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春天里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lzm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气中混杂着泥土与朝露的气息,甜丝丝地扑面而来,春天便在这浓郁的芳香中悄然而至。爸爸大踏步地走在前面,今天他要带我去他帮扶的村子看一看。
  爸爸是一名街道工作者,自从中央提出乡村振兴的决议后,他就像一株兰草,扎根在了村庄。开始时他每次回家都愁眉不展。我听妈妈说,爸爸说梦话都是:“唉,如何改变呢?怎么发展呢?真愁人啊!”后来爸爸似乎找到了方向,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回来都是两脚泥,一身土。我们都笑他:“你去农村帮扶,结果自己却成了一个农民。”他笑着说:“到时候让你们看看现在的新农村,惊呆你们!”
  爸爸的车停下来,第一站便到了君子兰育种基地。“这个基地占地面积得有将近两个操场,有三千多株君子兰,共计有几十个品种,细叶君子兰、沼泽君子兰、垂笑君子兰……”爸爸如数家珍,脸上满满都是笑容。他牵着我的手,走在美丽的花间小路上,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的发梢。我欣赏着爸爸的“作品”,说不尽的赞叹,感受到了春天的力量。
  我缓缓蹲下,淹没在兰海里。我惊艳于兰花细腻的美丽——叶子修长而肥厚,如翡翠般的花苞呈半透明状,隐隐约约凸起的脉络似乎有汁液在流动。开放的兰花很大气,各种颜色的花朵昂首站立在枝头,花瓣尽情地舒展开来,怀中孕育着春的生命。
  “爸爸,给你点赞!”我向爸爸竖起大拇指。爸爸笑着说:“傻丫头,该被赞的人是他们!”顺着爸爸的手指,我的目光穿过沁人心脾的兰花丛,落在育种区。“闺女,你看,这些穿大褂的,可都是农村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现在搞起了科学育种,他们做出来的活儿可比绣花细多了!……”随着爸爸的引导,我望向一位大伯——他一手托着一朵白嫩的花朵,一手轻轻地捏着像花丝一般细的授粉管,一推、一松,淡黄的花粉被吸进管内,他手拿授粉管,又一送、一捏,微小的花粉精准地落在一株紫色君子兰的柱头上。花粉一点点地渗进去,他欣慰地点点头,接着进行同样的工作……
  我漫步在各种颜色的君子兰花丛中,仿佛漫步在甜美的春天里。这个春天,我见证了爸爸和无数基层干部努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进农民福祉的行动,目睹了他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姿态。他们,让我心潮起伏。
  “君子谦谦,志存高远。”爸爸曾说君子兰的花语是奋发向上,顽强拼搏。我牵着爸爸的手说:“爸爸,你也是一株兰。”爸爸行走在春天里,用一株一株生机勃勃的蘭,描绘出新农村的崭新春天!
  (指导教师:高 峰)
其他文献
有一阵子,“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广为流行,一时间,大家都把自己的生活放到了“远方”,至于眼前还有什么,反倒有点顾不上了。  读完刘汀的《黑白》,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句话。不过,要申明的是,小说并不是要应证它,毋宁是相反。《黑白》的故事布满“暧昧”的小陷阱:公交车夜班司机老洪的一生都和他的工作一样,按部就班,一步不错,这让他很满足,直到在夜班中遇到一个长得像柳岩的年轻女孩。女
日前在德语文学翻译家叶廷芳先生的八十寿辰庆祝活动上,海天出版社副社长刘明清,专程携带着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叶廷芳先生新书《西风故道》,应邀出席活动。该书系叶廷芳先生的随笔自选集,主要内容包括作者怀人和追溯自己一生治学之路的精彩篇章。叶廷芳于1936年出生在浙西一个偏僻的山村,1956年,他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西语系。从此,便开始了自己的德语学习和研究生涯。叶廷芳是最早把欧洲两位重要现代作家卡夫卡和迪伦
残雪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可能因为我本来就不是“先锋”。先锋后面都有大部队的。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些先锋,他们的大部队到了九十年代或新世纪就都变成写实的作家了,包括他们自己也早就汇入了大部队,不再搞什么探索了。我一个人是另起炉灶的,理念和追求与那些先锋都不同,所以也沒几个人追随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以为我这种写作在文坛上几乎绝迹了,然而后来我通过仔细阅读,发现还是有几个同我类似的稀有“动物”,这就
内容摘要:本文以诗歌《春天,遂想起》教学为例,尝试通过注重诵读和情境,兼顾“大境界”和“小细节”,联系生活和生命的个性化写作,以及改编和排演等手段,让中职单招男生爱上女性化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普遍难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单招男生 女性化经典 学习兴趣  十年的单招语文教学经历让笔者深感单招男生是语文学习的弱势群体,在平时交流中体会到大多单招教师亦有同感。在造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以太过,可以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这个道理可以拿一个浅例来说明。  王渔洋的《秋柳诗》中有两句说:“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在不知这诗的历史的人看来,这两句诗是漫无意义的,这就是说,它的距离人远,
丹麥作家福劳德·欧尔森的小说《龙抬头》中文版新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日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作家福劳德不远万里,从丹麦来到北京参加会议。福劳德·欧尔森出生于1950年,丹麦犯罪小说和纪实小说作家。2008年至2013年,他被派到在北京的丹麦驻华大使馆工作,作为北欧国家在中国的警务联络官,负责与中国警方和海关部门合作处理跨境犯罪。在担任警察职务之余,福劳德·欧尔森基于他多年的跨国工作经历开始进行文学
水韻江苏
期刊
江苏省各地中考试卷的最后三道大题中,总有一道函数综合题.而初中阶段对函数的考查常常侧重于函数的图像及其增减性,特别是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对称轴的两侧有着相反的增减性,并以顶点为“拐点”.如果忽略这种隐含性质,常常会出现一些“想当然”的错误.下面就结合2017年南京中考卷第26题,给出思路解析,并反思易错点.  (作者单位: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宋晓杰是诗人,创作出很多的诗歌,散文是创作的另一个主脉。读她的散文《依波表:光阴的故事》,从母亲送的第一块表,到后来戴过的几块表,在人生中不过是小经历,细琢磨后发现,其实是对生命历程的剖析。读宋晓杰的散文感到震动,不是写的故事多么惊天感人,在看似随意的生活中,表现其敏感和锋芒。她非常镇静、不慌不忙地叙述,不是闲情,注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将人性凸现出来。  作品的语言平实,没有浪漫的诗意,诗人表面上心
在1988年发表的《古典爱情》中,余华以“戏仿”的方式将中国古代小说中“书生/小姐”的爱情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余华固然是在表达世事无常的悲凉与残酷,但同时也确乎表明了“古典爱情”的不合时宜。仅仅约三十年后,余华拆解“古典爱情”时代的爱情模式也成了“古典”:深爱一个人,不求结果,不求回报。在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人持这样“古老”的爱情观,恐怕是会被新新人类耻笑的。金仁顺的《纪念我的朋友金枝》讲述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