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之道在“四定”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enal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的湖北高考试卷正式出现探究题型,标志着湖北新课改的精神已经渗透进高考中。面对文学类文本探究题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解决阅读探究的途径。我们在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探究时,要就文本关键处、空白处、矛盾处、深刻处形成一定认知,再立足文本并基于个性化理解,给出符合题意的个性化解释。其主要路径如下:
  1. 依循文本内容梳理探究。阅读离不开文本,文本是探究的逻辑起点。依循文本内容,条理化地呈现文本事实,就能达成阐述文本价值的目的。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马裤先生》的阅读题:“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考生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要从文中寻找事实。
  2. 切入文本内核发散探究。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阅读也当知出入法,要根据关键的文本词句,通过追索发散,感受文句深刻的意蕴。如2012年福建卷《双祭琴》的阅读题:“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考生可从传达情感的载体“双琴”“演奏家”“世人”入手,或者从标题中“祭”切入,思考并挖掘文章的意蕴。
  3. 遵循既定角度拓展探究。阅读是一种有目的的智力活动。遵循既定角度,确立拓展方向,即可探究文章的美点。如2011年江苏卷第14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考生就要定向思考意象(景物)的象征性、暗示性,以及自然景物所具有的烘托人物心情或性格、营造人物活动氛围、暗示作品主题等作用。
  4. 借助内引外联延伸探究。阅读既要把握语境,内引原文内容;又要关照现实,外联与此相关的信息。如2012年北京卷第19题:“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基于文本内容进行阐发和评价,也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对文本意蕴进行领悟、阐释。
  其次,要构建答题的策略方法。考生“摸”到阅读的门径,就能对文本进行正确解读;但要“踩上得分点”,还需要规范表述。探究题的规范表述,一般应符合议论文体的写作要求,应该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下面结合2012年高考湖北卷《耳边杜鹃啼》第19题来解说答题方略。该题为:“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回答本题,首先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探究角度,如文学的作用、人文精神或民族文化心理等,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章展开具体恰当的分析,阐明理由。其答题范式具体分为四个步骤:
  1. 定向——确定观点并对观点进行简要阐释。
  2. 定例——在文中筛选出能佐证观点的恰当例子。
  3. 定评——把观点和例子结合起来进行必要的分析评论。
  4. 定论——依据以上论证合理地推出与观点相近的结论。
  本题参考答案有三,表述都极为规范,这里仅选示例一作一分析:“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定论——表明观点)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定论——简要阐释)文章引用贺铸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定例——例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定例——例二),烘托了杜鹃鸟啼的凄美(定评——析一)。啼血化花的传说(定例——例三),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定评——析二)。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定例——例四),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定评——析三)。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定论——结论)。”
  可见,探究有道,答题有方。我们在做探究题时,就应该遵道运思,循方下笔,这样才能圆满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题。
  走边城
  刘永学
  人到边城,已近黄昏。
  不过,这黄昏只是个时间概念,是日细雨如丝,烟雾朦胧,四处一片迷茫。近处的山峰绿得乌墨墨的,流岚在树丛中飘逸,美得像一幅夸张的水彩画。鳞次栉比、高低错落的吊脚楼历经沧桑,留着往昔的残梦,倾听着酉水的细语。而酉水,在烟色人家中潺潺淌过,丽颜不改,一如从前……
  这就是边城,一个曾经当过士兵的人笔下的茶峒。我有一个山东朋友,他曾极为自豪地跟我聊起他的家乡:“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那一山、一水、一圣人是一壁雄峻、一川激越、一派深远。而茶峒不同,这里蕴涵的是灵秀、幽静和深邃。山东之于边城,正如苏东坡与幕下士的那则趣谈:“我词何如柳七?”其人答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借用这个比喻,是说茶峒之美,像一阕婉转的宋词,正合一妙龄女子,执红牙板,徐徐低吟,再配上一曲洞箫,在宁静的夜晚,追星绕月,余音不绝……
  之前我到底来过边城没有?记忆中竟是一片迷茫。一个浪迹在湘西云山雾水间的士兵,走出这方土地后,用一支神来之笔点染着这里的山水草木、兵士边民以及那个叫翠翠的姑娘。这哪里是笔呢,分明是一柄法力无边的魔杖,挥扬之间,便让这方山水灵动起来,鲜活起来,让它迈入无数人的内心。
  上船。水清如碧。“河里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那个士兵叙述的,是酉水在艳阳高照下的情形。而此刻的酉水之上,几只早已脱了漆的旧木船泊在岸边……
  走过一间间门脸朝街、楼身悬在河面上的吊脚楼,红灯笼射出幽幽的光线。比较起丽江、凤凰的流光溢彩和喧嚣人声,顿时生出此处光阴流逝缓、人间仙境何须寻的感慨。
  在一个物质时代,能够在酉水边返璞归真,便陡然间生出一种凤凰涅槃般的联想。其实,我心中明了,今日的边城是落寞和孤寂的,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潮尚未波及这偏远的一隅。也正因为如此,才使边城得以保留下了那种原生态的真实。
  那个曾经在湘西当过士兵的沈从文,将一方隐匿的山水诠释为经典,让昨日的茶峒,今天的边城,永远成为文化深处的绝对存在——美丽,并且“美丽得令人忧伤”。
  (选自《文艺报》2012年12月12日)
  1.文章详细完整地叙述了苏东坡与幕下士的那则趣谈,请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2.联系全文,简要探究“走边城”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1. ①相对山东和边城的概括比较,用苏东坡与幕下士的那则趣谈更能鲜明、形象、生动地表现两地的特点,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边城独特的个性魅力。②苏东坡与幕下士的那则趣谈,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③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2. ①文章以“走边城”为行文线索将边城黄昏美景和对边城之美的感受,酉水、吊脚楼一带的物事,以及由此生发的议论结合起来。②文章以“走边城”作为游踪,统率作者的所见所想、所感所议,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