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取广东省肇庆市三个相邻的县级行政单位——大旺高新区(以下简称大旺区)、四会市、端州作为样本,通过MATLAB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三地同城化进程不断提升的结论。但对比同城化已经高度成熟的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三地的同城化程度依然不足,在今后依然需要通过产业优化、破除行政壁垒等手段推动三地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同城化 肇庆市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127-02
广东省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中面积最大的内地城市,但其GDP总量、人均GDP、人口密度在大湾区的排名最后一位。虽然整体经济较差,但肇庆市东南板块中的大旺区、四会市、端州区凭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政策条件,人均GDP早在2014年均已突破1万美元。如果这三个毗邻的区域可以開启同城化进程,进行产业融合、区域分工、新型城镇化,肇庆市的东南板块就能形成一个整体,向东吸引来自广州、佛山的投资,向西辐射肇庆市尚未完全发展起来的西北板块乃至广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新的投资热土。
同城化并非一个遥远的、不可触及的概念,早在2000年,《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发布,首次官方提出打造广佛都市圈,同年广州市组织开展《广佛都市圈协调规划研究》{1};2003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就针对郑州提出“东移北扩、跨河发展”,开启了郑州新乡长达14年的同城化进程{2};自此,江苏省开启了宁镇扬同城化和长三角一体化{3}、四川省则开启了成德一体化{4}。
本文选取肇庆市东南板块的大旺区、四会市、端州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三个城市的多个指标,运用MATLAB的主成分分析,对三者的同城化作一个测算。
一、研究区概况
大旺区、四会市、端州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部,是肇庆地区著名的经济高地。向东,通过大旺区连接佛山市的三水区;向西,通过四会市和端州区连接肇庆市的西北板块。截至2018年,三地GDP总量达到780亿元人民币,年末常住人口合计达到110万。
二、研究区同城化条件
(一)交通便利,区域位置好
大旺、四会、端州区域面积共1417平方公里,约占肇庆市总面积9.5%,但三者GDP总量占全肇庆市的35.4%。区域内拥有北江、西江干流,也有绥江、龙江等支流;北江和西江在大旺区合流后,顺河流直下可以在珠海、澳门到达出海口。以肇庆市政府所在地端州为圆心,距离广州市约100公里、佛山市约90公里;距离同城的四会市则为40公里、大旺区为60公里;大旺区距离四会市则为15公里。其中,端州区在四会市以西,而大旺区位于四会市以东。
近年来,三地的交通网急速发展。公路网有旧的国道G321线,也有新近建成的S8广佛肇高速G55二广高速、S14汕湛高速。区域内的铁路网也比较发达,三茂铁路是最先连接三者的普通铁路,也是域内最早的铁路;近年来,更有贵广高铁、佛肇城际连接三者以及域外城市,区域内铁路的便捷性和通达性较高。
(二)文化相近,历史联系强
三地均位于广府文化圈,绝大部分人以广府粤语为母语,三地文化极为相近;虽然大旺区曾经归属佛山三水区以及四会市管辖,但一直以来域内交通发达,民间联系频繁,使得三地人民对彼此始终怀有极高的认可度。这些都是三地同城化重要的先决条件。
(三)城镇化率高,产业互补性强
肇庆市西北板块以山区丘陵地带为主,东南板块以平原为主,且与佛山广州接壤。地理上的优越性,使得大旺、四会、端州能够在改革开放中最先吸收来自佛山、广州的资金,发展区内经济,城镇人口比例也因此而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四会市城镇化率达到64.73%,端州区为99.95%,大旺区为100%,区域内平均城镇化率为84.29%,不仅高于广东省城镇化率70.70%,也高于全国城镇化率59.58%。
三个地区的产业分工明确,互补性强。端州区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内最接近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2018年端州区第三产业贡献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比达到73.75%,拥有域内乃至肇庆市内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众多商业机构及企业,如星巴克、大润发等;大旺区以工业发展为主,代表肇庆市接收来自东边佛山广州的高新企业,2018年GDP结构中有79.29%由第二产业贡献;四会市的第一产业比例是域内最高,达到13.37%,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农业规模远超其余两地区,并且由第三产业为主导,兼顾发展第二产业。
三、三地同城化的实证验证
(一)同城化指标构建
1.城市吸引力和同城化。城市间的同城化可以用经济引力系数衡量:
Pi和Pj是地区i和j的GDP(单位:亿元),ν和ν是地区i和j的人口(单位:万人),dij是地区i和j的直线距离(单位:千米)。研究区域内各城市的距离已在2.1中给出,南海区和顺德区的距离为40千米。则各城市的经济引力系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到,研究区域内各城市直接的同城化进程总体呈现不断加深的趋势,但是其同城化程度与已经高度同城化的南海顺德相比,依然有着极大的差距。
2.产业结构和同城化。同城化对于完善区域内各城市的经济结构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城市间产业结构的竞争和互补可以用产业结构系数衡量:
式中Si,j,表示i区域和j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Xik表示i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jk、表示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其中,0≤Sij≤1,Sij的值越大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的相似性越大。
表2中,南海—顺德的产业结构系数虽然高度接近于1,但并不表明两者存在恶性竞争或者重复建设关系,因为佛山市本身的GDP以及人均GDP均远远超过肇庆市,南海区和顺德区本身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完备,且顺德区东边是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区以第二产业为主,恰好与顺德区形成互补。 3.基础设施与同城化。对同城化城市而言,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接收外界辐射或者辐射外界的必要条件。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必然也要以基础设施为载体。当域内生产要素得到充分流动,城市内的资源利用率就能达到最大化,经济和社会就会因此而发展得更快、更好。
(二)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本文从城市吸引力、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衡量城市的同城化进度。本文涉及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于2014至2018年的《肇庆市统计年鉴》以及《佛山市统计年鉴》,城市之间的距离通过百度地图的测距功能测试两城市的市政府的直线距离。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城市的同城化进度进行综合评价。成分指标分别为两城市GDP总和、人口总和、一般公共预算总和、公路里程总和、引力系数和产业结构系数。通过MATLAB软件的zscore函数对样本进行标准化,再对标准化的样本使用princomp函数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处理,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95.5%,因此前两个主成分可以反映全部的指标信息。进一步地,通过计算这两个主成分的加权平均数,最终得出城市间同城化的综合得分,其中主成分的加权系数取对应方差在占所有主成分的方差之和的比值。通过计算,得出四会—端州的主成分在指标系数上的得分系数为0.346,0.374,0.342,0.376,0.179,0.125。经过最终计算可得出四会—端州的5年同城化进程的数据。
同理,可以计算得出各个城市的同城化进程图。将所有城市的得分曲线均描绘在同一坐标系下:
由图1可知,四会—端州以及南海—顺德的同城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大旺与四会、端州的同城化出现波折,主要原因在于其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在2016年以及2017年出现一定的下滑;但总体而言,肇庆地区的同城化相较于南海—顺德而言,更容易受到外围环境及自身经济衰落的冲击,其同城化的进度不如南海—顺德稳固。
四、研究区域内的同城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政府缺乏相应的意识
正如前面所说,目前中国的同城化,绝大部分仅限于地级市之间的同城化,甚少有城市主动启动县级行政单位的同城化进程。因此,肇庆市应该加快优化大旺、四会、端州的产业结构,形成“端州主消费、大旺主工业、四会稳农林”的格局,通过地区产业分工拉动总体经济,并通過发展经济推动三地同城化进程,实现良性循环。
(二)三地之间存在的壁垒
三地之间的行政、教育壁垒一直存在,对三地的人员、资金、要素流动形成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三地政府必须转变思路,建立“大肇庆”意识,逐步破除现实存在的行政、教育壁垒,推动同城化进程,进而推动本城市经济发展。
(三)交通条件仍显不足
虽然三地之间已有铁路、公路连接,但对于没有私人汽车的普通人而言,出行仍然被诸多因素限制。三地政府应把公共交通的完善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四会市,市内交通完全为私营企业垄断,在某些利润率不高的线路,发车频率严重不足,使得市内公共交通难以像新乡市一样实现微循环。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中城市的同城化不断拉开序幕。可以预料,当我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中小城市的同城化,必然会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地方政府应该具备超前意识,提前布局本城市与相邻城市的同城化;同时,学者应深入研究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域城市的同城化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此一来,改革开放的红利就能为更多的人所分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也会得到缓解。
注释:
{1}柯敏,周世锋.借鉴广佛同城化经验 完善浙江区域一体化工作机制[J].浙江经济,2019(13):34-37
{2}蔡慧敏.郑新“同城”协调发展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08):13-14
{3}李占旗,黄凌云,廖维俊.宁镇扬同城化背景下镇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南京旅游虹吸效应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05):32-36
{4}刘安黎.基于产业布局视角的成德同城化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20(03):181-183
(作者单位:广东省四会监狱监察审计室 广东四会 526237)
[作者简介:黎坚雄(1969—),女,广东四会人,汉族,本科,中级会计师,中级审计师,研究方向:审计,财务管理。](责编:若佳)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同城化 肇庆市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127-02
广东省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中面积最大的内地城市,但其GDP总量、人均GDP、人口密度在大湾区的排名最后一位。虽然整体经济较差,但肇庆市东南板块中的大旺区、四会市、端州区凭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政策条件,人均GDP早在2014年均已突破1万美元。如果这三个毗邻的区域可以開启同城化进程,进行产业融合、区域分工、新型城镇化,肇庆市的东南板块就能形成一个整体,向东吸引来自广州、佛山的投资,向西辐射肇庆市尚未完全发展起来的西北板块乃至广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新的投资热土。
同城化并非一个遥远的、不可触及的概念,早在2000年,《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发布,首次官方提出打造广佛都市圈,同年广州市组织开展《广佛都市圈协调规划研究》{1};2003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就针对郑州提出“东移北扩、跨河发展”,开启了郑州新乡长达14年的同城化进程{2};自此,江苏省开启了宁镇扬同城化和长三角一体化{3}、四川省则开启了成德一体化{4}。
本文选取肇庆市东南板块的大旺区、四会市、端州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三个城市的多个指标,运用MATLAB的主成分分析,对三者的同城化作一个测算。
一、研究区概况
大旺区、四会市、端州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部,是肇庆地区著名的经济高地。向东,通过大旺区连接佛山市的三水区;向西,通过四会市和端州区连接肇庆市的西北板块。截至2018年,三地GDP总量达到780亿元人民币,年末常住人口合计达到110万。
二、研究区同城化条件
(一)交通便利,区域位置好
大旺、四会、端州区域面积共1417平方公里,约占肇庆市总面积9.5%,但三者GDP总量占全肇庆市的35.4%。区域内拥有北江、西江干流,也有绥江、龙江等支流;北江和西江在大旺区合流后,顺河流直下可以在珠海、澳门到达出海口。以肇庆市政府所在地端州为圆心,距离广州市约100公里、佛山市约90公里;距离同城的四会市则为40公里、大旺区为60公里;大旺区距离四会市则为15公里。其中,端州区在四会市以西,而大旺区位于四会市以东。
近年来,三地的交通网急速发展。公路网有旧的国道G321线,也有新近建成的S8广佛肇高速G55二广高速、S14汕湛高速。区域内的铁路网也比较发达,三茂铁路是最先连接三者的普通铁路,也是域内最早的铁路;近年来,更有贵广高铁、佛肇城际连接三者以及域外城市,区域内铁路的便捷性和通达性较高。
(二)文化相近,历史联系强
三地均位于广府文化圈,绝大部分人以广府粤语为母语,三地文化极为相近;虽然大旺区曾经归属佛山三水区以及四会市管辖,但一直以来域内交通发达,民间联系频繁,使得三地人民对彼此始终怀有极高的认可度。这些都是三地同城化重要的先决条件。
(三)城镇化率高,产业互补性强
肇庆市西北板块以山区丘陵地带为主,东南板块以平原为主,且与佛山广州接壤。地理上的优越性,使得大旺、四会、端州能够在改革开放中最先吸收来自佛山、广州的资金,发展区内经济,城镇人口比例也因此而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四会市城镇化率达到64.73%,端州区为99.95%,大旺区为100%,区域内平均城镇化率为84.29%,不仅高于广东省城镇化率70.70%,也高于全国城镇化率59.58%。
三个地区的产业分工明确,互补性强。端州区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内最接近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2018年端州区第三产业贡献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比达到73.75%,拥有域内乃至肇庆市内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众多商业机构及企业,如星巴克、大润发等;大旺区以工业发展为主,代表肇庆市接收来自东边佛山广州的高新企业,2018年GDP结构中有79.29%由第二产业贡献;四会市的第一产业比例是域内最高,达到13.37%,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农业规模远超其余两地区,并且由第三产业为主导,兼顾发展第二产业。
三、三地同城化的实证验证
(一)同城化指标构建
1.城市吸引力和同城化。城市间的同城化可以用经济引力系数衡量:
Pi和Pj是地区i和j的GDP(单位:亿元),ν和ν是地区i和j的人口(单位:万人),dij是地区i和j的直线距离(单位:千米)。研究区域内各城市的距离已在2.1中给出,南海区和顺德区的距离为40千米。则各城市的经济引力系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到,研究区域内各城市直接的同城化进程总体呈现不断加深的趋势,但是其同城化程度与已经高度同城化的南海顺德相比,依然有着极大的差距。
2.产业结构和同城化。同城化对于完善区域内各城市的经济结构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城市间产业结构的竞争和互补可以用产业结构系数衡量:
式中Si,j,表示i区域和j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Xik表示i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jk、表示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其中,0≤Sij≤1,Sij的值越大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的相似性越大。
表2中,南海—顺德的产业结构系数虽然高度接近于1,但并不表明两者存在恶性竞争或者重复建设关系,因为佛山市本身的GDP以及人均GDP均远远超过肇庆市,南海区和顺德区本身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完备,且顺德区东边是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区以第二产业为主,恰好与顺德区形成互补。 3.基础设施与同城化。对同城化城市而言,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接收外界辐射或者辐射外界的必要条件。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必然也要以基础设施为载体。当域内生产要素得到充分流动,城市内的资源利用率就能达到最大化,经济和社会就会因此而发展得更快、更好。
(二)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本文从城市吸引力、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衡量城市的同城化进度。本文涉及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于2014至2018年的《肇庆市统计年鉴》以及《佛山市统计年鉴》,城市之间的距离通过百度地图的测距功能测试两城市的市政府的直线距离。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城市的同城化进度进行综合评价。成分指标分别为两城市GDP总和、人口总和、一般公共预算总和、公路里程总和、引力系数和产业结构系数。通过MATLAB软件的zscore函数对样本进行标准化,再对标准化的样本使用princomp函数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处理,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95.5%,因此前两个主成分可以反映全部的指标信息。进一步地,通过计算这两个主成分的加权平均数,最终得出城市间同城化的综合得分,其中主成分的加权系数取对应方差在占所有主成分的方差之和的比值。通过计算,得出四会—端州的主成分在指标系数上的得分系数为0.346,0.374,0.342,0.376,0.179,0.125。经过最终计算可得出四会—端州的5年同城化进程的数据。
同理,可以计算得出各个城市的同城化进程图。将所有城市的得分曲线均描绘在同一坐标系下:
由图1可知,四会—端州以及南海—顺德的同城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大旺与四会、端州的同城化出现波折,主要原因在于其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在2016年以及2017年出现一定的下滑;但总体而言,肇庆地区的同城化相较于南海—顺德而言,更容易受到外围环境及自身经济衰落的冲击,其同城化的进度不如南海—顺德稳固。
四、研究区域内的同城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政府缺乏相应的意识
正如前面所说,目前中国的同城化,绝大部分仅限于地级市之间的同城化,甚少有城市主动启动县级行政单位的同城化进程。因此,肇庆市应该加快优化大旺、四会、端州的产业结构,形成“端州主消费、大旺主工业、四会稳农林”的格局,通过地区产业分工拉动总体经济,并通過发展经济推动三地同城化进程,实现良性循环。
(二)三地之间存在的壁垒
三地之间的行政、教育壁垒一直存在,对三地的人员、资金、要素流动形成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三地政府必须转变思路,建立“大肇庆”意识,逐步破除现实存在的行政、教育壁垒,推动同城化进程,进而推动本城市经济发展。
(三)交通条件仍显不足
虽然三地之间已有铁路、公路连接,但对于没有私人汽车的普通人而言,出行仍然被诸多因素限制。三地政府应把公共交通的完善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四会市,市内交通完全为私营企业垄断,在某些利润率不高的线路,发车频率严重不足,使得市内公共交通难以像新乡市一样实现微循环。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中城市的同城化不断拉开序幕。可以预料,当我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中小城市的同城化,必然会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地方政府应该具备超前意识,提前布局本城市与相邻城市的同城化;同时,学者应深入研究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域城市的同城化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此一来,改革开放的红利就能为更多的人所分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也会得到缓解。
注释:
{1}柯敏,周世锋.借鉴广佛同城化经验 完善浙江区域一体化工作机制[J].浙江经济,2019(13):34-37
{2}蔡慧敏.郑新“同城”协调发展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08):13-14
{3}李占旗,黄凌云,廖维俊.宁镇扬同城化背景下镇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南京旅游虹吸效应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05):32-36
{4}刘安黎.基于产业布局视角的成德同城化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20(03):181-183
(作者单位:广东省四会监狱监察审计室 广东四会 526237)
[作者简介:黎坚雄(1969—),女,广东四会人,汉族,本科,中级会计师,中级审计师,研究方向:审计,财务管理。](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