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钱钟书先生不仅是一位名贯中西的作家,在翻译领域也有颇深的造诣。钱钟书认为“化境”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 就是在翻译过程中, 既不能因为语言差异而出现牵强的内容, 又能完整保存原作的韵味。他的“化境”翻译思想融合中西文化之精髓, 对中西方文学中的互解、互译有着重要的价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钱钟书;“化境”说;翻译方法;诗不能译
钱钟书是当代中国最为博洽的大学者,名震国际的大智者,被一些学者和专家誉为“文化昆仑”。他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哲学、人类学、心理学、宗教、美学、诗学、历史、语言学、修辞学以及文本批评等等。很多人认为钱钟书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阐释,因为他最重要的批评性著作《谈艺录》和《管锥编》,都是用近代中国通行的文言文写成的。但是,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
1964年,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算得入于‘化境’。此论一出,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十七世纪一个英国人赞美这种造诣高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体换了一个,而精魂依然故我。罗新璋认为“化境”是借自佛经的名词,指“艺术上臻于精妙超凡之境,以言翻译,就是得心应手,至善至美。”王宏印则认为“化境”二字来源于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意为“心手皆不到”的最高境界。
在许多场合, 钱钟书都曾提到, 他非常同意但丁“诗不能译”的思想, 正如1982年底写给许渊冲的信中提到:“至于译诗, 则不必强同。” 1976年初, 钱钟书看了许渊冲翻译的《毛泽东诗词》后, 便回复道:“你带着音韵的镣铐跳舞, 灵活自如;我却进退两难, 只能将其视作两害择其轻来处理。根据我的经验, 翻译出来的诗歌不是歪诗便是坏诗。” ”钱钟书的诗不能译思想, 指的是在诗歌翻译实践中很难掌控原诗的特征, “失掉的东西很多。” 所以, 钱钟书很少实践过诗歌翻译, 他一方面承认自己的进退两难;另一方面又评价许渊冲译诗水平高。从中可以看出, 钱钟书承认翻译的诗最好是好诗又好译, 不得已也应该是好译, 正如英国著名诗人蒲伯提到“最下等的是翻译不好的歪诗。”钱钟书认为诗不能译是一把“双刃剑”, 他一方面对翻译的好诗大加称赞, 另一方面又认为“诗不能译”, 这种看似矛盾的翻译思想, 其实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 即化境。钱钟书认为在翻译实践中应竭力避免“丢掉什么”, 努力做到既是好诗又好译的兼容, 即便达不到这种境界, 也要灵活自如地“带着镣铐跳舞”。所以, 钱钟书的诗不能译思想, 并不是放弃对诗歌的翻译, 而是对翻译水平的最高“化境”要求。
在《林纾的翻译》中, 钱钟书采用了“媒”、“讹”、“化”三个字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他认为“媒”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联络作用, 激发我们去了解国外作品, 使各国文化间能更好融合与交流。钱钟书指出“媒”的作用在于“取资异国, 岂徒手乐器用”, 即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应是语言、文化方面的交流, 通过翻译可以实现语言的沟通, 实现文化的接近。这里, 语言的作用便是一种工具, 同时也是一种障碍。当人们没有很好地掌握这种语言时, 其所传达的思想便如隔壁之烛, 让人难以理解。《林纾的翻译》的“媒”的作用已為世人认同, 同时也有效吸引读者进行阅读。钱钟书便是在读了《林纾的翻译》之后激发了学习外文的兴趣, 真正使其开始走进外国文学, 这便是翻译所起到的“媒”的作用。另外,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 钱钟书开始对林纾的翻译产生质疑, 并有阅读原作的冲动, 这便是翻译中“讹”的内容。同时, 质量不高的译文还会对原作产生负面影响。钱钟书认为“化”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就是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并保存原文的风格, 这正是《林纾的翻译》中所体现的。
作为著名的翻译理论家, 钱钟书译著不多, 主要有《堂吉诃德》、《三论》、《谈艺录》等, 他在许多公开的私信中论及了其翻译思想, 有些虽然是有感而发, 但对后人有着极大的启示, 特别是其“化境说”在中国翻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化境说”是钱钟书在谈论《林纾的翻译》文章时提出的, 其推翻了传统以“信”为原则的翻译主张。同时, 开创了现代的以“美”为标准的翻译思想, 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融合中西文化之精髓, 对中西方文学中的互解、互译有着重要的价值与借鉴意义。
钱钟书的《管锥编》中有一段翻译, 以其简明的语言讲述了一位盲人与一位瘸子相互搀扶与协作的故事, 其译文整齐, 对原文的表达没有任何的删减, 同时读者获得的感受没有丝毫的差异。根据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 理想的翻译应当内容准确, 并忠实于原文。同时, 译文还应容易理解, 特别对读者来说, 应保证译文的自然、顺畅, 适应读者的理解力。另外, 译文的形式应恰当、得体, 其不但要紧密依托原文, 同时还应考虑原文的语言规范, 避免生硬的搬套。也就是说, 译文要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 完整地展现原文的精神风貌, 同时在形式上还应做到语言顺畅, 满足读者理解力等。钱钟书认为翻译具有一定的可译性的限度, 在翻译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碰到一些结构性的障碍, 正是这些障碍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翻译成汉语过程中, 都会语言习惯问题带来的困难, 例如, 如何处理关系代词引导从属句。钱钟书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大都采取将其转换成汉语中的并列、因果分句, 这种关系代词没有形式体现, 但能完整表达原文的意思, 他还将西方一些习惯的表达法转换为中国的熟语, 有着难以言喻的效果。
关键词:钱钟书;“化境”说;翻译方法;诗不能译
钱钟书是当代中国最为博洽的大学者,名震国际的大智者,被一些学者和专家誉为“文化昆仑”。他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哲学、人类学、心理学、宗教、美学、诗学、历史、语言学、修辞学以及文本批评等等。很多人认为钱钟书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阐释,因为他最重要的批评性著作《谈艺录》和《管锥编》,都是用近代中国通行的文言文写成的。但是,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
1964年,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算得入于‘化境’。此论一出,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十七世纪一个英国人赞美这种造诣高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体换了一个,而精魂依然故我。罗新璋认为“化境”是借自佛经的名词,指“艺术上臻于精妙超凡之境,以言翻译,就是得心应手,至善至美。”王宏印则认为“化境”二字来源于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意为“心手皆不到”的最高境界。
在许多场合, 钱钟书都曾提到, 他非常同意但丁“诗不能译”的思想, 正如1982年底写给许渊冲的信中提到:“至于译诗, 则不必强同。” 1976年初, 钱钟书看了许渊冲翻译的《毛泽东诗词》后, 便回复道:“你带着音韵的镣铐跳舞, 灵活自如;我却进退两难, 只能将其视作两害择其轻来处理。根据我的经验, 翻译出来的诗歌不是歪诗便是坏诗。” ”钱钟书的诗不能译思想, 指的是在诗歌翻译实践中很难掌控原诗的特征, “失掉的东西很多。” 所以, 钱钟书很少实践过诗歌翻译, 他一方面承认自己的进退两难;另一方面又评价许渊冲译诗水平高。从中可以看出, 钱钟书承认翻译的诗最好是好诗又好译, 不得已也应该是好译, 正如英国著名诗人蒲伯提到“最下等的是翻译不好的歪诗。”钱钟书认为诗不能译是一把“双刃剑”, 他一方面对翻译的好诗大加称赞, 另一方面又认为“诗不能译”, 这种看似矛盾的翻译思想, 其实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 即化境。钱钟书认为在翻译实践中应竭力避免“丢掉什么”, 努力做到既是好诗又好译的兼容, 即便达不到这种境界, 也要灵活自如地“带着镣铐跳舞”。所以, 钱钟书的诗不能译思想, 并不是放弃对诗歌的翻译, 而是对翻译水平的最高“化境”要求。
在《林纾的翻译》中, 钱钟书采用了“媒”、“讹”、“化”三个字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他认为“媒”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联络作用, 激发我们去了解国外作品, 使各国文化间能更好融合与交流。钱钟书指出“媒”的作用在于“取资异国, 岂徒手乐器用”, 即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应是语言、文化方面的交流, 通过翻译可以实现语言的沟通, 实现文化的接近。这里, 语言的作用便是一种工具, 同时也是一种障碍。当人们没有很好地掌握这种语言时, 其所传达的思想便如隔壁之烛, 让人难以理解。《林纾的翻译》的“媒”的作用已為世人认同, 同时也有效吸引读者进行阅读。钱钟书便是在读了《林纾的翻译》之后激发了学习外文的兴趣, 真正使其开始走进外国文学, 这便是翻译所起到的“媒”的作用。另外,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 钱钟书开始对林纾的翻译产生质疑, 并有阅读原作的冲动, 这便是翻译中“讹”的内容。同时, 质量不高的译文还会对原作产生负面影响。钱钟书认为“化”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就是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并保存原文的风格, 这正是《林纾的翻译》中所体现的。
作为著名的翻译理论家, 钱钟书译著不多, 主要有《堂吉诃德》、《三论》、《谈艺录》等, 他在许多公开的私信中论及了其翻译思想, 有些虽然是有感而发, 但对后人有着极大的启示, 特别是其“化境说”在中国翻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化境说”是钱钟书在谈论《林纾的翻译》文章时提出的, 其推翻了传统以“信”为原则的翻译主张。同时, 开创了现代的以“美”为标准的翻译思想, 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融合中西文化之精髓, 对中西方文学中的互解、互译有着重要的价值与借鉴意义。
钱钟书的《管锥编》中有一段翻译, 以其简明的语言讲述了一位盲人与一位瘸子相互搀扶与协作的故事, 其译文整齐, 对原文的表达没有任何的删减, 同时读者获得的感受没有丝毫的差异。根据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 理想的翻译应当内容准确, 并忠实于原文。同时, 译文还应容易理解, 特别对读者来说, 应保证译文的自然、顺畅, 适应读者的理解力。另外, 译文的形式应恰当、得体, 其不但要紧密依托原文, 同时还应考虑原文的语言规范, 避免生硬的搬套。也就是说, 译文要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 完整地展现原文的精神风貌, 同时在形式上还应做到语言顺畅, 满足读者理解力等。钱钟书认为翻译具有一定的可译性的限度, 在翻译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碰到一些结构性的障碍, 正是这些障碍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翻译成汉语过程中, 都会语言习惯问题带来的困难, 例如, 如何处理关系代词引导从属句。钱钟书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大都采取将其转换成汉语中的并列、因果分句, 这种关系代词没有形式体现, 但能完整表达原文的意思, 他还将西方一些习惯的表达法转换为中国的熟语, 有着难以言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