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3月,有媒体报道,忻钰坤即将开拍新片《山野追踪》,中低成本制作,大约1000万左右。新作品的叙事结构将是线性叙事,但仍是一部类型片。在内容上将糅合悬疑、犯罪等导演擅长的元素,可能还会加入一些动作戏。
忻钰坤导演的《心迷宫》在2015年10月中旬上映后,取得了1067万票房,这对于投资为170万的小成本电影来说,是个不错的成绩。影片不仅获得好口碑,也让大众认识了新导演忻钰坤。
可以说,从《疯狂的石头》一片开始,每年都会有几部“黑马”级的小成本影片在电影市场中冲出重围。但从绝对数量而言,大部分的国产小成本影片每年还是在为筹集影片拍摄资金、寻找电影发行渠道、纠结影片上映档期、争夺电影放映场次、担忧影片票房收入的尴尬境地中苦苦挣扎。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中小成本影片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2015年下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吹起了一股小成本文艺的清风:《心迷宫》《喜马拉雅天梯》《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塔洛》《一个勺子》,这些电影尽管在票房成绩上无法和IP、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分庭抗礼,但它们赢得的良好口碑和呈现的创作势头,无疑是电影院线上亮眼的一幕。
是谁在拍国内的小成本电影?国内电影大市场下小成本电影前景如何?戴锦华教授在北大的讲座上分享了她的观察和思考。
我的整体感觉是,
新导演的第一部长篇的出手高度是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2015年First影展在忻钰坤导演的《心迷宫》之后,
我参与评到的大奖是《告别》。
这是仍然在电影学院就读的年轻女导演的第一部故事长片,
老练娴熟,完整度、完成度都非常高。
小成本电影,电影工业的发动机
按照现在的标准,2015年12月3日中国电影突破了400亿的大关。坦率地说,5年前你这么告诉我,我会说:你疯了。但是现在,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张像梦一样,有时候我有一点担心,某一天突然梦醒来了。
按照今天的电影市场来说,此前的电影都是小成本电影,今天的小成本电影已经是当年的大制作,所以,我觉得大概也很难定义“小成本电影”。
2015年一批小成本电影最后可以到影院中跟大家见面,尤其是《心迷宫》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刻。大概三四年前,有次我和某大导演见面,我说自己对大众电影的状态非常忧虑,导演安慰我说,别担心,让市场做大,让规模做大,我们不需要太大的空间,规模大了之后各种独立的实验的先锋的,或者是标识着导演个性的电影都能获得自己的空间。我从他的话里获得了安慰。
但是, 2015年初时,我想到那位导演的构想,我觉得好天真。因为,市场大意味着资本的流量大,但是资本的特性是不会自动地让出空间来给他人的,哪怕是吃剩下的也不愿意吐出来。不过,到了下半年情况不同了,经由各方面热爱电影的人、年轻导演的努力,终于有这么一批影片进入了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的独立制片应该是1990年代初开始的,由于DV、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出现了一批导演投身于电影的创作。但是,长久以来,中国的独立制片和中国的院线电影是平行体制,有时候是冲突体制。这一次,终于出现了交叉,出现了这样一个可能汇流的状态。
我一直强调,小成本电影不论是艺术的或者是先锋的,是导演个人的表述或者是关注中国社会的表述,他们都是电影工业所必需的实验室、后备力量和前沿突破,没有它,电影工业就会丧失发动机、丧失力量。2015年,《心迷宫》《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塔洛》《一个勺子》这些电影进入电影市场,它们制作都非常好,导演的社会诉求、文化表述和审美态度都在电影中有非常清晰地表述。然后,这些电影在我观看的时候,感动了我。
电影拍给谁看
小成本电影应该怎样平衡跟观众之间的关系?
我不太礼貌地说,这是个伪问题。
首先,中国人口基数大,中国社会的差异性太多。忻钰坤导演说发行很成功,1000多万的票房。在现在的中国票房,1000多万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拍这样的电影是足够的,可以回收成本还略有盈余。那么就可以说,这影片是跟观众遭遇了、碰上了,这是最重要的。
王小帅的《闯入者》上映宣传时,我为小帅去站过一次台,那是小帅的悲伤。当时《闯入者》造成的那种悲哀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入了很多的宣发经费,好像是1000万,相当于整个《心迷宫》的票房了,投入这么多面对的是抽象的全国观众,另一方面是垄断的排片,排到非常差的时段或者是非常短的周期。这样,他的观众找不到他,他找不到他的观众,就是根本没有相遇的可能性,然后以非常粗暴地宣布说:你心里没观众,你在市场上被否决了。这本身是小成本电影可能面临的状态,当然,更悲惨的是上不了片。
小成本电影这个概念,在我们这里弄得比较含糊,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小成本电影。我觉得年轻导演在开始拍他们的电影时,要警惕过度膨胀的自我,那是肯定必须的,包括大导演。今天我们眼看有一些大导演的作品失败,有的是过分屈服于市场,有的是过度自我膨胀,所以,一个艺术家、一个导演要警惕自我膨胀。同时,我想如果导演付出一些特别朴素的东西,比如对电影的爱,对于自己所处理题材故事的真诚,然后全力以赴、全身心地做好自己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去寻找观众、和观众相遇了。不久前,有人对作家提问:你给谁写的?徐则臣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海明威说,你开始写作的时候你书房里充满了人,最后只剩你自己。但是,这不意味着你是为自己写作,而是说你其实不可能构想预期你有怎样的观众。如果你对艺术、对电影足够真诚的话,最后你的这份真诚是一定会通过作品跟你的观众相遇的。所以,不是一说心里想着观众其实就在说商业性。
我曾和一位据说是制片人的头有过一次小小的对话,他说最近有一种非常激进的说法:电影应该给多数人拍。他说,我们不想给多数人拍,我们只想给90后拍。对于这样的说法,我觉得非常好玩,我们到底怎么思考商业性。
现在导演起跳高度极高
非常奇怪,2015年我开始做电影节评委,所以看国产片的量前所未有的高,主流的很多凭着巨大的敬业精神也不会去看的电影被迫看了,还有大量的独立电影、小成本电影、纪录片等。我的整体感觉是,新导演的第一部长篇的出手高度是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如果别人不告诉你这是导演长篇处女作,你是看不出来的,技巧的圆熟、叙述的能力、剪辑的风格都非常好。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在DV时代之后,他们在活动文化的影响中长大,所以跟当年电影学院先画画再拍照片再拍五分钟小戏的训练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我们现在说的不是万玛才旦的《塔洛》或者刘杰的《德兰》,如果这两部上线的话我也推荐大家看,两部都是藏族题材,是在欧洲国际电影节的艺术片标准当中也不用惭愧的电影。万玛才旦的片子是往极致走,黑白、固定机位、长镜头、独角戏,但是坐得住的人看了后某种东西会被触动,恍恍惚惚觉得你读到很多东西。《德兰》中,刘杰把他的调度能力,把叙事的细腻、对情绪的微妙把握,做到非常精致的程度。虽然他们拍的是小成本电影,但他们是成名导演,这两部片子不是导演的处女作。这里不是指他们,指的是像《路边野餐》这样的第一部,你会发现真的非常惊人。包括像现在拍摄的一些纪录片,估计成本也相当高,但是从拍摄到制作、剪辑,还有叙事都非常有趣。
2015年First影展在忻钰坤导演的《心迷宫》之后,我参与评到的大奖是《告别》。这是仍然在电影学院就读的年轻女导演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老练娴熟,完整度、完成度都非常高。所以,大家不要认为年轻导演的处女作是那些粗糙的展露才华的电影。当年,倪震在《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中写过关于第五代导演的一篇文章《起跳的高度》,如果第五代起跳的高度已经很高的话,那么现在导演的起跳高度是极高的。这些电影期待的观众,是坐下来用心去看了,一定会感到有收获。
(根据现场讲座整理,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蕾磊
忻钰坤导演的《心迷宫》在2015年10月中旬上映后,取得了1067万票房,这对于投资为170万的小成本电影来说,是个不错的成绩。影片不仅获得好口碑,也让大众认识了新导演忻钰坤。
可以说,从《疯狂的石头》一片开始,每年都会有几部“黑马”级的小成本影片在电影市场中冲出重围。但从绝对数量而言,大部分的国产小成本影片每年还是在为筹集影片拍摄资金、寻找电影发行渠道、纠结影片上映档期、争夺电影放映场次、担忧影片票房收入的尴尬境地中苦苦挣扎。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中小成本影片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2015年下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吹起了一股小成本文艺的清风:《心迷宫》《喜马拉雅天梯》《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塔洛》《一个勺子》,这些电影尽管在票房成绩上无法和IP、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分庭抗礼,但它们赢得的良好口碑和呈现的创作势头,无疑是电影院线上亮眼的一幕。
是谁在拍国内的小成本电影?国内电影大市场下小成本电影前景如何?戴锦华教授在北大的讲座上分享了她的观察和思考。
我的整体感觉是,
新导演的第一部长篇的出手高度是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2015年First影展在忻钰坤导演的《心迷宫》之后,
我参与评到的大奖是《告别》。
这是仍然在电影学院就读的年轻女导演的第一部故事长片,
老练娴熟,完整度、完成度都非常高。
小成本电影,电影工业的发动机
按照现在的标准,2015年12月3日中国电影突破了400亿的大关。坦率地说,5年前你这么告诉我,我会说:你疯了。但是现在,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张像梦一样,有时候我有一点担心,某一天突然梦醒来了。
按照今天的电影市场来说,此前的电影都是小成本电影,今天的小成本电影已经是当年的大制作,所以,我觉得大概也很难定义“小成本电影”。
2015年一批小成本电影最后可以到影院中跟大家见面,尤其是《心迷宫》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刻。大概三四年前,有次我和某大导演见面,我说自己对大众电影的状态非常忧虑,导演安慰我说,别担心,让市场做大,让规模做大,我们不需要太大的空间,规模大了之后各种独立的实验的先锋的,或者是标识着导演个性的电影都能获得自己的空间。我从他的话里获得了安慰。
但是, 2015年初时,我想到那位导演的构想,我觉得好天真。因为,市场大意味着资本的流量大,但是资本的特性是不会自动地让出空间来给他人的,哪怕是吃剩下的也不愿意吐出来。不过,到了下半年情况不同了,经由各方面热爱电影的人、年轻导演的努力,终于有这么一批影片进入了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的独立制片应该是1990年代初开始的,由于DV、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出现了一批导演投身于电影的创作。但是,长久以来,中国的独立制片和中国的院线电影是平行体制,有时候是冲突体制。这一次,终于出现了交叉,出现了这样一个可能汇流的状态。
我一直强调,小成本电影不论是艺术的或者是先锋的,是导演个人的表述或者是关注中国社会的表述,他们都是电影工业所必需的实验室、后备力量和前沿突破,没有它,电影工业就会丧失发动机、丧失力量。2015年,《心迷宫》《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塔洛》《一个勺子》这些电影进入电影市场,它们制作都非常好,导演的社会诉求、文化表述和审美态度都在电影中有非常清晰地表述。然后,这些电影在我观看的时候,感动了我。
电影拍给谁看
小成本电影应该怎样平衡跟观众之间的关系?
我不太礼貌地说,这是个伪问题。
首先,中国人口基数大,中国社会的差异性太多。忻钰坤导演说发行很成功,1000多万的票房。在现在的中国票房,1000多万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拍这样的电影是足够的,可以回收成本还略有盈余。那么就可以说,这影片是跟观众遭遇了、碰上了,这是最重要的。
王小帅的《闯入者》上映宣传时,我为小帅去站过一次台,那是小帅的悲伤。当时《闯入者》造成的那种悲哀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入了很多的宣发经费,好像是1000万,相当于整个《心迷宫》的票房了,投入这么多面对的是抽象的全国观众,另一方面是垄断的排片,排到非常差的时段或者是非常短的周期。这样,他的观众找不到他,他找不到他的观众,就是根本没有相遇的可能性,然后以非常粗暴地宣布说:你心里没观众,你在市场上被否决了。这本身是小成本电影可能面临的状态,当然,更悲惨的是上不了片。
小成本电影这个概念,在我们这里弄得比较含糊,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小成本电影。我觉得年轻导演在开始拍他们的电影时,要警惕过度膨胀的自我,那是肯定必须的,包括大导演。今天我们眼看有一些大导演的作品失败,有的是过分屈服于市场,有的是过度自我膨胀,所以,一个艺术家、一个导演要警惕自我膨胀。同时,我想如果导演付出一些特别朴素的东西,比如对电影的爱,对于自己所处理题材故事的真诚,然后全力以赴、全身心地做好自己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去寻找观众、和观众相遇了。不久前,有人对作家提问:你给谁写的?徐则臣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海明威说,你开始写作的时候你书房里充满了人,最后只剩你自己。但是,这不意味着你是为自己写作,而是说你其实不可能构想预期你有怎样的观众。如果你对艺术、对电影足够真诚的话,最后你的这份真诚是一定会通过作品跟你的观众相遇的。所以,不是一说心里想着观众其实就在说商业性。
我曾和一位据说是制片人的头有过一次小小的对话,他说最近有一种非常激进的说法:电影应该给多数人拍。他说,我们不想给多数人拍,我们只想给90后拍。对于这样的说法,我觉得非常好玩,我们到底怎么思考商业性。
现在导演起跳高度极高
非常奇怪,2015年我开始做电影节评委,所以看国产片的量前所未有的高,主流的很多凭着巨大的敬业精神也不会去看的电影被迫看了,还有大量的独立电影、小成本电影、纪录片等。我的整体感觉是,新导演的第一部长篇的出手高度是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如果别人不告诉你这是导演长篇处女作,你是看不出来的,技巧的圆熟、叙述的能力、剪辑的风格都非常好。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在DV时代之后,他们在活动文化的影响中长大,所以跟当年电影学院先画画再拍照片再拍五分钟小戏的训练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我们现在说的不是万玛才旦的《塔洛》或者刘杰的《德兰》,如果这两部上线的话我也推荐大家看,两部都是藏族题材,是在欧洲国际电影节的艺术片标准当中也不用惭愧的电影。万玛才旦的片子是往极致走,黑白、固定机位、长镜头、独角戏,但是坐得住的人看了后某种东西会被触动,恍恍惚惚觉得你读到很多东西。《德兰》中,刘杰把他的调度能力,把叙事的细腻、对情绪的微妙把握,做到非常精致的程度。虽然他们拍的是小成本电影,但他们是成名导演,这两部片子不是导演的处女作。这里不是指他们,指的是像《路边野餐》这样的第一部,你会发现真的非常惊人。包括像现在拍摄的一些纪录片,估计成本也相当高,但是从拍摄到制作、剪辑,还有叙事都非常有趣。
2015年First影展在忻钰坤导演的《心迷宫》之后,我参与评到的大奖是《告别》。这是仍然在电影学院就读的年轻女导演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老练娴熟,完整度、完成度都非常高。所以,大家不要认为年轻导演的处女作是那些粗糙的展露才华的电影。当年,倪震在《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中写过关于第五代导演的一篇文章《起跳的高度》,如果第五代起跳的高度已经很高的话,那么现在导演的起跳高度是极高的。这些电影期待的观众,是坐下来用心去看了,一定会感到有收获。
(根据现场讲座整理,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