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社科院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该书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仅相当于美国的48%,相当于日本的62%和德国的75%,总体差距非常明显。从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来看,中国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上,而在人才投入和人才环境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另据专家测算,2005年,我国人才能力有效发挥程度接近75%;人才浪费指数超过15%。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人才浪费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
我国人才形势堪忧
余仲华是《报告》的撰写者之一,他介绍说,我国的人才形势不容乐观。首先,人才高消费趋向非常明显。在许多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文秘、推销等职位必须在本科以上;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专职起点为硕士。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这也成为当下人才浪费最典型、最普遍的方式。
其次,内耗严重,排斥竞争。余仲华认为,一个单位没有优良的组织环境,体制不合理、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等,都会造成“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局面,甚至是发生“内耗”。这种情况在一些党政机关表现得颇为明显。“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半天”仍然是一些公务员的真实写照,还有个别干部过着“上班捧一杯茶水,下班喝一顿酒水,外出捞一些油水”的日子。
第三,人才的闲置性浪费也相当普遍。《报告》相关章节中提到,有些单位领导从小团体利益出发,甚至凭个人好恶决定人才的去留和升迁。对本单位根本用不上或一时用不上、而其他单位又急需的人才卡住不放;对业务专业突出、棱角太分明的人才存有成见,即使工作职位急需也架空不用,造成了人才的闲置性浪费。
余仲华指出,正是上述现象在生活中的大量存在,导致了我国人才利用效率不高。根据相关理论,人才资源发挥的最大限度是其自身能力的90%,另外的10%是其在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必要的损耗。而在我国,人才资源总体能力发挥程度仅为61.9%,这一比例在西部地区甚至更低。对此,余仲华表示,人才浪费在现实中已经造成了相当可怕的危害。人才浪费最普遍的表现形式——“高学历运动”刺激了高等教育的剧烈扩张,冲击了职业教育,并且使优秀人才加速外流。
非市场化配置是根源
电影《大腕》里有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而现在,把这样的台词置于人才严重浪费的背景下来审视,恐怕我们都会感觉,人才之殇是21世纪最昂贵的代价。
对于“人才浪费”如何鉴定呢?研究人员指出:第一,人才配置得当,但使用不足,即人才有余力、有才能但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人才使用不当,如配置失位、错位,即将人才放错了位置;第三,人才配置多余,如3个人的活5个人干等。一言以蔽之,人才浪费的本因就在于当前人才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当。如果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能实现市场化,不能纳入到完全的充分竞争机制之中,浪费人才的现象就根本不可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人才配置不公产生的弊端,都体现在当前的人才配置形态与工作形态中。一方面,当前我国在用人方面,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某些做法,重“形式”轻“实用”,出现“让猴子去游泳、让鸭子去爬树”等怪现象;另一方面,就是当前的家庭关系资源对人的发展仍起着极大的作用,个人发展机遇受“家庭资本”的影响。
显然,如此种种对人才资源不合理与不公平的配置,只能造成人才的内耗与闲置,产生诸如“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等人才浪费现状,造成人才使用的效率低下。而人才本质是一种资源,它的配置和利用,只能以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和使用形态为最优选择,否则的话,人才资源就无法处于竞争的格局之下,也就根本无法充分开发出人才的内部潜能,实现人才的最大效用。
特别是在“高学历运动”的今天,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剧烈扩张,“唯学历论”成了一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标准。由此一来,才出现了种种人才高消费、人才闲置的现象。说到底,人才作为资源是要使用的,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和功用,是实现人才配置的根本标准,而唯有市场,才能通过充分竞争的形式,对人才实现真正的有效配置。
我国人才形势堪忧
余仲华是《报告》的撰写者之一,他介绍说,我国的人才形势不容乐观。首先,人才高消费趋向非常明显。在许多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文秘、推销等职位必须在本科以上;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专职起点为硕士。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这也成为当下人才浪费最典型、最普遍的方式。
其次,内耗严重,排斥竞争。余仲华认为,一个单位没有优良的组织环境,体制不合理、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等,都会造成“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局面,甚至是发生“内耗”。这种情况在一些党政机关表现得颇为明显。“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半天”仍然是一些公务员的真实写照,还有个别干部过着“上班捧一杯茶水,下班喝一顿酒水,外出捞一些油水”的日子。
第三,人才的闲置性浪费也相当普遍。《报告》相关章节中提到,有些单位领导从小团体利益出发,甚至凭个人好恶决定人才的去留和升迁。对本单位根本用不上或一时用不上、而其他单位又急需的人才卡住不放;对业务专业突出、棱角太分明的人才存有成见,即使工作职位急需也架空不用,造成了人才的闲置性浪费。
余仲华指出,正是上述现象在生活中的大量存在,导致了我国人才利用效率不高。根据相关理论,人才资源发挥的最大限度是其自身能力的90%,另外的10%是其在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必要的损耗。而在我国,人才资源总体能力发挥程度仅为61.9%,这一比例在西部地区甚至更低。对此,余仲华表示,人才浪费在现实中已经造成了相当可怕的危害。人才浪费最普遍的表现形式——“高学历运动”刺激了高等教育的剧烈扩张,冲击了职业教育,并且使优秀人才加速外流。
非市场化配置是根源
电影《大腕》里有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而现在,把这样的台词置于人才严重浪费的背景下来审视,恐怕我们都会感觉,人才之殇是21世纪最昂贵的代价。
对于“人才浪费”如何鉴定呢?研究人员指出:第一,人才配置得当,但使用不足,即人才有余力、有才能但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人才使用不当,如配置失位、错位,即将人才放错了位置;第三,人才配置多余,如3个人的活5个人干等。一言以蔽之,人才浪费的本因就在于当前人才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当。如果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能实现市场化,不能纳入到完全的充分竞争机制之中,浪费人才的现象就根本不可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人才配置不公产生的弊端,都体现在当前的人才配置形态与工作形态中。一方面,当前我国在用人方面,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某些做法,重“形式”轻“实用”,出现“让猴子去游泳、让鸭子去爬树”等怪现象;另一方面,就是当前的家庭关系资源对人的发展仍起着极大的作用,个人发展机遇受“家庭资本”的影响。
显然,如此种种对人才资源不合理与不公平的配置,只能造成人才的内耗与闲置,产生诸如“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等人才浪费现状,造成人才使用的效率低下。而人才本质是一种资源,它的配置和利用,只能以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和使用形态为最优选择,否则的话,人才资源就无法处于竞争的格局之下,也就根本无法充分开发出人才的内部潜能,实现人才的最大效用。
特别是在“高学历运动”的今天,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剧烈扩张,“唯学历论”成了一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标准。由此一来,才出现了种种人才高消费、人才闲置的现象。说到底,人才作为资源是要使用的,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和功用,是实现人才配置的根本标准,而唯有市场,才能通过充分竞争的形式,对人才实现真正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