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文字,考古学家怎么知道古人在想什么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便现在,“你到底在想什么”,仍是人与人之间的常见难题,更遑论当考古学家面对千百年前的先人遗存,甚至还没有文字、古籍提示之时了。但“古人在想什么”,终归是考古学无法绕开的话题。比如,在距今有4000年左右的陶寺古城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处遗址。从田野发现来看,其主要包括一段圆弧状的夯土墙基,以及位于圆弧墙基圆心附近的夯土小圆台基,夯土墙基顶端还有10道缝隙。古人这是在搞什么?面对这奇异现象,干想是没有用的,要复原遗址试试。
  人站在如祭坛原点的小圆台上,面向东南方栅栏般的圆弧墙,待到冬至那一天,奇迹发生了:太阳从东南方的群山顶跃出后几分钟,阳光直射入圆弧墙西起第二道缝隙之中,如果考虑到约40个世纪前,地球黄赤交角与现在的差异,那么当年冬至的日出,便应该在升起的那一刻即可从缝中看到!原来,这里竟是迄今所知中华大地之上一座最古老的天文观象台!古人根据阳光的照射,已经能够准确地划分四大节气,并以此来播种和收获,而西欧国家通过阳光来区分节气,则要在500年之后。
  不过有时,解谜也会遇到瓶颈。比如,201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广西崇左“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由赭红色颜料绘制的图像位于距江面15~100米的陡峭绝壁之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花山岩画点,有如一块巨型石质画板,绘有1900余个人物、动物、器具。
  按照现在学界的基本看法,花山岩画为战国早期至东汉的当地古骆越人所为,因为他们没有留下文字历史,所以迄今说不清他们是出于什么心理,冒著从悬崖上坠落的风险,绘制这些岩画。有学者说,各岩画点的画面多为众多的侧身人围绕一个形象高大的正身人,有的正身人下方还有狗,画面可能代表祭祀场景。但若是祭祀,又如何操演?越往深处追问,答案便越扑朔迷离。
  所以有考古学家调侃,如果对涉及思想的物质遗存无法解释,便统统将其称作“信仰行为”了事吧。尤其是当“艺术”进入人类历史进程后,问题就更加复杂了,以至于存在一门专门通过艺术品来研究人类思想的学科——艺术史。
  然而,还有一个重要维度往往被考古学家忽略,即他们自己。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解读古人的思想成果时,今人的思想也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融入”其中。于是,“谁”来解读古人的思想成果,就变得至关重要。
  须知,我们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是周遭的现实,一是心中的思想。有时,今人考究古人,与其说是在认识他者,不如说是在理解自我。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8月16日)
  【素材运用】解读古人的“不会说话”的遗存,不仅需要考古学家具有丰富的文史积淀、理性的思考,更需要持久的好奇心驱动。每一场考古,都是考古学家与古人的穿越时空的对话,是两个时代的思想的隔空碰撞。
  【速用名言】
  1.文明的人类总是热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压缩在泥土里的历史扒剔出来,舒展开来,窥探自己先辈的种种真相。——当代文化学者 余秋雨
  2.历史事件乃是人类心灵活动的表现。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事件时,则必须研究人们是在怎么想的。——英国历史学家 科林伍德
  【适用话题】隔空对话;思想载体;探索历史
  (特约教师 倪丽彬)
其他文献
当他蹬着自行车爬上一个陡坡时,望望脚下这条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山路,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阿西西!”他想着,旋即猛然一蹬,胯下的自行车好似一匹回过神来的战马,顿时疾驰如风。  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两天前的一个深夜,一个人秘密找到他,恳切地说:“先生,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听了他的话,他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自从佛罗伦萨沦陷后,生活在这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教导大家要有人情味一点,但是在传递坏消息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展示一种中立的姿态——既不过分亲热,又不过分冷漠。  医患沟通准则总会提醒医生要注意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并且尽量在专业的环境里进行交流。对其他专业人士而言,有制服的要把制服穿整齐;没有制服的,声音、表情和姿态也都要有专业人士的规范。这些细节是在暗示告知方没有做什么亏欠被告知方的事情,坏消息不是来自告知方,告知方只是因为职
期刊
你上一次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是在什么时候?  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爱跟着同学与老师讨论“存在主义”,自以为懂得比别人多,其实什么也不懂,不过人云亦云,希望自己与别人不同。  有人在课堂上挑战老师,几十年后,依然回味,却也会老实地说:“那时以为自己很聪明,现在会感激老师当年的包容。”  老师能够包容学生,或许因为他们也是过来人吧?人在十多岁和二十岁的时候,不知道世界之大,不知道人的渺小,喜欢表现自己的深度
期刊
我的高考经历可能对大部分高三同学来说并没有借鉴意义。由于通过了艺考,我的高三生活比较特殊,其他同学都是万米长跑,越是接近终点,越是咬紧牙关,全力以赴。我却恰恰相反,先紧后松。然而,高三仍是我最值得骄傲的时光。  我一直认为,中学是人生至关重要的阶段,它是每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起点。尤其是进入高三后,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更加清晰。而那个目标,绝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我告诉自己,一旦走出了中学的校门,我就成了一个
期刊
最好的小说就像“桃”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吃这个“桃”,不会咬不动,“谁吃了都舒服”。但吃了“桃”以后别忘记里面有一个“核”,“核”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桃仁”。有修养的人,不会轻易把“桃核”丢掉,而是拿小锤子轻轻敲开,尝一尝那个不一样滋味的“桃仁”。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讲究藏。  曾经看过齐白石的一幅画,一张纸从上到下什么都没有,在这张纸离底部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画了一片秋天的叶子,叶子上面趴着一只蟬,头
期刊
能想清楚的写随笔,想不清楚的写小说。这就像人的视野里,有聚焦区能看得清的,也有聚焦区外比较模糊的,“虚”掉的那部分。  文学是用文字来表达细节的艺术,但很多细节没法用思想来条分缕析,说不出个一二三,有多义性,甚至可能一时无解。不尊重这种多义和无解,就会强加一种概念化,相当于文学的自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离思想越远越好。很明显,拒绝思想本身也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懒汉思想,没啥可夸耀的。  就像
期刊
作文君:胡萝卜素有“小人参”“金笋”的美称,有保护视力、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功效。1987年的第39届世界卫生大会把2月24日定为“世界胡萝卜日”。我们今天看到的胡萝卜绝大多数都是橘色的,但是胡萝卜最初并不是橘色的。这是怎么回事?  胡萝卜原产于亚洲西南部的阿富汗,栽培历史长达两千多年。据说它最初只是一种叫野胡萝卜的杂草,因其种子磨碎后有一种香气,被当作香辛料使用。在公元10世纪左右,它
期刊
据说,著名的华人设计师包益民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纽约这个城市好不好,取决于你有没有钱。”  这句大实话背后的意思很扎心。但它确实在提醒我们一件事,就是: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评价,其实不取决于它本身是什么样,而是我们有没有资源和它匹配,有没有能力享受它的好处。  所以我经常说,千万不要说这不好那不好,千万不要公开抱怨什么。这不是说:你要当老好先生、留口德,或者是胆小、怕得罪人,而是:只要你说什么不好
期刊
千万别去博物馆工作,除非你真的喜欢。  与参观者感受到的丰富有趣不同,每一个大型博物馆的工作内容具体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日常内容时,极有可能是循环往复和单调乏味的。在纪录片《殿堂内望》里真实呈现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各个部门的工作样态。  藏品的质量与数量,决定了一座博物馆的高度,而清点藏品,便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遥想400多年前,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为自己的千件藏品建造了天籁阁,每观看一次,兴之所至,他
期刊
作文君:2019年8月10日,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登陆,并一路向北席卷上海。风雨交加之中,女作家张晓晗因为家里马桶堵塞且物业没有及时上门带来的不愉快,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一番吐槽。在这篇吐槽里,类似“过着所谓TOP5的生活”“闻得出别人身上的地铁站味道”等言论,迅速引发争议,在引来了“大V”和菜头的评论后,这一事件也迅速上了热搜榜。  台风天里,上海“90后女作家”张晓晗在微博上引发了一场有关“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