却发生了变化。夏季,全家为游客制作那些精致的微型乔鲁克靴,而阿木冬却伸着脖子盼望着秋季来临,他真正的主顾牧羊人即将从深山里走出来,乔鲁克靴穿在他们脚上,才让阿木冬仍旧感到手艺的价值。
  当一件东西,不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被淡忘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在阿木冬一家人身上,我品出的更多是不舍,由家族血脉承袭下来的某种情感。手工技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实用性,还有民俗历史的传承性。随着乔鲁克靴技艺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项技艺也将被更好地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路在哪里?它们诞生于民间,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游牧生活向现代农业等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其淡出视线是趋势。现实是残酷的,除非你融入现代社会,否则面临的就是消亡。可是,有用并非事物存在的唯一评判标准。或许,乔鲁克靴如今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已经成为了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者。
其他文献
文学艺术的发展,使文艺理论面临挑战,系统科学方法为丰富文艺理论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重新解释题材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灵感”与生活的关系
中国新疆冰雪旅游节暨冬季旅游产业博览会于2006年创办,每年举办一届,从2012年起,中国新疆冰雪节暨冬博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表明新疆冰雪节暨冬博会的影响力已经超
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这也正是《商务周刊》走到今天的价值吧    我还是喜欢用卡佛式的语句作为标题,亲爱的读者们肯定不会觉得我故作深刻。其实很简单,我在此刻想思考和告诉您的,是我这7年在坚持什么?是《商务周刊》这10年在坚持什么? 7年前,当我第一次走进高昱的办公室时,这个当年《三联生活周刊》的干将已经领导《商务周刊》一年的时间了,他正在为办一本中国最棒的商业周刊这个伟大理想而不断折磨着自己,也
期刊
有人说,男人的成功多源于改变个性,女人的成功多源于个性。这句话看上去适用于群邑集团中国区CEO李倩玲。李倩玲出身于一个奉行开放式教育的家庭,从小形成了开朗爽直、不惧挑战的性格。在职场打拼了几十年的她仍然快人快语,一往无前,习惯性地仰天大笑。  一直以来,李倩玲都是一个效率至上、不喜欢拖拉的雷厉风行者,她的下属评价她,“一直向前,把所有人都远远甩在后面。”这种持续而强大的推力,使她服务的群邑集团以及
10月12日,媒体援引银行业数据称,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约1100亿元,为年内这四大银行新增贷款总量的单月新低。前几个月一直高居同业首位的中国银行,9月新
转眼又到了秋季,百花凋零,树叶枯黄。然而,芦花却像钓饵一样钓起了人们观赏的兴趣。此时的芦苇如同一个成熟的女人,在经过春的孕育.夏的锤炼之后,绽收出了她的笑容:摇动着金色柔韧的
伊顿公司是一个多元化的工业公司,总部在美国克利夫兰,在中国有27家工厂,1万名员工,主要业务有宇航、汽车组件、卡车零部件、液压、电气等。伊顿现在在全世界的销售额大概在150亿
过去讲路线正确,没有政权,可以夺取政权,天下大乱,可以变为天下大治。
金秋10月,沙漠中的胡杨吸引每一个爱好摄影者,我也不例外,赶个周未,带上设备,一路直奔尉犁县31团,早9点从岛鲁木齐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