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通信的配网差动保护技术研究

来源 :机电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差动保护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选择性和速动性,但差动保护在配电网中仍未被广泛使用。5G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以往需要光纤通信的电力系统差动保护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鉴于此,研究了5G客户终端设备的通信时延,分析了5G技术下设备的对时同步能力,针对5G技术目前的缺点提出了优化措施,得到了满足5G通信条件的配网差动保护设计所需达到的要求。
  关键词:5G通信;CPE设备;对时同步;配网差动保护
  0    引言
  随着新能源并网占比的持续增加和系统中固态变压器等设备的大量使用,原有保护配置方案及整定原则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传统的同步发电机组不同的是,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征由故障期间的控制策略决定,其故障电流水平低,持续提供故障电流能力弱,导致原有配电网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原则不可用[1]。灵活分布式电源接入导致配电网从单端放射式网络演变为多电源网络,原有的配电网保护配置方案不能有效适应配电网结构的变化,配电网迫切需要以电流差动保护这类具有绝对选择性的快速性保护方案替代传统三段式电流保护[2]。
  文献[3]基于TD-LTE技术提出了电力无线专网远程通信架构,可承担配电自动化、配电监测终端、电力用户信息采集及视频监控等业务。文献[4]提出了一种基于4G无线通信的自适应分布式差动保护系统,实现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和隔离。文献[5]指出5G对于配电网差动保护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可以成为配网差动保护新的数据通道。鉴于目前的技术达不到配电网快速保护的要求,本文采用了时延更低、带宽更高的5G无线通信技术,能有效推动无线差动保护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1    5G通信技术的特点
  5G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架构,能提供10 Gb/s以上的带宽、毫秒级时延及超高密度连接,多角度、全方位提升了通信网性能。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依據5G通信特点为其定义了三大场景: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
  munication,mMTC)。相对应ITU的三大场景,IMT2020提出了网络连接方面的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和低功耗这四类场景。
  对于配电自动化,时延的要求小于10 ms,文献[6]指出,基于4G通信的差动保护不同终端间的端到端时延达100 ms,这一延时影响了电流差动保护的实际性能。5G通信的应用场景uRLLC克服了稳定性方面的缺陷,传输可靠性达99.999%,5G通信空中接口时延1 ms,端到端时延约10 ms,为配电网电流差动保护的配置提供了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从全业务通信网的研究聚焦至电力物联网的配用电环节通信业务,5G通信所具备的上述特性可以在配电通信网“最后一公里”的通信覆盖工作中发挥独特优势。可将5G的eMBB、uRLLC和mMTC不同切片技术与各类业务分别对应适用,这表明5G网络能够在智能电网通信网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电力物联网中通信业务的典型场景及对应各项需求如表1所示。
  2    配网差动保护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
  2.1    配网差动保护数据同步研究
  基于KCL比较线路两侧电流的大小,差动保护是线路保护中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比较高的一种主保护。差动保护对于两侧的数据要求很高,否则电流采样会产生误差,导致误动作,因此差动保护的核心问题是数据同步。目前,数据同步方法有采样数据修正法、采样时刻调整法、采样时钟校准法、采样序号调整法、外部同步信号法、基于参考向量同步法、基于故障信号同步法等。
  采样数据修正法由于需要对每一帧数据都进行时间扭转修正,需测量通道延时,而5G通信的延迟并不稳定精确,因此该方法不能满足5G条件下差动保护的要求。采样时刻调整法要求通信通道双向延时一致,5G网络采用的是非对等传输的方式,无法满足要求。采样时钟校准法和采样时刻调整法类似,现有的5G非对称网络无法满足要求。
  外部同步信号法是利用外部GPS设备或其他设备输入的同步脉冲进行同步的方法[7],该方法满足采样的要求,但外部时钟故障导致两侧保护采样数据失步,则差动保护可能误动。
  基于参考向量同步法,在线路较长且线路模型不精确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同步精度误差。由于输电线路参数变化及电气量测量存在误差,参考矢量进行同步对时的精度可能存在不稳定性,但可以将参考矢量作为一个辅助同步的算法。
  由上述分析可知,对于基于外部信号的同步方法,其精度主要取决于外部时钟的性能而非通信信道的状态。由于配电网对保护可靠性的要求低于输电网,加上外部时钟设备的发展,基于外部信号的同步方法可以作为配电网电流差动保护采样同步的主要方法。另外,如果进一步考虑保护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基于参考电压和故障信号的同步方法作为实现保护采样同步的辅助方法。
  2.2    网络通信延时研究
  网络延时的研究也是决定基于5G的配电网差动是否切实可行的关键因素:较大延时决定接收端需要更大的缓存保存对侧的数据,同时也会影响差动的实时性;较大延时也会导致保护终端差动数据计算的节奏控制的复杂性和无序状态增加。研究结果将直接影响差动保护方案的选取和软件架构的搭建,因此对5G网络通信延时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配网保护装置要接入5G网络,需要借助5G电力通信终端,因此目前基于5G的保护方案如图1所示。   保护装置通过5G CPE接入5G基站,然后通过5G基站接入核心网,CPE和保护装置的连接方式是网线,目前只能通过TCP/IP方式交互数据。
  通信延时测试方案如图2所示,由于采用TCP/IP协议,统计时间中含有TCP/IP报文解析时间。
  经过10 000次测试,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其中测试指标Tdly如下式所示:
   Tdly=
  上述测试指标和5G宣称的端到端时延约10 ms的指标有差距,原因在于,目前设备和CPE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网络接口,通过TCP/IP协议通信转发,TCP/IP需要系统调度,因此保护设备采用Linux操作系统,系统时钟周期是10 ms,对于差动保护这种实时性要求很高的任务,时钟颗粒度太粗糙,任务的响应时间不可预测。此外,该时延还包括TCP/IP组包、解包的时间以及CPE本身的延时和5G网络的延时。
  在现有通信及解码机制下,差动保护动作时延等于单向数据传输时延加保护算法固有时延,其中保护算法固有时延小于30 ms,单向数据传输时延小于25 ms,因此总时间应小于60 ms。若进一步优化:
  (1)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实时性强,时延准确,能更好地满足差动的需求。
  (2)在Linux系统中采用增加实时性补丁的方式,提高调度的实时性。
  (3)提升TCP/IP报文的组包和解包的速度,采用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进行TCP/IP协议栈的开发,这种模式可以避免因操作系统TCP/IP调度带来的通信延迟,提高通信环节的实时性。
  (4)在5G嵌入式模块和保护设备之间采用基于MAC层的数据交互,基于MAC层的数据交互省去了TCP/IP环节的延时,采用IEC 61850过程层协议传输的智能变电站的SV报文,延时小于10 μs,将来采用IEC 61850过程层协议在MAC层进行数据通信的模式将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2.3    对时方法研究
  配网差动保护需借助外部同步信号的辅助才能保证两侧采集量的同步,且外部时钟应用广泛、同步精度高、各种接口丰富,如果应用到配网中,存在区域分散、成本高昂等问题。若采用现有的GPS装置或者布置对时网络,难度大,且要考虑成本。
  5G通信采用时分双工制式将接收与传送信道分离,同时为了减少上下行不一致造成的通信干扰,5G基站的空口时间偏差需做到小于3 μs。为使多点协作、载波聚合等站间协同技术拓展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确保协同有效,5G技术要求接收不同同步采样点信号的时间差不能超过循环前缀,根据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要求,对于带内连续载波聚合,低频信号基站的同步时间偏差需要降低到<260 ns。为保证上述要求的实现,5G网络采用了高精度时间同步组网模型,如图3所示。
  采用如下技术:
  (1)基准源双频接收载波信号,以双频段受电离层影响延迟不同的原理,将基准源的授时精度改进到30 ns,并以国家高精度地面授时专用光纤网络参考源作为同步校准备份。
  (2)基于1588v2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优化时间同步网,分层次实现不同设备的时间同步精度,从而改善整体系统的对时水平。
  (3)同步接入高精度PTP以太网接口实现局间互联,根据卫星授时和地面高精度授时信号进行基站时间的调整和校准。5G空口300 ns授时精度是提供给5G网络基站的能力,在电力行业传统接口提供给终端设备使用,则需要CPE设备首先从基站获取时间信息。如图4所示,需要基站提供给CPE设备授时的能力,而CPE设备需要在获取到基站同步时间后,对电力设备以差分485口的形式提供PPS/IRIG-B对时,也可以基于网络提供1588对时。
  目前基站无线授时的相关标准并未有明确标准,具备相关功能的CPE设备/嵌入式模块尚未出现,但是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CPE设备/嵌入式模块会规范化,这无疑给差动保护带来更广阔的推广前景。
  3    示范工程及其结果
  在新疆某10 kV线路中进行相关线路保护装置样机的试点应用,在配电室及变电站建设5G SA室内站点,测试区域信号情况如图5所示。
  经测试可知,变电站区域为电信SA网络,场强为-62.5 dBm,信号质量SINR为33.25 dB,站内信号覆盖正常。同时,对下行速率和上行速率进行测试,由图6可知,变电站内SA网络下行速率可达到1 Gb/s,上行速率大于75 Mb/s,速率正常,满足需求。文中表2是本次时延测试的实际结果,参数与指标对比,完全满足要求。本次试点110 kV甲站10 kV线路,线路长度3.1 km,在试验方案中考虑到4k采样率的数据太大,现场试用了2k采样和1.2k采样的方案,实测发现1.2k采样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在5G通信延时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40~60 ms内完成差动保护动作。
  4    结语
  目前基于5G通信的配网差动相关研究较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技术必将不断得到完善。本文针对目前配网保护功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5G通信技术,提出了适用于5G通信条件的差动保护的算法,并对5G差动保护的几个关键点——通道延时、对时方法、差动算法的选取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本文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推动无线差动保护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彦国,赵希才.智能分布式配电保护及自愈控制系统[J].供用电,2019,36(9):2-8.
  [2] 刘兴杰,王凯龙,郭栋.含高渗透率光伏电源的配电网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案[J].太阳能学报,2016,37(7):1805-1812.
  [3] 王云棣,王兴涛,吴庆,等.TD-LTE电力无线专网远程通信终端研制与应用[J].供用电,2020,37(7):44-49.
  [4] 黄维芳,金鑫,文安,等.基于4G无线通信的自适应分布式差动保护系统[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6):47-50.
  [5] 高维良,高厚磊,徐彬,等.5G用作配电网差动保护通道的可行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1,49(8):1-7.
  [6] 王廷凰,余江,许健,等.基于5G无线通信的配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技术探讨[J].供用电,2019,36(9):18-21.
  [7] 徐晓春,裘愉涛,赵萍,等.基于多维度相互校验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自校正同步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19):135-139.
  
  收稿日期:2021-07-19
  作者簡介:张路(1987—),男,安徽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其他文献
次同步振荡是一种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故障,围绕其产生机理与抑制措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但是,关于不同线路模型对仿真分析的影响,并未有相关文献介绍.为了探究在进行仿真分析时不同线路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各自的分析适用范围,通过比较不同线路模型的阻尼水平,总结各线路模型对仿真分析串补次同步振荡现象的影响,并使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进行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集中电感电阻模型、π 模型、Bergeron模型的阻尼水平相当,JMarti模型所提供阻尼水平最大.在进行一般分析时,可使
为提高配电场域网节点间的传输速率和连通率,构建了具有高速电力线宽带载波和微功率无线通信能力的混合多径双模异构配电场域网.首先论述了该场域网的拓扑结构、组网过程以及维护机制.其次设计了一种滑动窗口加权平均链路度量方法,采用改进的跳数受限Bellman-ford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混合多径路由,并使用最近最多使用策略对各节点路由进行分散更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多径并发数据传输动态决策算法.最后将构建的该场域网应用到配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并在实验室和工程现场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场域网比单模场域
特种加工技术能完成许多传统加工技术无法完成的加工任务,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再制造领域.再制造是指对废旧的零部件进行再加工,以达到弥补缺陷、再次使用的目的,该技术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周期、节约资源.本文首先对再制造的工艺流程进行简介,再分别介绍磁力研磨技术、焊接技术、热喷涂技术、激光熔覆技术等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再制造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再制造技术的发展进行初步展望.
为改善低温陶瓷结合剂的不足,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将铝粉添加到低温陶瓷结合剂中,使用真空热压烧结炉进行烧结,探究铝粉改性低温陶瓷结合剂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当金属铝粉质量分数为20%时,结合剂的抗折强度达到 116.32 MPa,比低温陶瓷结合剂抗折强度提高了 42%;结合剂的平均抗冲击强度为 13.01 kJ/m2 ,比低温陶瓷结合剂的提高了 414%.铝粉的添加对结合剂的密度影响不明显,但随着铝粉质量分数的增加,结合剂的硬度整体呈下降趋势.铝粉颗粒在低温陶瓷结合剂中均匀分散,并且以金属铝的形态存
采用感应钎焊的方法,在堆焊层上制备金刚石耐磨复合涂层.对涂层进行磨粒磨损实验,并通过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磨损质量损失表征钎涂界面的组织和磨痕特征.结果表明:金刚石复合涂层形成良好,金刚石弥散分布在复合涂层中,钎料与堆焊层之间形成了约 5 μm 的钎焊反应界面,并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在相同磨损实验条件下,堆焊层的质量损失为 0.601 2 g,钎涂金刚石再制造试件的质量损失为0.087 1 g,约为堆焊层的 14.5%.
目的探讨直出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6.2±8.4)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症状。前列腺体积(77.3±21.6)ml。术前PSA(3.5±0.9)(0.6,7.1)ng/ml。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7.9±1.8
摘 要:发明了一种10 kV台架变压器高压引下线带电装卸线夹,该装卸线夹包括了与上引线和下引线相配合的固定件、连接件和活动杆,固定件一端用于连接上引线,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件上,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部和第一接线部,活动杆可调节地连接于连接部,下引线连接第一接线部。该装卸线夹装置通过调节活动杆相对连接件的位置,能够实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固定件,从而使上引线与下引线连接或断开,实现通断电。该发明体积
为探究CFRP砂轮与钢基体砂轮在高速磨削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在数控凸轮轴磨床上搭建振动测试试验平台,开展磨削过程的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2 种砂轮在不同线速度和不同进给速度下的振动信号变化,并测量磨削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CFRP 砂轮主轴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高于钢基体砂轮主轴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且磨削过程中激发的优势频率处于高频区域.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大,GCr1 5 工件表面粗糙度随之发生波动,CFRP基体砂轮磨削表面的粗糙度明显变小,较钢基体砂轮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减小30%~35%.颤振发生前后
敏感用户的工业生产过程因电压暂降跳停,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亟需安装治理设备满足优质电力需求.针对传统用户自购治理设备存在投资高、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托租赁的优质供电服务模式.该信托租赁模式解决了受治敏感负荷筛选、服务费用优化、服务费用分配三个问题,通过定义“容量/损失比”筛选出有必要安装治理设备的敏感负荷,以用户-服务商双方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优化服务费用.建立电力公司-设备制造商服务费用分配的不对称纳什谈判模型,提出服务费用分配策略,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可操作的服务模式.最后对某敏感用户进行实例分析
在不同磨削深度、砂轮转速和进给速度组合下,研究微粉金刚石钎焊砂轮磨削氧化铝陶瓷过程的磨削力及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并筛选出低磨削力和低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加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微粉金刚石钎焊砂轮的磨削过程中,氧化铝陶瓷主要通过脆性断裂的方式去除;随着磨削深度、进给速度的增加,砂轮在进给方向和切深方向的力以及工件表面粗糙度都上升;随着砂轮转速的增加,进给方向和切深方向的力以及工件表面粗糙度都下降.试验获得的低磨削力和低工件表面粗糙度精密加工工艺参数分别为:磨削深度为 1.0 μm,进给速度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