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uehe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为药童
  东汉时期一个静谧的午后,天气晴好,阳光照进了南阳郡涅阳县(今属河南南阳)一座官僚宅子里。宅子四周偶尔有鸟发出悦耳的叫声,一个小男孩席地而坐,背靠着高大的书架,手里捧着一本发黄的书卷,看得忘乎所以。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又一寸寸移走,直到天色黯淡,再无光亮。院子里响起阵阵呼喊声,有人叫着男孩的乳名。男孩这才恋恋不合地丢下书卷,站起来跑出书房。
  这样的情景是“医圣”张仲景童年时最常见的景象。
  他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父亲当朝为官,家中的书房里因此有很多藏书。童年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却是躲在书房里翻阅那一卷卷沉重的书简。
  在众多书简中,他最喜欢翻看扁鹊治病救人的故事,很多次,他沉浸在那精彩的故事里嘴角含笑,心中微波荡漾——原来从医是如此有趣的事。
  他翻遍了家中所有的医书,每每开口,不吟诗词,只谈医道。从医的种子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一天天蓬勃生长,捂都捂不住。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他这样的志向终究有些上不了台面。父亲早就安排了他的人生:读书,入仕,走一条人人都想走的光明大道。
  张仲景并不喜欢这样的安排。他眼睁睁看着战祸四起,民不聊生,看着官府争权夺利,不顾百姓死活。小小年纪的他已在心里厌恶仕途,无心卷进那样的官场。
  于是在十岁那年,张仲景拜名医张伯祖为师,成为一个小小的药童。每日跟着师父上山采药、一起出诊,看着一个个濒死之人在师父手中起死回生,他心中更坚定了从医的信念。那时他采药捣药,在灯下记录每一种药的功效,尝试不同的煎药法。他闻鸡而起,夜半入眠,像一个辛勤的农人,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那样的辛苦,没有几人能承受,何况他是世家之子,从小没有受过委屈,十指不曾沾过阳春水。父亲肯送他学医,大概也是存了磨炼他的心思,让他尝尽学医的苦楚以收敛心性,做一个安稳的读书人。
  苦虽苦,张仲景却从未想过退缩,哪怕十指起了厚厚的茧,哪怕容颜憔悴不堪,他依然乐在其中,为了采药不惜去攀爬那些根本看不到尽头的险山峻岭。
  张仲景这样勤奋好学又聪颖有悟性,师父自然满心欢喜,将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不过几年的工夫,张仲景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了不小的名声,每天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这样的结果,大概是父亲没有想到的。在父亲眼中,张仲景这棵树无疑是长歪了,就算成了名医又如何?就算门庭若市又如何?在那样的乱世里,医者到底不是正途。
  这一次,父亲没有再纵容他。何况张仲景博学多才,又是世家之子,早有人向朝廷举荐。父亲的施压、朝廷的任命,哪一样都如大山般压在他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却又无力反抗。
  在以孝立世的东汉,他没有办法为所欲为,也不忍一次次伤父亲的心。于是在1 8岁那年,张仲景进入官场,成为长沙太守。
  坐堂问诊
  官服加身,从此在那一方天地里可呼风唤雨,远比从医风光体面。张仲景却不曾收起他的医箱,他想要继续行医,继续用回春妙手解百姓疾苦,了自己平生所愿。
  可一入官场深似海,从此不再是自由之身。他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性地出入民宅、和百姓走动。此时的他和百姓之间横了一块屏障,连彼此对望都变得奢侈。太守的身份于别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于他来说,实在是恼人的束缚。
  他不甘心就这样束手无策,他知道自己有再高明的医术,若离开了病人,也是无用。他因此制定了别具一格的规定,每月初一、十五大开衙门,不问政事,只为百姓把脉问诊。
  他赫然把衙门变成了医馆,太守摇身一变成为坐诊的医师。这事怎么看都透着几分荒唐,于政绩无益,对名声有损。这一切不是没有人劝阻,但他一意孤行,一月又一月,将这规定严格地执行了下来。
  张仲景成了官场上的一道风景,有同僚取笑,有书生叹息,他充耳不闻。任外面流言蜚语,任他人妄加揣测,他只要手指搭在病人的脉搏上,心中便笃定安宁,再无杂念。
  到后来,前来衙门寻医看病的人绵延数里,很多百姓带着行李远道而来,他们视张仲景为救星,浑然忘了他的正业其实是太守,他所住的地方不是医馆,而是衙门。
  可能连张仲景自己也忘记了。他竟然慢慢不再满足于在衙门里看病。因为他发现,有些病,他找不到好的治疗方法,他意识到自己医术有限,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更好地为百姓看病。
  于是,他开始在看病之余四处奔波。听说襄阳有名医,他立即打点行装,长途跋涉,一路风餐露宿,风尘仆仆地赶到襄阳,拜名医为师,跟在名师身后看诊抓药,仿佛自己成了曾经那个勤劳的小药童。
  如今的他早已今非昔比,携带官职,富贵荣华招手即来,根本不需要再吃任何苦,受任何罪。他却一再把自己低到尘埃里,浑然忘我地学习医术,为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而开心。
  那些年,他好像真的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他把医学放在了首位,把正业一再地往后推。他不是不明白这对自己的仕途有多大的影响,他只是不在意。为官本不是他心中所愿,他想要做的始终只有从医这一件事。什么富贵荣华、前途显赫,对他来说,都不如一味中药来得实在。
  这多少是有些离经叛道的,他在时人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怪人,除了百姓,没有人愿意靠近他,没有人愿意和他结为同盟,在官场里同进退。在官场上,他是孤独的,是被冷落排挤的,在百姓中,他的声望却与日俱增。
  但他想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撰写医书
  东汉末年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瘟疫横行,无数人的生命像飞蛾一样,轻飘飘地就没了踪迹。即使张仲景是名医,也阻止不了自己家族的人一个个死于非命。
  他经历过无数次的瘟疫横行,每一次都深深地撞击着他的心。他走过很多地方,也看到很多地方变成空城,百姓死亡殆尽。他心中对朝廷的失望愈盛,对仕途也更加心灰意冷,索性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救死扶伤上。
  只是入眼所见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有太多的人感染疾病,有太多的人需要看病抓药。这个时候,张仲景看到了最不堪的人性:面对纷至沓来的病人,很多医师都乱开药方、胡乱抓药,不求治病,只求赚钱。
  乱世里,什么都是乱的。张仲景却从来不曾乱过,每每看到忘本逐利之人,他总要大声训斥,揭穿他们的把戏,他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医术如此神圣的东西,怎么可以成为牟利的工具?
  他的特立独行,让他在行医这条路上也备受冷眼和排挤,毕竟没有人愿意身边有一个人时时揭露这个行业的不堪,经常破坏他人的财路。
  张仲景不是不明白这一点,他从小便见惯了利益勾结,对人情世事早已了如指掌。只是,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他容忍不了别人用医术骗钱害人。官场上有人见利忘本,他可以不予理会,但在医术上,他不能坐视不管。在他心里,这始终是最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东西。
  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张仲景苦苦思考着对策,突然灵光一现:那些瘟疫多以伤寒病居多,若彻底根治了伤寒病,让世人都了解伤寒病,那些医师不就没有办法忽悠百姓了吗?想到这里,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辞去官职,以平民之身隐居岭南,专心研究医学,撰写伤寒病方面的医书。
  从此,他的生活清贫而简单,无数个深夜,一灯如豆,照着他眉头轻锁的脸;无数个白日,他品尝药草,为百姓把脉诊治,将所思所得一一记录下来。
  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而他终于在这些日夜轮回里,一字字写出了《伤寒杂病论》。整整16卷,每一个字都是他用心血所铸。从此,后人有了医治此病的方向,从此,那些乱象可以得到扼制。
  而这几乎耗尽了张仲景所有的心力。但他从来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手中捧着的依然是医书。
  本有着大好的前途,张仲景却选了一条最艰苦的路,在那个时代里,他是个异类,不被时代所容。但那又怎么样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管多少条路可供选择,张仲景愿意走的只有这一条。这是他喜欢做的事,即使苦,即使累,心也从容。
  是的。向着自己选定的那一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总有一天能走出晴空万里。就像张仲景虽孤独辛劳,但最终成为人人称颂的医圣,在医学史上奠定了无法磨灭的地位。
  这,就是他坚守的结局,也是现实对他最好的回报……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人们被蓝色的神秘和美丽所吸引,尤其那被誉为理想之蓝、绝对之蓝的“国际克莱因蓝”更是几乎主宰了整个艺术世界,成了一道孤绝而闪亮的风景。人们沉浸在蓝色的明净和空旷之中,始终没有忘记这位缔造“蓝色狂想曲”的男神——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  1928年4月,克莱因出生在法国一个艺术之家。他的父亲喜欢具象艺术,母亲喜欢抽象艺术,但他偏偏不喜欢艺术,也不喜欢上学读书。由于经常无故旷课,再加上战争的
喜欢书法的人都知道有个名帖叫《远涉帖》,是诸葛亮亲笔所写,王羲之看后爱不释手,又亲笔临摹,这也使《远涉帖》的神采得以延续千年,苏轼、宋徽宗都见过它,墨写的原迹一直流传到清代。这件名帖是诸葛亮唯一传世手迹,奠定了诸葛亮作为书法家的地位,但也正是这件书法作品,揭示了诸葛亮的一个秘密:假公济私,即利用国家快递写私信。但事实是怎样的呢?  《远涉帖》是一件章草作品,文字只有3行,共27个字,内容如下:“师
元和年间出了两篇惊天动地的奇文,一是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二是柳宗元的《河间传》。二者都是涉及隐晦话题的“大黄文”,之所以能在宪宗朝集中出现,是有特殊原因的。  白行简创作“肉文”的原因比较简单。他在开篇里说“情所知,莫甚交接。其余官爵功名,实人情之衰也”,将权欲之乐和男欢女乐作比,不难看出他对当时污浊官场的厌弃。他性格耿直,不肯屈从,所以终生不过官至五品。既然升迁无望,他干脆用文字彰显
提起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欧洲人,人们首先想到马可波罗。其实,在明朝末期,有一位从波兰来到中国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远比马可波罗广泛、深入,甚至为中国献出了生命,他的名字叫卜弥格。  1612年,卜弥格出生在波兰勒阿波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曾在帕多瓦大学读书,获得哲学和医学博士学位。自幼耳濡目染的卜弥格精通数学与生物学,又对远东地区的传奇式描述心存向往,便于1642年出发,历经三年航行,到达中国。
1904年,被鲁迅誉为“中国济慈”的天才诗人朱湘出生在湖南沅陵。他从出生便注定了一生的磨难,三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后来父亲带着他举家迁往安徽居住,可惜十岁那年,父亲也撒手人寰。  年幼的朱湘失去了双亲,这无疑给他心里留下了孤独的烙印。此后,朱湘跟着大哥生活。由于大哥脾气暴躁,又比朱湘年长很多,朱湘一直过着寄人篱下、无人关爱的生活。这个家庭只能保证不让他饿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了。再加上朱湘年少时缺
慈禧最显著的行事风格就是独断专行,生杀予夺常常在一念之间。她对人刻薄寡恩,对“鬼”却充满敬畏之心。  一次,一名太监到玉泉山押水(特供皇宫用水),回来走到西直门外时,天已经黑了。当经过一个特别陡的坡时,太监怕发生意外,于是牢牢攥紧缰绳,大声吆喝,马却一反常态,就是站立不动,不肯前行。车身左右摇晃,险些翻倒。正在太监不知所措,无计可施之时,突然间感到车身前移,慢慢驶入平道,他回过头看,身边并无异常,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  怀桑路过寒霜殿时,宫女匆匆来报,“娘娘,碧鸾殿的苏贵人小产了。”她的脸色变了变,立刻赶往碧鸾殿。  苏贵人名叫苏青,是怀桑的表妹。苏青13那年,父母相继病死,怀桑的父亲在京都任镇江将军,怜悯苏青孤苦,便将她过继到自己这里,改了姓氏,叫沈苏青。  苏青到沈家时,沈怀桑15岁,色艺双绝,德才兼备,被皇室当作太子妃的内定人选。  当时的太子便是萧珏,且不论他以后是否能继承大统,单说
公元10年,王莽听了方士的鼓吹,习“黄帝谷仙之术”,耗万金而建八风台,顺风作液汤,又在殿中种植五梁禾,煮鹤髓、瑇瑁、犀玉等二十多种珍稀之物,用煮好的水来浇灌谷物。这种谷物每成一斛,成本就要一金。  公元20年,天下岌岌可危,王莽却听信术士之言,大兴土木,在常安(即长安)修建供奉祖先的九庙,又将城西十余所大型皇家建筑拆除。两年后,九庙才告完工,耗财数百万之巨,累死万余人。  随着王莽各项荒谬的改革,
脱发是一个残忍的现实,明明还是小鲜肉,却被人喊成大叔,十分尴尬。其实,古人也有脱发烦恼,只是古人的寿命普遍较短,很多人还没活到脱发的年纪就去世了,所以这个烦恼并不普遍。但在很多大诗人的诗词中,吃瓜群众还是能看出来古人脱发问题确实存在。  白居易曾作过一首《嗟发落》:“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一个靠才华吃饭的男子,也会从早到晚感叹自己的头发掉得太多,真的压力好大。他后来想开了,于是又写道:“落尽诚
那一晚,在距离恒山千里之外的福建廿八铺,看着天上的月亮,《笑傲江湖》中恒山三定之首定静师太默默祈祷着。在这个黑沉沉的小镇里,到处都埋伏着敌人,大战在即。她本来就不太善于临敌指挥,何况身后还拖着几十个武功差劲的女弟子。定静师太感到很疲惫。  她萌生了退意,把心事告诉了菩萨,希望以后“青灯礼佛,不动刀剑”。这实在是一个毫不过分的要求:“我想放下刀剑,难道还不可以吗?”  可是一天之后,她死了。  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