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科技进步的发展和我国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大,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社会需要的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知识型人才,而是既有知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专多能的技能型劳动者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用人单位和领导的重视和青睐。针对此种情况,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和社会需要,大力奉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落实和推广,旨在切实提高各行各业劳动者和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从业素质。本文试结合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浅要分析高职教育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和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促进学生就业的作用及意义,最后结合高职教育中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这种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做一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资格 证书制度 研究 思考 1 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办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有高职特色的职业型人才。在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中,特别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再造和培养,明确把“理论结合实践”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写入了大纲。因此,与普通高中的授课重点不同的是,在高职学校的教学中,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中,包括课堂实验、学生实践、课外实习和野战实训等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且還有意地把一部分课程特意安排到学校实验室、野外实训基地以及实践岗位来完成,其目的就在于拓宽学生的课程空间,创建与学校课程体系互相呼应、互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使高职学校毕业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要,高职学校的教学就要从知识传授为课堂重点的工作重心转移过渡到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的实践环节,使得高职教学更符合行业特点和企业要求,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职业技能培训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端正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既得到了知识传授,又得到了能力锻炼,还完善了人格教育,三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相互渗透并协调发展,学生在校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努力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内容学习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具备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职业技能,毕业后可以迅速走上职业岗位,成为某行业或领域的技术能手或学科带头人,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 职业资格证书对促进高职学生就业的意义、地位、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毕业生学习期满通过劳动就业找到工作岗位和用人单位对于人才聘任所采用的标准依据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它也是一种形式特殊的考试制度。落实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行业行为标准以及岗位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可或指定的相关鉴定评价机构对劳动者或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达到的水平或者应具备的职业资格进行考核并做出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地评价和鉴定,最终决定并授予考核合格者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它与学历文凭证书的区别在于它的颁发与某一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它是劳动者或从业人员已经具备了某项职业要求的必备技能和知识的证明,既是证书持有者求职应聘或者升值加薪的通行证,又是用人单位决定是否录用该求职者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算是个新兴事物,所以它出现和存在的历史并不算长,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考证我们发现,它的实施和发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解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意义和影响较为深远。 首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和推行是适应国际形势和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 在这个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新经济时代,每个国家都把人才的竞争看得非常重要,为了在残酷而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个国家都在加强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在内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争夺。而企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体现该生在文化水平和学历文凭的高低,另一方面则更为直观地体现为该生职业素养的高低和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要全面客观地考察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就应该采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证书两者并重的措施。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实际制定并在全社会大力推广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双证书”制度。它是现阶段合理利用并开发我国人力资源的一种重要举措,它的实施和推行必将大幅度提升高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满足企业对于实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需要。 其次,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是为了顺利实现与国际上对于人才资源管理的接轨。 从成功国家的改革实践经验来看,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高校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培训,是提高从业者职业素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手段,它一方面提高并促进了人员就业的几率和功效,另一方面还推进了国家经济发展,振兴了民族企业和国有经济。二战中日本和德国作为战败国,国有经济和企业资本受到严重摧毁和破坏,为了重整旗鼓,挽救民族危亡,它们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来开发从业者的劳动技能,使得国民经济很快复苏起来。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机制转变,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也不得不进行相应地调整,为了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顺利接轨,我国决定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打造一批有资质、有能力的技术型专业人才。 再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的需要。 所谓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是按照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传播的同时,经过专门的训练、实践和考核,掌握一个或多个工种的操作技巧,最终把他们打造成为能够当场排除机器故障并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的技术能手或标兵。因此,它起着完善人才知识结构,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变为实践技巧的作用。由于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新行业和新工种的不断增加,社会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职业教育计划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把各行业新增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纳入到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培训内容当中,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 3 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旦获得了国家颁发并认可的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意味着该学生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该行业工作。同样,有了国家规定标准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考核依据之后,用人单位就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自己想要的职业人或行业精英。因此,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颁布和实施的意义无论对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都努力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努力培养为社会认可和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然而,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毕竟不同于其他劳动技能的鉴定,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同时,做到统筹兼顾,不断完善,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到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 首先,在学生思想上要端正认识,资格证书不可替代学历证书。 尽管我们一再讲职业资格证书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忽略学历教育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来讲,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证书有着天壤之别。我们上大学首先要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证书的获得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我们所接受知识的教育是系统而完整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虽然也涉及到理论知识,但是更侧重培养的是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这种模式最终培养出来的是熟悉某一项技能或行业的专门性职业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双证”教育,毕业生应在率先拿到毕业证书的前提下再获得一项职业资格证书,以便更好地满足岗位需要或工种需求。我们万万不可一心只想拿到职业资格证书而不肯踏踏实实学习,毕业时如果不能顺利获得学历文凭证书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学校在教学管理措施上要和职业资格证书相配套,鼓励或奖励学生努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具备某一行业技能或专业能力的专门性应用型人才。而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显然对学生们又是有用的,学生们在获得了某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之后就会增加自己参与人才竞争的筹码,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在工作岗位定位,早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努力考证或对已经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给予明确的奖励,导致学生考证的积极性不高。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对于正在考证的同学给予一定的照顾,对于已经取得证书的同学采取部分课程或学分免修的奖励,调动学生考证的积极性,掀起学生考证的热潮。 再次,为了更好地贯彻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证书教育在内的“双证型”教育,提倡配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这里提出的所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是为了纠正传统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和“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比重,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方法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和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还要精通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该行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具备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只有具备了过硬本领的教师才有可能带得出具有高超本领的学生。教师的综合素养提高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丰富了,就会培养出既能顺利拿到学历文凭证书同时又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萃玉.关于高职教育的几点思索[J].才智,2011(16). [2]梁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7). [3]文迤.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6). [4]侯小坤.对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深入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3). [5]朱富丽.高职教育中实训教学的探讨[J].青春岁月,2011(14). 作者简介: 蒋作用(1970-),男,云南曲靖人,云南工商学院职业资格鉴定处处长、考试培训中心主任,文章方向:职业资格培训、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