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中组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逊克县委在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过程中,坚持把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放在首位,通过强化四个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县域经济良好有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考核指标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引领发展、指导工作的“风向标”。一是找准定量考核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的平衡点。一个班子、一个干部的工作政绩如何,不仅要看可量化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更要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方面的品行表现。在指标内容和分值比重的确定上下功夫,真正让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的领导干部脱颖而出,组建有能力、有思路、接地气、办实事的领导班子。二是找准考核指标与发展主线的衔接点。在发展中考核班子,在落实上考察干部。除常项工作外,指标更应涵盖县委、县政府的年度中心工作,并逐级分解,落实到班子,落实到个人,形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工明确、责权明晰的工作格局。三是找准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关键点。考核指标切忌“一刀切”、图省事,否则就无法考实成绩、考出导向。对乡镇,侧重考核农业发展、民生社保、生态文明等指标;对县直职能部门,侧重考核工作落实、执行能力、自身建设等指标;对窗口类单位,侧重考核服务效能、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
强化考核机制体系建设。考核机制是考核工作的骨架,是保障考核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一是完善日常考核机制。建立以月度督查、季度反馈、半年考核为主的日常考核机制:对县委、县政府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每个月开展一次督查;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每个季度进行梳理反馈;每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的阶段性考核。赋予每个日常考核项目足够的分值权重,以保障日常考核的重要地位,让考核既发挥好年度工作的“标尺”功能,又要成为督促鞭策日常工作和领导决策参谋的重要手段。二是建立督办纠偏机制。将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列项督办,对推动不利、进展缓慢的,及时查明原因,督促落实。由自身原因造成的,限期整改,迎头赶上;由客观条件造成的,则多方争取,全力协调。同时,将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反馈至县委、县政府,作为决策纠偏的依据。三是建立分工负责机制。由县委办牵头考核党群类、执法类部门,由政府办牵头考核政务类、经济类部门,其余责任部门协同配合;人大、政协进行监督评议,考核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综合汇总、民主测评,形成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遵章考核的良好组织机制。
强化民主评价体系建设。民主评价是考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政绩考核民意导向、保证考核结果客观真实的有力举措。一是加大权重,凸显民主评价的重要性。将民主评价的分值权重提升至总分值的20%,其结果直接影响等次评定,进而树立起考核的民意导向。二是建章立制,保障民众的参与权。从评价指标设计、评价内容、参与方式等方面入手,建立贴近群众、反映民意的民主评价体系,以制度保障民众参与考核工作的权利。三是广开言路,拓宽群众意见的收集渠道。民主评价不仅有部门内部干部职工对班子和领导的评价,还有服务对象、社区(村屯)居民代表对各部门的满意度测评,与工作目标考核共同构成内外兼顾、平衡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真实。
强化结果运用体系建设。结果运用是考核工作的关键,是决定政绩考核成效的根本因素。一是坚持奖惩分明的原则。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不能只奖不惩或重奖轻惩。对考核为优秀等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佼佼者树立为典型;对考核为较差等次的,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责令整改,必要时采取组织处理。二是建立结果反馈机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使被考核者找准定位,看到差距,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三是考核结果运用体现“一平一实”。“一平”是指考核面前人人平等,不讲特权,不徇私情,赏罚分明;“一实”是指结果运用要落到实处,不能点到为止、虎头蛇尾,使考核流于形式。使广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考核决定升、降、去、留,真正考出压力、考出动力、考出责任感。
(作者系中共逊克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强化考核指标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引领发展、指导工作的“风向标”。一是找准定量考核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的平衡点。一个班子、一个干部的工作政绩如何,不仅要看可量化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更要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方面的品行表现。在指标内容和分值比重的确定上下功夫,真正让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的领导干部脱颖而出,组建有能力、有思路、接地气、办实事的领导班子。二是找准考核指标与发展主线的衔接点。在发展中考核班子,在落实上考察干部。除常项工作外,指标更应涵盖县委、县政府的年度中心工作,并逐级分解,落实到班子,落实到个人,形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工明确、责权明晰的工作格局。三是找准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关键点。考核指标切忌“一刀切”、图省事,否则就无法考实成绩、考出导向。对乡镇,侧重考核农业发展、民生社保、生态文明等指标;对县直职能部门,侧重考核工作落实、执行能力、自身建设等指标;对窗口类单位,侧重考核服务效能、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
强化考核机制体系建设。考核机制是考核工作的骨架,是保障考核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一是完善日常考核机制。建立以月度督查、季度反馈、半年考核为主的日常考核机制:对县委、县政府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每个月开展一次督查;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每个季度进行梳理反馈;每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的阶段性考核。赋予每个日常考核项目足够的分值权重,以保障日常考核的重要地位,让考核既发挥好年度工作的“标尺”功能,又要成为督促鞭策日常工作和领导决策参谋的重要手段。二是建立督办纠偏机制。将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列项督办,对推动不利、进展缓慢的,及时查明原因,督促落实。由自身原因造成的,限期整改,迎头赶上;由客观条件造成的,则多方争取,全力协调。同时,将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反馈至县委、县政府,作为决策纠偏的依据。三是建立分工负责机制。由县委办牵头考核党群类、执法类部门,由政府办牵头考核政务类、经济类部门,其余责任部门协同配合;人大、政协进行监督评议,考核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综合汇总、民主测评,形成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遵章考核的良好组织机制。
强化民主评价体系建设。民主评价是考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政绩考核民意导向、保证考核结果客观真实的有力举措。一是加大权重,凸显民主评价的重要性。将民主评价的分值权重提升至总分值的20%,其结果直接影响等次评定,进而树立起考核的民意导向。二是建章立制,保障民众的参与权。从评价指标设计、评价内容、参与方式等方面入手,建立贴近群众、反映民意的民主评价体系,以制度保障民众参与考核工作的权利。三是广开言路,拓宽群众意见的收集渠道。民主评价不仅有部门内部干部职工对班子和领导的评价,还有服务对象、社区(村屯)居民代表对各部门的满意度测评,与工作目标考核共同构成内外兼顾、平衡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真实。
强化结果运用体系建设。结果运用是考核工作的关键,是决定政绩考核成效的根本因素。一是坚持奖惩分明的原则。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不能只奖不惩或重奖轻惩。对考核为优秀等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佼佼者树立为典型;对考核为较差等次的,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责令整改,必要时采取组织处理。二是建立结果反馈机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使被考核者找准定位,看到差距,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三是考核结果运用体现“一平一实”。“一平”是指考核面前人人平等,不讲特权,不徇私情,赏罚分明;“一实”是指结果运用要落到实处,不能点到为止、虎头蛇尾,使考核流于形式。使广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考核决定升、降、去、留,真正考出压力、考出动力、考出责任感。
(作者系中共逊克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