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借助朗读启发学生情感,在问题探究中让学生感悟到文言文的魅力。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培趣;启情;悟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35-02
【作者简介】谢群花,镇江市京口中学(江苏镇江,212000)教师。
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读文言时的“入神、愉悦”和学生学文言时的“做戏、画画儿的愉悦”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忍俊不禁之余亦深思,一节文言课,师生的表现为何如此南辕北辙?
这两种师生截然不同的表现在如今文言文教学中也是一种常态。笔者以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文言课堂的这种现象,教师要培趣、启情、悟美文言课堂,让学生真正走进文言知识的殿堂,喜爱上文言文,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情感获得满足,素养得以提升。
一、在“三出”中“培趣”
1.“讲出”走进文言的兴趣。
有的文言文文辞比较艰深,有的文言文不符合青少年心理或者表达特点,因此学生对此类文言文“敬”而远之。面对较为艰深的文辞、离学生较为遥远的情感表达,教者必须在学生与文言文本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把两者联系起来。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中《出师表》是学生比较厌学的一篇文章,文章偏长,文章中的词句较为艰深,逐字逐句的讲解枯燥乏味,死记硬背极易遗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着眼点放在“看懂”文章上,可以利用“讲故事”,引导学生把文言文带进生活去感悟。如,让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一个学生讲了,其他学生补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整合提炼、引导,让学生理解“三顾茅庐”的含义。在此铺垫之下,教师让学生到文中找出这个段落,并让学生说说围绕“三顾茅庐”说了哪几方面的事情。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很快探究出了答案。在学生看懂了文章后,再探究词、句含义时,学生就有兴趣了,因为词句都被放在语境中,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学生记忆起来更轻松有效,学习兴趣也培养出来了。
2.“猜出”探究文言的兴趣。
教学《破阵子》“八百里分麾下炙”时,“炙”字书下有注解,几秒钟,学生便可看完。死记硬背这个字的意思不会超过一分钟,可每每考到这个字时多数学生所答不知所云。基于此,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来猜测“炙”字的意思。在猜测中,教师可趁机介绍汉字几种常见的构字方式,引导学生用构字方法分析,得出“烤肉”之意。这时教师不失时机追问“烤的什么肉”?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八百里”是牛名,烤的是牛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猜学,学生动脑积极,运用教师介绍的知识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提高了文言文学习的成效。
3.“积累出”深入文言的兴趣。
文言文内涵丰富,反复咀嚼之后便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教师可以通过积累、叠加、反复的方式,引领学生领悟这些文言精华篇章的智慧美、哲理美、语言美、人格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文言的情感。
同样是送别诗,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豁达豪迈,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深情惜别,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思念担忧,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安慰祝福……这样的积累,让学生熟记了送别诗中的古诗名句,更好地理解了每一首古诗表达的情感,还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柔情。
丰富的积累,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的习惯,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及思想内涵,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在诵读中“启情”
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一定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可如果由于时空的距离,加上文言文教学的简单化、程式化,学生永远都在远看“文言高山”而不敢攀登。教师可借助不同形式的诵读,把学生带进文言文的知识殿堂,获取历代文学精华,陶治情操,启发情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文言文。
例如,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朗读流畅却缺乏情感。这时,教师可富有情感的“插播”一段:他是一个失意闲居二十年、空有报国之志的诗人,他曾经是一个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杀敌报国的将军。这一天,夜深人静,酒已酣,人不眠,先是“挑灯”,继之“看剑”,似是入梦,更似眼前。号角声起,分烤牛肉,听壮行曲,秋风瑟瑟,军容雄壮,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身骑的卢,弓弦雷鸣,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更是“不破楼兰终不回”的豪情壮志。可是“梦”醒后,一声叹息“可怜白发生”,一行老泪潸然而下。这是一位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诗人的失意悲歌,但更是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的爱国英雄的壮歌。
这段“插播”不同于平时教学写作背景的链接。首先,它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语言富有音韵美,能达到较好效果;其次,遴选了重点的背景资料,“失意闲居二十年”与“空怀满腔报国之志”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学生对作者写作本诗主旨的了解;再次,教师富有情感指向的教学用语,让学生感悟到文言语言的美,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能立刻体会到,本诗的前九句表达的意蕴多为“壮”字,惟有最后一句表达“悲”。
再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围绕着“雪”“送”两个中心词分析完文章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师生“比读”活动,即教师跟学生分别朗读文本,比一比谁读得更好,可请学生做评判,并给出评判理由。
课堂教学中这个“比读”环节非常之“巧妙”:一是“比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二是“比读”“话中有话”,表面上比赛朗读,实则还有准确把握诗歌情感的要求;三是在“比读”中可用教师的输(教师的故意示弱)将这首诗歌错误的情感解读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这个预设性的生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力,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对朗读的信心。在比学中,文本中的形象鲜活起来,情感丰厚起来,学生的探知热情高涨起来。
三、在探究中“悟美”
在文言课堂中,教师还应以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独立地获取知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愤”“悱”的状态,在思考中体验文言文的“美”。
例如,教学《晏子使楚》时,必有“分析晏子人物形象”这一流程。教师教学时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楚王想羞辱晏子不成,为什么没有恼羞成怒,杀了晏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活跃起来——有学生说“因为晏子聪明机智,用庄严的态度、委婉的言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楚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苦难言”;有学生说“因为楚王彻底折服于晏子的睿智的思想和高超的语言”;还有学生说“因为晏子是使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确了晏子和楚王的形象特点,感悟到了晏子的爱国情怀,知道了强大的国家是人民的坚强后盾。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不仅引导学生明确了晏子这一人物形象,同时“爱国”的情感也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陶冶了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语文情感教学目标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得以实现。
在这样的文言学习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感悟到文言语言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自觉自愿的愿望和积极主动的行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言文教学不能简化成“记忆训练课”,教师在教学时要多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培趣、启情文言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悟文言文之美。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培趣;启情;悟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35-02
【作者简介】谢群花,镇江市京口中学(江苏镇江,212000)教师。
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读文言时的“入神、愉悦”和学生学文言时的“做戏、画画儿的愉悦”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忍俊不禁之余亦深思,一节文言课,师生的表现为何如此南辕北辙?
这两种师生截然不同的表现在如今文言文教学中也是一种常态。笔者以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文言课堂的这种现象,教师要培趣、启情、悟美文言课堂,让学生真正走进文言知识的殿堂,喜爱上文言文,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情感获得满足,素养得以提升。
一、在“三出”中“培趣”
1.“讲出”走进文言的兴趣。
有的文言文文辞比较艰深,有的文言文不符合青少年心理或者表达特点,因此学生对此类文言文“敬”而远之。面对较为艰深的文辞、离学生较为遥远的情感表达,教者必须在学生与文言文本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把两者联系起来。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中《出师表》是学生比较厌学的一篇文章,文章偏长,文章中的词句较为艰深,逐字逐句的讲解枯燥乏味,死记硬背极易遗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着眼点放在“看懂”文章上,可以利用“讲故事”,引导学生把文言文带进生活去感悟。如,让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一个学生讲了,其他学生补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整合提炼、引导,让学生理解“三顾茅庐”的含义。在此铺垫之下,教师让学生到文中找出这个段落,并让学生说说围绕“三顾茅庐”说了哪几方面的事情。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很快探究出了答案。在学生看懂了文章后,再探究词、句含义时,学生就有兴趣了,因为词句都被放在语境中,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学生记忆起来更轻松有效,学习兴趣也培养出来了。
2.“猜出”探究文言的兴趣。
教学《破阵子》“八百里分麾下炙”时,“炙”字书下有注解,几秒钟,学生便可看完。死记硬背这个字的意思不会超过一分钟,可每每考到这个字时多数学生所答不知所云。基于此,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来猜测“炙”字的意思。在猜测中,教师可趁机介绍汉字几种常见的构字方式,引导学生用构字方法分析,得出“烤肉”之意。这时教师不失时机追问“烤的什么肉”?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八百里”是牛名,烤的是牛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猜学,学生动脑积极,运用教师介绍的知识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提高了文言文学习的成效。
3.“积累出”深入文言的兴趣。
文言文内涵丰富,反复咀嚼之后便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教师可以通过积累、叠加、反复的方式,引领学生领悟这些文言精华篇章的智慧美、哲理美、语言美、人格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文言的情感。
同样是送别诗,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豁达豪迈,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深情惜别,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思念担忧,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安慰祝福……这样的积累,让学生熟记了送别诗中的古诗名句,更好地理解了每一首古诗表达的情感,还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柔情。
丰富的积累,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的习惯,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及思想内涵,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在诵读中“启情”
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一定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可如果由于时空的距离,加上文言文教学的简单化、程式化,学生永远都在远看“文言高山”而不敢攀登。教师可借助不同形式的诵读,把学生带进文言文的知识殿堂,获取历代文学精华,陶治情操,启发情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文言文。
例如,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朗读流畅却缺乏情感。这时,教师可富有情感的“插播”一段:他是一个失意闲居二十年、空有报国之志的诗人,他曾经是一个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杀敌报国的将军。这一天,夜深人静,酒已酣,人不眠,先是“挑灯”,继之“看剑”,似是入梦,更似眼前。号角声起,分烤牛肉,听壮行曲,秋风瑟瑟,军容雄壮,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身骑的卢,弓弦雷鸣,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更是“不破楼兰终不回”的豪情壮志。可是“梦”醒后,一声叹息“可怜白发生”,一行老泪潸然而下。这是一位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诗人的失意悲歌,但更是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的爱国英雄的壮歌。
这段“插播”不同于平时教学写作背景的链接。首先,它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语言富有音韵美,能达到较好效果;其次,遴选了重点的背景资料,“失意闲居二十年”与“空怀满腔报国之志”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学生对作者写作本诗主旨的了解;再次,教师富有情感指向的教学用语,让学生感悟到文言语言的美,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能立刻体会到,本诗的前九句表达的意蕴多为“壮”字,惟有最后一句表达“悲”。
再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围绕着“雪”“送”两个中心词分析完文章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师生“比读”活动,即教师跟学生分别朗读文本,比一比谁读得更好,可请学生做评判,并给出评判理由。
课堂教学中这个“比读”环节非常之“巧妙”:一是“比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二是“比读”“话中有话”,表面上比赛朗读,实则还有准确把握诗歌情感的要求;三是在“比读”中可用教师的输(教师的故意示弱)将这首诗歌错误的情感解读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这个预设性的生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力,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对朗读的信心。在比学中,文本中的形象鲜活起来,情感丰厚起来,学生的探知热情高涨起来。
三、在探究中“悟美”
在文言课堂中,教师还应以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独立地获取知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愤”“悱”的状态,在思考中体验文言文的“美”。
例如,教学《晏子使楚》时,必有“分析晏子人物形象”这一流程。教师教学时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楚王想羞辱晏子不成,为什么没有恼羞成怒,杀了晏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活跃起来——有学生说“因为晏子聪明机智,用庄严的态度、委婉的言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楚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苦难言”;有学生说“因为楚王彻底折服于晏子的睿智的思想和高超的语言”;还有学生说“因为晏子是使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确了晏子和楚王的形象特点,感悟到了晏子的爱国情怀,知道了强大的国家是人民的坚强后盾。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不仅引导学生明确了晏子这一人物形象,同时“爱国”的情感也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陶冶了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语文情感教学目标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得以实现。
在这样的文言学习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感悟到文言语言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自觉自愿的愿望和积极主动的行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言文教学不能简化成“记忆训练课”,教师在教学时要多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培趣、启情文言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悟文言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