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创新思维培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教育模式的变革,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变革的基本方向只能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社会的需要就是教学的任务。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课堂传授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实际上,课堂教学只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部分,没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引导,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近些年来,虽然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已不同程度地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但步子迈得不大。目前,尽管在装饰雕塑专业教学中,已增加了综合实践内容,但这些仅限于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对于装饰雕塑专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基于丰富想象力之上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设计创造能力。
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创造力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需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论基准有系统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这是一个目标和方向的问题。 二是必须使学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广泛的多学科知识积淀,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如果没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创造力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再次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对本专业前沿动态有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及时获取信息并快速反应的能力,否则创新性和创造力也会产生极大的局限。最后要激发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学以致用。因此专业教育必须结合大量的社会实践课题。社会实践不仅是消化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弥补课堂教育不足,整合专业知识,并使之更加系统化,增强应用性的作用。
装饰雕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从创造思维训练和素质能力培养两个基本点着手,而创造力的培养则应成为现代高等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努力方向都要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探索。其基本内容是:首先加大思维训练课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的课题,让学生能够将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社会的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做。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设计项目和设计比赛活动,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组织能力,培养起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丰富实践教学构架,促进实践能力提高
装饰雕塑专业是以动手能力强.通过各种材质实现设计目标为特点的专业。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讲则需要一个开阔的想象空间,装饰雕塑实践教学的材料实践课,正具备了创意所需的条件。材料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在创作与设计过程中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始终强调材料的实验性和研究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养成一种善于表达个人感受体验的良好习惯,而这一做法恰恰是培养学生创作原创性艺术和设计作品的根本。
在课堂上学生亲自动手接触各种材料,熟悉材料的固有性能和特征,可以将司空见惯的材料打破重组,使之成为新材料,也可以去尝试没有被利用的材料。材料实验过程所具备的“发现”“重构”,这些正是创意所具备的。
当一些无为的材料经过同学们的打、雕、磨、烧等多种实验手法重新组合后,不同的质感向我们展现的是材料的外在特质和深层品格。使学生感受到材料本身的文化内涵及个性,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创造力及材料本质的美感。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材料的热情,得到发现问题的乐趣,我们特别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因为结果之前所经历的漫长时间,是探索、体验、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所隐藏的设计的“灵感”、智慧的“火花”,正是雕塑艺术家所需要的。我们的目的也正是在探索过程中对材料产生新的认识和发现。因此在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装饰雕塑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发挥想象力,根据不同材质表现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雕塑设计作品,这批雕塑作品在校园内展出后得到了师生的赞誉。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既要求教育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而在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主题教学”则使这一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思路。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启发引导。
例如在装饰雕塑四年级的实践课中,我们将“北京奥运公园雕塑方案征集活动”内容纳入课堂。按照专业实践课的课时要求,共创设两个主题,即“解读”和“参与”。
第一主题:解读
本主题以奥运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对奥运历史、奥运与雕塑、城雕与公共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奥运的雕塑、绘画、招贴等经典作品进行交流。通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对奥运历史和奥运文化,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2008北京奥运有了深入的理解。
第二主题:参与
本主题是在了解奥运文化、社会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奥运宗旨、奥运精神,组织全班学生根据方案征集要求进行主题创作,完成不同形式的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3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表现手段,投入了紧张的创作设计。这种限主题、限时间的“实题实作”的形式,调动了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发挥想象力,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创作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雕塑设计方案,这批雕塑设计方案在“北京奥运公园雕塑方案征集活动”评选中,有十几件雕塑方案获入围奖,其中八件设计方案获佳作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专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未来独立开展工作的前期准备。装饰雕塑设计是一种社会行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能够使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提高。在设计的实践中,学生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而又不断地在实践中获得解决,从而使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设计层次获得提高。通过实践,让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市场、贴近社会。
在实践课上专业老师带学生到实践基地现场授课,并请有丰富经验的老艺人讲授工艺与材料的应用流程,使学生大开眼界,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专业经验。通过此类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建立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装饰雕塑专业仍然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很难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装饰雕塑专业教学应该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现实应用的同时,特别注重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应富有特点、突出创意性、科学性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要针对专业的具体要求,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及手段等方面都要突出创新的内涵,引导学生增强自我定位、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专业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教育模式的变革,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变革的基本方向只能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社会的需要就是教学的任务。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课堂传授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实际上,课堂教学只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部分,没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引导,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近些年来,虽然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已不同程度地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但步子迈得不大。目前,尽管在装饰雕塑专业教学中,已增加了综合实践内容,但这些仅限于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对于装饰雕塑专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基于丰富想象力之上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设计创造能力。
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创造力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需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论基准有系统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这是一个目标和方向的问题。 二是必须使学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广泛的多学科知识积淀,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如果没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创造力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再次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对本专业前沿动态有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及时获取信息并快速反应的能力,否则创新性和创造力也会产生极大的局限。最后要激发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学以致用。因此专业教育必须结合大量的社会实践课题。社会实践不仅是消化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弥补课堂教育不足,整合专业知识,并使之更加系统化,增强应用性的作用。
装饰雕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从创造思维训练和素质能力培养两个基本点着手,而创造力的培养则应成为现代高等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努力方向都要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探索。其基本内容是:首先加大思维训练课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的课题,让学生能够将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社会的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做。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设计项目和设计比赛活动,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组织能力,培养起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丰富实践教学构架,促进实践能力提高
装饰雕塑专业是以动手能力强.通过各种材质实现设计目标为特点的专业。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讲则需要一个开阔的想象空间,装饰雕塑实践教学的材料实践课,正具备了创意所需的条件。材料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在创作与设计过程中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始终强调材料的实验性和研究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养成一种善于表达个人感受体验的良好习惯,而这一做法恰恰是培养学生创作原创性艺术和设计作品的根本。
在课堂上学生亲自动手接触各种材料,熟悉材料的固有性能和特征,可以将司空见惯的材料打破重组,使之成为新材料,也可以去尝试没有被利用的材料。材料实验过程所具备的“发现”“重构”,这些正是创意所具备的。
当一些无为的材料经过同学们的打、雕、磨、烧等多种实验手法重新组合后,不同的质感向我们展现的是材料的外在特质和深层品格。使学生感受到材料本身的文化内涵及个性,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创造力及材料本质的美感。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材料的热情,得到发现问题的乐趣,我们特别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因为结果之前所经历的漫长时间,是探索、体验、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所隐藏的设计的“灵感”、智慧的“火花”,正是雕塑艺术家所需要的。我们的目的也正是在探索过程中对材料产生新的认识和发现。因此在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装饰雕塑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发挥想象力,根据不同材质表现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雕塑设计作品,这批雕塑作品在校园内展出后得到了师生的赞誉。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既要求教育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而在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主题教学”则使这一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思路。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启发引导。
例如在装饰雕塑四年级的实践课中,我们将“北京奥运公园雕塑方案征集活动”内容纳入课堂。按照专业实践课的课时要求,共创设两个主题,即“解读”和“参与”。
第一主题:解读
本主题以奥运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对奥运历史、奥运与雕塑、城雕与公共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奥运的雕塑、绘画、招贴等经典作品进行交流。通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对奥运历史和奥运文化,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2008北京奥运有了深入的理解。
第二主题:参与
本主题是在了解奥运文化、社会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奥运宗旨、奥运精神,组织全班学生根据方案征集要求进行主题创作,完成不同形式的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3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表现手段,投入了紧张的创作设计。这种限主题、限时间的“实题实作”的形式,调动了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发挥想象力,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创作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雕塑设计方案,这批雕塑设计方案在“北京奥运公园雕塑方案征集活动”评选中,有十几件雕塑方案获入围奖,其中八件设计方案获佳作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专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未来独立开展工作的前期准备。装饰雕塑设计是一种社会行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能够使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提高。在设计的实践中,学生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而又不断地在实践中获得解决,从而使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设计层次获得提高。通过实践,让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市场、贴近社会。
在实践课上专业老师带学生到实践基地现场授课,并请有丰富经验的老艺人讲授工艺与材料的应用流程,使学生大开眼界,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专业经验。通过此类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建立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装饰雕塑专业仍然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很难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装饰雕塑专业教学应该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现实应用的同时,特别注重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应富有特点、突出创意性、科学性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要针对专业的具体要求,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及手段等方面都要突出创新的内涵,引导学生增强自我定位、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专业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