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的春季多风,夏季炎热,冬季又寒冷,唯独秋天,暑气散尽,严寒未临,秋高气爽。秋天的景色,褪去了翠绿和艳红,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更华丽,更恢奇。除此之外,秋天还是成语老话里最偏爱的季节,咱们可以从这些老话成语里游一次别样的“秋”。
秋菊傲霜 北海公园
西城区文津街1号
【菊花展】
时间:2017年9月26日至11月16日
门票:10元
乘车路线:到公园南门、西南门:可乘坐5、101、103、109、124、685、614、619路公共汽车在北海公园站下车;到公园东门:可乘坐5、609路公共汽车在西板桥站下车。
秋季里除了中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九九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前几日是秋天的一個节气——霜降。老话说,霜降杀百草。“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了冬眠状态。然而有一种植物却偏偏不畏寒冷,专门挑霜降的日子开花怒放,它就是菊花。
赏菊是重阳节重要的节俗活动之一。北海公园基本每年秋季都会举行菊花节,届时各个品种的菊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是秋季赏菊的好去处之一。
菊花和重阳节扯上关系,离不开屈原。屈原爱花,尤爱菊花,在他著名作品《九歌》中,“春兰兮秋菊,长无终兮终古”的咏菊佳句,高度赞扬了菊花的品格。在《离骚》中写下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即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初开的花瓣。打那个时候开始,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唐代以后,重阳节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聚会饮酒,赏菊吟诗的日子。历史上吟咏重阳节的诗很多,其中登高、饮酒、赏菊的最多,有很多流传下来,至今仍是被人传颂的千古名句。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最后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另外,还有吃菊花,“菊花火锅”流行于晚清宫廷之中,属上乘餐饮。据宫廷菜谱记载,“菊花火锅”以鲜鱼为主,有“四生”和“八生”之别,取白菊花洒入汤内,芬芳扑鼻别具风味,有祛寒解毒、强身壮骨的功效。
有关秋的成语大都比较直白,还有一些带“秋”字的成语含义则需要探究一番。
多事之秋 于谦祠
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1:30下午2:00-5:00
预约电话:(010)67161963
门票:只接待单位集体预约,目前不接待散客参观
乘车路线:公交车1、58、668北京站口西站下车,地铁东单站下车
北京由于地处中原民族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线,早在被选定为国都之前,北京城就已经成为一座军事重镇。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北京保卫战。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土木堡之变”后,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拥立朱祁钰为帝,率军民保卫北京城。如果不是于谦的力挽狂澜,开基未久的大明帝国真的有可能提前二百年崩溃。而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罪”将于谦杀害。于谦在死后于成化二年(1466年)被复官,万历十八年(1590年)改谥忠肃,住宅也敕建为祠堂。
西裱褙胡同,曾是东单路口东南有名的街巷,如今西裱褙胡同已无存,唯有胡同内的于谦祠仍在。祠坐北朝南,东为于谦故宅,毁于清初,光绪年间重修。东城区文化委经过一年多升级改造,于谦祠挂牌成为东城区官德教育基地,祠内增设“于谦官德展”。
说到战争的时间,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10月,紧接着于谦于当年的11月份在德胜门打响了北京保卫战。不仅如此,往远了说,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10月;近了有清乾隆皇帝在1747年11月派兵到四川反抗大小金川的两个土司地区。从时间上看,这些战争都发生在秋季,人们常说“多事之秋”,这仅仅是巧合吗?
据史料记载,“多事之秋”一词第一次出现,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原话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这句话中,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必须谨慎行事。
多事之秋的说法其实与我国古代多在秋天兴兵有关。大约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各诸侯国君主,多讲究在秋天发动军事行动。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征兵和屯粮都得在秋收之后,在不违农时,不伤民力的前提下进行,才能最大限度获得军事储备和军事利益。在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大都没有常备军队,多数情况下,是在军事行动开始之前才从平民百姓中征集兵员和军事物资,合编成军队。
不过,从春秋后期开始,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常备军队,秦汉相沿成习,到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期,蜀、魏、吴三国也各自拥有强大的常备军。这种情况下,军事行动对农时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决定军事行动的更多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秋后问斩 菜市口鹤年堂
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6号
乘车路线:公交车5路菜市口西站下车;地铁菜市口站下车
古代处决犯人都会选在繁华的闹市,这样可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以形成震慑。清朝取代明朝后,将刑场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位置在今天的铁门胡同南口稍偏向西南的马路上。老北京流传一句歇后语:“鹤年堂讨刀伤药——死到临头。”这话有二层含义:一是刑场就在鹤年堂药店门前;二是鹤年堂曾自制“鹤顶血”,这实际上是一种麻醉药,服下此药,疼痛不觉。行刑前,犯人家属给狱卒使钱,狱卒将“鹤顶血”交犯人服下。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行刑前,当时的掌柜王圣一对“六君子”十分敬重,从坛中取出“鹤顶血”分发“六君子”,然“六君子”在秋阳下肃然而立,并无一人接受。
“先有鹤年堂,后有菜市口”。鹤年堂始创于1405年到1408年,是中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药铺,比同仁堂要早二百多年。鹤年堂由元末明初祖籍在西域的诗人丁鹤年所开。丁鹤年悬壶济世,他对许多进京赶考的穷书生和穷人免收问诊费,瘟疫流行期间还给贫困人群发放药品。
因为刑场就在鹤年堂药店的对面,每次斩人,鹤年堂都在头一天得到通知:搭席棚,备酒食。勿外传。日后付款。犯人就斩后,血迹随之被黄土遮盖。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菜市口又是车马盈门,熙来攘往的闹市。如今菜市口西南角仍有一家鹤年堂,与东北角的铁门胡同南口相对。当年,康有为在仙逝的前一年(1926年),曾寻访“戊戌变法”故地,走到鹤年堂门前,康有为放声痛哭,道:“找到鹤年堂,就找到了六君子的遇难地!”想起了谭嗣同,想起了自己的半生颠沛,康有为仰天长叹:“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岂有为哉。”
古时,犯人被判了死罪,行刑的时间是有讲究的,每到冬至前夕对判为秋后问斩的囚犯执行死刑。然而秋后,并非是字面上的秋天以后。按照二十四节气,秋天从立秋那天开始算起一共有90天,这其中大概从现在阳历的10月23日到12月21日之间可以实行。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四百多年后的西汉时期,董仲舒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
东汉章帝在元和二年(公元85年)给出了详解,大致内容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是秋天最冷的时节,是万物开始进入冬眠之时,这个时候阴气最重,也是王者杀人最好的时间,所以他就制定出了秋后问斩的具体时间。这就是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了明清两朝。
处决犯人除了在季节上有所选择,在行刑的时间上也有讲究,一定要午時三刻。所谓午时指的是中午11点至下午13点,而午时三刻恰恰就是中午12点,这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刻,为的是跟杀人之时带来的阴气相抵消。如今看来,不论是秋后问斩还是午时三刻,都有顺应天意的迷信色彩,但对节令气候的理解上又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正是这种碰撞推动着历史文化的发展。
秋菊傲霜 北海公园
西城区文津街1号
【菊花展】
时间:2017年9月26日至11月16日
门票:10元
乘车路线:到公园南门、西南门:可乘坐5、101、103、109、124、685、614、619路公共汽车在北海公园站下车;到公园东门:可乘坐5、609路公共汽车在西板桥站下车。
秋季里除了中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九九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前几日是秋天的一個节气——霜降。老话说,霜降杀百草。“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了冬眠状态。然而有一种植物却偏偏不畏寒冷,专门挑霜降的日子开花怒放,它就是菊花。
赏菊是重阳节重要的节俗活动之一。北海公园基本每年秋季都会举行菊花节,届时各个品种的菊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是秋季赏菊的好去处之一。
菊花和重阳节扯上关系,离不开屈原。屈原爱花,尤爱菊花,在他著名作品《九歌》中,“春兰兮秋菊,长无终兮终古”的咏菊佳句,高度赞扬了菊花的品格。在《离骚》中写下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即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初开的花瓣。打那个时候开始,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唐代以后,重阳节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聚会饮酒,赏菊吟诗的日子。历史上吟咏重阳节的诗很多,其中登高、饮酒、赏菊的最多,有很多流传下来,至今仍是被人传颂的千古名句。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最后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另外,还有吃菊花,“菊花火锅”流行于晚清宫廷之中,属上乘餐饮。据宫廷菜谱记载,“菊花火锅”以鲜鱼为主,有“四生”和“八生”之别,取白菊花洒入汤内,芬芳扑鼻别具风味,有祛寒解毒、强身壮骨的功效。
有关秋的成语大都比较直白,还有一些带“秋”字的成语含义则需要探究一番。
多事之秋 于谦祠
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11:30下午2:00-5:00
预约电话:(010)67161963
门票:只接待单位集体预约,目前不接待散客参观
乘车路线:公交车1、58、668北京站口西站下车,地铁东单站下车
北京由于地处中原民族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线,早在被选定为国都之前,北京城就已经成为一座军事重镇。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北京保卫战。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土木堡之变”后,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拥立朱祁钰为帝,率军民保卫北京城。如果不是于谦的力挽狂澜,开基未久的大明帝国真的有可能提前二百年崩溃。而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罪”将于谦杀害。于谦在死后于成化二年(1466年)被复官,万历十八年(1590年)改谥忠肃,住宅也敕建为祠堂。
西裱褙胡同,曾是东单路口东南有名的街巷,如今西裱褙胡同已无存,唯有胡同内的于谦祠仍在。祠坐北朝南,东为于谦故宅,毁于清初,光绪年间重修。东城区文化委经过一年多升级改造,于谦祠挂牌成为东城区官德教育基地,祠内增设“于谦官德展”。
说到战争的时间,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10月,紧接着于谦于当年的11月份在德胜门打响了北京保卫战。不仅如此,往远了说,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10月;近了有清乾隆皇帝在1747年11月派兵到四川反抗大小金川的两个土司地区。从时间上看,这些战争都发生在秋季,人们常说“多事之秋”,这仅仅是巧合吗?
据史料记载,“多事之秋”一词第一次出现,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原话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这句话中,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必须谨慎行事。
多事之秋的说法其实与我国古代多在秋天兴兵有关。大约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各诸侯国君主,多讲究在秋天发动军事行动。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征兵和屯粮都得在秋收之后,在不违农时,不伤民力的前提下进行,才能最大限度获得军事储备和军事利益。在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大都没有常备军队,多数情况下,是在军事行动开始之前才从平民百姓中征集兵员和军事物资,合编成军队。
不过,从春秋后期开始,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常备军队,秦汉相沿成习,到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期,蜀、魏、吴三国也各自拥有强大的常备军。这种情况下,军事行动对农时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决定军事行动的更多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秋后问斩 菜市口鹤年堂
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6号
乘车路线:公交车5路菜市口西站下车;地铁菜市口站下车
古代处决犯人都会选在繁华的闹市,这样可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以形成震慑。清朝取代明朝后,将刑场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位置在今天的铁门胡同南口稍偏向西南的马路上。老北京流传一句歇后语:“鹤年堂讨刀伤药——死到临头。”这话有二层含义:一是刑场就在鹤年堂药店门前;二是鹤年堂曾自制“鹤顶血”,这实际上是一种麻醉药,服下此药,疼痛不觉。行刑前,犯人家属给狱卒使钱,狱卒将“鹤顶血”交犯人服下。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行刑前,当时的掌柜王圣一对“六君子”十分敬重,从坛中取出“鹤顶血”分发“六君子”,然“六君子”在秋阳下肃然而立,并无一人接受。
“先有鹤年堂,后有菜市口”。鹤年堂始创于1405年到1408年,是中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药铺,比同仁堂要早二百多年。鹤年堂由元末明初祖籍在西域的诗人丁鹤年所开。丁鹤年悬壶济世,他对许多进京赶考的穷书生和穷人免收问诊费,瘟疫流行期间还给贫困人群发放药品。
因为刑场就在鹤年堂药店的对面,每次斩人,鹤年堂都在头一天得到通知:搭席棚,备酒食。勿外传。日后付款。犯人就斩后,血迹随之被黄土遮盖。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菜市口又是车马盈门,熙来攘往的闹市。如今菜市口西南角仍有一家鹤年堂,与东北角的铁门胡同南口相对。当年,康有为在仙逝的前一年(1926年),曾寻访“戊戌变法”故地,走到鹤年堂门前,康有为放声痛哭,道:“找到鹤年堂,就找到了六君子的遇难地!”想起了谭嗣同,想起了自己的半生颠沛,康有为仰天长叹:“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岂有为哉。”
古时,犯人被判了死罪,行刑的时间是有讲究的,每到冬至前夕对判为秋后问斩的囚犯执行死刑。然而秋后,并非是字面上的秋天以后。按照二十四节气,秋天从立秋那天开始算起一共有90天,这其中大概从现在阳历的10月23日到12月21日之间可以实行。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四百多年后的西汉时期,董仲舒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
东汉章帝在元和二年(公元85年)给出了详解,大致内容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是秋天最冷的时节,是万物开始进入冬眠之时,这个时候阴气最重,也是王者杀人最好的时间,所以他就制定出了秋后问斩的具体时间。这就是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了明清两朝。
处决犯人除了在季节上有所选择,在行刑的时间上也有讲究,一定要午時三刻。所谓午时指的是中午11点至下午13点,而午时三刻恰恰就是中午12点,这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刻,为的是跟杀人之时带来的阴气相抵消。如今看来,不论是秋后问斩还是午时三刻,都有顺应天意的迷信色彩,但对节令气候的理解上又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正是这种碰撞推动着历史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