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短篇小说的戏剧化探索及其突破——以王汶石的创作为例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ang_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年”小说的题材问题往往优于体裁被纳入讨论,然而后者所显示的研究空间不仅指向小说“现代化”的历史领域,也连接了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小说形式探索.这其中,短篇小说的繁盛及其创作特征,不应仅被看成是文学政治化的表征.有论者曾提出,“十七年”短篇小说在处于边缘地位的范畴内,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故事型”小说和以孙犁为代表的“抒情化”小说构成了短篇小说的两种可能.①我们若将“十七年”短篇小说主流创作重新纳入考察范围,那么,以王汶石为代表的“戏剧化”小说或为“十七年”短篇小说艺术增加另一种可能.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科幻的“更新代”作家,陈楸帆习惯从“赛博格”“后人类”视角切入,描绘近未来的人类生存经验,挑战文明社会背后的科技发展以及现代性话语。在他的小说中,“后人类”被视为人类终将到达的状态:“人类的边界在哪里?人性究竟是所有人身上特性的合集还是交集?究竟一个人身上器官被替换到什么比例,他会变成另一个人或者说,非人?”①在德勒兹和加塔利的“生成”理念中,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甚至人与非人之间并非界限分明,而存在相互“生成”的混沌关系。
在新媒介已成为全新文学生产工具的今天,传统的文学生态和文学生成逻辑被打破,文学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亦被重组。文学在创作边界、内涵阐释、传播形态和审美表达等方面呈现出多重不同于以往的新特质,并催生了话语生态的进一步变革,使话语空间、话语主体、话语交际以及具体表述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当代文学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姿态。作家身份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体现出多层面的异化表征,亟需探讨其身份的重构路径。
贾平凹长篇新作《暂坐》①以茶庄空间为舞台,串联起诸多女性与作家羿光的故事.小说中,与美术有关的空间与行动成为故事演进、形象深化、时代呈现的核心元素,这也是贾平凹称之
期刊
木叶:不知弋舟兄是否还记得,若干年前有次聚会,一众师友之中坐着一个年轻人,基本不与旁人说话,仿佛有无尽的话语,却又是静默的.这就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对您的印象.后来见得多
期刊
自去载夏秋开始,历经多半年的时间,朱德发先生的评传就要玉成了。其间甘苦不易,当是作者最知的,而我们这些旁观者也可以体味一二。此事最先发起的,是一直在山东师大工作的魏建学兄,还有李宗刚、贾振勇和顾广梅诸位,我因客居他乡,未曾真正费心操持,更兼德薄才疏,只是幸运地成为第一批读者,唯有先读之快、之感动而已。照理,此序应该由魏兄执笔,众望所归也;或是其他一直工作于先生之侧的同门兄弟,或是在学业上更有成就的杨洪承、王兆胜、张光芒诸兄,都比我有资格来作序。
在我的印象中,王尧首先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尤其是“文革”文学,以及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研究等诸方面均有突出建树的优秀学者。他作为一位散文家的才能,其实也早有所表现,曾经在《雨花》杂志上发表的那些带有明显文史随笔性质的专栏文章,即是无可辩驳的明证。2020年,我们又惊诧地读到了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民谣》。2020年中的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审读委会议上,王尧曾经语出惊人地强烈呼吁小说界一场“革命”的发生,在文学界引发了一场到现在都未曾中止的热议。长篇小说处女作在《收获》的发表,本就特别引人注目,再加上
“现代性经验”与“地方品质”的融合、制约和相互成就,构成了新时期内蒙古先锋诗歌的独特样貌,也为其铺设了与众不同的诗学路径.所处地域的边缘化,使得诗人的创作具有“延时
老张家的一扇窗户总是于深夜透出灯光.女儿上高中了,一切围绕高考转,谁家都不例外.家里家外的所有人都盼着孩子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前程.女儿蕙质兰心,还算乖巧,学习安心,没有
期刊
在传统乡土小说的研究文脉里,以农事活动为书写对象的“农业话语”是文学叙事的舞台布景,承担着辅助功能,补充着“农民”的身份建构,呈现了农村的生活万象.作为农业地理学所
期刊
4月8日,天津市华辰学校师生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生们以“微话剧”的形式讲述党史故事,红船、长征、抗日、改革开放……每一桩重大历史事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