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文化对人们的政治参与活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民众化更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把共产党的文化观念和政治主张植入到了民众之中,坚定了民众的抗日信念,敌后抗日根据地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得到了改造和重塑。
【关键词】政治文化 重塑 抗日根据地 乡村社会
政治文化对人们的政治参与活动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在日本的侵略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改造的双重作用之下,乡村社会旧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政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敌后抗日根据地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得到了改造和重塑。
一、抗日战争前的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概况
近代以来,在不断的民族危机中,“欧风美雨”的洗礼下,乡村社会也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缓缓前行,这些变化也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由于各种力量介入乡村,乡村社会的文化观念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乡村社会的文化观念就处于真空状态中,旧的文化传统、各个军阀的思想观念、国民党的统治观念都曾在乡村社会中留下痕迹。谁能在这时候控制乡村文化,谁就能有效地控制乡村社会,引导乡村社会的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进入根据地之前,这些地区的统治性的意识形态显然是不利于共产党的。农民虽然认可共产党的武力,但明显缺乏心理上的认同。这时候的农民对于盲目排外不再过分热衷,对于一切能使他们摆脱目前困境的新东西,也有接受的可能。农民的这些变化提供了中国共产党重塑乡村社会政治文化的可能。正是日本的侵略提供了共产党推行新的政治文化的契机。共产党一系列政策的推行都离不开乡村社会这块土壤和广大农民这个主体,因此,共产党的文化教育活动都很具有乡村特色,符合抗日战争的历史环境和农村的实际状况。
二、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政治文化的改造和重塑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重塑了根据地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重塑又有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宣传的深入和政策的实现。因此,进入根据地乡村之后,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乡村社会总旧有的文化观念清除掉,把共产党的文化观念和政治主张真正植入乡村社会,渗透到农民的观念中。而这一切主要是通过广泛而灵活多样的正规教育和社会教育活动实现的。
1.学校教育与抗日根据地政治文化的改造
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中国人民抗战政治素养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十分重视成人教育,因为根据地在农村,农民大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要发动他们积极参加抗战,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必须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水平,要动员他们起来当家作主,实现民主政治,也必须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水平。
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的不仅仅是在校的学生,同时接受洗礼的还有老师及其他人员。教师也组织了教救会、开办教师讲习所和教师冬训班,进行集体学习,同时广泛开展的劳动教育也改变了教师的劳动观点。学校中的各种活动也会逐渐扩展到社会上去,甚至很多敌占区也能受到根据地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农民的识字水平和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共产党把抗战的精神和自己的政治主张灌输到广大群众中,群众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共产党抗战救国的主张和共产党所推行的民主作等政治主张。
2.社会教育运动与抗日根据地政治文化的重塑
正规的学校教育和对于儿童的教育是根据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对于民众的启蒙教育根据地甚至比对儿童教育还要重视。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很多的根据地甚至是社会教育重于学校教育,对于成人的教育重于儿童教育。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因此,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而后者显得更突出、更重要。
(1)适应农村的具体情况开展以冬学运动为代表的各种方式,组织民众进行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效果较好。冬学泛指冬闲期间群众教育的各种组织形式。各抗日根据地每年都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充分利用冬闲时间,组织广大群众进行政治教育和识字活动。冬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形式灵活多样,适合农村的现实需要。冬学运动的工作能与民众的生产、斗争实际结合起来,能做到从民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着手进行动员说服工作,受到了根据地人们的欢迎,根据地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和宣传下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冬学运动中。
(2)利用各种文艺团体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政治动员。
中国共产党善于宣传是公认的,其高明之处既在于善于掌握群众的心理,也在于善于利用农村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有时候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采用传统剧目,配以现实内容,以期实现娱乐和教育群众的双重目的。抗日战争期间,各根据地都成立了不少的文艺社团,各文艺社团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将抗战的宣传编写到各种节目中。
总之,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原有的各种娱乐形式,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充当了思想启蒙的工具和政策宣传的工具,正是在各种看似是娱乐性节目的演出中,根据地社会的农民逐渐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的各项社会政策。其深远影响已经超出了发动群众抗战的范围,这种形式后来共产党一直保留着,到解放战争时期甚至是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宣传方式仍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将民众的启蒙运动与政治灌输结合在一起,并不是共产党人的发明创造,但无疑,共产党是最为成功的。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深入到根据地乡村社会中去做艰苦而细致的工作,能够掌握民众的心理。
虽然我们很难说通过几年的根据地社会教育,广大的乡村民众就真的摆脱了以前的文盲状态,变得多有学识,也很难说这几年的教育就真得让他们懂得了多少政治常识,掌握了现代政治的理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通过根据地政治文化的改造和重塑,乡村社会旧有的权威已经被基本上清除了,共产党已经在根据地民众的心目中树立了自己牢不可破的正统感,等于是瓦解了当时还是国家政权正统代表者国民党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国共两党较量的结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注定了。
根据地政治、经济各项建设的进行,推动了乡村社会政治文化的更新,乡村社会政治文化的更新又反过来推动了政治、经济各项建设的进行,配合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并为各项建设的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社会建设的相互配合最终促成了根据地乡村社会不同的发展道路,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和新中国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张鸣.抗日敌后根据地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改造和重塑·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212.223.
[2]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档案馆.苏北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443.
[3]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
【关键词】政治文化 重塑 抗日根据地 乡村社会
政治文化对人们的政治参与活动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在日本的侵略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改造的双重作用之下,乡村社会旧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政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敌后抗日根据地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得到了改造和重塑。
一、抗日战争前的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概况
近代以来,在不断的民族危机中,“欧风美雨”的洗礼下,乡村社会也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缓缓前行,这些变化也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由于各种力量介入乡村,乡村社会的文化观念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乡村社会的文化观念就处于真空状态中,旧的文化传统、各个军阀的思想观念、国民党的统治观念都曾在乡村社会中留下痕迹。谁能在这时候控制乡村文化,谁就能有效地控制乡村社会,引导乡村社会的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进入根据地之前,这些地区的统治性的意识形态显然是不利于共产党的。农民虽然认可共产党的武力,但明显缺乏心理上的认同。这时候的农民对于盲目排外不再过分热衷,对于一切能使他们摆脱目前困境的新东西,也有接受的可能。农民的这些变化提供了中国共产党重塑乡村社会政治文化的可能。正是日本的侵略提供了共产党推行新的政治文化的契机。共产党一系列政策的推行都离不开乡村社会这块土壤和广大农民这个主体,因此,共产党的文化教育活动都很具有乡村特色,符合抗日战争的历史环境和农村的实际状况。
二、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政治文化的改造和重塑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重塑了根据地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重塑又有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宣传的深入和政策的实现。因此,进入根据地乡村之后,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乡村社会总旧有的文化观念清除掉,把共产党的文化观念和政治主张真正植入乡村社会,渗透到农民的观念中。而这一切主要是通过广泛而灵活多样的正规教育和社会教育活动实现的。
1.学校教育与抗日根据地政治文化的改造
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中国人民抗战政治素养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十分重视成人教育,因为根据地在农村,农民大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要发动他们积极参加抗战,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必须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水平,要动员他们起来当家作主,实现民主政治,也必须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水平。
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的不仅仅是在校的学生,同时接受洗礼的还有老师及其他人员。教师也组织了教救会、开办教师讲习所和教师冬训班,进行集体学习,同时广泛开展的劳动教育也改变了教师的劳动观点。学校中的各种活动也会逐渐扩展到社会上去,甚至很多敌占区也能受到根据地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农民的识字水平和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共产党把抗战的精神和自己的政治主张灌输到广大群众中,群众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共产党抗战救国的主张和共产党所推行的民主作等政治主张。
2.社会教育运动与抗日根据地政治文化的重塑
正规的学校教育和对于儿童的教育是根据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对于民众的启蒙教育根据地甚至比对儿童教育还要重视。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很多的根据地甚至是社会教育重于学校教育,对于成人的教育重于儿童教育。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因此,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而后者显得更突出、更重要。
(1)适应农村的具体情况开展以冬学运动为代表的各种方式,组织民众进行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效果较好。冬学泛指冬闲期间群众教育的各种组织形式。各抗日根据地每年都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充分利用冬闲时间,组织广大群众进行政治教育和识字活动。冬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形式灵活多样,适合农村的现实需要。冬学运动的工作能与民众的生产、斗争实际结合起来,能做到从民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着手进行动员说服工作,受到了根据地人们的欢迎,根据地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和宣传下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冬学运动中。
(2)利用各种文艺团体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政治动员。
中国共产党善于宣传是公认的,其高明之处既在于善于掌握群众的心理,也在于善于利用农村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有时候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采用传统剧目,配以现实内容,以期实现娱乐和教育群众的双重目的。抗日战争期间,各根据地都成立了不少的文艺社团,各文艺社团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将抗战的宣传编写到各种节目中。
总之,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原有的各种娱乐形式,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充当了思想启蒙的工具和政策宣传的工具,正是在各种看似是娱乐性节目的演出中,根据地社会的农民逐渐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的各项社会政策。其深远影响已经超出了发动群众抗战的范围,这种形式后来共产党一直保留着,到解放战争时期甚至是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宣传方式仍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将民众的启蒙运动与政治灌输结合在一起,并不是共产党人的发明创造,但无疑,共产党是最为成功的。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深入到根据地乡村社会中去做艰苦而细致的工作,能够掌握民众的心理。
虽然我们很难说通过几年的根据地社会教育,广大的乡村民众就真的摆脱了以前的文盲状态,变得多有学识,也很难说这几年的教育就真得让他们懂得了多少政治常识,掌握了现代政治的理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通过根据地政治文化的改造和重塑,乡村社会旧有的权威已经被基本上清除了,共产党已经在根据地民众的心目中树立了自己牢不可破的正统感,等于是瓦解了当时还是国家政权正统代表者国民党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国共两党较量的结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注定了。
根据地政治、经济各项建设的进行,推动了乡村社会政治文化的更新,乡村社会政治文化的更新又反过来推动了政治、经济各项建设的进行,配合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并为各项建设的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社会建设的相互配合最终促成了根据地乡村社会不同的发展道路,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和新中国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张鸣.抗日敌后根据地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改造和重塑·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212.223.
[2]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档案馆.苏北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443.
[3]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