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和ITS-RFLP技术,对采自我国12个省市的39个花生白绢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筛选出的17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69条DNA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66条,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98.9%,UPGMA聚类分析将这些菌株分为4个类群。限制性内切酶AluⅠ、RsaⅠ、HpaⅡ和MboⅠ作用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PCR扩增产物产生的谱带,利用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1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98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RAS-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和ITS-RFLP技术,对采自我国12个省市的39个花生白绢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筛选出的17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69条DNA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66条,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98.9%,UPGMA聚类分析将这些菌株分为4个类群。限制性内切酶AluⅠ、RsaⅠ、HpaⅡ和MboⅠ作用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PCR扩增产物产生的谱带,利用
其他文献
为筛选花生黑斑病抗源材料,以50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在山东省莱西市田间开展黑斑病抗性调查,并在温室条件下对其中7份材料进一步开展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在田间对黑斑病抗性存在差异,共获得4份中等抗病材料;在温室接种条件下,3份材料鉴定为中等抗病。综合田间自然发病和温室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获得冀农G94、豫花47号和晋花10号3份中抗黑斑病的材料。
《中国畜牧兽医》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1974年2月创刊,月刊。刊载畜牧兽医科学研究论文和文献综述。主要栏目有营养与饲料、生理生化、生物技术、遗传繁育、预防兽医、基础兽医、临床兽医、质量安全等。本刊于2020年入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1-2020年连续5次入编“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06-2020年连续10次入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2020年连续5次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6-2020年连续4
摘要:為明确X射线辐射不育烟青虫雄虫在田间应用的释放比例,通过交配竞争试验和性信息素诱集测定了不同释放比例对其子代卵孵化率、被害株率及田间成虫量的影响,并获得了相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蛹期接受不育剂量辐照对烟青虫雄蛹羽化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缩短其成虫寿命;辐射不育烟青虫雄虫不同释放比例对雌虫交配率和平均产卵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卵孵化率随着释放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在田间罩笼试验中,其平均防治效果随着释放
本研究旨在分离1株驴源马疱疹病毒8型(Equine herpesvirus type 8,EHV-8)毒株并分析其遗传特征。从山东省聊城地区某驴场采集病驴肺脏组织,经PCR方法鉴定EHV-8的感染情况;对EHV-8感染阳性的肺组织进行研磨,经反复冻融后接种于兔肾细胞(RK-13)细胞中,盲传3代,待出现细胞病变(CPE)时收集细胞,并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透射电镜等技术对EHV-8进行鉴定。利用PCR扩增获得分离株的ORF 70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经PCR鉴定获得EH
本研究旨在调查山东地区鸡源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及毒力基因分布。在山东地区规模化养鸡场采集病料,利用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进行沙门氏菌选择增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培养基菌落形态鉴定,利用沙门氏菌属及血清型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进行PCR扩增鉴定,并利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中33种毒力基因分布。结果显示,分离菌在LB固体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呈无色半透明、光滑且边缘整齐的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生化试验、培养基菌落形态鉴定、沙门氏菌属及血清型特异性引物PCR扩
摘要:為探究短小芽孢杆菌与化学杀菌剂联合防控烟草青枯病的可行性,分别采用改良抑菌圈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7种杀菌剂和短小芽孢杆菌AR03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毒力及杀菌剂与AR03的生物相容性,同时采用Horsfall法确定杀菌剂和AR03的复配比例。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和AR03对青枯雷尔氏菌的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7种杀菌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三氯异氰尿酸、氯尿·硫酸铜、噻菌铜、溴菌·壬菌
为了精炼后的油中尽可能多地保留菜籽多酚,首先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infrared spectrum,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二氧化硅(SiO2)和磷脂酰乙醇胺(PE)以及它们的复合物进行表征分析,然后以菜籽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在SiO2吸附脱磷处理中酚酸的变化规律,同时考察了吸附脱磷效果,并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获得了高脱磷率和高酚酸保留率的工艺参数条件。研究结
为有效防治油菜萝卜蚜,科学合理使用药剂,研究不同种类杀虫剂对油菜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毒力及作用机制,并调查2种杀虫剂拌种后在芥菜型油菜叶片的残留。结果表明,供试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萝卜蚜的毒力大于拟除虫菊酯类和烟碱类杀虫剂,12种杀虫剂中毒力最大的是灭多威和乐果,致死中浓度(LC
50)为3.152 mg/L和3.452 mg/L,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高效氯氰菊酯毒力最大,LC
50为10.741 mg/L,氰戊菊酯最小LC
为了解不同山茶属植物花粉的生理特性,找到最佳的萌发时间和萌发条件,以便为提高杂交育种工作效率、合理搭配杂交组合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以浙江红花油茶、越南油茶、山茶、小果油茶4种山茶属植物为材料,分别统计其单花雄蕊数及花粉粒数,并重点比较了3种不同植物激素6-BA、GA3、ABA处理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山茶属植物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最适宜的激素及最佳浓度各不相同,其中:(1)最适宜浙江红花油茶、越南油茶、山茶、小果油茶花粉萌发的激素处理依次为10 mg/L 6-B
为制定合理的早熟冬油菜品种的施肥方案,以适宜“稻—稻—油”三熟制的早熟冬油菜高产栽培,于2018-2019年选用早熟品种湘油420、湘油103和常规熟期品种湘油1035、湘杂油710×1035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播种45 d后间隔15~20 d取样,监测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及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比较早熟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结果发现:早熟品种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高峰主要分布在开花期—角果发育期,且净增量最大时期出现较晚,明显延后于常规熟期品种(苗期—开花期)。两种熟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