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法快速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antiperoxidise, PAP)法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了1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NPS)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并以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诊断技术为对照方法,对PAP法和IIF法作了综合评价,发现PAP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均略高于IIF法,分别为88.4%、88.8%和88.7%。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报告了18例小儿阿-斯综合征(ASS)的临床资料。描述了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抢救用药多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有2例安装了临时心脏起搏器。本组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88.8%。讨论中指出小儿ASS的心律失常基础有三型:无动力型,低动力型和高动力型,其中以前二型多见。对抢救处理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强调对ASS患儿进行心脏监护的重要性。
期刊
本文对1986年1~3月份监测到山西运城地区稷山等县发生的大量小儿肺炎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原学及临床学的综合性研究,运用了以血清流行病学为主的多种病原学研究方法,证实了本次流行主要病原为合胞病毒(RSV)。罹患率13.8‰,校正罹患率23‰,病死率0.96%。结合70年代我国南方6省市流行情况,认为基本可确定此次主要是由RSV引起的一种毛细支气管炎的特殊类型,即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