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新农村人居环境的涵义、特点、重点、内容以及工作方法的探索,改善新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
一、农村人居环境的涵义
1、人居环境的定义是由人与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不仅包含了维持人类生活生产所必需的住房及各种生活设施,而且包含了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网络体系。从广义上讲,人居环境的运行可依次分为物质、行为、制度和文化等4个层面,且层层深入发展。狭义上的人居环境,则侧重于物质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反映人居环境的物质要素及其空间范畴[1]。
2、乡村人居环境规划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目标是改善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发扬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实现人居空间活动的有序移动。
二、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特点
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规划是指导和规范人居环境建设与治理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可行的新农村规划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规划应与产业发展结合。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这样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才有内在动力,才能得到扎实有序的推进。村庄建设与人居环境治理规划就是要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产业支撑,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可行的规划应该提出农村产业化的政策措施,确保农业产业化有序、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实现农业产业的链条向深度延伸。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产业化链条,指导农民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二是规划要尊重农村长期形成的现状,要因地制宜,突出农村特点和地方特色。每个村庄都有其特殊的人文地理、风土民情与建筑景观,这些都是除了农产品之外的附加价值。可行的规划应尽量以具有当地特色的建材与手法,营造地方风格建筑,配合当地人的生活形态并融入环保与绿色建筑的概念,使农村的发展具有地域性与独特性。如此不但能达到服务农村社区村民活动的功能,也能使当地村民对自己的家乡更具认同感与使命感。
三是规划要注重农村资源利用的循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和农业发展必须通过有系统、有方法的整合,以生态节能和自然保育的方法利用农村各种资源,使其取之于自然而回归于自然,使农村呈现一永续且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也才能使以土地维生的农民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
三、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重点
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治理规划,既充分考虑后续的新农村发展规划与管理的需要,又注重解决当前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点问题,突出新农村特色和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治理规划的重点之一就是要使政府把重点转向单凭农民和村集体的力量做不成的公益设施,这包含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包括新农村内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加大帮扶力度的同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引导农民参与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要将新农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治理规划试点纳入各级财政的支持范围,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以实物形式为主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提供水泥、钢材、墙体材料及其他新型建材。通过实物帮扶,把握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正确方向与重点,从政策上加以指导,从技术上提供服务。
四、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内容
1、明确发展方向,科学制定行动计划
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村庄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力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总体目标的同时,突出自身特色,寻求准确定位。本次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明确了分期实施的步骤,为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2、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改善乡村居住环境
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清理庭院、整理通道,对农宅进行持续地维护管理,保持整洁的村容村貌。针对部分具有鲜明风格特色的村庄提出规划导则,鼓励群众尊重传统风貌,采用适宜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此外,规划对各个村庄的入口节点进行了环境设计,设置草坪和铺地,树立村名碑刻,增强标识性。
3、注重环境效益,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规划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倡导节能环保技术在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规划建议有条件的村庄使用太阳能设备,建设生态河道,进行屋顶绿化等等,引导农村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工作方法的探索
1、全面理解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科学内涵,建立、健全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运行机制,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来维持村民对环境的自发保护意识。
2、充分结合农村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
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特点决定了规划师不能照搬城市规划的编制经验。为了保证规划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规划编制过程应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思维结合起来。一方面,从区域的视角认识村庄的发展优势和劣势,通过对上位规划的解读,分析村庄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特征。另一方面,重视现场踏勘、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等多种调研手段,充分了解村庄的特色和村民的实际需求。制定规划方案应注意保护村落的田园风貌,将传统民居的风格特色与现代建筑理念有机结合,切实有效地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引导村民建立对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分类指导,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
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是面向实施的规划,编制成果应便于直接应用于指导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须针对农村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系统整理,采用分类指导的方法,保证实施过程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六、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改善新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各项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业务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理的良性发展。如何提高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并促使其健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等着我们去面对,去实践,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
一、农村人居环境的涵义
1、人居环境的定义是由人与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不仅包含了维持人类生活生产所必需的住房及各种生活设施,而且包含了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网络体系。从广义上讲,人居环境的运行可依次分为物质、行为、制度和文化等4个层面,且层层深入发展。狭义上的人居环境,则侧重于物质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反映人居环境的物质要素及其空间范畴[1]。
2、乡村人居环境规划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目标是改善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发扬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实现人居空间活动的有序移动。
二、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特点
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规划是指导和规范人居环境建设与治理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可行的新农村规划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规划应与产业发展结合。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这样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才有内在动力,才能得到扎实有序的推进。村庄建设与人居环境治理规划就是要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产业支撑,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可行的规划应该提出农村产业化的政策措施,确保农业产业化有序、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实现农业产业的链条向深度延伸。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产业化链条,指导农民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二是规划要尊重农村长期形成的现状,要因地制宜,突出农村特点和地方特色。每个村庄都有其特殊的人文地理、风土民情与建筑景观,这些都是除了农产品之外的附加价值。可行的规划应尽量以具有当地特色的建材与手法,营造地方风格建筑,配合当地人的生活形态并融入环保与绿色建筑的概念,使农村的发展具有地域性与独特性。如此不但能达到服务农村社区村民活动的功能,也能使当地村民对自己的家乡更具认同感与使命感。
三是规划要注重农村资源利用的循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和农业发展必须通过有系统、有方法的整合,以生态节能和自然保育的方法利用农村各种资源,使其取之于自然而回归于自然,使农村呈现一永续且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也才能使以土地维生的农民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
三、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重点
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治理规划,既充分考虑后续的新农村发展规划与管理的需要,又注重解决当前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点问题,突出新农村特色和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治理规划的重点之一就是要使政府把重点转向单凭农民和村集体的力量做不成的公益设施,这包含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包括新农村内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加大帮扶力度的同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引导农民参与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要将新农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治理规划试点纳入各级财政的支持范围,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以实物形式为主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提供水泥、钢材、墙体材料及其他新型建材。通过实物帮扶,把握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正确方向与重点,从政策上加以指导,从技术上提供服务。
四、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内容
1、明确发展方向,科学制定行动计划
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村庄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力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总体目标的同时,突出自身特色,寻求准确定位。本次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明确了分期实施的步骤,为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2、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改善乡村居住环境
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清理庭院、整理通道,对农宅进行持续地维护管理,保持整洁的村容村貌。针对部分具有鲜明风格特色的村庄提出规划导则,鼓励群众尊重传统风貌,采用适宜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此外,规划对各个村庄的入口节点进行了环境设计,设置草坪和铺地,树立村名碑刻,增强标识性。
3、注重环境效益,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规划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倡导节能环保技术在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规划建议有条件的村庄使用太阳能设备,建设生态河道,进行屋顶绿化等等,引导农村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工作方法的探索
1、全面理解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科学内涵,建立、健全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运行机制,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来维持村民对环境的自发保护意识。
2、充分结合农村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
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特点决定了规划师不能照搬城市规划的编制经验。为了保证规划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规划编制过程应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思维结合起来。一方面,从区域的视角认识村庄的发展优势和劣势,通过对上位规划的解读,分析村庄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特征。另一方面,重视现场踏勘、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等多种调研手段,充分了解村庄的特色和村民的实际需求。制定规划方案应注意保护村落的田园风貌,将传统民居的风格特色与现代建筑理念有机结合,切实有效地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引导村民建立对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分类指导,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
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是面向实施的规划,编制成果应便于直接应用于指导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须针对农村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系统整理,采用分类指导的方法,保证实施过程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六、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改善新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各项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业务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理的良性发展。如何提高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并促使其健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等着我们去面对,去实践,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