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遇上全球变暖

来源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1987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洋是我死党,是个活脱脱的“小太阳”。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她总有办法把你逗笑。
  新学期第一天,我还没放下书包,洋洋就凑过来,神神秘秘地说:“念念,我们新地理老师非常非常非常帅!”我故意露出鄙夷的神情:“又犯花痴了吧!”然而心里也期待着,这老师能有多帅呢?
  一个上午新地理老师没露面,但是相关八卦却传了不少。什么“高冷人帅”“地理书倒背”“年轻有为”一大堆。洋洋自然是活跃于八卦一线的。
  下午上课铃一响,我们的新地理老师推门而入,身着黑风衣,几步跨上讲台,把书随意扔在桌上,拿起粉笔,直接讲了起来,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我惊呆了,到今天我才明白什么是“气场”。再看看我前面的洋洋,早已被他的气场折服。
  新地理老师叫杨铁锋,我们私下叫他铁哥。之前的传言倒也不虚,讲课从来不用书,哪一课哪一页他都记得清清楚楚,长得的确帅气,也霸气。只有一点,就是“高冷”有些存疑,铁哥人帅不假,就是吧,有点矮,只能是“矮冷”。
  与铁哥惊人的地理才华相对的,就是洋洋的地理成绩。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地理“废材”。洋洋曾经执着地相信,中国的北方在北半球,南方在南半球。凡此种种雷人的问题,我曾饱受折磨。不过现在好了,给她讲题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铁哥。因为洋洋惊喜地发现,问地理题是一个绝佳的搭讪方式。然而,洋洋的问题,让铁哥无数次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了怀疑。每当看到铁哥欲哭无泪的表情,我常常会一脸幸灾乐祸地向洋洋做一个“加油”的手势。
  某天,洋洋一脸黑线地从办公室回来。我支起下巴,调笑道:“怎么?你男神把你赶回来了?”洋洋满臉委屈,说:“就是这个题,把铁铁气坏了,都是题的错。”我强忍着笑,低头看看题,道:“这道题怎么了?”洋洋说:“铁铁给东南地区画了一些丘陵,然后就形成了地形雨。”我点点头:“对呀,就是这样。”洋洋一拍桌子:“当然了!不过东南地区都是平原,丘陵不是铁铁自己画的吗?”我凝重地拍拍洋洋的肩膀,说:“你去看看中国地形那课,再来回我。还有,以后见到铁哥,绕着点走。”
  铁哥高冷又严厉,我最害怕他提问。他提问时喜欢站在最后面,低沉地叫出名字。每当他叫我的时候,我总觉得一股凉气从后背蹿起来。
  不过和我相比,洋洋对提问更加害怕。一个原因是她的地理成绩,使她成为被提问的重点对象;还有嘛,就是洋洋所说的“要保持在铁铁心中的光辉形象”。
  这一天,又是提问课。洋洋首当其冲,第一个被提问。铁哥问道:“四川盆地的降水从哪里来的?”我的“季风地形雨”等等提示还没说出来,就被洋洋的“四川盆地的降水从天上来的”惊人答案活生生噎了回去。在全班的哄堂大笑中,铁哥的脸黑得不能再黑了。
  凭心而论,洋洋学地理的确很努力。铁哥呢,也不苛责她,反而是一直耐心鼓励。
  洋洋的搭讪攻势也获得了成效,相处得多了,铁哥也一改高冷,和洋洋开起玩笑来。考试前让洋洋立“军令状”,在她的作业本上画大哭脸。
  月考结束后,洋洋潜入办公室看成绩单,正好撞上铁哥。铁哥立刻猜到了她的来意,故意藏起了成绩单。铁哥坏笑着在纸上写下一串数字:“算算这个题吧,答案就是你的分数。”“这是地理老师还是数学老师啊?”洋洋无奈了。
  在洋洋这个“小太阳”影响下,铁哥比以前温柔多了。我们班级的女生,一个一个地都被他圈了粉。而铁哥呢,也一改旧日“千金难买一笑”的面瘫风格,对我们有了更多笑容。正应了洋洋说过的那句话:“是冰山也有融化的那一天!”
其他文献
唐妍又做了一个渺茫的梦。  梦里,妈妈不是那个臃肿不堪的妇女,穿着满是油污的围裙,站在大街上高声和卖菜的大婶讲价。她穿着优雅的长裙,柔声道:“妍妍,过来。”  爸爸也不是那个出租车司机,他有了自己的体面小车。唐妍披着一肩栗色长发,坐在车里,像个万众瞩目的小公主……  “唐妍,真是胆儿肥了!作业还搁桌上就睡了?看我不打断你的腿!”妈妈突然推开门,两腮的肥肉颤了颤,抄起手上的扫帚就向唐妍打来。唐妍下意
期刊
在看读者来稿的时候,小荷总能看到不少这样的文章,它的特点是,全篇几乎都在叙述、讲解,让人有一种正在看百度百科的错觉,于是,看完了前两段,基本就断了想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但小荷还必须得读下去,审稿、帮助读者提高写作水平是我的工作,义不容辞。  令人意外和惊喜的是,硬着头皮读到最后,我却常常会在这些艰涩文字的背后,发现被包裹得很深的美妙。这就好像是,在寒冷的冬天发现了一棵光秃秃的大树,虽然它的树干和枝丫
期刊
编辑推荐:是一个初恋一样美好的故事,让人不知不觉间沉醉其中。就像南书百城所写的那样,无论怎样的故事,都希望它有一个温暖的结局。这 是 病  1,2,3……  顺着数字数到13,停下脚步,然后折身换一个方向,重新开始数。  1,2,3……  即使不用瞪大双眼也能清晰地望见每一层楼梯,我依然保留着18年来留下的习惯。连自己都不知道,这究竟是无意识的行为,还是潜意识里不想要改变的事情。  新的室友是JA
期刊
外婆常说我这一声不吭就生气的臭毛病全是从我外公那里遗传来的。  虽然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这种臭毛病,但外婆的后一句话,我却是举双手双脚赞同——外公确实是个脾气不可捉摸的怪老头。  外公很瘦,有些矮,说话声音却粗犷洪亮,且总是发脾气,凶神恶煞如要捕食的鹰,因此,幼小的我心里对他是又恨又怕。  记得年幼时我很挑食,蔬菜不吃,肥肉不吃,但凡沾了点酸味的水果也不吃。嘴巴像是安了一个感知器,能够精确无比地找到外
期刊
充斥着冰淇淋甜腻气息的夏日里,窗外的蝉欢快地叫个不停。看着跳跃在窗沿上的斑驳树影,十三心中蠢蠢欲动,赶紧掏出手机给朋友打电话:“如此美好的暑假,在家里当咸鱼多可惜,不如一起出去旅游吧!”  谁知朋友立马泼我冷水:“想想这些年去过的景点,你还记得几个呀?还不是都忘得没影兒啦。”  哼,这可难不倒本十·机智·三。相信我,只需要一个神器——旅行手账,就能在未来带给你一场回忆满满的故里重游!新浪微博@-T
期刊
一  其实从未想过会和施雨成为朋友——在高一的几个班里,施雨以牙尖嘴利性格霸道闻名,你骂她一句,她便还你十句。这种个性的女生,一向静默寡言的我自然是避而远之的。故事发生转折是在下学期——我被选为劳动委员。恰巧当时学校搞修建,教室外面的空地堆放了不少泥巴和砖石,打扫卫生的任务便落到我们班。这种脏活儿累活儿自然没几人愿意干,于是乎,行事向来“软柿子”的我只得一个人将“任劳任怨”的竞选宣言实践到底。  
期刊
即将出发去大学的最后一天,许知回了一趟学校。每年的这个时候,长廊宣传栏已经挂满了众多高三学子的照片。这个学校不成文的规定,高考全校前两百名的学生才有资格进这个大红榜单。这些照片即将在这个最显眼的位置待上一年,直到明年被新的面孔替代。  她看见自己在最角落笑着,拍照的时候因为第一次在这么多人的面前面对摄像头而显得无所适从。然后一抬头看见纪年,站在最顶端的位置,一脸明媚。  明明是清楚的,却还是执拗地
期刊
1  宋暖在宴会上看到万新符的那一刻,简直快要惊掉下巴,他俩指着对方“你你你”了半天,眼看下一秒就要掐起来,这才被各自的妈拉开。  ——暖暖,你竟然记得小福贵?  ——啥?他就是小福贵?!  2  宋暖有段娘胎里定的娃娃亲,这是她最爱拿出来胡思乱想的事儿。她常发挥想象将他塑造成各种长相和性格的优质少年。印象里他留着个光头,大眼睛叽里咕噜地转,黑眼仁贼亮——5岁时,他们俩曾作为搭档给妈妈的同学齐阿姨
期刊
1  被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记住的感觉其实很幸福。  第一次遇见黄总,其实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晚修下课,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了我一声“阿木”。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惊喜吧,别人叫出了你久违的熟悉而陌生的外号,仿佛找到了归属感。我一回头,看见阿伯和黄总一起去倒垃圾,只是我当时只注意到了阿伯——阿伯的声音变了,我都认不出来了,惊喜之余浅浅瞟了黄总一眼。没想到第二个学期,黄总就和我分到了同一个班。我想,这也许就是缘
期刊
春晚上葛优老师的小品《“儿子”来了》让大家哭笑不得,电视上两位浑然不知自己被骗了的老人,也让我想起了一些我的外公以前被骗的故事。  1  记忆中的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八九年前,那时候家里的抽油烟机总是很不给力,外婆的喉咙由于经常做饭,在油烟的熏呛下变得嘶哑,还经常咳嗽,我跟外公看着外婆的喉咙每况愈下,心焦又心疼。  有一天我们在看电视时碰巧调到了一个电视购物频道,主持人正在推销一款神奇的无油烟不粘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