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一箭之入大海”——王得后《鲁迅研究笔记》评点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lan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辑立人:鲁迅思想的出发点,归宿和中心rn收入本辑的第一篇文章《致力于改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伟大思想家》,写于1981年7月,是为纪念19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召开的学术讨论会提交的论文.这一次学术讨论会在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鲁迅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开启了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的鲁迅研究的新格局.得后的这篇论文在会上一发表,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但公开响应者并不多.当时的鲁迅研究权威陈涌连续在两篇文章里,指出得后的“鲁迅立人思想论”是对他理解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挑战;而他的批判似乎也无人响应.这样的鲁迅说的“如一箭之人大海”式的无力与寂寞,就几乎成了得后独立、独特的鲁迅研究的命运.但无论如何,得后这篇《致力于改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伟大思想家》,还是成了他的鲁迅研究的代表作.
其他文献
《阿Q正传》除了给人类贡献了“阿Q精神胜利法”这一精神反思的镜像之外,另一重要内容是写了阿Q的“革命”.有些研究者认为精神胜利法应该被否定,阿Q的“革命”却是应当肯定的.但经过百年来切身体验,很多学者意识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必须深入批判,阿Q的“革命”更需要认清其本质.
期刊
鲁迅研究的历史已经超过100年了,100年的学术历程,为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经验,也有各种各样的教训,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经验中可能再也没有超过鲁迅研究这一领域的了.如果要问百年来鲁迅研究中最值得总结的经验是什么,在我看来可能就是一个“历史还原”的问题.
期刊
2015年是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发表一百周年,很多国家都以不同的方式举办过纪念活动,也证明了《变形记》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不止一家媒体邀我发表纪念感言时,我想到了鲁迅,当《狂人日记》《阿Q正传》发表一百周年的时候,是否也会在世界的范围内掀起纪念的热潮?rn因此,当2021年6月19日,由日本都留文科大学的周非教授以及田中实教授发起鲁迅《故乡》发表一百年纪念活动以及关于《故乡》的线上中日研讨会,我感受到了鲁迅对中日两国大半个世纪的文学历程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