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行动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ruary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明确七星关区县域地质灾害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综合治理措施。[方法]阐述目前七星关区地质灾害治理现状,分析地质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结果]针对七星关区地质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治理措施: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巡查力度;抓实开展汛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强化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积极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加快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进度;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加大人为工程活动监管力度。[结论]为强化区域安全意识、完善区县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指挥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预警预报;七星关区
  中图分类号 S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2-253-03
  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s well as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Method]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Qixingguan region were introduced, and so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Result]Aimed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Qixingguan region, so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s followed: strengthening the examination degree of geological disaster hidden trouble area in flood season; developing monitoring and warning predic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flood season; strengthening the emergency duty an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flood season; positively developing publicity and training of geological disaster controlling in flood season; speeding up the degree of geological disaster controlling projects; roundly acceler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 standard “Tenhaving coun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controlling;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degree of artificial engineering activities.[Conclusion]The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regional security consciousness and perfecting area county geological disaster forecast warning command work.
  Key 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 Comprehensive control; Warning and forecasting; Qixingguan Karst region
  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属于2015年贵州省国土资源“六大行动”之一。地质灾害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喀斯特山区有着特殊的地质地貌,且其境内地质灾害多以滑坡崩塌为主[1-3];安装更加科学准确的监测预警设备及监控设备,强化人的主观能动性及人力监测预警[4],实施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应急灾害具有重要意义[5-6]。七星关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大、隐患点多,尤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重。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七星关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该地区有效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1 基本情况
  毕节市七星关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交汇处,全区国土面积为3 412 km2。全区总人口数达154.9万人,森林覆盖率达41.7%,地形西高东低,最高海拔为2 217 m,最低海拔为470 m,平均海拔为1 511 m,地处105°36′~106°43′E、26°21′~27°46′N,地势从西向东北逐渐降低,属山地类型,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700~1 200 mm。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地质储量达42.55亿t,硫磺矿储量达8.41亿t。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263处,受威胁对象包括5 431户村民、9所学校、6栋村委办公楼以及部分道路交通,共26 941人,潜在经济损失达33 738万元。受威胁人数大于100人(包含100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有79处。
  2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行动的现状
  2015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地灾防治形势,为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准备,七星关区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全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切实推进高标准“十有县”建设,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1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政府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亲自安排部署并监督落实,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防灾任务,落实防灾责任,明确防灾措施。区直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度》(黔府办函〔2015〕12号)《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层级管理职责规定的通知》(毕府办通〔2013〕111号),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各乡镇、街道将地质灾害预防、监测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行动到位”。在明确职责的同时,为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真正落实,区政府与有关乡镇、街道和部门签订责任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有关乡镇、街道及区直相关部门年度工作“双考双评双挂钩”考核内容,明确具体任务,年终进行实绩考核,形成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层级考核体系。
  2.2 完善预案,设立警示标识
  结合辖区地质地貌条件、气候特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特征等因素,认真分析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每个隐患点都必须制定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树立地质灾害警示牌,明确预警信号、撤离路线、临灾避险场所等。各乡镇、街道已在汛期之前将2015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文件,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应急预案,汛前排查报告报区地灾办备案。
  2.3 落实ABC角工作制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国土资源部门实行AB角工作制,按照七星关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区国土资源局创新工作方式落实ABC角工作制,明确1名领导(A角)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因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出差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本职责时,由另外1名熟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政策的领导(B角)代为处理;同时,与业务技术支撑单位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建立战略合作机制,由其安排1名高级工程师(C角)到区国土资源局挂任局长助理,协助AB角重点从技术的角度指导、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4 提前安排部署
  在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统一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上,区国土资源局召开全系统2015年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要求全系统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完善地质灾害预案,加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力度,强化监测预警及临灾避险,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加快实施地质灾害搬迁治理项目,加大人为工程活动监管力度,切实防治地质灾害。
  2.5 深化战略合作机制
  为有针对性地安排地灾防治工作,区国土资源局与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召开2015年汛期地质灾害共同预防协作会,商议、落实地质灾害防范措施,会议就做好七星关区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达成共识。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夯实群测群防基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监测预警避让、简易监测为重点,用身边的实例,分层次开展通俗易懂的地质灾害宣传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巡查排查、应急调查,积极申报项目。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在汛期之前派出2~3名专业技术人员常驻七星关区开展巡查排查、应急调查,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在加强日常巡查排查的基础上,发现紧急情况,立即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指导,并提交相关调查成果,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避免盲目开展工作带来的次生灾害;对多年来监测数据无明显变化符合取缔条件的,按程序取缔,切实减轻防治压力;对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实施搬迁或治理。三是共同探索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围绕创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和应急能力体系,探索地质灾害隐患点远程监测、自动化监测、电子监测等新手段,认真总结、借鉴经验,进一步推进、完善七星关区地质灾害综合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2.6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水平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加入现代科技元素,因此,七星关区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正在建设的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相结合。目前,正在和技术单位合作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自动化监测、建立完善应急指挥系统。现已在碧海街道办事处西冲村王家院组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安装了自动化监测仪,实施24 h不间断监测,实现数据即拍即传。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监测设备和手段,切实提高全区的监测预警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2.7 创新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目前全区正在实施的项目有14个(其中特大型项目共4个),共向中央、省、市争取资金5 564.18万元。其中,大屯雅木特大型滑坡治理项目已获中央补助资金达2 300万元,正在编制完成施工图设计方案报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因时间紧、任务重,经七星关区委、政府同意,安排区地灾办1名同志到大屯乡挂职乡长助理,指导加快项目实施。
  2.8 开展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2015年4月21日15:00在碧海街道办事处西冲村王家院组组织开展2015年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按照“全覆盖、不漏点”的要求,组织区督办督察局、区考核办、区地灾办等相关部门加强督查,对辖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开展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对该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按标准进行补助,即:威胁人口小于50人的隐患点,每个点补助1 000元;威胁人口50~100人的隐患点,每个点补助1 500元;威胁人口大于100人的隐患点,每个点补助2 000元。
  3 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七星关区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行动工作取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巡排查的深度、广度有待深化;二是监测预警预报水平不高;三是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仍需加强;四是宣传培训仍需跟进;五是项目实施进度不快;六是高标准“十有县”进度需加快;七是人为工程活动监管力度不大。   4 对做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行动的建议
  目前,七星关区已正式入汛,据有关部门预计,在今后5个月的汛期,贵州省将呈现“先涝后旱、旱涝交替”的气象特征,局地将发生大暴雨以上强降水,洪涝灾害重,并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因此,七星关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行动防治行动工作:
  4.1 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巡查力度
  汛期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因七星关区地质构造复杂、人为活动频繁,近年来周边时有地震发生,因此,应不间断地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排查工作,编制隐患点的防灾应急预案,明确防灾责任人,落实监测人员,强化监测手段,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设置警示牌,切实把基础防灾工作落实到位,随时保持工作的主动性。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要严防死守。重点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公路、旅游景区、工矿、医院、集镇、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等人口密集区域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地质灾害隐患。同时,要联系资质部门参与,对近年来经监测无变化、险情基本稳定、已搬迁(或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核查取缔,减轻防治压力。
  4.2 抓实开展汛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
  区国土资源局、区气象局、区水利局应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会商机制,及时掌握降雨情况,认真研判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科学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在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应指导、督促监测人员应认真做好监测工作,精心设防。及时维护监测点损坏的设施,及时更换责任心不强的监测员。同时,初步探索建立1~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一步完善系统与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体系的衔接,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24 h不间断监测,即拍即传数据和影像,统一调度人员、物资,大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4.3 强化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
  汛期,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汛期24 h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明确值班职责,落实“零报告”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轮流值班,做好值班记录,确保信息畅通。值班期间,应密切关注监测及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地灾预警预报信息和上报灾情险情。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按规定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撤离疏散受威胁的群众,并组织技术力量,查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预测发展趋势,制定抢险救灾措施,组织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4 积极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
  目前,全区仍有大部分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心理,对预警信号、撤离路线、临灾避险场所不熟悉。因此,各关部门应深入到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地质环境脆弱的区域,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受威胁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重点围绕让受威胁人员熟练掌握预警信号、撤离路线、临灾避险场所等方面进行分层次、全方位、通熟易懂的培训,夯实群测群防基础。
  4.5 加快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进度
  全区获上级批准立项的地质灾害搬迁治理项目有16个(包含3所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的搬迁治理),获上级补助资金达6 708万元。目前已全面启动或正在实施的项目有11个,未启动的项目有5个。为及时完成任务,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及乡镇要加大沟通、协调、实施力度,倒排工期,明确责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项目工程有序推进。同时,相关部门应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积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4.6 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
  应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2013〕43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13〕69号)及相关文件精神,认真总结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严格按照高标准“十有县”建设要求,制定目标方案,逐项对比梳理,核实补缺,将高标准“十有县”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制度、有机构、有经费、有预警、有监测、有评估、有避让、有宣传、有演练、有效果”十个方面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协调管理、专业技术支撑、项目经费保障、防治措施落实和规避灾害风险等能力。通过高标准“十有县”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全面推动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4.7 加大人为工程活动监管力度
  因七星关区属地质灾害易发区,目前全区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道路交通建设、矿山开采、农村村民建房、城市房地产开发,切坡形成高陡边坡,未采取合理有效的支挡措施,加之随意弃土,在强降雨影响下,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原则开展治理。
  同时,务必引起各相关责任单位的高度重视,提前介入,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对巡查排查出来的隐患要树立警示标志、设置警戒线,落实人员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不被批准建设,努力防范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秦趣,谌洪星,张美竹.喀斯特山区矿业城市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方案:以六盘水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6):41-42.
  [2]徐刚.重庆城市滑坡及崩塌的发育规律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15(4):540-545.
  [3]孙全福,葛霖.喀斯特高原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治理探析[J].农业工程,2014,5(1):44-47.
  [4]况顺达,姚智,刘沛.贵州省喀斯特区地质灾害遥感影像特征[J].贵州地质,2005,22(2):124-128.
  [5]刘仁志,倪晋仁.中国滑坡崩塌危险性区划[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5,13(1):9-18.
  [6]丁俊,魏伦武,赖绍民,等.我国西南地区城市地质灾害与预防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S1):119-122.
其他文献
龙岩新罗区从2011年11月起正式实施《新罗区生猪干清粪补助办法》,对在新罗境内收集、清运猪粪的有机肥厂进行补助。
2012年春节来得比往年早,1月份在春节节日是消费的带动下,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也是逐周攀升,从月初的17.42元/kg,上扬到春节前的17.56元/kg;但是春节过后,生猪价格以下滑姿态进入了2月份,
野战输油管线的运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部队的训练和作战,分析了野战输油管线的主要失效模式,介绍了目前国外的几种焊接缺陷评定方法,并结合野战输油管线的工作特点探讨了管线
1河南2014年10月18日,河南省生猪产业体系(柘城)技术推广会在柘城召开,本次会议由柘城县畜牧局组织,河南谊发牧业有限公司主办及承办并负责技术推广,以“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优质种猪
在云南干旱区设置原状土沟(T1)、坡地夯实(T2)、夯实后盖石棉瓦(T3)和夯实后盖塑料薄膜(T4)4种集雨导流模式,以坡地玉米为试材,研究不同导流模式对降雨的集水效率、水分利用率和玉米
2013年9月8—22日,参加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组织的一行23人的赴欧考察团,对法国Cooperl公司、英国养猪委员会(BPEX)、英国猪业协会(BPA)、英国Rattlerow农场、英国ABN公司、英国
摘要[目的]测定核桃不同品种花粉的生活力,并研究其贮藏条件。[方法]采用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测定维纳、元丰、香玲、丰辉和当地核桃5个品种的花粉生活力,并对贮藏条件进行考察。[结果]固体培养基测定的花粉生活力普遍高于液体培养基0.98%~2.51%。5个品种均在2.5%蔗糖溶液中萌发率高;花粉最适宜的贮藏条件为-20 ℃、遮光。核桃不同品种的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同一培养基上,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品正在进行一个研究,其具有天然的抗菌作用叫做溶简酶,这叮能是一种抗生素替代物。
为解决供水行业中供水管道漏损安全性问题,建立了供水管道漏损安全预测模型,并引入遗传算法对其优化进行漏损预测,同时,针对传统的遗传算法优化该模型的过程中出现的缺陷,提
为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优化学术期刊出版环境,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以及《关于开展学术期刊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