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班级管理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对于班主任而言,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小学生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不断创新与优化管理方法,才能突出学生管理成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以生为本;家校共育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构建一个有组织、有纪录的班级,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本保障。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要意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缺乏创新、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不够以及尚未构建和谐的多方关系等问题,要求班主任给予重视,融入新时代教育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1.贯彻“以生为本”管理理念
1.1以身作则,引领学生遵守班规纪律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应明确严厉惩治并非是管理学生的最佳手段,而是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发挥自身模范作用,以严格要求自己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遵守班级纪律,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在实际管理中,班主任要想让学生养成上学不迟到、不早退的习惯,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得到早到晚退,使学生养成时间观念。同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中,班主任要在日常坐班时起到表率作用,不随意走动,专心地读书备课,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静心读书,确保管理成效。
1.2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用爱教育学生
当代学生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呵护和宠爱下成长,难免会养成以自己为中心的性格,在与人交往中会表现出得理不饶人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出现一系列的纠纷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处理原则,贯彻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用爱教育学生,真诚地对待班级中每一位学生,不以有色眼镜待人,践行新课程改对教师的要求,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同时做好學生的思想沟通工作,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力求协调班级关系,避免出现纠纷问题[1]。除此之外,班主任尤其要关照特殊学生,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尽到教师的责任。
1.3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强调自我管理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并无实权,往往处于被管制的状态,这种管理模式虽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但却难以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学生长期受到管制,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班主任应尽量放松管理,将班级管理的权利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比如,班主任可以制定轮流管理制度,定期评选出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管理,其他学生负责监督,既可以防止班干部权力滥用,又能够确保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管理,调动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班级。
1.4加强德育渗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将小学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发展相结合,始终坚持人性化管理,关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在管理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比如,班主任在执行管理任务时,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入班级管理中,不能一味地采取体罚、惩戒等方式进行教化,而是要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改正不良习性,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2]。
2.开展多样化班级管理活动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除了要做到言传身教外,还要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歌唱比赛、朗读比赛、体育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特殊节日,班主任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环保以及感恩节回馈等活动,在活动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向学生传达仁、善、美等价值取向,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同时,班主任要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精心布置教师墙面,将优秀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在背景墙上,如评选出文明标兵、三好学生、课堂发言小状元、班级管理小能手等,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调动学生的管理积极性。此外,班主任要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给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反馈,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采用奖惩并施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3.积极构建和谐的多方关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主要作用,但要突出班级管理的效果,单靠班主任远远不够,还应积极寻求其他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配合。因此,班主任要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根据制度内容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班级规定,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同时,班主任要创新与家长的沟通方式,让家长参与学校开展的艺术节、班会等活动,体会班主任管理的不易,增进对班主任的理解,主动承担家庭管理责任,并与班主任和其他学生家长交流管理心得[3]。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微信、QQ群向家长推送教育管理知识以及获取学生的在家表现,及时调整管理方法,更好地发挥家校合力的作用。
结束语:
学校与家长都希望通过班级管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为了达到班级管理的目标,班主任必须承担起主要管理职责,贯彻“以生为本”管理理念,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倡导用爱教育学生,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协调多方关系,突出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苏丹丹.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读与写,2021,18(15):247.
[2]牛晓霞.浅议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1(1):129-130.
[3]余朝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探讨[J].读与写,2021,18(1):262.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以生为本;家校共育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构建一个有组织、有纪录的班级,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本保障。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要意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缺乏创新、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不够以及尚未构建和谐的多方关系等问题,要求班主任给予重视,融入新时代教育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1.贯彻“以生为本”管理理念
1.1以身作则,引领学生遵守班规纪律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应明确严厉惩治并非是管理学生的最佳手段,而是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发挥自身模范作用,以严格要求自己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遵守班级纪律,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在实际管理中,班主任要想让学生养成上学不迟到、不早退的习惯,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得到早到晚退,使学生养成时间观念。同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中,班主任要在日常坐班时起到表率作用,不随意走动,专心地读书备课,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静心读书,确保管理成效。
1.2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用爱教育学生
当代学生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呵护和宠爱下成长,难免会养成以自己为中心的性格,在与人交往中会表现出得理不饶人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出现一系列的纠纷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处理原则,贯彻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用爱教育学生,真诚地对待班级中每一位学生,不以有色眼镜待人,践行新课程改对教师的要求,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同时做好學生的思想沟通工作,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力求协调班级关系,避免出现纠纷问题[1]。除此之外,班主任尤其要关照特殊学生,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尽到教师的责任。
1.3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强调自我管理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并无实权,往往处于被管制的状态,这种管理模式虽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但却难以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学生长期受到管制,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班主任应尽量放松管理,将班级管理的权利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比如,班主任可以制定轮流管理制度,定期评选出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管理,其他学生负责监督,既可以防止班干部权力滥用,又能够确保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管理,调动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班级。
1.4加强德育渗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将小学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发展相结合,始终坚持人性化管理,关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在管理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比如,班主任在执行管理任务时,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入班级管理中,不能一味地采取体罚、惩戒等方式进行教化,而是要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改正不良习性,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2]。
2.开展多样化班级管理活动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除了要做到言传身教外,还要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歌唱比赛、朗读比赛、体育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特殊节日,班主任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环保以及感恩节回馈等活动,在活动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向学生传达仁、善、美等价值取向,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同时,班主任要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精心布置教师墙面,将优秀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在背景墙上,如评选出文明标兵、三好学生、课堂发言小状元、班级管理小能手等,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调动学生的管理积极性。此外,班主任要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给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反馈,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采用奖惩并施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3.积极构建和谐的多方关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主要作用,但要突出班级管理的效果,单靠班主任远远不够,还应积极寻求其他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配合。因此,班主任要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根据制度内容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班级规定,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同时,班主任要创新与家长的沟通方式,让家长参与学校开展的艺术节、班会等活动,体会班主任管理的不易,增进对班主任的理解,主动承担家庭管理责任,并与班主任和其他学生家长交流管理心得[3]。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微信、QQ群向家长推送教育管理知识以及获取学生的在家表现,及时调整管理方法,更好地发挥家校合力的作用。
结束语:
学校与家长都希望通过班级管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为了达到班级管理的目标,班主任必须承担起主要管理职责,贯彻“以生为本”管理理念,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倡导用爱教育学生,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协调多方关系,突出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苏丹丹.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读与写,2021,18(15):247.
[2]牛晓霞.浅议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1(1):129-130.
[3]余朝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探讨[J].读与写,2021,18(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