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dd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综合系统,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为文本拓展延伸提供了契机。拓展延伸就是让语文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进行拓展延伸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认识。
  
  一、立足文本,深化与拓展教材内容
  
  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需要延伸,但是延伸一定要立足文本,延伸的内容、宽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引导学生就课文本身的语言、情境、立意、写法等,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有创意的阅读,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丰富内涵和表达自己阅读文章的独特感受。
  1.联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孤立于时代之外的,教师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学习报告文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时,同学们被文章所描写的情景震撼。罗布泊原本是那么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令人心疼,发人深思。学习这篇报告文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会是多么残酷,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深思考:这是为什么?怎么办?让学生明白环境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对森林乱砍乱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对草原的大规模开发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及人类活动增多造成的温室效应……这些人为对大自然的生态破坏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加大,人类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要“敬畏自然”。作为青少年,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从自身做起,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通过引导启发,同学们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多元解读开拓思维空间
  文本的价值和生命,在于读者能够对其做出的永无止境的多元解读。这就要倡导多元解读,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研究意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开拓思维空间。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一直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故事,传统教材对其主题的解读是,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新课标语文实验教材对文章的主题理解似乎不太相同,在课文开头有这样一段提示:“一个一眼就可看穿的骗局,竟然畅行无阻,最后演出一场荒唐的闹剧。读完这篇童话,我们首先会嘲笑那个愚蠢的皇帝,不过,如果注意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几乎人人都违心地说假话这一现象,我们的思考也许能更深入一层。”新教材采用的是一种探究启发式的讨论口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话语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正像新课标理念说的:“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
  3.进行扩展阅读
  抓住一篇文章中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引领学生进行扩展阅读,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如课文《智取生辰纲》,故事围绕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展开,双方斗智斗勇,情节曲折生动,文章对众英雄好汉的描写栩栩如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如果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引导同学们阅读这部古典名著,并深入了解名著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主人公的命运,了解书中人物的心路历程,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大有裨益。
  
  二、引领学生博览群书,拓展视野
  
  语文学习仅凭课内的几十篇范文的学习是不够的,需要课外广泛涉猎,拓展视野。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做法是:每学期初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供学生课外选读;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在同学之间交流读书心得;在每周的教学课时中抽出一课时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评析,引领学生阅读经典美文,品评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歌;开展语文小讲堂,让学生搜集与课本有关的典故、诗歌、故事、格言、警句等,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展评,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这样做的效果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课堂内外初步形成了“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
  
  三、引进多媒体教学
  
  拓展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情境,加大教学容量。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语文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如小说的背景、图像,诗歌、散文的配乐朗读等。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传统教学主要以语言文字传达信息、形式单一的不足。比如在讲授诗歌、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比单纯听教师讲解更利于学生理解文字的含义。如学习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可播放配乐诗朗诵,以便更好地体会抒情诗的意境、情感。多媒体的使用,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信息容量,如有些作品的背景材料、比较阅读材料乃至课堂训练材料,均可即刻向学生展示,这样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教学效率。
  
  四、在生活中学习
  
  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我们要提倡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成为有生活情趣的人。如观看电视时,不仅关注内容,而且关注语言的运用及画面的设计,包括新闻评述、广告设计、影视观赏评析等;走上街头时以文学的眼光审视商铺的名号和街头的宣传标语以及春节时家家张贴的春联等。让学生懂得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广。
  总之,语文教学的天地非常广阔,如何进行语文教学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作为语文教师,正确有效地拓展延伸文本是我们的教学追求,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就在于教师在教材研读、备课上多下工夫,功到自然成。
  (责 编 再 澜)
其他文献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人类运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方式看,一般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书面言语交际形式,如报刊、书信等;一类是口头言语交际形式。后一类交际形式又
奔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经济生活,推动农村改革继续深化,逼着农村广播工作者走向市场,顺应市场经济的社会需求和轨道去满足听众的新需要。参评的20档19
近几年来,人物新闻已越来越多见于荧屏,日益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体,并涌现出一些成功的佳作,一系列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出现在荧屏上。但在众多的人物新闻中,平铺直叙,见人
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原动力,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授学生以"渔",而不是"鱼
在紧张的高三复习备考中,学生对文综的历史主观题普遍怀有畏惧心理。历史主观题因其内容丰富,问题灵活,常常会让考生感到心中没底。笔者结合平时阅卷及讲题的经验,总结整理了高中历史主观题的一些解题技巧与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有效信息  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基础,找准信息是准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如果对材料一知半解时就去作答,容易造成观点以偏赅全。  历史主观性试题提供的材料一般是文
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实现“两个转变”的必然选择。它会给民族工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不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应当综合运用经济的
中波同步广播,为满足相邻电台允许频偏≤0.015Hz的要求,在同步激励器中配置了H501型高稳定压控晶体振荡器,用以提供输出电压大于0.5V的4.608MHz标准频率信号,连续工作七天后,
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正确认识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目的,并及时更新语法教学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英语素质教育,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对传统的语法教学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法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灵活性不够,学生无法做到多种能力融会贯通。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英语教师必
研究社区广播的特点,探索社区广播的规律,办出更具特色的社区广播,对于推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是件很有现实意义的事情。笔者特撰写此文,就社区广播的特点、内涵、完善等问题作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偷税成本问题。偷税成本,是指具有偷税动机的纳税人因实施偷税行为而付出的经济代价。对偷税者而言,偷税成本是其“约束成本”,偷税行为的现实可能性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